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保护网

9月6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召开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本次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

国家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南京图书馆、海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济宁市图书馆、德州市图书馆、重庆市北碚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泸州市图书馆等12家单位新增发布古籍资源7085部(件),为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开展利用和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

此次发布后,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将达到13.9万部(件)。其中由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里的专题资源库达到26个,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5万部(件),44家单位发布古籍资源超过3.4万部(件)。

一、"中华古籍资源库”新增古籍数字资源简介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2020年国家图书馆新版读者门户上线后,对各类古籍及特藏文献资源进行了整合,统一纳入“中华古籍资源库”,该平台遵循边建设、边服务原则,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本次发布前已在线发布古籍资源超过10.4万部(件),已成为全国古籍资源类型和品种最多、体量最大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

此次“中华古籍资源库”除新增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外,还有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提供民族文字古籍、山东大学图书馆所藏古籍,作专题发布。此次发布后“中华古籍资源库”下的专题资源库将达到26个。

“中华古籍资源库”总网址:

(1)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

国家图书馆将发布古籍1024部。包括馆藏汉文古籍909部,馆藏民族文字古籍115部。

本次“数字古籍”子库发布的馆藏汉文古籍,包括普通古籍635部、善本古籍274部。其中普通古籍主要是文学类和经书。版本类型丰富,有刻本、抄本、活字本、朱墨套印本、铅印本等,其中不乏名家刻本,如明汲古阁刻本、嘉趣堂自刻本。善本古籍则涵盖宋元本30种,包括“南宋初建本之精者”的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史记》,2011年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元至元五年古林书堂本《黄帝内经素问》,清宫天禄琳琅旧藏的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宋刻《通鉴纪事本末》等;稿本57部,涉及明祁彪佳的两部以及清翁同龢、翁心存、陈介祺、洪亮吉、吴骞、钱泳、张廷济、周广业等名家;抄本177种(明43,清134),涵盖明姚咨、文嘉、秦氏绣石书堂,清卢文弨、劳权、徐松、翁同龢、赵氏小山堂、吴翌凤等名家。

“数字古籍”专题库网址:

为纪念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本次在“民族文字特藏库”发布馆藏民族文字古籍115部。涉及文种有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契丹文、女真文、满文、水文等八种文字,藏文文献多为文集,也有佛教经典等,蒙古文古籍在佛经、四部医典、文学作品、历日文献,满文则史书、文学作品、医书等。而且这些民文古籍装帧形式多样。包括8至9世纪写本于阗文《金光明经散脂品》、10世纪写本回鹘文《阿弥陀经》、清乾隆年间北京刻本蒙古文《四部医典》等。

“民族文字特藏库”专题库网址:

(2)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

“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专题库网址:

(3)云南民族文字特藏

国家图书馆与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首次联合发布存藏于云南省的彝文、傣文、东巴文、古壮字、方块瑶文、傈僳族音节文字等民族文字古籍42部,其中多为清代中后期抄本和刻本,有7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历算、绘画艺术等方面。《查姆》《阿黑西尼摩》是彝文古籍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古籍,2部“百乐书”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古代彝族的社会生产生活画面,所绘图画精美细腻,多采用天然矿物颜料,历经百余年不变色。除此,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彝文古籍《董永与七仙女》是汉族“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彝文传本,其间融入了许多彝族民风民俗和叙事元素,是研究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宝贵资源。

“云南民族文字特藏”专题库网址:

二、其他发布古籍数字资源介绍

(1)南京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南京图书馆江苏古籍资源库本次新增发布3600种古籍,其中善本1785种,元刻本18种,明刻本812种,稿本364种,抄本807种。

其中部分古籍以主题形式汇为专门数据库,包括“清人文集数据库”“稀见方志数据库”两个专题数据库。该库对社会公开发布,以全文图像形式提供在线卷目标引检索与阅览,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人文集数据库”已收录500部古籍,21万页古籍影像,是研究清代文献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映清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项目以图像数据库的形式集中展示清人文集,可为清代文史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帮助。“稀见方志数据库”收录140部古籍善本方志,5.7万页古籍影像,主要收录了国内较为罕见的地方文献,这些稀见方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它们记录了特定地区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此次收录的南图藏清人文集作者年代涵盖整个清朝时期,版本包括稿抄、批校题跋等多种形式。书品整体质量较高,充分体现了南图在明、清文人著作收藏方面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稀见方志数据库”中不乏孤本、珍本,涵盖地区广泛,甚至较偏远的新疆、西藏、云南等地,也有方志收入。从编纂形式上看,既有各省通志,也有各府志、州志、县志、乡土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各地的疆域、风俗、名胜、科举、仕宦、艺文等方面情况,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

发布网址:

(2)海南省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3)云南省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云南省图书馆本次发布数字化古籍共计10部623册。

这10部古籍为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中出于云南人之手的丛书珍本。其中《说郛》《说郛续》为清初姚安人陶珽重校整理,顺治宛委山堂刻本,卷帙完整,书品精良;《二余堂丛书》为清代大理人师范所作,嘉庆刻本;《元位禅师丛稿》为清中期寻甸人释元位手稿,反映了乾嘉时期云南诗坛面貌,尤为珍贵;《何文贞公遗书》为清末师宗人何桂珍所作,书中有云南书法大家陈荣昌题识;《云南丛书待刻本九种》为民国初年收入《云南丛书》但未及刊刻的红格清誊写本;《罗山楼经学四种》为民国初年呈贡人秦光玉所作,集秦光玉经学思想之大成,也是学界了解云南在民国时期经学研究现状与进程的一部不可忽视的著作;《学山楼丛书未刊稿》收书89种254册,为云南文献学家、藏书家方树梅所作或手抄,方树梅著作多未刊印,世人难得一见。

此批文献,是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丛书中的特色和精华所在,是研究云南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4)温州市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温州市图书馆是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2009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及民国传统装帧书籍15万余册,其中36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61种入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

(5)济宁市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济宁市图书馆藏古籍301种5446册,其中善本古籍27种461册;11种古籍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元明递修本《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古籍文献,济宁市图书馆建成“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第一期在线发布了59种1264册古籍全文影像,主要为清代各时期的刻本、石印本,包括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山东全河备考》、清光绪年间铅印本《二十四史》以及地方志资料《续修曲阜县志》等,书品整体质量较高,覆盖面广,有较强的资料性。后续数字化成果,亦将在本数据库中陆续增加。

本数据库按照经、史、子、集、丛五大部分类,提供书影在线阅览,读者可通过题名、责任者等关键词进行简单检索和组合检索,并辅以书签批注、纪年换算等功能。读者进入济宁市图书馆页面,点击“数字资源—特色数据库”,即可免费阅览。

(6)德州市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德州市图书馆作为本地文化与知识的重要守护者,一直致力于古籍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德州市图书馆的精心组织下,德州地区的多家古籍收藏单位积极响应并深度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已成功数字化了47种古籍,共计301册。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德州市地方志、古代文集、历史典籍、族谱、运河史料等,不仅对研究德州和山东地区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典藏。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非接触式高精度扫描技术,对每页古籍进行细致处理,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籍的原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OCR文字识别,大大提高了文字识别的准确性,方便读者进行检索和阅读。

其中,《漕运河道图考》作为一部详尽阐述京杭大运河历史沿革、地理变迁、经济影响等信息的古籍文献,对于揭示运河历史状况、理解古代交通与经济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宁津县志》《平原县志》《德州志》及《德县志》等地方志,为后人探寻德州地区的历史脉络、文化风貌及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四书便蒙》作为儒家经典《四书》的入门教材,极大地方便了初学者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与掌握。《杜少陵全集笺注》《绣像三国演义》等古代文集,则以其丰富的文学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必备资料。《韵府群玉叙》《六书正讹》等文献,作为古代重要的辞书、韵书和字书,更是为古代诗词创作、字形字义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权威且详实的参考。

(7)重庆市北碚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北碚图书馆历史文献数据库是北碚图书馆为保护利用馆藏历史文献资源,通过文献数字化的方式,自主研发的在线免费免注册历史文献查阅平台。2018年初步建成北碚图书馆历史文献数据库方志板块。2019年北碚图书馆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在线发布。近年来北碚图书馆统筹安排经费对馆藏1700余种古籍方志进行数字化,采取“先做一批,贮备一批”,优先对馆藏较为珍贵,受损较为严重的古籍数字化。2023年4月,北碚图书馆历史文献数据库2.0版上线发布,优化“古籍文献”“民国文献”“地方文献”三大板块布局。

本次新增发布151种古籍地方志,目前古籍文献板块可查阅古籍地方志353种、3306册。其中新增包括(康熙)江南通志、(雍正)江西通志、(雍正)扬州府志、(乾隆)天津府志等等。北碚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方面的工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查阅平台,使得这些珍贵的古籍方志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古籍保护的认识和重视,进一步推动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

(8)成都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9)泸州市图书馆发布古籍资源情况

泸州市图书馆是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有古籍8.9万册,善本5000余册。

本次发布的内容为近年来泸州市图书馆最新制作数字化古籍善本,共30部,248册,多为明清两代的善本,涵盖经、史、子、集等各个类别,所发布古籍版本多为明汲古阁本、明北监本及清武英殿本。有刻本、抄本、泥金写本等各类版本,如清抄本《书经精华》;也有经折装、线装等各种装帧形式,如经折装明代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卷首》。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两种,如明泰昌刻本《南沙先生文集八卷》;入选《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三种,如明嘉靖刻本《新刊埤雅二十卷》。本次发布的古籍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体现了川南地区古籍藏书的特色。

THE END
1.中国国家图书馆开放数据库资源资源名称:中国国家图书馆开放数据库资源 访问次数:42260 使用范围:不限 访问地址:在线访问 详细: 资源类型包括电子图书、论文、期刊、报纸、古籍、音视频等多种,文种包括中文和外文。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用户可远程免费使用的数据库多达175个。具体访问数量与权限以中国国家图书馆实际提供为主。 http://lib.smu.edu.cn/article/detail/1294
2.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目前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赵城金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等资源,资源总量超过2.5万部1000余万叶。2016年9月28日,“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开通运行,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10975部;2017年2月28日,在https://www.360doc.cn/article/2237933_1106869199.html
3.国图申报数据库:学术界的智囊团在学术研究领域,信息的获取和管理至关重要。而数据库作为学术界的智囊团,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国家图书馆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建设并维护着自己的数据库,以满足学者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国家图书馆所申报的数据库,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数据堆积,更是一座座宝藏库,蕴含着无限的学术智慧。这些数据库,宛如一支神奇的法https://blog.csdn.net/2401_84295179/article/details/138095029
4.国家图书馆网数据库national library network data storehttps://xuewen.cnki.net/R2007080010054385.html
5.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博士论文一篇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博士论文一篇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1262737_1.html
6.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博士论文的电子数据库吗?研究生论文查重中国国家图书馆其实就有博士论文的电子数据库: 看看左侧的列表,北大清华西交上交……该有的学校一个都不缺。 另外,我们学校在答辩完按照规定要提交三本纸质论文,其中一本是送学位委员会审核之后存档,一本存学校图书馆,另一本送国家图书馆。 学校里也有具体的说明: 所以,如果真要想看这些学校的博士论文,直接去国http://www.chachong.net/yjs/45253.html
7.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更多“在国家图书馆的 “ 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中,著者名中包含 “ 莫言 “ 的著作有多少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图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博士论文与博士后研究报告数字化资源库是以国家图书馆20多年来收藏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建设的学位论文全文影像数据。目前可以提供25万多篇博士论文()https://www.xilvlaw.com/souti/it/ddmc4fyl.html
8.国家图书馆推出系列在线数据库之少儿篇澎湃号·政务疫情来袭,春寒尚在, 宅在家中,也要增长知识。 近日,国家图书馆将陆续推出 系列在线数据库, 给足不出户的你送去信息的“问候”, 给紧张焦虑的你带去知识的“滋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29825
9.在国家图书馆古籍资源数据库发布座谈会上的发言古籍资源 古籍数据库 图书馆 影印出版 古籍普查 数据库发布 座谈会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TG201701017.htm
10.福利国家图书馆免费开放175个数据库,这下有福了!不论是否搞科研,了解同行业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K0pk5
11.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保存中心中信分中心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举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https://xn.nstl.gov.cn/
12.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门户是国家图书馆推出的数字资源综合检索平台,旨在有机地整合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多文种、多学科、多载体、多类型,且分布式存在的印刷型和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检索和信息获取服务。该系统具有整合检索、数据库查找、期刊查找、原文查找、个人空间等功能。您可以一次对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http://dportal.nlc.cn:8332/zylb/zylb_szzymh_faq.htm
13.展览上新!国家图书馆还推出这些惠民服务举措快来看看→9月6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召开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12家古籍收藏单位携手向专业学者和社会公众继续开放一批古籍数字资源。 本次发布由国家图书馆等12家单位联合开展,新增发布古籍资源7085部(件)。 本次资源发布之后,全国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等数据库平台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043611324345382626&source=50006&sub_source=50006_001
14.台湾省“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和检索课台湾地区政府统计资讯数据库 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藏有丰富的政府统计及调查报告书刊,为便利读者运用极具参考价值的政府统计资源,于民国87年初着手建置政府统计资料库。 由likebo, 8 六月, 2020 台湾地区政府公报资讯网 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政府公报资讯网」收录民国元年以来,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出版之六十余种公报,透过https://jiansuoke.com/index.php/provider/ncl
15.资源帖:国际关系史主要网络数据库资源汇总(近当代中外关系史)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解密档案参考系统是一个研究二战后美国内政及国际关系的重要资源,涵盖了10万多份文档,超过59.5万多页的资料。本系统能够令读者非常轻松的就可检索出美国政府机关各个部门的广泛资料。(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附带数据库介绍)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28/12/43603336_740853945.shtml
16.科学网—国外中国学家数据库登录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首页,点左下角的中国学导航或直接点下面链接,均可以看到下面首页内容。 国外中国学家数据库:http://res4.nlc.gov.cn/home/index.trs?channelid=16 一、点击中国学网络,可以查询到国外中国学的一些站点。如输入“美国”后,下面是第一页返回结果。这些网站都有链接,再点击网站名称,就可以打开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3146&do=blog&id=356830
17.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服务的实践探析根据本土特色、服务对象、读者(用户)需求等特点,珠海市图书馆建成特色数据库,先后建设了“珠海历史名人多媒体数据库”、“珠海地方文保数据库”、“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又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更为党政机关的决策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本土文史文献信息,读者(用户)可https://gdxk.southcn.com/zh/llwzllzz/content/post_51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