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备考:中国农业政策史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了解最新考试资讯,考情考务和备考资料

中国古代史

(1)先秦:西周实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规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2)秦汉: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承担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西汉实行编户制度,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百姓(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汉代农民的负担,主要有田租(较轻)、人口税(较重,含算赋、口赋)、更赋(代役钱)、杂税、杂役。

(4)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市易法。

(5)明清:明初,地方设布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明神宗时推行“一条鞭法”:多税合一,折成银两,役银分摊,人田分担。意义:减轻农民负担,松驰依附关系;适应商品经济,有利农商资萌。清初,康熙帝实行“更名田”并固定人丁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义:人头税已全废除,人身控制更松驰;促进农业发展,激化人地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方面,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土地私有制);在产品方面,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产品分配公有制)。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中包含“平均地权”(民生主义)规定现有地价归原主,增涨地价归国家(卖主变为资本家,买主就是资本家,国家财政有保障)。这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路线规定: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意义: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4)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意义:减轻封建剥削,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保障地主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强占大量耕地,用于修建公路、封锁沟和飞机场等,或者分配给日本移民使用;极低价收购农产品,甚至无代价征收;对上海、北平等沦陷区城市居民,实行标准极低的配给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采取“粮食征购”(低价向农民强制征购粮食)、“征借”(强行向农民“借粮”,不付现金和利息)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

(5)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田,农村人口平分。贯彻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意义: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

(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国初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特征: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涌现的农业劳模是耿长锁。1953至1956年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其原因有: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采取“积极发展稳定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原则,方法是“典型示范逐步推进”,主要步骤有: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7)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和一平二调(绝对平均分配、无偿调用公私财产),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8)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四川试点,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后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结果: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9)本世纪初: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田还湖等生态工程,废除农业税、实行农村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工作陆续展开,农村经济正向更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看完以上知识点,下面来几道题巩固一下吧。

刷题巩固

1、(2017年422联考)下列不属于开始于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是:

A.刺史制

B.察举制

C.一条鞭法

D.编户齐民

【答案】C

【解析】

C项符合题意:“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公元1530年)提出,之后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A项不符合题意: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

B项不符合题意: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D项不符合题意:编户齐民是汉代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关于我国古代税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周井田制中的公田收获全部交给周王

B.春秋时期鲁国开始实行的初税亩是我国田赋制度的开始

C.明朝曾经实施“一条鞭法”的税收制度

D.清朝的“摊丁入亩”税制是把丁税摊入地亩之中统一征收

【答案】A

【解析】井田制有两种不同的区划,一种是“十夫有沟”,即国中平民的份地。其收入要上缴国家十分之一,作为贡税,以充军赋。另一种是“九夫为井”,即国家将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为九区,中一区为公田,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全部缴给领主。无论哪种形式,都不是将收获全部交给周王。故本题答案选A。

想了解更多招考资讯及获取备考资料,请加华图老师

黑龙江华图微博

哈尔滨市西大直街406号华图教育

客服热线:0451-88882340

网站://hlj.huatu.com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406号华图教育

网站://haerbin.huatu.com/

江北商大校区:哈尔滨市松北区松北一路43号

客服热线:18045109822

网站://jiangbei.huatu.com/

江北学院路校区: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学院路116号(广厦学院西行50米华图教育)

客服热线:0451-881299420451-88129943

齐齐哈尔铁锋区龙华路325号

客服热线:0452-6109090、6163300

网站://qqhe.huatu.com/

牡丹江市西安区万达广场10号楼115-116

客服热线:18045311622

网站://mudanjiang.huatu.com/

佳木斯站前路客运枢纽南门(七天连锁与格林豪泰酒店中间)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邮箱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搜索 12月1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5个点 12月1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07个点 12月1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8个点 12月1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7个点 http://www.moa.gov.cn/
2.中国农网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乡村振兴看海南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共和国75周年礼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低空经济下的农业科技变革——无人机吊运 让秭归脐橙飞下山 “网”聚阜新热度 “电”亮城市商机——网红达人助农辽西电商活动在辽宁阜新启动 第二十三https://www.farmer.com.cn/wap/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稳产保供不断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全力抓好粮食和 2024-10-08 阅读更多 > 第https://www.agri.cn/zx/nyyw/index_48.htm
4.全国农技推广网冬油菜促弱控旺保安全越冬技术意见冬作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冬小麦科学冬灌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全国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2024—2025年度油菜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勇担种业振兴新使命 展现种子检验新作为 农业农村信息 农技中心动态 全国体系联播 https://www.natesc.org.cn/
5.农业网站中国发展门户网农业网站 单项网站 综合网站 政府网站 行业网站 科教网站 媒体网站 企业网站http://cn.chinagate.cn/economics/2006-01/19/content_2342230.htm
6.检测人不知道新标准,新规范哪里查询?这些网站需要收藏了实验室管理一、中国政府职能部门官方网站 1、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index.htm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http://www.nhc.gov.cn/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http://www.samr.gov.cn/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http://www.moa.gov.cn/ 5、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https://www.foodmate.net/jianyan/3884/170255.html
7.《中国农业信息》国家级农业期刊《中国农业信息》杂志(月刊)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共同主办,是我国目前全方位登载国内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报道的范围是:国内外农村科技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如新成果、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关热带可http://www.yueqikan.com/nongyeqikan/14825.html
8.中国农业农村人才中国农业人才默认频道https://www.moahr.cn/
9.权威证书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联合颁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成立于2014年6月,旨在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人才、资源和基地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全院力量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心依托“中国农科院培训中心、国家继续教育基地和科技部发展中国家培训基地”三个牌子,紧紧围绕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农业科技创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468158917
10.中国农业大学加快建设农业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加快培育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学校建立讲席教授制度,大力支持讲席教授围绕国家和“三农”重大需求组建大团队、大集群,按需精准提供工作支持。樊胜根教授于2009年至2019年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2020年入职中国农业大学,创建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带领团队开展中国及全球食物系统转型相关研究,持续发布《中国与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210/t20221019_2110959078.html
11.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信息网[2]自1996年开通以来,始终得到历届农业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到各司局和有关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杜青林部长在2002年1月9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把中国农业信息网建成国家农业核心网站。农业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强调,要把中国农业信息网做大做强,使之http://baike.soso.com/v7647061.htm
12.中国农业信息网土流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土流频道为您提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建房、乡村振兴相关资讯和服务。https://agri.tuliu.com/
13.农村网农村网是农业信息提供展示平台,为用户提供农业惠民政策新闻,各类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农民致富经验视频及蔬菜水果每日价格行情,帮助农民提升综合竞争力,使农民走上致富之路.http://www.nongcun5.com/
14.中国农网中国热科院:扛起国家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责任担当【中国农网】中国热科院:扛起国家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年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聚焦“国之大者”,立足中国热区,面向世界热区,始终牢记并践行“应国家战略而生,为国家使命而战”的初心使命,积极扛起https://www.catas.cn/contents/8/240845.html
15.中国农民合作社网《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年第8期 本期聚焦:因地制宜发展农民合作社 各地合作社信息网一览山东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安徽合作社网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北京农业河北农业相关链接中国农业质量标准网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中国绿色食品网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图片链接http://www.zgnmhzs.cn/
16.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为响应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会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开发建设了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技推广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让广大农民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全面提升农技推http://yun.ng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