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有着108年历史、被誉为“楚天智海”的湖北省图书馆华丽转身,其位于武昌区沙湖南侧的新馆正式开馆,迎来首批读者。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占地100。5亩,南临公正路,西处城市绿地,北依沙湖水域。整座图书馆的外形就像一本打开的书,散发浓浓的文化味。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地上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总投资7。8亿元,是全国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一。
省图新馆设有中文报刊阅览区、读者自修区、中文图书阅览区、外文文献区、电子阅览区、少儿图书阅览区、盲文图书阅览区、古籍保护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湖北分中心、读者培训中心,以及报告厅、展览厅等。文献总藏量可达1000万册,各类阅览坐席6300个,日接待能力10000人次,年数字资源加工能力500GB,在线存储能力150TB。
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方方昨日在参加开馆仪式后高兴地说:“省图新馆非常气派,顶层花园能见沙湖景色,尤其适合读书会来此活动。我已向馆方表示,希望省图新馆能与省作协多多合作。”
馆内设计“生态化”
三面采光四季有花太阳能供水
“这座新馆的建筑设计很有特点,中空式的大厅,从凸起的屋顶上倾泻而下的天光,都是大有讲究的。”昨日,图书馆的讲解员们不厌其烦地向读者讲解着馆内那些看不见的“学问”。据介绍,为了保证读者阅读时光线充足,尽量减少灯具的使用,新馆设计有三个采光屋面,中庭2000多平方米,东西庭各400多平方米。
同时,新馆还是全国首批绿色、节能、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在图书馆的第五层,室外设计有2000多平方米的屋面平台花园,种植有四季桂、杜鹃、对节白蜡等植物;在第七层,室外设计有1000多平方米的屋面平台花园,种植有南天竺、红继木桩、铁树等植物,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这些室外绿化,将为读者提供舒适的室外阅读及思考空间。
此外,新馆还有很多读者看不见的环保“高科技”:中央空调采用地源热泵、冰蓄冷系统、低温送风相结合的方式,网络中心机房、特藏书库等采用独立恒温恒湿机组,建筑墙体外挂蜂窝铝板及中空镀膜玻璃、外带遮阳百叶,建筑顶部采用可种植绿化的保温屋顶,并设计有群组集热太阳能提供生活用水。
阅读服务“自助化”
办证只需1分钟借书还书10秒
新馆开放当天,最火的地方当属位于二楼大厅的近十台自助办证机。这台能“吞”百元钞票、能识别身份证、还能“吐”出借书卡的机器,吸引了数百位读者排队尝鲜。
市民钱先生早早就排在了队伍的前列,记者看到,钱先生按照页面上的指示,经过点击“办理读者证”、感应身份证、选择读者证的种类、放入押金等环节后,一张崭新的读者证就从自动办卡机中出来了,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
据了解,目前省图的读者证分为中文读者证和中外文读者证两种。中文读者证的押金为100元,持证读者仅能借阅中文书籍;而中外文读者证的押金为200元,持有这张证不仅可以借阅中文图书资料,还可以借阅部分外文资料。这两种读者证的借阅总量都是4本,借期为30天。
在二楼大厅,还有十几台可供自助检索的电脑。读者可以在此输入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系统会立即告诉你这本书现在哪个阅览室,目前有几本可供外借。
在三楼中文图书借阅区,记者看有多台自助借还书机。市民李小姐为了抢先试用这台机器,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便径直走到附近的一台自助借还书机前。此时,机器的显示屏上显示着“借书”、“还书”、“查询”、“续借”四个按钮,李小姐点击“借书”按钮后,将书放到感应区上,便出现了声音提示,提示她已借阅成功。与此同时,机器的显示屏上还显示出借阅图书的状态、序号、条码号、题名、归还日期等信息,整个过程10秒钟便完成。随后,李小姐又点击“还书”按钮,将刚刚借出的这本书,再度放入感应区,此时又有声音提示响起,李小姐将书放入机器右侧的移动还书箱后,还书流程就结束了。
分区设计“人性化”
儿童区很欢乐成人区很温馨
“以前老馆的儿童阅览室就只有一间房子,而且比较破旧,跟新馆的简直没法比!新馆的儿童阅览室不仅是面积更大,而且明显是为儿童设计的,非常人性化。”昨日,已经是第二次带女儿来省图新馆看书的王丽丽女士对这里赞不绝口。
此外,在儿童阅览室内,还有适合低龄儿童的幼教区。幼教区专门提供了适龄的绘本书籍,还有积木、小车等儿童玩具,连桌椅都设计成了五彩的小鱼形状,十分亮丽。
而二楼的自修阅览室,则是大人们的天下,这里走的是温馨路线。在每张铜黄色的桌子上,都放有两盏纯白色的圆柱形台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开关它们。读者赵思琪正拿着手机给面前的台灯拍照,她说:“以前总在电影里看到欧美名牌大学的图书馆都是有台灯的,我特别羡慕那种带点家居味的阅读气氛。现在好了,我也能在家门口享受这些了。”
据介绍,为了照顾特殊人群的需要,省图新馆还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例如位于一楼的盲文图书馆、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及专用洗手间等。而对于“享受派”的读者,装修高档的咖啡厅、读者餐厅、绿化休闲区等也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
无处不是“数字化”
电子触屏星罗棋布网络信号全面覆盖
“现在凭读者证就可以随便去音像区看碟了?这比以前的条件放宽了好多啊,那我们赶紧去感受一下!”昨日,在咨询了工作人员之后,赵爹爹和冯太婆夫妇直奔三楼声像资料阅览区。
其实,在整个省图新馆里,“数字化”可谓是无处不在。在二楼中文报刊阅览区内,两台超大触摸屏的报刊阅读机吸引了读者们的目光。市民朱石先生正在点击阅读今天的《长江日报》,他告诉记者:“这个系统挺方便的,想看哪个报纸,输入它的拼音首写字母就可以了。这个屏幕超大,不用戴眼镜也看得挺清楚的。”
而在三楼电子阅览室内,200多台崭新电脑聚集在一起,也颇为壮观,在这些电脑上,读者不仅可以进入图书馆检索系统,还可以免费上网聊天和观看电影等;该区内还有两台LED电点触摸屏系统,读者只需用手指轻轻点击,即可实现浏览、查询等多种功能。
据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免费的电子阅览室,馆内还提供免费无线上网信号。记者打开手机设置后,便可搜索到“HBSTSG”的信号,无需密码便能连接网络。同时,在新馆大厅内还可以搜索到武汉公益免费上网工程“iWuhan-Free”的信号。(记者欧阳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