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可免费浏览10万部古籍善本

IT之家12月13日消息,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消息,为方便社会公众在线使用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积极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10万部/件。

中华古籍资源库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海外征集古籍资源。

“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方式

第一种:

2.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主检索界面,或在“特色资源”栏目中点击“数字古籍”等各子库。

第二种:

1.在国家图书馆主页面,选择“资源”选项,点击“古籍”。

2.进入古籍资源列表,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检索主页面。

检索使用方式

“中华古籍资源库”主页面检索默认为统一检索和模糊检索,读者可通过题名、著者检索。

读者使用高级检索,支持各子库组合检索,同时可以选择书名、著者、索书号等精确和组合检索。

点击检索结果中的题名,可进入全文阅览界面。

点击需要阅读的册次,可阅览整册全文影像。同时使用页面各种阅览工具,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

IT之家了解到,为获取最佳访问效果,中国国家图书馆建议读者在访问此类资源时使用Chrome浏览器,其他资源暂推荐使用IE或火狐浏览器。

“中华古籍资源库”资源介绍

1.数字古籍

该数据库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发布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和普通古籍,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上线,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

发布网址:

2.数字方志

地方志文献为我国所特有,也是国家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馆藏之一,所存文献数量与品质极高。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文献建设,目前发布馆藏方志资源6528种。

3.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被誉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该资源库发布馆藏《赵城金藏》1281件4000余卷。

4.宋人文集

5.碑帖菁华

该资源库以国家图书馆藏有的历代甲骨、青铜器、石刻等类拓片二十三万余件为基础建设,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方面。2019年11月12日又新增发布2595种馆藏明清碑刻拓片数字资源,现有元数据2.6万余条,影像3.1万余幅。

6.甲骨世界

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文献发现之一的甲骨文,集文献性、文物性、收藏性于一身,是研究我国商朝晚期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该资源库发布国家图书馆藏甲骨资源,包括甲骨拓片、甲骨实物两个子库。目前优先发布甲骨拓片资源,在库甲骨拓片元数据已超过1.1万条,正在按计划逐年增加。

7.西夏文献

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保存的西夏、元代孤本及各种西夏的珍贵实物资料为基础建设,包括西夏文献书目数据124条,原件影像近5000拍,以及西夏研究论文篇名数据1200余条。

8.年画撷英

9.前尘旧影

该资源库收录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新旧照片3074组,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过去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城乡面貌、名胜古迹和建筑服饰等,人们可从中解读出不同历史时期特定事物的形象特征和真实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10.敦煌遗珍

该数据库由国际敦煌项目(IDP)建设,发布来自敦煌和丝绸之路上的写本、绘画、纺织品及器物的信息和图片,目前包括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卷影像5500余件。

11.徽州善本家谱

徽州善本家谱印刷资料数据库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法国远东学院的合作项目,收录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中徽州家谱243种286部,配有书影5437幅。

12.中华医药典籍资源库(测试版)

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典籍是整理研究的基础资料,为使读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检索、利用中医文献资源,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逐步建设中华医药典藏资源库,目前首批对221种中医古籍影像进行发布测试。

13.云南图书馆古籍

云南省图书馆将该馆古籍数字资源共139种727册提供给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这批资源均是云南省图书馆所藏珍贵的、有代表性的古籍文献,特别是明代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家族著述,更是明代少数民族汉文著述的代表。该批资源于2019年11月12日正式在线发布。

14.天津图书馆古籍

为进一步丰富古籍数字资源品种和版本,满足广大读者使用需求,2014年底,天津图书馆向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提供总量约5,800余种300万拍明清古籍数字资源,该批资源经加工后,于2018年9月28日、2019年1月28日分两批发布。

15.上海图书馆家谱

上海图书馆现藏有家谱近3万余种30余万册共计365个姓氏,收藏的家谱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有着“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之美誉。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征集该馆所藏明清家谱资源2200余种,在国图网站发布使用。

16.中华古籍善本联合书目

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是由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项目发展而来的新数据库,著录了三十余家海内外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数据达2万多条,并配有1.4万余幅书影。

17.东文研汉籍影像库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有大量中国古籍,其中包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的旧藏以及大木幹一、长泽规矩也、仓石武四郎等各具特色的个人收藏。2009年11月,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中文古籍近4000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国图网站上面向读者提供服务。

18.哈佛大学善本特藏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其质量之高、数量之大著称于世。为了方便海内外学人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同时以数字化形式保存这些中华古籍精品,2009年国家图书馆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达成协议,对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中文善本和齐如山专藏进行数字化。目前在线发布经部和史部善本、齐如山戏曲小说专藏数字资源900余种。

19.法藏敦煌遗书

2015年,法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达成合作意向,由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赠送馆藏全部敦煌遗书高清数字资源。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这批敦煌遗书的数字化回归,并于2018年3月5日正式在线发布,共计5300余号3.1万余拍。

20.中华寻根网

中华寻根网是国家图书馆与澳门基金会开展的文化合作项目,是以提供姓氏源流和家谱资源服务为核心、方便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活动的网络平台。“中华寻根网”目前提供500多个姓氏源流、2000多部家谱和6000种其他文献的阅览,以及自建家谱,交流联谊的互动服务。

THE END
1.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国家图书馆,主要承担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国家书目和联合目录编制、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组织全国古籍保护、开展图书馆发展研究和国际交流、https://www.mct.gov.cn/preview/gywhb/jgsz/zsdw_jgsz/202311/t20231116_949743.htm
2.展览上新!国家图书馆还推出这些惠民服务举措快来看看→组织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 9月6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召开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12家古籍收藏单位携手向专业学者和社会公众继续开放一批古籍数字资源。 本次发布由国家图书馆等12家单位联合开展,新增发布古籍资源7085部(件)。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043611324345382626&source=50006&sub_source=50006_001
3.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国学网国家图书馆在古籍保护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80年代初,文化部领导即已认识到图书纸张的老化问题,开始每年向国家图书馆拨发图书保护专项经费,以此为契机,国图成立了图书保护组,专门从事图书保护工作。1987年新馆建成时,图书保护组有了较大发展,人员由最初的2人发展到5人,并在新馆建立了物理、化学和生物http://www.guoxue.com/gjzl/gj395/gj395_02.htm
4.《吉光片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选粹》(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吉光片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选粹》,作者: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新《吉光片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选粹》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吉光片羽——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95002.html
5.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明清史料及档案“概述–海交史《明清赋役全书》收录涉及明清时期直隶、江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南北各省的赋役档案,为清朝内阁大库所存,后由国家图书馆珍藏,以清初顺、康、雍、乾四朝为多,共计古籍善本64种近3000册。因部帙庞大,故分编影印出版。https://haijiaoshi.com/archives/1243
6.“《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发言纪实翁氏题材读者群是比较多的,有两部书可以大家来做:一个是2014年远东出版社影印的翁同龢《瓶庐丛稿》,在民国时曾经影印十册,只是一部分,原件已经不知去向,后来发现国家图书馆还有一部分,现在合并在一起影印出版了。这两部分记载的都是翁同龢办公的手记,其中有一部分是他摘抄的东西,比如有一个是教同治皇帝的http://literature.cass.cn/xjdt/202304/t20230418_5622695.shtml
7.实用帖!10万部(件)古籍如何看?请戳这里10万部(件)古籍如何看?请戳这里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图书馆上承宋元以来历代皇家珍藏,旁搜明清以降南北藏书家毕生之积聚,经历代馆员努力购求,益以社会各界无私捐赠,形成起于殷商、涵盖中外的宏富馆藏。截至2020年底,馆藏古籍特藏文献约300万册(件),为方便社会公众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kT5YovIP
8.馆藏稿抄文献的辑佚校勘与辨伪”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徐建霞(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副研究馆员) 与各位学者分享三部与女性有关的古籍,第一部是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作者鱼玄机是女性,收藏题记撰写者曹贞秀为女性。第二部是宋刻本《梅花喜神谱》,收藏者潘静淑为女性。第三部是《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收藏者柳如为女性。通过对三部古籍和三位女性的简单考述,https://www.chnmuseum.cn/yj/kydt/202309/t20230921_259362_wap.shtml
9.古籍着录规则古籍着录规则 - 中国国家图书馆.pdf,丛编 ICS 01.075 A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92.7—2008 代替GB/T 3792.7-1987 古籍著录规则 Bibliographical description for ancient Chinese books (ISBD(A)),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old mon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709/121451494.shtm
10.国家图书馆攻略(个人不完全版)《国家图书馆攻略(个人不完全版)》写作于2022年上半年(下文简称为“22年版攻略”),随后分享到豆瓣;2023年之后,阅览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学习和查访书籍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22年版攻略存在不少需要修正之处。 由于两年间主要寻访南区善本古籍阅览室,本次更新着重于古籍阅览,对其它区域则略作删改。不足之处,敬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72483967/
1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收藏和保护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文献保护工作;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指导全国图书馆业务工作;对外履行有关文化交流职能,参加国际图联及相关国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2962.html
12.国图藏善本碑帖《神策军碑》《广政石经》等概览古代艺术澎湃新闻到2020年,一共完成了六批国家珍贵古 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国务院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全国457 家单位收藏的12274部古籍入选,其中,汉文古籍11209 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039部,其他文字古籍26部,其 中碑帖拓本185件。中国国家图书馆参加了四次碑帖名录 的评审,先后入选《国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38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