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路向

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路向

2024-04-19

[摘要]智慧图书馆事业与智慧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图书馆文旅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化,在智慧化情境下,有必要对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议题进行探讨。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与理论分析方法,围绕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的原因以及融合的核心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探讨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的融合思路,提出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包括明确以人为中心的基本融合理念、打造集成式智慧文旅体验空间、构建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发展智慧乡村旅游以及发挥多职能主体协同发展作用。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旅游,文旅融合,智慧文旅服务

1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1.1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要素

不难发现,在要素组成方面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旅游具有以下共同点:一是智能技术的运用,这是体现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旅游之“智慧性”的基本前提;二是以用户为中心展开智能化服务,智慧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智慧旅游以游客为中心,满足各自用户的需求是两者建设的共有目标;三是实现资源的重组聚集,智慧图书馆汇集实体图书馆资源及线上资源,智慧旅游将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集约化统一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是两者建设的相同选择;四是打造强调体验感的智慧空间,两者均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各自空间内资源、数据、业务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全方位提升用户智慧空间体验感。这些共同点成为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旅游融合的基本理论共识,即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以用户为中心来实现资源的整合重组,并建设智慧空间为用户提供服务。

1.2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需求

1.2.1智慧图书馆研究

审视既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智慧图书馆发展尚存在以下三点须进一步完善:一是缺乏必要的实践性,尽管学者们构建了多样化的模式模型,但多停留在模型研究阶段,尚未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二是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现有研究主题偏向实践与技术,忽视了智慧图书馆的理论构建需要,有待进一步形成系统、宏观、集成的理论成果;三是平台建设和技术利用有待优化,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平台功能设计与数据运用较为单一,部分平台和场景设计的落地性不足,多源数据建设和用户体验有待完善,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运用有待进一步实现。

1.2.2智慧旅游研究

智慧旅游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见表2):一是智慧旅游理论与模式研究,包括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理论与实践、信息服务模式以及旅游场景开发等;二是智慧旅游指标设计与评价,以智慧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游客满意度、旅游产品、安全及绩效评价等;三是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设计与开发,涉及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功能完善等方面;四是在智慧城市与乡村旅游两大视角下分别探索智慧旅游发展模式与机制。

1.3基于理论的融合思路

2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

2.1基于旅游客体功能开发智慧空间

除此之外,我国一些新落成的造型优美、风格独特的智慧图书馆也是文化旅游的直接目的地,如2022年9月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外观造型优美,空间主题鲜明,其首创将借阅、展陈、活动和全媒体服务无边界融合的服务模式,共开放22个主题阅读服务空间,并设置了智慧文创区、研讨室、学习室、阅读静音舱等,将阅读服务与多媒体互动巧妙结合,极具体验感,吸引了本地市民与大量外地游客来这座“都市书房”打卡;2020年9月开放的江西省图书馆新馆作为南昌乃至江西省的文化新“地标”,采用“藏、借、阅、管、查、参”六位一体的空间格局,依托大数据分析、人脸识别、虚拟讲解员、4D全景观摩、虚拟照相、虚拟军事体验等科技实现无感借阅和精准推送服务,还设置了智慧阅读空间和红色图书馆等特色空间,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体验;2019年12月开放的苏州图书馆北馆外观极具设计感,引入旋转纸的概念打造了一座书状结构的建筑,该馆配备有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实现了藏书自动存取与分拣传输,并建设有融合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雷达感应互动、体感交互、360度全息、裸眼3D等多种高科技多媒体互动技术的数字体验馆,是市民与游客体验新型科技产品与获取智慧阅读服务的绝佳场所。

目前,在特定旅游区域构筑微型实体智慧图书馆,以及借助新馆建设契机将图书馆主体馆打造为旅游地标建筑并提供智慧文旅服务是图书馆发挥旅游客体功能的主要手段。这两种方式都是基于科技设备创建规划“图书馆+旅游”元素的空间,实现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体验空间模块的集成互补。比较而言,前者创建和开设空间的要求相对简单,形态上整体呈现分散状态,功能上更多表现为辅助性,即配合所在旅游区域提供一些较为基础的文旅服务;后者作为旅游目的地,不仅要能体现空间设计的高度特色化与美观化,还要能体现其旅游服务的完整性与体系化。

2.2针对旅游需求设计智慧服务平台

2.3配合乡村旅游建设智慧基层服务点

乡村旅游是智慧旅游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当前我国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举措。乡村图书馆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担负着保存与传承乡土文化、弘扬主流文化、保障提供文献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和促进社会包容等职能,在乡村文化旅游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多个地区通过打造智慧基层服务点,为乡村产业、人才、生态和文化的振兴提供支持,发挥了乡村图书馆传播科技和文化的载体作用。

比较典型的有,浙江省嘉兴市通过对乡村图书馆的智慧化改造来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如嘉兴市洪合镇凤桥村智慧书房是该市第一家村级智慧书房,采用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的智慧化管理方式,读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或者刷卡进入书房,馆内配备自助借还机、电子书借阅机和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等设备,还每月定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开设信息素养辅导和新技术体验课程,是嘉兴市首批智慧书房和农家书屋示范点;嘉兴市潘家浜礼堂书屋接入了总分馆统一的智慧图书馆系统,按照乡村旅游及生产需要配备图书资源,并共享总馆信息资源,实现了智慧服务与管理,该书屋集农家书屋、文化馆、家风馆功能于一体,充分融入江南水乡农耕文化元素,利用场地及资源优势开展趣味活动。此类智慧基层服务点为乡村群众与游客提供了智能场馆体验与开展智慧阅读的机会,应用创新科技赋能乡村文化传播,已成为助力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有利抓手,有利于构建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旅游在乡村聚落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4基于实践的融合思路

3未来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路向

策略是实现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目标的具体方案。本研究基于从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中提炼的融合思路,构建了既符合学理又具备实操性的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策略(如图2所示)。

3.1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基本融合理念

3.2打造集成式智慧文旅体验空间

相比而言,后者图书馆本身是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所以更强调图书馆的主体能动性。图书馆应如何在提供文化、空间、知识、教育等常规服务的前提下,巧妙规划空间以满足游客对图书馆智慧文旅服务的期待,这是图书馆在智慧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提供智慧文旅服务并不是智慧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智慧图书馆的规划建设首先要尊重大部分普通用户对图书馆空间在阅读、学习、存储、休闲、共享等方面的基本功能需求。在此前提下,再结合图书馆文旅融合需求进行功能拓展,考量智慧图书馆文旅体验空间的个性独特装修设计与表现技巧,充分了解游客到“图书馆一游”的内在需求,基于其旅游心理需求对智慧图书馆实体馆进行定制化改造,如设计图书馆参观“旅游通道”,充分展现智慧图书馆阅读文化、科技创造与虚拟空间的交互结合形式,形成“主客共享”的合理局面。由此,通过图书馆实体服务空间、文旅体验空间、虚拟游览场景等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交错融合,推动空间场景与游客思维及认知的交融。

3.3构建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

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是智慧图书馆提供文旅服务的虚拟入口。从提供形式来看,目前图书馆服务端口接入地方文旅服务系统和自主搭建图书馆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是两种可供推广借鉴的有效方式,但由前文分析可知两种方式各有不足。笔者认为,当前“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图书馆提供智慧文旅服务提供了新方案,即在现有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上装载智慧文旅服务应用,拓展文旅服务功能,还可以将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与地方旅游服务系统对接,构建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推进文化服务直接对接旅游服务,丰富单一旅游平台的文化元素,此举既能避免重复建设也能提升图书馆平台的旅游知名度。一体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可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平台建设的子项目,助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和体系化。

3.4发展智慧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相结合演化而来的旅游方式,以田园风光、乡村生活与乡村文化为特色,强调生态性和绿色性,旨在满足人们休闲生活和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者在观光旅游之外更希望获取深刻的文化体验。乡村图书馆是乡村文化聚集、传播与服务的重要阵地之一,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文化支撑,而智慧化发展为乡村图书馆进一步发挥其文化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助力。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好的地区可以从支持乡村旅游的目标出发,对村镇级图书馆、农家书屋和社区读书驿站等基层服务点进行智慧化改造,或在特色民宿、精品客栈设立智慧图书馆服务点。

3.5发挥多职能主体协同发展作用

4结语

文旅融合是我国推进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行业不断创新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并持续探索有效融合路径。随着智慧图书馆事业与智慧旅游事业战略发展导向的确立,智慧情境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发展基调。本研究从观照全局的角度出发,以“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为什么融合以及如何融合”为核心问题,借助对关涉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理论研究的全面分析、具体实践的系统梳理,提炼出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思路,探索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的融合发展策略。本研究全面考察了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在理论层面的融合需求,结合现有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融合理念、打造集成式文旅空间、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多主体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期为两者的融合实践提供理论启示并积极拓展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视角,以提升业界与学界对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事业融合的发展认知。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韩晔;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胡娟

THE END
1.移动图书馆您有一份产品使用指南待查看~移动图书馆是专门为在校师生读者打造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读者可在移动设备上完成个人借阅查询、馆藏查阅、图书馆最新资讯浏览;同时平台拥有海量数字资源,提供内容丰富的电子图书,上万集有声读物及视频,海量文献元数据,以及实时更新的期刊等;支持发表读书笔记,记录阅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TQxOTYwMw==&mid=2247507396&idx=1&sn=a747cf327433054eb5a05466f5e716ad&chksm=e83f9cf8df4815ee7f2439d187386165044dbbdc450f2c37fbde21fd0bef0817f8498ea6420d&scene=27
2.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及服务内容了解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本文主要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和服务,包括自助借还书、图书检索、数字图书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https://www.tianjuan.com.cn/zhtsgdgnjfwnrljtsgdznhfw.html
3.3分钟看懂什么是“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通过引进现代化设备和RFID技术,部署馆务系统、RFID管理系统、馆员工作站、安全门禁、自助借还书机、智能盘点车、OPAC查询机、馆情数据大屏等系列数字化产品,以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借阅和管理。 01图书馆馆务系统 馆务系统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https://m.sohu.com/a/790671478_100085187
4.智慧图书馆的使用嘲1. 阅览服务:专久智能智慧图书馆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阅览服务。读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查询和预约图书,减少等待时间;同时,智慧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借阅记录和偏好推荐相关的书籍,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2. 资源管理:智慧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全面管理。图书的采购、编目、入库和借还等流程https://www.zhuanjiuzhineng.com/rfid-industry/1017.html
5.智慧图书馆里面有哪些设备,有什么作用?图书馆条码读者馆藏智慧图书馆里面有哪些设备,有什么作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RFID技术的发展,智慧图书馆可通过利用这些新技术以及产品,为读者提供创新便捷的服务。读者可以自助获得图书馆的服务,在获取服务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限制正在逐渐减少。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社会建设带来了福音,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图书馆不管在https://m.163.com/dy/article/HVV56DIT05538X2R.html
6.“十四五”期间智慧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平台中的重要作用探析摘要:高校要紧紧围绕科技发展战略需要,围绕高校总体发展目标,加速构建科研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充分发挥智慧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平台的重要作用,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十四五”期间,高校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以完善科研服务功能为目标,充分利用智慧图书馆在数字信息资源、科技查询服务以及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等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20/9115149.shtml
7.智慧图书馆建设,从联合智能开始深圳市联合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合智能公司”)一直致力于智慧图书馆建设,续上2019年9月份成功中标宝安图书馆RFID标签项目之后,在2019年11月5日,再次凭借着工厂实力、价格优势和专业服务成功中标陕西图书馆RFID标签项目。 本次中标的图书RFID标签,芯片采用I-CODEX芯片,尺寸为53*50MM。 http://www.uswiot.cn/mobile/instance/1/5/25.html
8.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为满足师生对数字资源的获取需求,提升智慧图书馆使用效果,10月27日至11月8日,营口理工学院面向师生开展数字资源使用和推广培训活动,举办了《创新学习方法 助力考试通关——中科多媒体产品培训讲座》《Web of Science(SCIE)数据库讲座培训》2场专题讲座,来自五所学院的师生参加了培训。 https://www.yku.edu.cn/tsg/info/1039/1722.htm
9.智能图书馆(精选6篇)智能图书馆亦称为智慧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是在二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应同时具备两者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特征和功能。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物联网+ 云计算+ 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nzq8h08.html
10.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3、加强文献资源的宣传力度,增强图书馆文化感染力和阅读疑聚力。 我们除了利用图书馆主页进行馆藏文献的宣传报道以外,还利用图书馆门前的报栏、图书馆宣传栏、壁报等途径展示新书通报、好书推荐、阅读排行榜、图书馆文献分布图、图书馆动态等,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感染力和阅读疑聚力的作用。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40214070338_7975343.html
11.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创新与应用本白皮书深入探讨智慧图书馆领域大模型应用,通过研究大模型对于智慧图书馆的赋能作用,并从场景创新、落地实践、生态建设三方面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以促进智慧图书馆领域大模型技术的创新应用。 关注公众号:【互联互通社区】,回复【AI181】获取全部报告内容。 https://blog.csdn.net/kymdidicom/article/details/134194467
12.图书馆智慧服务核心要素理论分析导语:图书馆智慧服务核心要素理论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明确和深化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要素及其理论内涵,推动智慧图书馆的设计与实施,文章运用系统性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梳理了现存文献中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学术理论和案例中的实践要素,并通过https://www.gwyoo.com/lunwen/jiaoyue/tushuguanxuelunwen/202004/719516.asp
13.科学网—圕人堂周讯(总第396期20211210)(1)程焕文教授直播:《图书馆管理》 (2)2022年军队文职招考(图情档类) (3)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2022年度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公告! (4)《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讲座视频 (5)2021年全国知识组织与知识链接学术交流会 (6)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316014.html
14.新大纲2024军队文职图书专业第二部分(第二篇)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标准;贮存图书馆的作用。 (三)数字馆藏的管理 数字馆藏的特点;数字馆藏的安全管理;数字馆藏的长期保存。 (四)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 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 https://www.zjjks.com/bmzd/8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