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图书馆

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太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等特色文献的收藏,拥有品类齐全、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志馆藏,其品种与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太原市图书馆特别推出“‘志’说山西”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山西地方志“活起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三晋方志的同时,畅游美丽山西。

垣曲地处山西省南端,黄河北岸,运城地区东北隅。

亿万年缓慢的地壳变迁和自然作用,使这里山峦起伏,群峰竞立,沟壑纵横,河溪交织。整个山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历山舜王坪海拔2321.8米,雄峙晋南;窑头马蹄窝海拔176.7米,为全省最低点。战国时期,因东屏王屋,四周环山如垣称“王垣”,秦置垣县,宋取山势连绵,如垣之曲之意改名垣曲。

《垣曲县志》为通志,所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止1990年底,个别止于成书时。

1993年第一版

《垣曲县志》共分三十四卷,主要介绍了建置、自然环境、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农业、水利水保、林业、畜牧、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金融、经济管理、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科技、政权、政党群团、政事纪略、司法、民政、劳动人事、军事、文化、文物名胜、教育、卫生、体育、风俗、宗教道门行会、方言谣谚、人物。

建置

位置境域

建置沿革

图为垣曲县城平面图

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3年6月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动、植物考察组,到垣曲历山混沟一带进行资源考察。同年10月和1984年5月,山西省林业厅先后两次组织有关专家和新闻记者共50余人,到此进行地质、地貌、土壤、森林植被、动物等综合探险考察,确认此处为黄河中游地区唯一的斑块状落叶阔叶原始森林。境内土壤肥沃,空气湿润,降雨充沛,植被覆盖率最高达85%,呈复层林状。地层古老,地形峻险,环境闭塞,远离人类活动区,长期未遭人为干扰破坏,故而生态平衡,植物群落稳定,林龄大,多世代,古木遗留多。它既不同于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又不同于热带雨林,而是处于过渡性特殊小生境地带的典型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

198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历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植物、动物为主。1988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1988)30号文件颁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称历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仅种子植物就有千余种,陆栖脊椎动物有二百余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的有十六种”。

人口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7),全县共有3385户,32387人。永乐十年(1412),3055户,24445人。成化八年(1472),3426户,32043人。万历年间,3619户,28464人。清光绪五年(1879),8778户,29166人。民国元年(1912)43948人,民国6年(1917)增为66619人。民国10年(1921)组织人口大调查,全县9404户57004人。民国25年(1936)14785户84725人。15年间净增27721人,年增1848人。日军侵垣后,人口逐年下降,至1949年降为72995人。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共85460人,其中男42896人,女42564人。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在垣开建后,县内人口迅速增加,1958年为123399人,比1957年净增24608人,次年增至134923人。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共141897人。1953-1964年间净增56437人,年增5130人。1974年后,推行计划生育,人口数量过快增长得到控制。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共191262人。1975-1982年间,年均增加2300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共202905人,比1982年增加11643人,年均增加1455人,人口总数量是1949年的2.78倍。1949-1990年,人口净增129125人,年均增加3074人,年增人口比1990年历山、望仙2乡人口总数多20人,是解峪乡1990年人口总数的63.5%。

图为1949—1990年人口统计表

农业

耕地清康熙版《垣曲县志》载,明万历年间,垣曲共有耕地630479.68亩。崇祯三年(1630)大饥,本县“民死十分之六,地荒十分之三”。加之战乱,耕地多有荒芜。至清康熙元年(1662),共荒地23万余亩。之后,荒地得到开垦,至康熙五年(1667),陆续开垦42568亩。光绪版《垣曲县志》载,至雍正七年(1729)全县共有耕地253280亩。民国25年(1936)增加到381862亩,人均4.5亩。日军侵垣后,耕地大量荒芜,至民国35年(1946)降为261852亩,1949年恢复为361852亩,其中水地31974亩。1952年增加到383561亩。后,随着工业发展,国家陆续征用耕地,1965年耕地降为342017亩,1970年33.39万亩。1990年全县耕地统计数字为326041亩,农业户人均2.13亩。另据1987年农业区划,全县耕地为48.45万亩,似较接近实际。

劳力明万历年间,垣曲共有人丁2200余人。清康熙元年(1662)有3630人,后有所增加。民国25年(1936),全县有劳力40380人,占总人口的49%。1949年3.14万人,占4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口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力逐渐出现剩余。1956年,劳力达40943人,占总人口41.2%。人民公社化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许多劳力被平调从事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劳力趋于紧张。1971年,农村劳力45196人,占总人口26.6%。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各种工副业的发展,剩余劳力开始向各业转化。1981年,农村劳力从事城乡工副业的230人,1988年达2629人。1990年,农业人口150295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总劳力63399人,占总人口的42%。其中,男劳力32929人,女劳力30470人。

图为垣曲县历年粮食总产量、农业总产值表

财政

图为垣曲县历年财政收入表

图为垣曲县历年财政支出表

教育

中学教育

新城中学简介

新城中学是一所全日制省属重点中学,前身是1956年在皋落刘家沟创办的垣曲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当时,学校建筑面积仅120平方米,容两个初中班,学生117人,教职员工10人。1957年,迁至新城下坡底村北。1960年9月,垣曲县第一初级中学(设古城)4个高中班并归该校后,改称垣曲第二中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至1961年,该校有12个初中教学班,6个高中教学班,学生900余人,教职工70余人。后屡经调整,至1990年,有初中班7个,高中班12个,学生980余人,教职工117人。学校占地6.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66平方米,有校办工厂、礼堂、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建校30年,初中毕业1846人,高中毕业3432人。另外还先后招20个师范班和补习班,送走学生1152人。1986年,该校教学大楼奠基动土,1990年底交付使用,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投资49万元。

THE END
1.资环学院与图书馆携手签约共推科技创新服务迈上新台阶资环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许艇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李彦明副教授、农业气象系系主任赵闯教授、植物营养系教师朱齐超副教授,图书馆副馆长杨欣、情报服务中心主任周群参加上述活动。https://news.cau.edu.cn/jcdt/6eb547e96af041af9fb88515525c9351.htm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东南中心揭牌成立今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东南中心”(以下简称“东南中心”)揭牌仪式在福建福州成功举行。农经所所长胡向东研究员、党委书记毛世平研究员、福建省农科院院长余文权研究员等出席仪式,农经所副所长孔繁涛研究员主持仪式。 农经所胡向东所长表示,东南中心作为农经所与福建省农科院未来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支撑载体https://iaed.caas.cn/xwzx/bsxw/d7e95b4cd98b44a992c430b936bcf25e.htm
3.关于公布2005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评选结果的公告法规库12、闽江学院公共建筑群-图书馆礼堂教学楼行政楼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4、紫薇田园都市国家级示范高中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1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教学楼 中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http://www.110.com/fagui/law_106720.html
4.商机5亿元,93个家具项目采购中项目名称:广州市交运学校新校区入驻建设之图书馆家具购置项目 预算金额:153.17万元 获取招标文件:2024年项目名称:天台县福溪街道中心小学南区小学课桌椅礼堂椅等家具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198.3万元 项目名称: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食堂家具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330万元 获取招标文件:2024年05月25日至2024https://jiaju.caigou2003.com/web/news/20240527/847468212034469889.html
5.官宣!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内景观有了新名字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与同心路相呼应。位于行政楼西侧、礼堂与图书馆之间的南北道路。 05立德路 行政楼前面横贯东西的道路(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 06树人路 师范系南侧横贯东西的道路(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 07启航路 西大门进来的道路 (学生无论是入学还是毕业,都是在开启人生新的航程。) https://www.nmxzy.cn/contents/248/11256.html
6.新加坡14世纪满者伯夷的爪哇风格黄金饰品(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已知最早提及新加坡历史记录,是三世纪的中国记载将其描述为“蒲罗中”,指的是“Pulau Ujong”,在马来语中意为“半岛尽头的岛屿”。到了七世纪,当马来X岛出现一系列海洋国家时,新加坡作为是众多贸易前哨站之一,是马来人、泰国人、爪哇人、中国人、印度人和阿拉伯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724/
7.青岛(市南)旅游100问旅游景点1安徽舒城.青岛市获得山东省首个"中国金融生态区”称号的是()孙桥现代农业园。 A、市北区B、市南区C.崂山区D天门山旅游攻略.黄岛区 D、蜀绣罗浮宫博物馆.湘绣.鲁绣首都图书馆.粤绣 G苏绣388厂.蜀绣和硕.粤绣、湘绣 23.青岛市乃至全国首创导车员服务的高端购物商场是() https://www.loghao.com/lvyou/xinxi/78/22728.html
8.精选!2021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术语汇总69个!!!复习资料消防工程师32.图书馆 以收集、整理、保管、研究和利用书刊资料、多媒体资料等为主要功能,以借阅方式为主并可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学术交流等服务的文化建筑。 33.档案馆 收集、保管、研究和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建筑物。 34.档案库 收藏档案的专门用房。 35.展览馆 https://www.jianshe99.com/yijixiaofangshi/bkzl/xu20210226110110.shtml
9.组织振兴庞嘉萍: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城乡融合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工会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工会重点调研课题等。 《文化振兴》作者 顾保国 林岩:山东大学法学博士,现为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农村文化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出版专http://reader.hnlib.com/Book/Detail/515902
10.最全最新《建筑术语标准》包括基础术语通用术语专用术语,还有III 图书馆建筑 IV 文化建筑 V 体育建筑 Ⅵ 宗教部分 VII 文旅建筑 VIII 园林建筑 4.7 交通类建筑 I 交通场站 II 交通管理建筑 4.8 医疗类建筑 4.9 社会民生类建筑 I 服务建筑 II 民政建筑 III 监管建筑 4.10 既有建筑与文物保护 1 总 则 1.0.1 为统一和规范建筑领域工程建设中的专业用语,并有利于国内外http://www.zzdclm.com/news/178.html
11.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通用15篇)组织城区中小学生和部分农村学校学生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科学体验活动。参观体验xx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xx市消防科普教育馆、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xx职业技术学院中药标本馆、人体标本馆、微生物实验室和xx北葡萄产业园区、xx市科技经济体验中心等各级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实施。 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2/4830218.html
12.信息化工作总结(15篇)宁阳县水利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省、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需求为先导,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业务流程为主线,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为目标,积极开展水利信息网络、遥测和闸站自动控制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饮水自动化控制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小农水重点县土壤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4184053.html
13.刚刚,诸暨这35人受到市级表彰!为他们点赞!澎湃号·政务10.“侯门山”乡村图书馆(越民生义工团) 二、 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扶持项目 1.近邻帮帮团(岭北镇党委) 2.暨阳益家人(暨阳街道党工委) 3.公益五姐妹(次坞镇党委) 4.小浬助农(浬浦镇党委) 5.青春筑梦·扶智兴农(市农业农村局、吾欣公益发展服务中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714114
14.广西钦州农业学校简介广西钦州农业学校, 1933年10月创办于广东省合浦县张黄镇(今广西浦北县),1952年初迁至现址,隶属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正处级事业单位,是广西最具悠久历史的中职学校。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http://www.gxqznx.com/article.asp?id=4717
15.02专题: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4编者按: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这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12月25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4_03/202401/t20240115_475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