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大多在15%以内的,具体用哪个数据库看学校是选择的知网还是维普了。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南医学院图书馆,1996年6月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图书馆之一,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Y06),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医学分中心和安徽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常委馆。1。
一般都是只有校园网用户可以登陆的。
(二)安徽医科大学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学校前身是1926年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1930年更名为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号召,内迁安徽怀远,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迁址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校训,弘扬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光荣传统,秉承兴国和奉献和仁爱的育人理念,倡导践行求真和求精和求新的优良学风,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
学校现有梅山路校区和翡翠路校区和东校区(在建)和巢湖临床医学院院区等4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20亩。有直属教学机构16个,直属附属医院6所(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和第四附属医院和附属巢湖医院和附属阜阳医院和安徽省口腔医院)。
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943人,全日制研究生3934人,留学生407人,成人本专科生(业余)17679人。在职教职医护员工11426人,其中校本部在职教职工1253人,专任教师702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2%。
建有药学和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和中医肿瘤病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其中临床医学和药理与毒理学获世界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和药学和生物学获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8个省级重点学科。
建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5个省部级实验室,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安徽省高校智库。
跻身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承担高校。有4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有24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SCI源期刊任职,5人次担任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4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委,1人在亚洲学术组织担任主席,9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0余人获得全国和全省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14年保持省属高校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23和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23年度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先后在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学校编辑出版的具有CN刊号的医学学术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14种,其中CSCD核心期刊3种,北大核心期刊4种。
校图书馆是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为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医学分中心和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学校坚持开放和合作和共赢的方针,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和香港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临床学院达50余所,实践教学基地9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和上海和江苏和山东和浙江和广东和福建和新疆等省(市和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