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室)建设标准之档案“八防”评析库房档案库图书馆文献库

面对日益增长的档案保护需求,传统的保管方式已不足以应对现代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无价的资料,关于档案的防护标准陆续推出,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全面提高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每一份档案都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

标准解读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档案馆的建筑设计工作。它确保档案馆的建筑设计不仅满足当前的功能需求,而且符合安全性、功能性、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基本标准。

从《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文件得出,档案馆(室)对“八防”的要求是:防高低温、防高低湿、防水、防火、防盗、防光、防尘和防污染、防有害生物。

5.1一般规定

5.1.1档案防护内容应包括温湿度要求,外围护结构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和安全防范等。

5.1.2温湿度要求应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载体等因素确定。

5.1.3音像、缩微、电子文件等非纸质档案储存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

5.2温湿度要求

5.2.1纸质档案库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5.2.2特藏库、音像磁带库、胶片库等特殊档案库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2的要求。

5.2.3档案库在选定温、湿度后,每昼夜温度波动幅度不得大于±2℃、相对湿度波动幅度不得大于±5%。

5.2.4部分技术用房和对外服务用房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5.4防潮和防水

5.4.1馆区内应排水通畅,不得出现积水。

5.4.2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小于0.50m;室内地面应有防潮措施。

5.4.3档案库应防潮、防水。特藏库和无地下室的首层库房、地下库房应采取可靠的防潮、防水措施。屋面防水等级应为Ⅰ级;地下防水等级应为一级,并应设置机械通风或空调设备。

5.5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

5.5.1档案库、档案阅览、展览厅及其他技术用房应防止日光直接射入,并应避免紫外线对档案、资料的危害。

5.5.2档案库、档案阅览、展览厅及其他技术用房的人工照明应选用紫外线含量低的光源。当紫外线含量超过75μW/lm时,应采取防紫外线的措施。

5.6防尘和防污染

5.6.1档案馆区内的绿化设计,应有利于满足防尘、净化空气、降温、防噪声等要求。

5.6.2档案库应防止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档案的危害。

5.6.3锅炉房、除尘室、消毒室、试验室以及洗印暗室等的位置应合理安排,并应结合需要设置通风设备。

5.6.4档案库楼、地面应平整、光洁、耐磨。档案库内部装修、档案装具和固定家具等应表面平整、构造简洁,并应选用环保材料。

5.7有害生物防治

5.7.1管道通过墙壁或楼、地面处均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底层地面应采用坚实地坪。

5.7.2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且宜采用金属门。

5.7.3档案馆应设消毒室或配备消毒设备。

5.7.4档案库外窗的开启扇应设纱窗。

5.8安全防范

5.8.1档案馆建筑的外门及首层外窗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5.8.2档案馆应设置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等安全防范系统。

5.8.3档案馆的重要电子档案保管和利用场所应满足电磁安全屏蔽要求。

6防火设计

6.0.1档案馆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

6.0.2档案库区中同一防火分区内的库房之间的隔墙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墙,防火分区间及库区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0h的防火墙,其他内部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档案库中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6.0.3供垂直运输档案、资料的电梯应临近档案库,并应设在防火门外;电梯井应封闭,其围护结构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

6.0.4特藏库宜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6.0.5特级、甲级档案馆和属于一类高层的乙级档案馆建筑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他乙级档案馆的档案库、服务器机房、缩微用房、音像技术用房、空调机房等房间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0.6馆区应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特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服务器机房应设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其他档案库房、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乙级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可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细水雾灭火系统。

6.0.7档案库内不得设置明火设施。档案装具宜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6.0.8档案馆库区建筑及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信息与文献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保存要求》GB/T27703-2011

本标准对防震、防火、保湿与隔热、防水防潮等方面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标准要求。

4.2抗震要求

4.2.1文献库建筑应具有优良的抗震能力,抗震设计应符合GB50011和GB50223的规定。

4.2.2大型图书馆和档案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以及特级和甲级档案馆的文献库,应重点设防。

4.2.3重点设防的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库,应按照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4.3防火要求

4.3.1文献库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016的有关规定,地下文献库应符合GB50098的有关规定。

4.3.2文献库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文献库与毗邻的其他建筑或房间之间的隔墙及内部防火分区隔墙应为防火墙,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4.0h。

4.3.3文献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文献库单层面积大于1000m2的应设置多个防火分区。

4.3.4文献库及其内部防火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4.4保温与隔热

4.4.1文献库的维护结构应根据文献保护的近期和未来发展要求以及库内温湿度指标、当地水文气象参数、空气调节等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结构。

4.4.2文献库的维护结构应具有优良的密闭性。配备空调的文献库不宜设置窗户;当文献库设有窗户时应采用双层密封玻璃窗,窗的开启扇应有密闭措施;门窗的气密性参数应小于0.1m3/m·h。

4.4.3文献库的围护结构应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应按GB50176规定计算所得的最小总热阻再增加30%进行设计。

4.4.4设置空调的文献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应符合GB50019的规定。

4.4.5不设空调的文献库,外墙和屋顶的总热阻(Ro)应分别大于0.66m2·K/W和0.90m2·K/W。

4.4.6文献库的屋顶宜采用坡型屋顶并能通风;当采用平型屋顶时应设置架空层,架空层的高度应不小于0.3m。

4.4.7文献库的门应为保温门。

4.5防水防潮

4.5.1文献库建筑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设防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5.2文献库内不应有给、排水和空调、热力水管线通过,也不应与有上述设施的空间相连通。

4.5.3地下文献库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防水防潮设计应符合GB50108的有关规定。

4.5.4无地下层的文献库,底层应设架空层,架空层的高度应不小于0.30m,并做隔潮处理。

4.5.5地下文献库兼作人防工程的,应符合GB50225的有关规定。

5温湿度要求

5.1文献库应根据保存纸质文献的要求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5.2文献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5.3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永久文献的保存寿命,有条件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可以采用更严格的温度标准,如2℃~6℃、8℃~12℃等,但最低温度不宜低于0℃。

5.4为了使文献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文献库应设置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空调设备应置于专门机房内。

5.5文献库的供暖应采用空调、暖风系统,不应采用以水为热媒的供暖装置。

5.6文献库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稳定,温度日较差应不大于2℃,相对湿度日较差应不大于5%。

5.7文献库应设置温湿度监测仪器,定时监测和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5.8温湿度监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对,误差应小于3%。

6空气质量要求

6.1文献库内应保持空气洁净,避免灰尘和有害气体对文献的不利影响。

6.2文献库的空调、通风系统应设置空气过滤和净化装置,滤除空气中的灰尘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6.3文献库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6.4文献库的空气质量应定期进行检测,空气质量的检测方法应按GB/T18883的规定进行。

6.5文献库内不应混放胶片、磁带等其他可能释放有害气体的藏品及物品。

6.6文献库的空调应独立设置,不应与保存非纸质文献的库房以及其他建筑共用一套空调系统。

6.7文献库的通风应保证一定比例的新风量,新风比例应符合GB50019的规定。

6.8文献库的通风应保持气流均匀平稳,空调出风口的风速应小于0.3m/s,出风口距书架的距离应大于0.6m。

7采光与照明

7.3文献库的照度应小于50lx。

7.4文献库的照明及采光应消除或减轻紫外线对文献的危害。

7.5自然采光的文献库,窗户应采用防紫外线玻璃并有遮阳设施,防止阳光直射。

7.6文献库的照明光源宜选用绿色节能光源;当采用荧光灯时,应采用无紫外线灯或有过滤紫外线功能的灯具。

7.7文献库照明光源的紫外线含量应小于20μW/lm。

7.8文献库的照明灯具宜选用无眩光的灯具,灯具与书架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5m。

8消防要求

8.1文献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8.2自动灭火系统不宜采用水喷淋式灭火装置。珍藏库应采用气体灭火系统。

8.3文献库应在显著位置配置移动式气体灭火器材,灭火器的配置应结合GB50140的有关规定。

8.4文献库应设置强行排烟装置。

8.5地下文献库、无窗文献库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

9安防要求

9.2文献库应设置入侵报警系统。

9.3文献库入口和库内主要通道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装置。

9.4文献库如有窗户,应设置可靠的防盗设施和安全监控系统。

9.5珍藏库的安全防护水平应不低GB/T16571中规定的二级风险防护级别。

9.6地下文献库应设置水灾自动报警装置。

10有害生物防治要求

10.2消毒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独立的房间,可密封的门、窗;

—使用面积大于20m2;

—设有直通室外的窗户或进排气管道;

—室内屋顶、墙壁、地面材料易于清洁;

—室内有上下水管路;

—不设在地下室。

10.3采用化学消毒的设备应配备尾气处理系统,废水、废气的排放应符合GB8978和GB16297的有关规定。

10.4文献库外墙应避免有孔洞、管路、管线与库外连通,必须穿过墙壁的管路、管线均应以不燃材料填塞密封。如墙身设有通风口,应设置可关闭的门扇及耐腐蚀的金属网封罩。

10.5文献库的门、窗应为无缝隙的密封型门窗,可开启窗扇应设有纱窗。

THE END
1.数字资源超干货!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攻略新闻图书馆图书馆有着丰富的纸本图书,还有海量的电子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图书、期刊、论文、考试等内容,是助力我校师生科研教学的好帮手。为了帮助读者熟悉掌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方法,我们对现有的常用数据库进行汇总整理,还有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请大家跟随这份指南,一同去看看吧! https://tsg.hkxy.edu.cn/2024_12/06_16/content-61075.html
2.正版资料免费资料大全,专家解答解释落实jf67.44.94国家图书馆作为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用户可以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http://www.nlc.cn/)免费访问数百万册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国家图书馆还提供了多种检索方式,如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主题检索等,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资料。 https://5g.cshuijitang.cn/post/608.html
3.实验室资源网批量标准查新指南本平台工具持续更新,标准查新,电子签章、报告防伪,实验室资源网大全(域名dh.labr.cc,本网站收录了实验室海量的常用网址),实验室名录等海量工具等你来取。实验室资源网每天都在更新优质资源,包括整合了政府门户不同平台的最新资讯;提供海量实验室资料展示并提供下载;为用户对实验室相关问答提供查询搜索;同时平台定期分享https://www.labr.cc/news/detail/634.html
4.全国医院等级划分标准及三甲医院组织结构图2、图书馆的中、外文医学图书和期刊能满足医教研需要 3、档案管理按《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办法》(国家二级)标准执行。 4、对医疗、病案统计、财务、人事、药库、和图书情报等信息实行电子计算机管理。 5、各种统计、分析、编码及信息都必须符合国家和部颁标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11/10/150887_336271215.shtml
5.(国内标准)国家标准二级学科分类与代码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史 比较图书馆学 图书馆社会学 图书馆管理学 图书馆建筑学 图书采访学 图书分类学 图书编目学 目录学 图书馆服务学 图书馆学其他学科 文献学 文献类型学 文献计量学 文献检索学 图书史 版本学 校勘学 文献学其他学科 情报学 情报学史 情报社会学 比较情报学 情报计量https://doc.mbalib.com/view/e2c8fdceaeb90c57357ce6e69502b63e.html
6.网络中心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图书馆资源等),也规定了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要求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中医医院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中医医院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408955
8.权威发布!甘肃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澎湃号·政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甘肃省消防条例》,指导全省各级消防救援机构科学准确界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依法正确实施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根据本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界定标准 (一)购物、住宿、餐饮场所,集贸市场、商品交易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和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630580
9.《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11.1.1 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宜包括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学校门户网站、校园智能卡应用系统、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等子系统。 11.1.2 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关于学校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配置规定进行设计。 https://www.lanfanglian.com/gfxq/118
1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一)二级以上客运车站的候车厅; (二)建筑规模设计旅客聚集量在1500人以上的港口客运站的候船厅; (三)民用机场的候机厅。 六、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一)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展览馆; (二)公共博物馆、县级以上档案馆; (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3183466.aspx
11.HSE降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介绍8篇(全文)它于20世纪8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实施,是目前国际石油天燃气工业通用的管理体系,我国1997年引入HSE管理模式,它对我国各行业的安全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是组织管理走向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时代标志。目前,图书馆关于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处于落后、被动、认识不足的状态,严重影响其健康有序地发展。HSE是一个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7ruh4aq.html
12.生态实习报告范文(通用14篇)2. 实习路线及内容:20xx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https://mip.wenshubang.com/html/shixibaogao/1761768.html
13.江苏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规章制度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全省中小学图书馆装备建设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服务,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要求,在原《江苏省中学图书馆等级评定实施意见》及《江苏省中学图书馆评定实施细则》的基础上,修订、制定《江苏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 http://www.frcz.wj.czedu.cn/html/article111934.html
14.国家标准二级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二级学科分类与代码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门类名称:哲学门类代码:01 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 哲学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 中国哲学010102 外国哲学010103 逻辑学010104 伦理学010105 美学010106 宗教学010107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门类名称:经济学门类代码:02 一级学科名称https://www.360docs.net/doc/e67596779.html
15.一级二级图书馆建设管理要求.docx该【一级、二级图书馆建设管理要求 】是由【爱的奉献】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级、二级图书馆建设管理要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https://www.taodocs.com/p-956265924.html
16.省级副省级地市级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省级、副省级、地市级、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doc,附件1 省级公共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 一级图书馆 必备条件 东部 中部 西部 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次) 110 90 70 读者满意率(%) 90 90 90 年报制度(分) 10 10 10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02/5041042201004234.shtm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本标准规定了学科分类原则、分类依据、编码方法,以及学科的分类体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学科的信息分类、共享与交换,亦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部门应用。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本标准的分类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00004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https://kyc.wnzy.net/info/1074/3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