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与工具资源汇总(一)(转载)有随无涯

古籍文献与工具资源汇总第一期为专题型数据资源,专题包括:家谱、人物传记、中医、历史地理、区域历史、儒释道、艺术、金石文献、古文字、古典文学、明清史料、敦煌学和西夏学。每一专题内以单位性质排序(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数字化公司、个人/众包)。(资料汇集:张力元,徐阳)

家谱

1.中华寻根网族谱资料库(中国国家图书馆)

2.上图家谱(上海图书馆)

3.四川省图书馆古籍平台(四川省图书馆)

4.徽州善本家谱(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5.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

6.湖北家谱库(湖北省图书馆)

7.台湾家谱联合目录(台湾“国家图书馆”)

8.中国谱牒库(爱如生)

9.家谱族谱查询(国学大师)

人物传记

1.中华寻根网名人资料库(中国国家图书馆)

2.中国历代人物图像数据库(浙江图书馆)

3.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库(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4.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

5.人名权威人物传记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6.天一阁藏科举录选刊数字平台(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7.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中华书局)

8.历史人物百科(国学大师)

9.金文人名汇编(国学大师)

10.列女传(AnneBehnkeKinney司马安)

中医

1.中医古籍数字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2.珍贵古籍数字化开放应用平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3.中医药文献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4.本草风物志(贵州数字出版公司)

5.海外中医古籍库(中华书局)

6.中医中药(国学大师)

历史地理

1.数字方志(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2.中华寻根网方志资料库(中国国家图书馆)

3.稀见方志全文影像数据库(南京图书馆)

4.湖北方志库(湖北省图书馆)

5.泸州地方志(泸州市图书馆)

6.影印本方志书目(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7.古籍方志(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8.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

9.学术地图发布平台(浙江大学)

10.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11.地图数位典藏整合查询系统(台湾“中央研究院”)

12.中国地方志书目查询系统(台湾“中央研究院”)

13.中国历史地名查询系统(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计算中心)

14.晚明松江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香港中文大学)

15.中国数字方志库(北京籍古轩图书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16.万方中国地方志数据库(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17.中国经典水利史料库(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8.中国方志库(爱如生)

19.中国数字方志库(北京籍古轩图书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20.专名查询地名库(中华书局)

21.历史地名百科(国学大师)

22.历史地图(国学大师)

23.丛书方志检索器(国学大师)

区域历史

1.《广州大典》数据库(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2.镇江文库(镇江市图书馆)

3.泰州图书馆历史文献特色库(泰州市图书馆)

4.台湾历史数位图书馆(台湾大学数位人文研究中)

5.云南民间古文书(台湾大学数位人文研究中心)

6.台湾文献丛刊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7.明清两朝边塞海疆地理文献汇编全文检索与阅读系统(书同文)

8.台湾文献丛刊续编(联合百科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儒释道

1.山东省图书馆佛经数据库(山东省图书馆)

2.《左氏春秋传》全文检索与阅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3.佛学经典数位研究平台(台湾法鼓文理学院)

4.佛教石刻造像拓本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5.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台湾大学图书馆)

6.儒学经典库(爱如生)

7.佛教经典库(爱如生)

8.道教经典库(爱如生)

9.大藏经资料库(学衡数据)

10.道藏资料库(学衡数据)

11.十三经检索(国学大师)

艺术

1.碑帖菁华(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2.年画撷英(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3.中国历代人物图像数据库(浙江图书馆)

4.年画资料(台湾“国家图书馆”)

5.印谱文献虚拟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6.文物图像研究室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7.汉代石刻画像拓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8.汉代简牍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9.考古资料数位典藏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0.中华木板年画数据库(中华书局)

11.中国金石总录(甘肃五凉古籍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12.历代书法碑帖集成数据库(联合百科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13.汉典书法(汉典)

14.书法字帖(国学大师)

15.昆曲工尺谱数字化(王晓磊)

金石文献

2.金石文献资料库(台湾“国家图书馆”)

3.中国历代墓志数据库(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碑帖研究与保护中心)

4.青铜器拓片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5.佛教石刻造像拓本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6.辽金元拓片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7.傅斯年图书馆藏印记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8.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9.五代及宋拓片(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0.中华石刻数据库(中华书局)

11.中国金石库(爱如生)

12.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书同文)

13.中国金石总录(甘肃五凉古籍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14.历代书法碑帖集成数据库(联合百科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古文字

1.甲骨实物(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2.甲骨拓片(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3.甲骨数字化(CADAL)

5.甲骨文拓片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6.汉代简牍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7.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8.中国金石库(爱如生)

9.中国金石总录(甘肃五凉古籍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10.甲骨文合集(国学大师)

11.殷周金文集成(国学大师)

12.金文人名汇编(国学大师)

13.说文解字(国学大师)

14.说文解字(汉程工具)

古典文学

1.全唐诗分析系统(中国国家图书馆)

2.全宋词分析系统(中国国家图书馆)

3.宋人文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4.清人文集全文影像数据库(南京图书馆)

5.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

6.清人文集书目(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7.明人文集书目(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8.50年来整理出版清代诗文集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9.明人文集联合目录与篇名索引资料库(汉学研究中心)

10.历代别集库(爱如生)

11.中国俗文库(爱如生)

12.唐宋诗文词总汇(书同文)

13.《两宋集部珍本续补》全文检索与阅读系统(书同文)

14.搜韵(搜韵)

15.汉典诗词(汉典)

16.诗词宝典(国学大师)

17.诗词大全(汉程工具)

明清史料

1.清人文集全文影像数据库(南京图书馆)

2.明清实录台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

3.明清与民国档案跨资料库检索平台(台湾“中央研究院”暨台北故宫博物院)

4.内阁大库档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5.清代粮价资料库(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清代奏折档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7.明清档案目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8.清人文集书目(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9.明人文集书目(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10.50年来整理出版清代诗文集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11.明人文集联合目录与篇名索引资料库(汉学研究中心)

12.中研院近史所藏汉文黄册档案目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3.中研院近史所藏一史馆刑科题本目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4.中研院近史所藏一档馆俸饷册提要目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5.一史馆藏康熙雍正朝满汉文硃批奏摺彙编目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6.明清两朝边塞海疆地理文献汇编全文检索与阅读系统(书同文)

THE END
1.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为人们提供全面权威的地学文献信息服务,开展地学科普网络服务,地学情报,传播地球科学文化。https://www.cgl.org.cn/
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法人单位,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边缘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图书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http://www.las.cas.cn/
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考研帮,提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考研招生信息、大纲解析、资料下载、成绩查询、复试分数线、考研调剂等信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考研从考研帮(kaoyan.com)开始。https://yz.kaoyan.com/las/
4.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政策以及领域方向发展态势监测与深度情报分析,为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宏观决策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保障;服务科技创新,实施嵌入科研活动的学科馆员制度,面向研究所开展中国科学院标准 数字资产管理 科学传播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是“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https://www.whlib.ac.cn/
5.美国国会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之比较全国方志动态1.5 两个图书馆都肩负着促进全国的图书馆工作的重任 美国国会图书馆通过它的图书中心和37个分支机构,促进全国的图书馆工作。[1] 1902年的美国法律允许国会图书馆出卖目录给美国的其它图书馆。[8] 中国国家图书馆负责全国图书馆业务辅导,开展图书馆学研究。代表国家执行有关对外文化协定,开展与国内外图书馆界的交流与http://scdfz.sc.gov.cn/gzdt/qgfzdt/content_19071
6.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以下简称NSTL)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机构,文献覆盖理、工、农、医等各学科领域,类型涉及期刊、会议录、科技报告、工具书、科技丛书、文集汇编、标准、专利等,包括网络版外文资源数据库149个,基本涵盖Elsevier、Wiley、http://www.craes.cn/sztsg/en/202201/t20220107_966415.shtml
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NCPSSD)国家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目前开设有资讯、资源、专题、服务四个栏目,资源包括中文、外文学术期刊8000多种,还有外文图书、古籍等四类,上线文献数据库超过1100万条,初步形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数据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开放型、公益性、权威性https://www.ytvtc.com/cswz/info/1020/1102.htm
8.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标签: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点更新] 网站描述: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收藏和保护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文献保护工作;为中央和国家*领*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https://www.023dir.com/site/26627.html
9.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介绍及使用说明.docx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介绍及使用说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英文名称为简称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于年月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228/6110030120003111.shtm
10.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系统通过丰富的资源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满足广大用户的科技文献信息需求。 2002年,中心对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该系统的网管中心与各成员单位之间已建成1000Mbps宽带光纤网,实现了与国家图书馆、中国教育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总装备部情报所的100Mbps光纤连接。系统功能在原有文献检索与原文提供的基础上,增加了http://baike.soso.com/v6549946.htm?ch=ch.bk.inner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