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网

曹文轩的家中,书为海,人如舟。(摄影:黄箭锋)

曹文轩:我每年都会有很多场讲座和演讲,而这些讲座和演讲,大多是讲阅读的。我会告诉孩子们,书是一种具有魔力的物质,它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摧毁力。它的能量也许超过核能,甚至远超核能。一个人读书,十个人读书,成千上万的人读书,这些能量汇集在一起所产生的是一股很难预估的巨大能量。它也许能颠覆世界或创造新世纪。正因为它具有魔力,所以才有秦始皇和希特勒焚书的历史事件发生。

有些书,只一本就能改变天下。一本《论语》铸就了儒家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塑造了中华民族;一本《塔木德》,成就了一个犹太民族;一本《奥义书》影响了整个印度文化;一本《共产党宣言》,给世界带来的是什么?是天翻地覆。

我写过一部名为《大王书》的长篇,那里面有一本书——《大王书》,就是这样一本具有魔力的书。那个放羊的孩子,正是凭借这本王书的启示而夺得了天下。最后,这本书化为漫天大雪,覆盖了因多年战争而满目疮痍的大地。“书”在这部长篇中被神圣化了。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是王书,是改朝换代的大王书。

如果说具有如此巨大力量的书并不多,但由书而形成的山、形成的海,其能量一定是更大的。人类今天拥有的文明,离开这书山书海,是不可能想象的。我们既可以将博尔赫斯的“沙之书”看成是一部具有魔力魔性的书,也可以将它看成是书的隐喻,它实际上不是一本书,而是书山书海汇集而成的一本其页数多如恒河之沙的书,一本让我们无法穷尽的书。我们在书山书海攀登与徜徉,同样能感受到这种无奈、这种惊慌,因为我们实在无法读尽这些书,我们越是阅读就越感到自己的阅读所得,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们不必为此而忧心忡忡,因为不只是你一个人在读书,而是无数人在读书。正是合力阅读,才使我们最终成为书山书海的主人,使知识产生了无可估量的能量。

我会在给孩子们讲阅读的意义时,让他们大声朗读我送给他们的话。如果我觉得声音不够洪亮,我会让他们重新朗读,直到我认为声音已经足够响亮了。我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记住这些话。

阅读,是实现民族愿景的必由之路

2000年10月在四川阿坝

《阅读与成才》:一个国家实现宏大的抱负,可能不是一代人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而阅读,可能在这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您在给孩子们讲阅读的意义时,会向他们讲到这一点吗?

曹文轩:有时我会讲到。我会告诉他们:阅读是实现民族愿景的必由之路。我们始终在勾画民族国家的未来蓝图。我们有极其宏大的抱负,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不将阅读作为根本性命题包括进来,实现这一切有可能吗?答案大概清清楚楚地在每一个人心中。

也许那个叫“犹太”的民族可以直接告诉我们一个铁一般的答案。犹太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0.3%,获得的各种奖项却占到了诺贝尔奖总数的22%以上。耶稣、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奥本海默、毕加索、伯格森、海涅、门德尔松、卓别林、胡塞尔、洛克菲勒、卡夫卡等等,这些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路线。没有犹太人,这个世界也许不是这个样子。没有一个叫马克思的犹太人,会有这样一个中国吗?肯定不会。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强大?是因为人种的缘故——他们是优于其他人种的人吗?没有任何科学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其情形倒恰恰相反,他们在历史上是很不幸的。他们一直被描绘成劣等民族——一个与魔鬼做交易的民族,曾遭受过数次大屠杀。希特勒的罪恶当年如果彻底得逞,也许今天就看不到这个民族了。

是犹太的宗教所产生的力量吗?尤瓦尔在《今日简史》中回答得很清楚:不是,根本不是。我们能有的解释就是:一、犹太人勤劳、刻苦;二、犹太人对读书极其重视。其重视程度达到:阅读是一种信仰,阅读是一种宗教。他们对书顶礼膜拜——正是对读书的永远重视,使他们始终占领着精神和知识的高地,中国人的巴别塔也只能是书籍的垒砌。书书成阶,步步登高。只有当我们将阅读作为民族国家的要务,全国上下以阅读为先,神州大地阅读蔚然成风,民族国家方能大昌大盛。

在这个话题之下,我还会讲到: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一定会克服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心理,明智而坦然地选择吸收全人类的经验和先进知识。而要获得全人类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其主要途径显然是对全世界高质量图书的阅读。所以,当年梁启超在目睹中国之落后时才说:中国现在“当以译书为第一要事”。

回想当年改革开放,其重要的一步也是译书。正是这些书促成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这些书推动了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没有这些书所提供的全人类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我们可以自豪地看到今日之中国的荣耀吗?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却没有想得起来做一个重要的题目:书与改革开放。我们应当正确理解“民族自信心”,正确体会“民族自豪感”,胸怀开阔、落落大方地阅读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优秀书籍,从中获取先进的经验和知识。我们世界地位的提升和话语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全人类先进经验和知识的无条件接纳之上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书,离不开阅读。我们当铭记这一朴素而永恒的道理。

2002年于古巴海岸

阅读指导不要损害孩子的直觉能力、自由精神

曹文轩:成人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经验,对孩子的阅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孩子的阅读问题上,我们存在着误区。我们在一种自以为先进的、文明的理念作用下,以“民主”“自由”的名义,将阅读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小孩。就像一个小孩的成长,在各方面都需要得到大人的帮助、引领和教导一样,小孩的阅读其实也是需要大人照料的,甚至说更需要大人的照料。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都不可靠,如果任由天性去阅读,是很麻烦的。他们也许只阅读那些一味喜乐、嘻哈的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的书。我们就得告诉他们,就像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质量之分一样,书是有等级的,书是有血统的,书是有文脉之分的。生命长度有限,怎么样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读到最值得读的书,这是人生的智慧。做人得聪明,读书也得聪明,这是朴素的道理。成人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如果传达给孩子,会使他们少走弯路,而成人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阅读“方法”,会使孩子能够很快地、有效地进入作品。而孩子是没有任何方法的,方法其实是由成人给予的。当然,所有这些“传授”得以不损害孩子的直觉能力、自由之精神为前提。

《阅读与成才》:除了教授、学者的身份,其实对孩子和家长来说,您的作家身份更为他们所熟知。钱锺书曾说,不必关心下蛋的母鸡;您也曾说过书有书命,写完只宜放手。为什么大家还是热衷于见到作者、找作者签名,或者购买作者的签名版书籍?

曹文轩:这很正常。签名其实也有一定的好处:它会让获得签名的读者增强与作者和作者的作品的亲近度,会更加投入对作品的阅读。签名与珍藏有关。而珍藏永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每个人都有的愿望。

阅读大书需要一种眼力

2002年9月在古巴作家协会演讲

曹文轩:这也是阅读——另一种阅读,也许是更重要的阅读。阅读的概念可以有无限的延伸。阅读存在,阅读世界,阅读人生。这个意义上的阅读,却又是与狭义上的阅读联系在一起的。狭义上,或者说本义上的阅读越好,广义上的阅读就越有收获;而广义上的阅读又会作用于狭义上的阅读,使狭义上的阅读更有深度。存在是大书,是必读书。但光有大书而没有对本义上的书的阅读,大书可能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被浅薄地阅读的,因为阅读大书需要一种眼力,而眼力的培养是离不开对本义上的书的阅读的。

2006年9月于柏林文学节

阅读课还是要有语文意识,不要将它变成一门纯粹的人文课

《阅读与成才》:现在,阅读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但据我们了解,很多学校还没有开设单独的阅读课,您认为阅读课与语文课的关系如何?它是否有必要从语文课中独立出来?或者说,您觉得一节理想的阅读课是什么样的?

《阅读与成才》:孩子们拿到的语文教材是统一的,这意味着每位老师拿到手里的教学材料是一致的,但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读,就全都事在“人”为了。您认为,我们的老师需要做什么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曹文轩:作为一个讲课者,其责任绝非仅限于带领孩子阅读课文,还要阐释和引申课文。优秀的讲课者在讲解文本时,从来都是通过他的阐释与引申,而使文本得到升华,让学生获得最大收益。但往往也就是在这一点上容易出问题:我们不恰当地,或者说生硬地、过度地阐释与引申了文本的意义。“升华”与“拔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拔高与自然相悖。

文学作品,理应成为语文文本的优势群落

与汪曾祺先生在昆明

《阅读与成才》:您很强调语文课的文学性,但阅读能力本身也有很“工具性”“社会性”的一面,对指示牌的阅读、对说明书的阅读,甚至对购物节折扣规则的解读,都是这种工具性的体现。为什么阅读的“文学性”不容忽视?这种文学体验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曹文轩:全世界的语文教材在文本文类的选择上,几乎是一致的,即将文学作品作为最主要的选择。有些国家的语文教材,甚至将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看成是同一概念,所编教材中的文本全部是文学作品。中国语文教材在文本文类的选择上也是向文学作品倾斜的。据统计,自民国以来直到新课标问世,其间中小学语文教材大约有900多种。这些教材虽然因时代、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编选者的个人语文观不同而在选文上各有各的取向,各有各的配置,各有各的特色,但大多数教材在文类的选择上却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文学作品始终占有很大篇幅,它们是语文教材的主体。与其他文类的文本相比,文学作品无疑是优势的文本群落。

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究竟占多大份额为宜?如此大的比重是否有点过于倾斜?我的看法十分明确:现在所占有的份额是合适的——文学作品理应成为语文文本的优势群落。道理何在?意大利人多纳戴拉·阿切比的几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文学在人的培养和开拓认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生成长和学习的漫长阶段,它是极为重要的伦理道德和美学教育;它通过描绘和想象来开拓人的思维;多少个世纪以来我们的许多文学作品能够提供一种在句法上严谨、在词源上丰富多样的多种语言典范;文学是语言、文化入门的工具;它帮助形成了一种民族共有的语言,这种语言被所有人理解并使用。无论是中国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还是国外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也无论是哪一时代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无一例外地将学习语文的目的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为什么说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道理就在于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以很好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前提。因为语言文字能力与认知能力有关。语文教科书为什么会大量选择文学作品作为它的文本呢?就是因为文学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相对于其他文类,比如论说文,文学作品既有书面语又含有口语,而论说文与口语是切割的。文学作品中的动词、形容词的丰富性大概也是其他文类难以相比的。文学作品使用了一切修辞方式,并且由于它的积极修辞态度,使语言的神奇与魅力令人感叹不已。无疑,文学课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获得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在讲文学作品时务必要意识到的。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想写这个故事了

在博尔赫斯故居

《阅读与成才》:您的新书《苏武牧羊》出版了,深受好评。这一历史资源的运用,应当与“民族精神”这样一个主题有关。因为这则古老的传奇故事,一直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想重拾苏武牧羊的故事?能给我们介绍下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吗?

曹文轩:早在1995年,我就想写这个故事了。这么多年没有动手,却又没有放弃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我自以为了不起的叙述方式:让羊成为这个历史故事的叙述者。我以为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归置于“文学”名下的叙述方式——只要写出来,就一定是文学。

促使我动手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空白。苏武北海放羊19年,他是怎么度过的?就“天寒地冻”几句,没有什么具体情景,没有故事。因为牧羊19年一说就足够英勇、名垂千古了。这给我留下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余地。我说有狼群就有狼群,我说有暴风雪就有暴风雪,我说有无边无际的孤独就有无边无际的孤独。这种写作十分痛快,叙述在语流中滚滚向前。

苏武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他作为一个人也是令人敬仰的。另外,我要说的是:我在讲这个故事时,是站在人类的高度讲的。

2016年在新西兰“国际安徒生奖”颁奖现场

也许,这个世界上最巍峨的宫殿、最神圣的空间是图书馆

《阅读与成才》:顺着这个话题,最后我们想请您谈谈阅读对人类的意义。

书籍的出现使人类文明的进展速度陡然加快了。而到了后来,由于书籍带来的思想和知识的广泛传播,其速度越来越快。

书籍的流通将此地的文明传向彼地,将彼地的文明传向此地,将昨天的文明传至今天,将今天的文明传至明天。

因为书籍,无论多么遥远的昨天,却可以活在当下。孔子因为《论语》,其实一直活在我们中间。

书籍使得奇迹出现,这个奇迹就是“历史不死”“昨日永在”。在纷繁复杂、风起云涌的传承中,我们走向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今日之文明,是数千年的思想和知识依然活着而形成的,而如此的神奇,根本是因为书籍。

我们与其将赞歌、颂歌献给造物主,还不如献给万能的书籍。也许,这个世界上最巍峨的宫殿、最神圣的空间是图书馆;也许,它才是我们最该朝拜的地方。所以,博尔赫斯才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采访札记:

立秋既至,一夜新凉,让人仿佛忽然记起,北京原是一个如此分明的城市。“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天高云淡的秋风里,刘言史的恢赡,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采访曹老师的下午,日头仍是高高的,有新枝从路边的灌木中逸出,长脚蚊隐匿在树影,一只浑圆、琥珀眼睛的黑猫在阳光下打盹,瞳孔细细立着,你若看时,一分亲昵便作三分戒备,胡子隐隐显出被打搅的不快。

蝉声,是一点也没有了。

出了电梯,还没来及分辨方向,就听到老师招呼,大门敞开着,老师侧立在旁,牛油果色的短袖衬衫仿佛被加了一大匙刚刚搅打好的鲜奶油,淡淡的,显出秋天的柔和。门厅里,迎面一面窄窄的穿衣镜,窗外是不住探望的枝条和光影,满廊皆风。

不降即是战,与慕贤的匈奴王的战,与叛臣卫律的战,与故友李陵的战,与自我的战。苏武有时慷慨激昂,有时沉默,有时歌。苦寒北海,漫长冬日,他如将军般煞有介事地指挥着一百零一只公羊,他是牧者、被牧者,也是自牧者。十九年,他被铭记,也被风雪所藏,他和他的羊,是历史与历史的温度。

曹老师的言谈一如笔下,永远有种古典的高贵,这种高贵不在庙堂之上,却在乡野草原,任沧海桑田,总有悲悯的暖意悄然漫过苦难的褶皱,在老师的文字间流淌——这种漫过,不是掩盖,不是遗忘,不是视而不见,而是苦难之上的生长,是自律与自愈的能力,是优雅安然的坚韧。这种高贵,并非来自优越,而是源于相信;这种优雅,并非未经磨折,而是面对磨折选择的姿态;这种安然,并非心无所忧,而是忧患之下决意承担的勇毅——当苏武用手轻轻抖动了一下被雪覆盖的节杖,“节旄上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那一团团节旄,忽地像一团团红色的火焰,在这寒冷的天空下燃烧起来”——“好好活着”,节杖之上那如火焰一般的节旄在风雪中红着眼睛,一字一顿。

天地为卷,“存在是本必读书”,曹老师的“盐普”把我从风雪中拉回。原先竟是我将阅读看小了,透过书本,我们终将触摸存在,而世界就如斯嘉丽指缝间掉落的红土,真实、温暖,可供阅读。

蜜橘向日葵在陶罐里盛放,显出梵高的模样,炙热明亮——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THE END
1.大学生一定要常去图书馆大学生一定要常去图书馆 #大学生视频创作计划 平常在教室里怎么都学不进去 所以今天来到图书馆里 学六级以及明天的考试 不奋斗不青春 加油大学生们! 发布于12月6日 河南省 相关推荐 App内查看更多 得物er-U8P9H9L2 18 送给朋友的 感觉还可以 cholexxx 37 飞天小王子 27 #tabletop 37贰拾壹 207 收藏 评论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54597363
2.让我们一起“阅来阅好”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目前秀峰里社区有各类藏书百余册供居民免费借阅,图书种类多,总体分为红色党建类、青少年读物、生活百科类、法律法规类、文学艺术类、儿童绘本读物等,每人每次限借一本,两周内归还。捐赠、归还图书时可以附上一封赠言,分享阅读感受,或者为读者朋友送上祝福,并且可以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9079
3.20210530本书的图谱为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缀玉轩”珍藏戏画、脸谱原作复制而成。为四眼线装,上下两册,函盒装。这是一套令人爱不释手的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全书整体工细流利,墨彩相映,蕴静委婉,古简典雅。函盒为玄色丝织压印戏曲人物脸谱,上下朱印方章点缀,函背为中国红,书皮采用米色略带光泽的纸,上印戏曲人物图,https://blog.csdn.net/qq_39027095/article/details/117401023
4.去图书馆250字作文(通用2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去图书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去图书馆250字作文 篇1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爸爸决定带我去图书馆看一看书。吃完了饭,我们http://mip.yuwenmi.com/zuowen/ernianji/1585801.html
5.在图书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0篇)在图书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在图书馆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947862.html
6.论文写作提纲(精选6篇)3.图书馆座无虚席。 此外,提纲还要求准确、明确等,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七、课堂小结 我们都知道,初学作文,不少人看见题目,苦于无话可说,或有些模糊的意思,不知从何说起。如果说这是一种病态,那治病的良药就是锻炼思路,使之有物并有条理。 思路条理的形成,要靠多方面的条件;就作文说,写提纲是个很重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cd6m4qv.html
7.校园的图书馆作文(通用39篇)我看着家中书架上一本本的图书,就想起我最喜爱的地方─学校图书馆。 我们的学校图书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你一踏进图书馆的大门,就会看见大大小小的书架,书架上整齐划一地摆放着林林总总的图书,有童话书、谜语书、侦探小说…… 再走进一点,你就能看见雪白的墙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壁报板,介绍着阅读的好处。 https://m.oh100.com/a/202106/3325592.html
8.介绍读书的好处英语作文(通用31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读书的好处英语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读书的好处英语作文 1 https://www.cnfla.com/zuowen/412486.html
9.一耽学堂办公室新闻简报(2014年第五期)2013-5-18第20次 今年图书馆迎接评估,我的工作进入无比繁忙期。周四晚上加班到11点多。周五眼睛好痛。周六在家继续加班整理评估材料。上午7点起床,7:50就吃好饭。时间还很早。我开始加班,整理材料。8:50左右,圆心吃好了饭。跑到房间里叫我去亭子里念书。我刚好放松一下,就带着圆心跑出家门。上个礼拜单位加班http://www.yidan.net/plus/view.php?aid=7219
10.无字书图书馆读后感(通用22篇)因为那里的人们长时间不去图书馆读书,从而导致那里的书变成了无字天书。后来,人们为了挽救图书馆里的无字天书,从而在图书馆里用掉落的字母来写书,写属于自己的书。 读书有许多的好处,就如高尔基所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我们都不读书那么我们将会一无所有。这样,其他国家就会来侵略我们的领土。在以前,日本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10815230949_1263962.html
11.50条读书的好处,20条不读书的坏处,以及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4. 多渠道获取书籍:通过市场、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5. 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不同人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比如电子书、纸质书、听书等。 6. 与他人分享所读内容:找到能够相互交流的伙伴,分享所读内容,增强阅读的乐趣和学习效果。 https://www.jianshu.com/p/2b3f7c14f869
12.[大一学业规划20字3篇.doc所以当我们来到陌生的大学时应该尽量去看这个大学这个校园中积极的方面,如经常去图书馆,体育场,自习室等向上的地方,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自己对大学或校园的一些负面的现象就武断的形成自己对大学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们要多问上届的师兄师姐,多和学校的老师,多与已经毕业的人交流,从他们的经历与经验中更进一步的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03/79588047.shtm
13.心灵的距离作文600字(通用53篇)回顾两年来在图书馆的读书经历,我可谓收获虽多,却无值得骄傲之处。但我懂得了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学会了珍惜每一本好书,还懂得了约会心灵的道理。 记得上学期一节语文课上,韩老师曾对我们说:“读一本好书,就是进行一次心灵约会。”我想说:“进一次图书馆,就是进行一次心灵约会。”哲学家们在苦苦思索https://m.ruiwen.com/zuowen/600zi/6109405.html
14.《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剧本(肖申克的救赎)影评《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剧本文/[美国]弗兰克·达拉邦特译/石语1.内景,小木屋,夜,1946一间黑漆漆的空屋子。门被撞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进来。他们显然是喝醉了,看样子已经欲火中烧。门一关上,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撕扯对方的衣服,亲吻并互相抚摩。男人摸索着,想把灯打开,结果却将灯碰倒。不过他已经顾不得这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142730/
15.优美句子摘抄20字左右(精选505句)10、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优美句子摘抄20字左右12 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博学强识,时不我待,黑发勤学,自首不悔。 3、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拼搏进取,铸就辉煌。 4、零八零八,意气风发,团结进取,永处佳绩。 https://www.yjbys.com/youmeijuzi/1374447.html
16.一个好地方图书馆作文(精选25篇)图书馆洁净、清静,里面有漫画书、科普书、童话书、小说等琳琅满目的书籍,还有世界地图呢,我把世界地图上全部国家都专注看了一遍,仿佛环游世界一般,还发觉了一座无名小岛呢。 去图书馆看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借书回家看。“书非借不能读也……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每当有苦恼时,顺手拿一本从图书馆借来https://www.wenshubang.com/xiewuzuowen/4567234.html
17.2022图书管理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五、20___年重点工作 1、完成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工作 ___图书馆第一届理事会已经完成了预计工作,三月底前,完成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工作。《公共图书馆法》已于20___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借助社会力量办馆,本届理事会将面向社会招募常务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理事,让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热爱图书馆事业的https://www.liuxue86.com/a/441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