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公报(天津)·图书副刊》《大公报(天津)·图书周刊》
(一)《大公报(天津)·图书副刊》《大公报(天津)·图书周刊》研究…九
(二)《大公报(天津)·图书副刊》目录…一五
(三)《大公报(天津)·图书副刊》正文…五〇
下册
(三)《大公报(天津)·图书副刊》正文(续)……一
(四)《大公报(天津)·图书周刊》目录…六三
(五)《大公报(天津)·图书周刊》正文…七七
二、《时事新报(上海)·学灯·图书与图圕学专号》
(一)《时事新报(上海)·学灯·图书与图圕学专号》研究…一七三
(二)《时事新报(上海)·学灯·图书与图圕学专号》目录…一七九
(三)《时事新报(上海)·学灯·图书与图圕学专号》正文…一八一
(四)《中央日报(南京)·书林平话》目录…二一九
(五)《中央日报(南京)·书林平话》正文…二二五
四、《益世报(昆明)·图书》
(一)《益世报(昆明)·图书》研究…二七一
(二)《益世报(昆明)·图书》目录…二七三
(三)《益世报(昆明)·图书》正文…二七七
五、《文汇报·图书》
(一)《文汇报·图书》研究…二九一
(二)《文汇报·图书》目录…二九五
(三)《文汇报·图书》正文…二九九
六、《甘肃民国日报·图书》
(一)《甘肃民国日报·图书》研究…三四九
(二)《甘肃民国日报·图书》目录…三五一
(三)《甘肃民国日报·图书》正文…三五三
近代报纸图书副刊总论
一、引言
中国近代报纸副刊出现于十九世纪末期,发展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八九七年十一月,英国人在华所办报纸《字林沪报》为了与《申报》争夺读者,扩大销路,在发行时单独附送《消闲报》一份,此即中国报纸副刊的开端。一九〇〇年,《字林沪报》被出售给东亚同文会,更名为《同文沪报》,《消闲报》也随之更名为《同文消闲报》,次年又改回《消闲报》。一九〇三年十一月,《消闲报》更名为《消闲录》,号数另起。《消闲报》以“遣愁、排闷、醒睡、除烦”为要旨,登载内容“上自国政,下及民情,以至白社清谈,青楼丽迹”,无一不备,其“消闲”的主旨也恰成为日后在中国出现的副刊类报纸的一项重要功能。
自《消闲报》以后,相继有报社开始效仿,出现了一批报纸副刊,包括上海《苏报》之《豆棚谈助》、香港《中国日报》之《鼓吹录》、北京《顺天时报》之附张、广州《安雅报》之《茗谈录》、香港《国民日报》之《黑暗世界》、广州《南越报》之附张、香港《商报》之《清闲录》、上海《舆论时事报》之《杂俎》、福建莆田《奋兴报》之附张、江苏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珠报》之《报余清闲录》、江苏如皋《如皋县通俗报》之《杂俎》、天津《益世报》之《益智粽》、山西太原《并州新报》之《文艺俱乐部》等,这些副刊或载于正刊,或附于报外,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二、近代报纸副刊类文献整理出版情况概要
(一)《晨报副镌》(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二)《上海图书馆馆藏中文报纸副刊目录:一八九八—一九四九》(上海,一九八五年,内部发行)
(三)《中央副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四)《申报文艺副刊编校丛录》(徐州,一九九四年)
(五)《温州老副刊》(合肥:黄山书社,二〇二一年)
(六)《京报副刊》(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二〇一六年)
(七)《伪满洲国主要汉语报纸文艺副刊目录》(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二〇一七年)
(八)《小钩沉系列:听来的故事》(成都:天地出版社,二〇一八年)
在近代报纸副刊类文献的整理出版方面,该书独辟蹊径,对《申报》的《春秋》《电信特刊》《电影专刊》等十九种副刊刊头板块的美术字及图案进行了专题整理,附注有题名、日期、设计者等内容,集中呈现了民国时期海派美术风格,为美术史及艺术设计提供了较为直观的素材参照。
(十)《晨报副镌选辑》(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二〇一九年)
(十一)《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汇编(第一编)》(扬州:广陵书社,二〇二〇年)
(十二)《〈觉悟〉选辑》(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二〇二〇年)
三、图书类副刊及其史料价值分析
一是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史料支撑。没有可靠的史料依托,就很难取得可信的历史研究成果。影印本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原始文献的基本内容,减少了在人工编排过程中造成的史料遗漏或内容错误,保证了史料本身的原始性。对于历史研究本身,尤其是近现代史领域的研究而言,所援引史料的原始性程度是评价其研究结论可信度和权威性的重要标准。近代报纸图书副刊一方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化界、思想界的发展变迁以及各类思潮的交相辉映和融合碰撞,另一方面也从特定的角度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新陈代谢,对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本次影印九种报纸副刊,逐期析出篇名及作者信息。在本书的整理与写作过程中,诸位同仁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即将出版之际,特别向所有为本书付出辛劳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有不尽完善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