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国家版本馆里的江苏展品

南图古籍《十竹斋笺谱》重刊版正在展出

揭秘中国国家版本馆里的江苏展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王峰

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一片大气恢弘的建筑群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彰显中华文化神韵。这里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分布在神州大地的东西南北,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遥相呼应、浑然一体,集中保藏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表达。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里,一批江苏展品正在展出。其中就包括南京图书馆选送的5种古籍,以及《十竹斋笺谱》己亥重刊版和所用的雕版工具。

珍贵

南京图书馆5种古籍亮相

南图选送展品包括宋刻元明递修本《陈书》三十六卷、明嘉靖七年(1528)龚雷刻本《鲍氏国策》十卷、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吴万化刻本《宝古堂重修考古图》十卷(存一至四)、清道光敷文阁刻本《天下郡国利病书》、民国紫江朱氏精刻彩印本《营造法式》等5种古籍。这些珍贵古籍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龚雷刻本《鲍氏国策》十卷,是重要的《战国策》传本。西汉刘向在校理皇家书库时,对所见包括《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语》《修书》在内的6种记载战国纵横家说辞的作品进行了编撰。因书所记载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提出的政治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该书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传统典籍,对中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由于成书年代较早,在传承过程中《战国策》多有散佚。南宋文人鲍彪对《战国策》进行了编订并注释,从而形成了《鲍氏国策》。在此过程中,鲍彪不但潜心注释,对收集的史料进行了考辨梳理,重新编排了次序和世系,对其进行了点评,并四易其稿,反映出中国学者对文化的坚守。

《宝古堂重修考古图》十卷(存一至四),明吴万化宝石堂翻刻泊如斋本而成,虽一改旧貌,却因刊刻精美,成为《考古图》最流行的版本。作为现存最早的金石学古器物图录,《考古图》比较系统地著录了当时宫廷和私家收藏的古代铜器、玉器,对每件器都精细地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重量等。

清道光敷文阁刻本《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的重要著作。作为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之一,《天下郡国利病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此书为“政治地理学”。然而,《天下郡国利病书》在顾炎武身后并未立即付印,所以长期以写本形式流传。嘉道以后,始有龙氏敷文阁聚珍版流传。

民国紫江朱氏精刻彩印本《营造法式》,是在中国近现代著名实业家、建筑史学家、文物收藏家朱启钤《石印宋李明仲营造法式》的基础上,召集专家学者校勘、工匠补释图绘而刊印的建筑名著。《营造法式》由北宋土木建筑家李诫编于绍圣四年(1097),因宋室南迁等多种原因导致内容缺失。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了晚清学者丁丙八千卷楼所藏钞本《营造法式》并石印刊行,自此致力于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专门研究,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做出了导向性、开创性的贡献,被学界公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倡导者和引路人。

标杆

《十竹斋笺谱》重刊版被收藏

南京十竹斋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并称为中华艺术四大老字号。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筹建之时,就积极与十竹斋展开了沟通对接。开馆后,《十竹斋笺谱》己亥重刊版和所用的雕版工具作为古籍典藏、研究和展示的标杆,被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正式收藏并展出。

明末清初,著名出版家、篆刻家胡正言在南京鸡笼山下设立居室,取名“十竹斋”。明代崇祯年间,胡正言在南京主持印刷出版《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印谱》。其中,融饾版、拱花两大雕版印刷绝技于一身的《十竹斋笺谱》,成为世界印刷史上划时代的作品。用著名古籍收藏家韦力的话来说,《十竹斋笺谱》“在手工时代用艺术的形式将人类从二维世界带进了彩色精妙的三维世界”。

《十竹斋笺谱》诞生以后,“大江南北,争相购藏”,以至于“一时江南纸贵耳”,被鲁迅称为“明末清初以来文人士大夫清玩之最高成就”。它对日本浮世绘乃至近代西方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南京十竹斋也因此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1934年,鲁迅与郑振铎主持复刻《十竹斋笺谱》,鲁迅离世前仅完成一册。目前,除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郑振铎捐赠本外,境内存世的明版《十竹斋笺谱》几乎绝迹,鲁迅、郑振铎复刻版也极为稀少。

2014年起,我市以《十竹斋笺谱》重刊为起点,正式实施十竹斋品牌复兴计划——设立“十竹斋饾版拱花水印木刻技艺传习所”,启动《十竹斋笺谱》重刊工程,先后聘请了数十名来自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中国美院、首都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国内外专家组成顾问团队,组建了精干专业的工作队伍。

重刊的四册《十竹斋笺谱》以国家图书馆馆藏郑振铎捐赠的明崇祯十七年(1644)初刻本为底本,团队从板材选择、工具制作、图案分色到雕版刷印,都经过了多次实验和探索。笺纸纸张要从20多种宣纸当中选择再进行调整配料,生产出笺纸专用纸。《十竹斋笺谱》一套成品的雕版数量近两千块,每一块都要精雕细琢,笺谱所用颜料最终用的是绿松石、青金石、玛瑙等天然原料调配出的矿物颜料,以此保证印出来的笺画五六百年都不会变色或褪色。整个团队经过一千余昼夜的反复打磨、比对、提升,终于使得这部中国古代版画巅峰之作光彩重现。

“十竹斋是古都南京历时四百年不衰的文化品牌,我们通过重刊《十竹斋笺谱》,再现艺术经典,活化传统技艺,振兴十竹斋历史品牌,彰显南京城文化艺术辉煌,不负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十竹斋艺术集团董事长陈卫国说。

延伸阅读

这里是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

盛世修典兴藏。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一总三分”的馆藏体系,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

作为文明发展的结晶和文化传承的金种子,版本铭记着中华民族诞生、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国家版本馆,正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华堂南广场,一尊石印章巍然矗立,上面镌刻四个大字:“赓续文脉”。我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汉代天禄阁、唐代弘文馆、明代文渊阁、清代四库七阁……专藏机构绵亘千年。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设成立,继承了这一光辉传统。

立足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中国国家版本馆依山而建——中央总馆选址于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燕山脚下,三个分馆也分别位于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规模和条件在版本保藏史上达到新高度,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

在建筑设计上,各馆力求突出文化性、传承性、标识性。其中,中央总馆整体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安分馆整体建筑和室内设计充分体现汉唐雄风,杭州分馆围绕具有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展开,广州分馆四周环绕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岭南园林。“一总三分”凸显大国风貌、汉唐风韵、江南宋韵、岭南新韵,集中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载体,反映和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全国近900家收藏单位、580余家图书出版社、1万余家报刊社以及众多民间藏家,认真开展古籍版本资源调查,积极奉献珍贵版本资源。截至目前,总分馆共入藏2500余万件(册)版本,其中,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入藏版本量共1600万余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

THE END
1.恢复电话咨询业务的通知根据我馆线路恢复的情况,自2024年11月6日起,西安图书馆恢复电话咨询业务,其他业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请您持续关注西安图书馆公众号。 在此期间,您如有业务咨询,请于工作日期间 (早9:00至12:00 14:00至17:30) 拨打咨询电话:8652136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QxNDgyNA==&mid=2650240941&idx=6&sn=6ccb830b2e71494ae6e74790b15aefa1&chksm=8976e8d0a3f81d618ffe4b8d5579fd82f46feb69659d053b2b9ee398c50ac9b6a65cf6e007c7&scene=27
2.中国国家版本图书馆西安分馆公共建筑中国国家版本图书馆西安分馆项目作为中华版本保藏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保藏区、展藏区、交流区、研究及业务用房、 服务及设备用房、洞库和室外工程等。项目占地面积 300.183 亩。将实现各类实物版本资源到本世纪中叶储存总量2005.38万册(件);数字版https://www.conran.com.cn/en-US/projects/public-buildings/249
3.图书馆党支部赴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组织主题党日活动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高一弘)暮春孟夏之际,天朗气清,图书馆组织全体馆员来到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图书馆领导班子及各部门馆员共计45人参加活动。 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矗立在青翠的圭峰山下,承担着为国家民族保藏和传承版本资源的崇高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https://news.xidian.edu.cn/info/1399/228851.htm
4.中国国家版本馆,由中央总馆以及西安杭州广州三座分馆组成。它们中国国家版本馆,由中央总馆以及西安、杭州、广州三座分馆组成。它们主要保存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https://www.jyeoo.com/shiti/c4e67510-150d-415d-518a-3725bf394719
5.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参观攻略而版本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库和基因库。它集合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的多数功能,包括保藏、展示、研究、交流等。 ?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特征,南倚秦岭北麓名山圭峰,北望渭河,总建筑面积达8.25万平方米,主体为高台建筑,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汉唐风格。开馆初期可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5325800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国家版本馆(2)秦岭中的西安文济阁走进保藏中心的文济厅,一面宽90米、高20米、近1800平方米的书墙静静立在厅内,气势恢宏。文济厅是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最大的单体建筑空间,这里集中陈列着5万余册精品图书版本。 西安国家版本馆设有“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遗珍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两个常设展,https://zhuanlan.zhihu.com/p/681864159
7.览胜西安国家版本馆西安国家版本馆序厅书墙,长约90米、高约24米,近1800平方米,陈放着5万多册精品图书。气势恢宏,令人震撼。 西安国家版本馆 序厅书墙 左半部 这面“墙”让我们敬畏和仰望! 书墙藏有《永乐大典》200余册;仿真卷轴8000余卷;《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以及儒https://www.meipian.cn/57u9dmg2
8.中华文明“种子库”开馆,北京西安杭州广州四城各占一方近日,北京、西安、杭州、广州四个城市被国家委以重任。 7月30日,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开馆,西安、杭州、广州分馆同步开馆。 01 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比图书馆、博物馆更多功能 乍一看,可能有朋友会有点蒙,版本馆是什么?和图书馆、博物馆有啥区别?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286935
9.中国国家版本馆来了!修典兴藏赓续文脉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入藏版本量共1600万余册,开馆展品涵盖十大类版本类型、上万件展品。构建融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形态于一体的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特色展陈体系。 西安分馆“文济阁”:大气典雅 汉唐风格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这里南倚秦岭北麓名山圭峰,北望渭河https://m.btime.com/item/472mseemmj59m5bqkk2u8f60o9v
10.八益中标“中国版本”图书馆西安分馆《八益融媒体》讯 近日,八益集团成功中标中国版本图书馆西安分馆保藏区等项目,先后总计中标额近4000万元。喜讯传来,集团上下无不为之雀跃欢呼。 近年来,八益除了致力于服务中国档案系统等客户外,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先后为重庆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工程技术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四http://www.bayigroup.cn/news/211-44.html
11.西安国家版本馆(文济阁)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的分西安国家版本馆 (文济阁)是中国国家版本馆 “一总三分”的分馆之一,于2022年7月30日开馆,其核心职能是保藏和传承国家版本资源。12 西安国家版本馆位于陕西省 西安市鄠邑区 ,占地面积300亩,其全面负责具有中华文明印记和地方特色印记 - 乐意.于20240519发布在抖音https://www.douyin.com/note/7370680578724678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