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Info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究和提供农业科技文献与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开展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分析三大学科的科学研究,是全国农业文献信息收藏、加工、分析的国家级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所(1957年成立)、图书馆(1957年成立)、计算中心(1981年成立)、宏观室(1992年成立)等独立研究机构逐步合并整合的。现有职工319人,20个处室。建国以来,在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资源、农业信息传播、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图书馆、农业情报与信息分析、农业宏观战略研究领域取得70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成果,所属的国家农业图书馆馆藏210万册。编辑公开出版期刊13种,与世界40多个国际的机构有合作关系。

农业信息研究所拥有系统的研究体系与公益服务队伍。现有职工编制319人,目前在职的高级研究人员88人,中级科技人员102人,有博士45人,硕士67人。下设20个部门,其中5个管理部门,15个专业业务部门(其中,8个创新研究室,5个公益服务部门和2个产业开发部门)。管理部门有:办公室、科技管理处、人事处、党委办公室和财务资产处;8个研究室分别为: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智能农业技术研究室、多媒体技术研究室、网络技术研究室、数据库研究室、信息分析评估室、国际情报研究室、食物与营养信息室;5个公益服务部门为: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部、文献资源发展部、文献信息服务部、期刊编辑与出版部、《中国农业科学》编辑出版部;2个产业开发部门为信息产业开发中心和物业管理部。

农业信息研究所在国家战略信息资源布局和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农业科技信息领域最大的研究和公益服务机构,拥有国家唯一重点支持的国家农业图书馆,该馆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农业图书馆,世界第三大农业图书馆,国家农业信息研究所、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和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中心、全国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农业多媒体产品研制及开发中心、全国食物和宏观农业与情报研究中心,正在建立全国农业信息产品质量检测与农业科技成果交流中心。

科学研究

1980年到2003年间,我所在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农业信息资源研究、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宏观农业与发展研究等领域共有54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九五"以来有23项成果获得农业部、北京市和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对推进我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益服务

公益服务是我所的重要业务之一,主要进行系统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开发利用各种载体的国内外农业科技文献信息,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加工,开展网络化服务。

所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210万余册,33万余种。其中图书31万余册,20万余种;古农书、地方志等15000余册,3494种;中外文资料12万余册,11万余种;期刊164.7万余册,1.4万余种,目前订购中外文科技期刊3200余种,其中800余种外文期刊是全国的孤本。所图书馆设有中文、西文、日俄文期刊、最新图书、古籍、参考工具书、内部资料和电子文献等八个阅览室,可同时容纳读者250人。所有新到馆的文献均实行开架阅览。为方便读者使用馆藏文献,所图书馆利用E-mail、传真、快递等手段开展了国内外文献提供服务、文献定题服务和电子文献目录推送服务等。

我所还引进了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的CABI、联合国粮农组织的AGRIS、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的AGRICOLA等100余种国内外电子数据库。自研自建的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国外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图书馆馆藏文献目录数据库、农牧渔业科技成果数据库、世界农业发展动态数据库、中国食物与宏观农业数据库、中国农业经济分县基础数据库等各类实用型数据库50余个,数据量1500万条,每年新增记录50余万条。且这些数据库绝大多数已经实现了网络对接,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可以通过internet网进行方便的检索。

期刊编辑与出版

我所拥有一支专业精干的期刊编辑队伍,编辑出版农业科技领域13种学术、技术、科普和文摘类刊物,包括:《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中国乳业》、《农业科技通讯》、《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生物技术通报》、《中国食物与营养》、《农业网络信息》、《中国园艺文摘》、《农业展望》、《中国猪业》、《中国畜牧兽医文摘》、《中国畜禽种业》等,年传递国内外科技信息10万多条,发行量70余万份(册),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信息产品研制

我所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数据采集、非线性编辑等数字化声像设备,技术力量强大,拥有年产十几种农业实用技术光盘的生产能力,已正式出版的光盘有:《名优蔬菜新品种》、《黄瓜生产大全》、《番茄生产大全》、《特种蔬菜》、《食用菌生产指南》、《优质黄羽肉鸡饲养与管理》、《多媒体农业英语》等。

我所的电子信息产品还有:与北京雅信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开发的"龙方雅信CAT"翻译软件;自主开发的“国内外农产品供求信息分析预测系统”、“农作物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等。

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我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业务不断发展,已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个单位建立了信息交流与书刊交换的友好关系。国际农业信息专家协会中国分会设在这里,在与英、美、荷等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和人才交流与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了同东南亚各国和东欧国家,如韩国、日本、俄罗斯、波兰等国家的合作。组织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提供项目论证和咨询,开展合作出版。我所拥有高水平的翻译人员,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翻译出版了大量书刊,提供农业书刊、资料的外译中、中译外笔译,承担中外各界技、贸交流与谈判的口译任务,并进行翻译理论和技巧研究。

信息网络建设

学术团体

根据1993年国务院40号文件成立的国家食物与安全咨询委员会办事机构设于本所。同时也是中国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分会、中国农学会持续农业分会和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五个专业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我所充分发挥这些学术团体的作用,联合同行专家开展多种学术交流活动。

其他业务

我所还受科技部、农业部委托,对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登记、加工、公布和宣传,对技术先进、效益高、实用性强、应用面宽的科技成果出版专题报告和信息发布,并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各种农业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展览和宣传活动。

THE END
1.首页数字图书馆部 资源建设与服务部 学科咨询服务部 文献大数据研究部 农业传播与期刊出版事业部(农业传播与期刊平台管理办公室) 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发展中心 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中心 行业期刊与市场发展中心 海外中心办公室 文化建设 信息化应用 数字农科院系统 https://aii.caas.net.cn/
2.图书图书 资源条件 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打造农业科研信息网络和系统,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中国与国际农业研 美国《科学》杂志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 农科英才 热带果树病理学 设施园艺植物养分 生态康复草原病虫https://www.caas.cn/pub/caas/zytj/cbw/ts/
3.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介绍图书情报工作 1959, Vol. 4 Issue (2) : 12-14.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介绍{{javascript:window.custom_author_cn_index=0;}} {{article.zuoZhe_CN}}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本文亮点 {{article.keyPoints_cn}} HeighLight {{article.keyPoints_en}} 摘要 {{article.zhaiyao_https://www.lis.ac.cn/CN/abstract/abstract20068.shtml
4.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智慧门户平台提供在线自助建站服务.平台易用,用户使用拖拽方式,所见即所得,搭建过程轻松,零代码;具有丰富的模板体现不同行业的特征与风格;布局模块搭配样式模板,满足用户的各类样式需求;添加内容多方式,可本地添加和外接数据;持续统计分析数据,用户随时掌握网站概况. http://www.lib.cau.edu.cn/
5.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国家农业图书馆)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国家农业图书馆) 由成立于1957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及该院情报所、宏观经济研究室和计算机中心合并而成。是中国农业部情报研究所、国家农业图书馆,承担着全国农业中心图书馆的任务,是全中国农业文献收藏、加工、检索、翻译、咨询和服务中心。馆舍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除藏书和阅览区域外,还https://mall.cnki.net/reference/R2022109300011126.html
6.#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超话]#全球来自江夏南桥饶峰24-07-29 11:07 发布于 北京 来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超话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超话全球变暖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从节约每一滴水和每一度电开始做起才能够缓解全球变暖。关于光速的相对论,我认为光速只是相对于大千世界和宇宙中的微观物质与微观世界的相对论,比如说,光速只是相https://weibo.com/6877601962/OpM4X4t6s
7.国家级农业图书馆,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门国家级农业图书馆,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门。。红色砖楼,很高大上的颜色,一层阅览区很宽敞。 国家农业图书馆 海淀区 魏公村 图书馆 2 3 4 8 9 0 5 6 7 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 二妹 9月14日 16:42 打分 图书馆还挺大的 环境好 安静 就在魏公村附近 https://m.dianping.com/review/618852466
8.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摘要】: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新兴研究领域,本研究主要从整合理论、策略与方法和系统与工具等角度系统分析、研究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问题。通过本研究,期望利用先进的整合理论与整合思想,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处理技术等先进的现代技术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依据一定的需要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2101-2005114898.htm
9.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图书馆电子资源https://www.isa.cas.cn/library/
10.中国农业科学院,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音标1971年曾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1978年恢复中国农业科学院建制。现有研究机构33个,连同图书馆、研究生院、农业科技出版社、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计算中心,共38个单位(见表),其中16个单位在北京,其余20个单位分设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1986年底,共有职工10586人,其中科技人员5063人(占http://dictall.com/indu/164/163696635CD.htm
11.农业科技通讯杂志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2019年第11期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创刊:1972年 出版地区:北京 国际刊号:1000-6400 语言:中文 国内刊号:11-2395/S 类别:农业科技 全年订价:¥460.00 现用名:农业科技通讯 邮编:100081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https://www.youfabiao.com/nykjtx/20191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公告2011年第1号发文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文时间:1991年7月31日 文号:(91)国科发策字534号 5. 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 发文单位: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文时间:1999年11月18日 文号:国科发政字[1999]524号 https://kjt.hunan.gov.cn/xxgk/tzgg/kjbtzgg/201102/t20110209_2229038.html
13.学校概况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着力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在科技兴农、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https://www.eol.cn/html/uc/yz/n/caas/i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