研究生图书馆复制古籍被收899元,为啥费用这么高?国图回应了

【研究生图书馆复制古籍被收899元】袁筱旻(化名)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他需要查阅国家图书馆的两种古代文献,于是向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阅览室申请了古籍复制。根据图书馆要求,袁筱旻先后向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阅览室缴纳了两笔资料复制费,共计899元。这个过程被袁筱旻发到微博上后,引发网友讨论,有人认为图书馆是公益性的,应该向公众免费开放古籍并提供复制服务。不过也有人认为,复制古籍的过程繁琐,图书馆适当收取费用也无可厚非。

▲国家图书馆向袁筱旻发送的第二次复制收费确认邮件。受访者供图

“对于我们在校学生来说,这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日前,袁筱旻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理解图书馆保护古籍的需求,但是觉得这个收费门槛,对于真正想看到和研究古籍的人来说有些过高。“古籍不应该因为查询复制费用偏高,而被图书馆束之高阁。”

研究生借阅古籍

两次申请古籍复制

付给国家图书馆899元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袁筱旻这次写毕业论文所需要借阅的古籍一共有两种,一种是嘉庆年的诗集刻本,另一种是民国文献,这两本书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皆有馆藏。去年12月和今年6月,他先后向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提出了复制申请,分别时隔40天和60天得到了所需资料。而两笔资料复制费,共付给了国家图书馆899元。

“嘉庆本的诗集我搜了几个大馆,有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等,但只有国图有。民国文献在上海图书馆也有,但是我去了以后工作人员调书说是有损坏,不能出库供读者翻阅,这个我也能理解,所以还是继续向国家图书馆查阅。”袁筱旻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国家图书馆提供的部分古籍影印本

据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网站介绍,新古籍馆由原来的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和北海分馆合并而成。古籍馆藏有27万余册中文善本古籍,其中宋元善本1600余部。164万余册普通古籍,其中有万余种地方志及3000余种家谱。3.5万余件共16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民族语文文献。此外还有3.5万片甲骨实物、8万余张金石拓片以及20余万件古今舆图。

袁筱旻说,部分文史专业的学生对于古籍需求量很大。“以我所学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为例,看不到研究对象的创作就完全没有办法进行研究,如果看不到这些古籍,就相当于我要研究李白的诗,但我却见不到他的作品。”

袁筱旻表示,他们专业的师生或多或少都有查阅古籍方面的困扰。先秦到唐宋的文献整理出版相对完善,比如现在耳熟能详的李杜、唐宋八大家等唐宋文人的作品集是整理出版了的,能轻松找到标点本注释本。而很多明清、特别是清代文人的作品整理出版的比例很小,假如一个研究者要研究明清诗文,基本免不了和各大图书馆的古籍部打交道。

现状:

国内古籍借阅限制多

多数图书馆复制古籍要收费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后发现,除了国家图书馆外,全国许多藏有古籍的图书馆都可以提供古籍借阅服务,但基本上都需要向申请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读者我们只能接受,没有还价的余地,除非你不要这个文献了。”袁筱旻这样说。

以南京图书馆为例,根据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公开的历史文献复制收费标准,对于不同年代的历史文献收费不一,宋元本、孤本、稀见本及其它一些特殊版本90元/叶,明抄本90元/叶,明刻本50元/叶,清乾隆60年前刻本20元/叶,清乾隆后至同治间刻本10元/叶,清光绪至民国间刻本4元/叶(页),民国报纸折成A4纸幅计算页数,收费标准与书刊相同。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后还发现,国内多数图书馆、以及大学内的图书馆复制古籍都需要收取一定费用。

“此外,线下部分古籍是可以调阅,填写相应的书单,工作人员把书找出来,读者在指定的地方看,不能带离,也不能拍照。但是有的善本、抄本是不让看的,如果遇到你所借阅的书刚好有损坏也不能出库给你看,还有遇到梅雨天气不让看,怕书受潮。”袁筱旻说,另外,许多古籍无法复制全文,比如南京图书馆明确表示历史文献复制有页数限制,具体情况需要询问工作人员。

变化:

部分图书馆古籍开始数字化

但全靠电子版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数字古籍资源库网站称,“国家图书馆收藏古籍15万部,其中善本古籍直接继承了南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清内阁大库等皇家珍藏,以及明清以来许多私人藏书家的毕生所聚。宋元旧椠、明清精刻琳琅满目。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在线发布,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

“虽然以国图为代表的图书馆做了很多电子书和数据库,但我觉得这个比例远远不够。”袁筱旻想要查找的两本文献就不在数据库里,需要线上申请复制或线下查阅,他认为这种情况并不是少数。

“电子化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公开让读者阅览的又是电子化部分中的极少部分。还有一部分电子化的文本需要到馆藏单位的电脑上用内网才能查阅,我们现在去古籍部调阅文献只能靠手抄和电脑输入,如果付费拍照也是有数量限制的。”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提到“统筹好古籍文物属性与文献属性的关系,各级各类古籍存藏机构在加强古籍保护的基础上,提升利用效率。完善古籍资源便捷使用机制,鼓励古籍存藏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古籍资源服务,提高古籍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激发古籍保护利用工作活力。”

“作为读者,我们理解有关单位出于保护古籍的目的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但我觉得需要让古籍活化,起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而现在很多读者或者研究者想要看到古籍都困难重重,或者花费不菲的费用,谈何更好地研究和传承呢?”袁筱旻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专家说法:

复制文献收费存在合理性

但收费标准可以再商榷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很多图书馆都会在古籍复印等收费标准后面标注收费的依据。例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中,就规定针对校外读者,民国书刊、普通古籍(清嘉庆及以后)复制费用为10元/拍,善本古籍为20元/拍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网站标注称,以上收费项目依据《北京市公办学校代收费、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大学收费管理办法》制定,经学校主管部门审批后,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11月2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郭元婕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目前很多图书馆对于古籍复印收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通过收费减少部分读者对古籍的翻阅量,以起到保护古籍的作用,另一个原因主要是古籍在复印过程中本身就有人工成本的付出,以及设备的损耗,收费也是为了补充这部分消耗。

“但是如果费用过高,实际上会给真正需要查阅和研究这些古籍的读者设置了一个过高的费用‘门槛’,不利于让古籍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郭元婕说,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经济收入或者收入不高,但是又确实需要查询复印古籍等内容的人来说,这样的“门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所提出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宗旨是矛盾的。

郭元婕对红星新闻记者说,其实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去解决目前面临的这种矛盾。第一,是继续下大力度增加对古籍文献的电子化,例如有读者已经复印过的古籍,可以尝试去进行电子存储,这样未来再有人需要复制的时候,就没必要再去对原古籍进行复印,减少破坏古籍的风险。另一种方式,就是可否在现有的价格基础上进行调整。“因为对很多研究者来说,他需要复印的古籍内容可能不止一两页,而对很多学生或者研究者来说,复印几十甚至上百页古籍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不过如果读者对目前的收费标准有异议,也可以向图书馆提供意见,因为根据图书馆法,也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定期公告服务开展情况,听取读者意见,建立投诉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THE END
1.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湖北省图书馆召开 2024-11-13 一图读懂《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指南》 2024-10-12 庆祝2024年世界标准日 2024-10-10 关于印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4-01-11 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3年工作会议在国家图书馆召开 2023-12-27 https://www.nlc.cn/web/yejiefuwu/newtsgj/tbw/yjzx/index.shtml
2.中国标准在线服务网中国标准出版社正版标准网络发行平台,为用户及时、准确、权威提供国内外标准发布、公告及更新信息,标准资源涵盖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部分行业标准、计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等国内标准,以及ISO、IEC、BSI、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国外标准,实现标准查询https://www.spc.org.cn/
3.标准检索标准检索 1.标准化组织与网上免费检索资源 中国标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是国家级标准文献服务中心。其标准文献收藏量为全国之最。藏有6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450多个专业协(学)会的成套标准以及全部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收集了160多种国内外标准化期刊和7000多册http://lib.dicp.ac.cn/kyfw/wsgkzyjs/bzjs.htm
4.中国标准在线服务网中国标准出版社正版标准网络发行平台,为用户及时、准确、权威提供国内外标准发布、公告及更新信息,标准资源涵盖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部分行业标准、计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等国内标准,以及ISO、IEC、BSI、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国外标准,实现标准查询http://gb168.cn/
5.国家背书的良心网站,总有你能用到的一个!图情范儿地震中心网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http://www.nlc.cn/ 这是国家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面有着非常丰富的数字资源,不过大部分都只支持检索到图书的官方网站,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文献、报纸、论文、音乐和影视等。不过很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资源都是免费获取,而且繁琐的跳转加上跳转后有需要注册真的让人很难使用下去。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059415.html
6.知网首页登录入口(2024知网操作流程指引)中国知网(CNKI)创立于1996年,是由清华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办的在线知识服务平台。它凭借丰富的学术资源、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便捷的使用体验,成为众多学者首选的学术研究工具。 2. 优势一: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中国知网上,您可以轻松访问到包括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书、报纸、专利等在内的海量学术资源。这些资源来https://www.dongrv.com/a/87427/
7.网络中心e)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1.1.2.2有利于“互联网+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搭建在线协同工作平台,提升“互联网+教师”职业能力,体现在: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8.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推进广州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积极拓展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越秀区少儿图书馆5G网络全覆盖、南沙区新图书馆AR眼镜个性化服务等均为国内首创。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丰富、惠民乐民。“图书馆之城”建设全面推进, 12个区级以上图书馆全部获评国家一级馆,1个区级馆达到https://www.gz.gov.cn/zwgk/ghjh/fzgh/ssw/content/mpost_7845329.html
9.公共图书馆服务宣言标准和规范2008年10月28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正式发布了《图书馆服务宣言》(2008),这是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个宣言,它标志着中国图书馆新时代的到来,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值得期待的图林宣言”。内容如下: 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https://www.aqlib.cn/PrevNewsContentPage/1875868
10.02139计算机信息检索[成都理工大学自考复习]1.BUBL LINK是一个覆盖了所有学术领域的互联网资源目录。(2019.4选择题) VirtualLibrary(http://vlib.org) CSD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www.csdl.ac.cn)的学科信息门户 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www.nstl.gov.cn) SOSIG:是社会科学信息检索工具(2016.4选择题) https://blog.csdn.net/qq_45163041/article/details/121454317
11.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41期(总期91期)在线培训课程全国股转公司董事长、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近日表示,在下一步全国股转系统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建设中,将构建覆盖中小企业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国方案",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一段时间内聚集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形成品牌效应。实践中,对市值、财务指标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17.html
12.ChinaGB标准频道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http://www.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