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国家版本馆里的江苏展品

南图古籍《十竹斋笺谱》重刊版正在展出

揭秘中国国家版本馆里的江苏展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王峰

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一片大气恢弘的建筑群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彰显中华文化神韵。这里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分布在神州大地的东西南北,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遥相呼应、浑然一体,集中保藏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表达。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里,一批江苏展品正在展出。其中就包括南京图书馆选送的5种古籍,以及《十竹斋笺谱》己亥重刊版和所用的雕版工具。

珍贵

南京图书馆5种古籍亮相

南图选送展品包括宋刻元明递修本《陈书》三十六卷、明嘉靖七年(1528)龚雷刻本《鲍氏国策》十卷、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吴万化刻本《宝古堂重修考古图》十卷(存一至四)、清道光敷文阁刻本《天下郡国利病书》、民国紫江朱氏精刻彩印本《营造法式》等5种古籍。这些珍贵古籍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龚雷刻本《鲍氏国策》十卷,是重要的《战国策》传本。西汉刘向在校理皇家书库时,对所见包括《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语》《修书》在内的6种记载战国纵横家说辞的作品进行了编撰。因书所记载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提出的政治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该书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传统典籍,对中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由于成书年代较早,在传承过程中《战国策》多有散佚。南宋文人鲍彪对《战国策》进行了编订并注释,从而形成了《鲍氏国策》。在此过程中,鲍彪不但潜心注释,对收集的史料进行了考辨梳理,重新编排了次序和世系,对其进行了点评,并四易其稿,反映出中国学者对文化的坚守。

《宝古堂重修考古图》十卷(存一至四),明吴万化宝石堂翻刻泊如斋本而成,虽一改旧貌,却因刊刻精美,成为《考古图》最流行的版本。作为现存最早的金石学古器物图录,《考古图》比较系统地著录了当时宫廷和私家收藏的古代铜器、玉器,对每件器都精细地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重量等。

清道光敷文阁刻本《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的重要著作。作为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之一,《天下郡国利病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此书为“政治地理学”。然而,《天下郡国利病书》在顾炎武身后并未立即付印,所以长期以写本形式流传。嘉道以后,始有龙氏敷文阁聚珍版流传。

民国紫江朱氏精刻彩印本《营造法式》,是在中国近现代著名实业家、建筑史学家、文物收藏家朱启钤《石印宋李明仲营造法式》的基础上,召集专家学者校勘、工匠补释图绘而刊印的建筑名著。《营造法式》由北宋土木建筑家李诫编于绍圣四年(1097),因宋室南迁等多种原因导致内容缺失。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了晚清学者丁丙八千卷楼所藏钞本《营造法式》并石印刊行,自此致力于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专门研究,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做出了导向性、开创性的贡献,被学界公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倡导者和引路人。

标杆

《十竹斋笺谱》重刊版被收藏

南京十竹斋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并称为中华艺术四大老字号。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筹建之时,就积极与十竹斋展开了沟通对接。开馆后,《十竹斋笺谱》己亥重刊版和所用的雕版工具作为古籍典藏、研究和展示的标杆,被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正式收藏并展出。

明末清初,著名出版家、篆刻家胡正言在南京鸡笼山下设立居室,取名“十竹斋”。明代崇祯年间,胡正言在南京主持印刷出版《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印谱》。其中,融饾版、拱花两大雕版印刷绝技于一身的《十竹斋笺谱》,成为世界印刷史上划时代的作品。用著名古籍收藏家韦力的话来说,《十竹斋笺谱》“在手工时代用艺术的形式将人类从二维世界带进了彩色精妙的三维世界”。

《十竹斋笺谱》诞生以后,“大江南北,争相购藏”,以至于“一时江南纸贵耳”,被鲁迅称为“明末清初以来文人士大夫清玩之最高成就”。它对日本浮世绘乃至近代西方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南京十竹斋也因此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1934年,鲁迅与郑振铎主持复刻《十竹斋笺谱》,鲁迅离世前仅完成一册。目前,除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郑振铎捐赠本外,境内存世的明版《十竹斋笺谱》几乎绝迹,鲁迅、郑振铎复刻版也极为稀少。

2014年起,我市以《十竹斋笺谱》重刊为起点,正式实施十竹斋品牌复兴计划——设立“十竹斋饾版拱花水印木刻技艺传习所”,启动《十竹斋笺谱》重刊工程,先后聘请了数十名来自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中国美院、首都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国内外专家组成顾问团队,组建了精干专业的工作队伍。

重刊的四册《十竹斋笺谱》以国家图书馆馆藏郑振铎捐赠的明崇祯十七年(1644)初刻本为底本,团队从板材选择、工具制作、图案分色到雕版刷印,都经过了多次实验和探索。笺纸纸张要从20多种宣纸当中选择再进行调整配料,生产出笺纸专用纸。《十竹斋笺谱》一套成品的雕版数量近两千块,每一块都要精雕细琢,笺谱所用颜料最终用的是绿松石、青金石、玛瑙等天然原料调配出的矿物颜料,以此保证印出来的笺画五六百年都不会变色或褪色。整个团队经过一千余昼夜的反复打磨、比对、提升,终于使得这部中国古代版画巅峰之作光彩重现。

“十竹斋是古都南京历时四百年不衰的文化品牌,我们通过重刊《十竹斋笺谱》,再现艺术经典,活化传统技艺,振兴十竹斋历史品牌,彰显南京城文化艺术辉煌,不负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十竹斋艺术集团董事长陈卫国说。

延伸阅读

这里是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

盛世修典兴藏。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一总三分”的馆藏体系,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

作为文明发展的结晶和文化传承的金种子,版本铭记着中华民族诞生、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国家版本馆,正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华堂南广场,一尊石印章巍然矗立,上面镌刻四个大字:“赓续文脉”。我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汉代天禄阁、唐代弘文馆、明代文渊阁、清代四库七阁……专藏机构绵亘千年。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设成立,继承了这一光辉传统。

立足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中国国家版本馆依山而建——中央总馆选址于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燕山脚下,三个分馆也分别位于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规模和条件在版本保藏史上达到新高度,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

在建筑设计上,各馆力求突出文化性、传承性、标识性。其中,中央总馆整体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安分馆整体建筑和室内设计充分体现汉唐雄风,杭州分馆围绕具有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展开,广州分馆四周环绕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岭南园林。“一总三分”凸显大国风貌、汉唐风韵、江南宋韵、岭南新韵,集中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载体,反映和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全国近900家收藏单位、580余家图书出版社、1万余家报刊社以及众多民间藏家,认真开展古籍版本资源调查,积极奉献珍贵版本资源。截至目前,总分馆共入藏2500余万件(册)版本,其中,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入藏版本量共1600万余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

THE END
1.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为中宣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出版信息服务等职责,是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国家出版信息服务中心,担负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https://www.cnapc.cn/&wd=&eqid=832c0e000000cc1100000003647d31b3
2.坚定文化自信我校图书馆与花都区图书馆赴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记者 林森佳 郭韵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党员干部谱写新时代教育新篇章,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4月17日下午,我校图书馆与结对共建单位花都区图书馆,共赴广州国家版本馆参观学习。我校副校长魏德敏带队,图https://www.gcu.edu.cn/2024/0418/c183a167532/page.htm
3.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简介:中国国家版本馆 (国家版本数据中心) ,位于北京市。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588万。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国国家版本馆 (国家版本数据中心) 共对外投资了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3次;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89条,著作权信息1条。风险方面共发现企业有 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3372709750
4.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出版物数据中心PDC平台全方位提供数据服务PDC平台是基于中国国家版本馆的行业权威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所能利用的资源包括全国出版物标识资源、全国出版物编目资源、全国互联网资源、全国出版物数字化资源。PDC平台面向政府部门、外宣部门、出版行业、图书馆、实体书店、图书馆配单位、图书发行机构、图书批发机构、科研院所、数据服务企业、互联网企业、作者、https://i.ifeng.com/c/8HzeacV1VyZ
5.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很多小伙伴都积极入坑,但并非那么容易上手,尤其对新手玩家不是很友好,攻略问答中常常会遇到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举行开馆暨展览开幕式活动。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有“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美誉。中国国家版本馆由()组成。不知如何解决https://www.duote.com/tech/xxyxgl/343169.html
6.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举行开馆暨展览开幕式活动。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有“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美誉。中国国家版本馆由()组成。 A.中央总馆文瀚阁 B.西安分馆文济阁 C.杭州分馆文润阁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f50b9d12793a41b4b9409c0a6c2d79a5
7.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一行到云南省图书馆考察调研2024年3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一行到云南省图书馆进行考察调研。云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杨和祥,副馆长周宇青陪同调研。 刘成勇馆长深入历史文献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古籍修复传拓研习馆等一线服务窗口参观,查阅了《护国司南抄》等珍贵古籍,详细了解省图书馆古籍保护特别是民族古籍修复保护、地http://www.ynlib.cn/Item/83057.aspx
8.国家版本数据中心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平台(PDC平台)基于中国国家版本馆全国唯一的ISBN数据、CIP数据、馆藏数据,聚焦全网数据融合应用场景,面向党政机关、出版发行机构、图书馆、科研院所、数据服务商和社会公众等多方用户,提供出版物大数据在线查询服务。https://pdc.capub.cn/
9.2024简报7我会组织会员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6月12日,我会组织会员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会长万保民、副会长冷马金和秘书长、专委主任、老将军及爱国民主人士的后代、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会员前往参观。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开馆,该馆总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总设计藏量2500万册(件),主要是体现传统形制与岭南山水高度融合,打http://www.gdhsly.com/nd.jsp?id=580
10.出版单位须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国务院出版行政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出版单位须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免费送交出版物样本。()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https://www.shuashuati.com/ti/c2a1db0b8d2945c0933305a1ecbd9cb8.html
11.中国版本图书馆不可触碰的华年>《我的图书馆》 2017.03.31 关注 “世界文学名著珍藏本”丛书》和《外国现代文学名著丛书》,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精品》丛书,金城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特藏版》丛书,有柳鸣九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有朱虹等主编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16155634_641731550.html
12.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平台(PDC平台)基于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版本图书馆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唯一一家负责出版物征集、典藏、管理的机构,负责版本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抢救和保护,承担出版物书号发放、条码制作、在版编目审核、版本征集催缴等管理职能。建馆70年来,中国版本图书馆馆藏宏富、版本齐全,征集到馆的各类出版物样本以每年40万种(册)的速度增长,现已成为我国规模https://www.info35.com/url/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