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模式3篇

摘要: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面临转型发展,建议从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出发,利用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优势,延伸服务触角,深化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及阅读推广的服务指导,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走出公共图书馆读者细化服务的新路子。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中小学;阅读;支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向,深化服务内容的需求,不仅仅在于开展阵地服务,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更要将服务送出馆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群体开展服务。所谓细化服务群体,可以以年龄划分服务对象包括婴幼儿、学生、中青年、老年;又或者对不同行业、区域,例如银行金融业,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本文之所以选择针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开展讨论,出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中小学普遍有图书馆或图书室,有开展建设、服务的比较好的阅读硬件基础,二是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截止到2019年3月,搜索公共图书馆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支持方面的论文只有3篇,三是,中小学是开展阅读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孩子从辅助阅读发展到自主阅读,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指导对阅读习惯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小学生的阅读背景和阅读特点出发,对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及阅读服务和指导提出一些建议。

一、目前中小学学生阅读背景

(一)国家大力提倡阅读

(二)中小学图书馆(室)成为学生阅读的重要渠道

二、中小学生图书阅读的特点

(一)遭遇新媒体数字阅读的挑战

(二)阅读方式的互动性、立体性

当代科技发展,学生也融入了现代科技之中,因此阅读不再是个体行为,有了更多的地域互动、同龄互动等多种互动模式。阅读过程中,有机会及时和作者互动,而且读者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此外阅读也呈现出一种立体性的特点,给学生形象的感受,形成多元而且深刻的阅读体验。成为一种能将娱乐与知识学习结合、文字和图片阅读相结合、动静结合的立体化阅读,这种新型的寓读于乐、寓学于乐的立体化阅读模式势必会成为阅读的主流。

(三)中小学阅读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三、安徽省图书馆对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建议

(一)安徽省图书馆目前在中小学阅读上的主要活动

(二)确立服务指导原则

(三)资源支持

(四)阅读活动支持

结语

总之,在当下时代阅读成为一种新常态。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与专业优势,利用好数字媒体,实事求是,加强合作,制定出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活动,同时要引导形成正确的阅读意识,提高阅读的能力,让阅读服务于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感受阅读之美,让文字的美妆点孩子们的人生。

作者:张伟丽单位:安徽省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合作篇2

2018年1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这项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保障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而在法律中明文规定,公共图书馆要为青少年儿童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及阅读指导。在当前,图书馆事业处于一个发展转型期,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为了保证全民阅读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图书馆事业能够得到一个长久有效发展,就必须做到创新服务内容,开拓服务市场,加强图书馆与中小学校的合作,让阅读事业深入每家每户,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社会作用。

一、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对于中小学生的价值分析

信息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的阅读模式与习惯,弱化了以前图书馆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对图书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网络阅读相较于实体阅读更具有时效性以及便利性,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掌握到第一手的信息资源,但同样过于杂乱的信息碎片让人们的阅读追求变得越来越肤浅,阅读仿佛变成吃快餐一样,毫无“营养”。尤其是对于目前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的青少年,他们还没有自己成熟的思想,很容易被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左右,没法正确分辨网络信息中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而且如果长期进行这种肤浅的阅读,会导致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得不到训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利用,才能使其大大便利我们生活。因此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传统的公共服务项目,不但不应该被互联网时代抛弃,反而应该做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带动起全民阅读的新风潮,尤其是对于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中,图书馆应该凭借自身的硬件优势,组织学校进行校外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阅读与实体阅读的关系。

二、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合作的双向意义探索

(一)为中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事业提供资源支持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中的知识储存平台,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肩负着公共教育的社会机构。所以公共图书馆应该借助于自身丰富的知识资源以及多样的活动形式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相应的阅读帮助与信息服务。中小学生是公共图书馆的重点服务群体,为中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事业提供资源支持与保障是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应尽的责任。

(二)有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

(三)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虽然一般的中小学校园里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是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性质是不同的,不同的责任划分与管理部门就导致了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交流较少,而馆内藏书类型与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中小学图书馆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资金、人力、管理、硬件等各个方面,都较公共图书馆有所欠缺,所以中小学校与公共图书馆进行合作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与学校图书馆进行整合,让公共图书馆为学校图书馆提供一个成熟的技术帮助,利用公共图书馆庞大的资源关系为学校图书馆丰富藏书资源。通过良好的互动,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升学校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总之,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虽然所属单位不同,但是在服务面上却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资源更多的是针对校内知识,为学生的课业进行辅导,为教师的课程提供帮助,而公共图书馆则满足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需求。

三、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建立合作的具体措施

公共图书馆有着其特有的特色与优势,因此可以尝试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助力教学,下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索其具体的合作措施。

(一)宏观方面

(二)微观方面

四、结语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民阅读活动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上发挥着自己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的过程中,做到对传统阅读推广手段的借鉴,对面向中小学生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一定的优化,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根据学校教学内容需要,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特色资源课程,形成一套成熟的校馆合作模式,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史君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合作篇3

1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小学校馆校合作的必要性

1.1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是人们平等享受阅读自由的公共场所,也是传承文化和公共教育的社会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和文化信息的枢纽,公共图书馆应该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社会各类群体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与信息支持。中小学师生是公共图书馆的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也是重点服务对象,公共图书馆有职责也有义务中小学生的阅读活动甚至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1.2馆员的阅读协助能力

1.3中小学校需要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阅读指导方面的支持

1.4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

中小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虽然隶属于不同系统,在服务功能上却相互补充,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关系。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为学生的课业学习辅导、课外阅读活动和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服务和支持。公共图书馆则满足了广大中小学生更广泛的文化信息需求,是集学习、交流、娱乐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场所。

2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小学校馆校合作的优势

2.1公共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是有序化的知识体系

2.2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

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枢纽,图书馆具备与社会文化资源开展合作的绝佳优势。随着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与教育界、文学界、出版界、数字阅读机构以及阅读推广人、家长等机构和个人建立了良好地合作关系。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现有的活动形式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学生、家长及教师的全方位阅读指导,利用新媒体技术和馆藏数字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发挥图书馆的文化育人作用。

2.3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空间价值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中最重要的免费公共文化生活空间,除了借阅图书以外,图书馆还举办各种讲座、展览、聚会及社交活动,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和信息中心[2]。图书馆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信息技术于一身,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场所,更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平等、开放、自由、舒适的人文关怀。因此,图书馆的“场馆”作用应该被多加利用,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合理的馆舍布局,重视开展阅读活动,将图书馆打造成未成年人学习、思考、沟通、交流的精神乐园。

3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的馆校合作策略

3.1围绕学科知识开展特色资源课程建设

3.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

3.3加强对中小学生新技术的应用指导

如前文所述,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阅读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而过于碎片化的信息资源往往不利于中小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但这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就要对新技术进行抵制,恰恰相反,图书馆更应重视新技术在阅读服务中的应用,为中小学生提供接触和体验新技术的机会,通过讲座、培训和实践活动等方式,了解新技术的特点以及在图书馆的应用情况,引导中小学生把正确使用新技术。

3.4运用大数据分析跟踪中小学生的阅读行为

大数据是近年来各界热议的一个话题,是对信息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的一种描述,也预示着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大数据和云计算,移动互联带给图书馆的是“一切皆数据”“一切皆服务”“一切皆读者”的新思维[4]。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书目数据、检索数据、借阅数据、网站及数字资源利用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图书馆可以开展用户研究,了解用户偏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户服务。在面向学校开展阅读合作中,公共图书馆应该为中小学生建立阅读档案,根据学校的课外阅读需要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开列阅读书单,同时在馆区内设立阅览专架或为学校提供外借服务,方便中小学随时借阅图书。阅读档案不仅是对学生的阅读偏好和阅读行为的记录与追踪,也是一种激励措施,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自主性。通过跟踪分析学生的阅读情况,公共图书馆定期向学校提供学生的阅读分析报告,与学生建立互动联系,定期沟通阅读进度及阅读反馈,以便调整阅读计划。同时安排专业的馆员针对学期计划安排,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跟踪服务和文献推送宣传服务等。

4结语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发展和推进下,书香社会建设与全民阅读的成效显著。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传统阅读推广服务的经验,优化面向中小学生的阅读推广服务,以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规范阅读行为习惯为目标,针对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需要,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挖掘,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研制与学校的阅读推广品牌,逐渐形成一套馆校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第二课堂的功能,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7-11-4..

[2]任一鸣.公共文化空间:美国波士顿、剑桥公共图书馆个案研究[M].叶辛,蒯大申.2006-2007年:上海文化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19.〗

[3]【学区动态】先睹为快!紫竹院学区区域资源课程教材上线[EB/OL].2017-04-17.

[4]毕强,闫晶,李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服务转型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12):5,13-16.

THE END
1.从“书本位”到“人本位”:将图书馆升级为新学习中心新时代的图书馆将支持更多的学习方式展开,使其更具备互动性、体验性、生活性、科技性,成为反映学校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区。 一、着眼“全学科阅读”,彰显图书馆价值与意义 阅读能力是每个人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关键能力,也是胜任所有职业的基本能力。对中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从“学会阅读”向“通过阅读学习”的过渡。“http://www.scz.czedu.cn/html/article5000481.html
2.少儿图书馆论文12篇(全文)总而言之, 少儿图书馆对少儿读者来说, 就是他们知识信息资源的最公平、最公正的提供者。 3. 少儿图书馆具有提高少儿儿童综合素质的教育功能。 少儿图书馆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是一所终身教育的学校, 少儿图书馆因此会对家长和小读者产生极大的吸引, 而少儿图书馆在帮助学校和家长提升少年儿童的综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fi13lab.html
3.大学生读书计划样例十一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修订)第二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在探索发挥教育功能的模式上,始终没有将教学活动体现出来。举办“影像读https://www.sfabiao.com/haowen/696.html
4.让阅读如呼吸般自然——聚焦学校图书馆的价值重塑与深度应用但是,第一步应该从哪里开始呢?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来自《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图书馆宣言》(1999):学校图书馆因所有人的教和学而存在;第二句话来自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学校阅读三要素——书、时间、人。 于是,我决定一手建设图书馆,另一手构建阅读课程。唯有两手抓,“软硬皆施”,图书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295511718/1b2d8aca601901bwc2
5.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服务构想在全国各地图书馆学会和公共图书馆为学生组织的阅读活动,更有力的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努力推动下,关心学生的阅读状况、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2.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服务的意义 学校图书馆只有主动的投身于全民阅读的社会洪流之中,参与到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之中,尤其在与公共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27082
6.20220211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学习)具体到本课题中,是指进一步探索图书馆课程建设的价值意义和方法策略。通过建设图书馆课程,建立资源丰富、组织完善、制度明晰的学校图书馆,重构独具创意、丰富多样、指向未来的阅读课程,指导师生开展各类目标明确、注重创新、富有实效的阅读活动,通过课内外联结、学科融合、阶梯式上升的阅读实践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https://www.jianshu.com/p/775fb8fc23c6
7.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精选十篇)泉,是为学校师生所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观 念、行为准则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系统,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里的全方位体现。校园文 化是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 潜在影响的文化要素。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以其丰富的文献与优质的服务为师生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0ag0w6.html
8.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图书馆4.23读书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全民阅读,传递阅读之美,弘扬阅读精神,点燃阅读激情,建设书香校园。4月23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开展了“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活动在图书馆举行,由教务处图书馆组织,阅行读书会、兰亭书画协会、民族协会、乒乓球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师生参与了“读书日”活https://lib.ynenc.cn/xsdt/9262428255.html
9.图书馆工作总结范文(精选20篇)因此本学年学校图书馆本着“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转变观念,迎接国家教育均衡现场会的督导评估,加强建设意识,确立服务意识,强化指导意识,努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引导全体师生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用好图书馆。同时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收获读书快乐,体验读书价值,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利用https://www.ruiwen.com/word/tushuguangongzuozongjiefw.html
10.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表7 近两年学校图书馆藏书情况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1.学生思想政治表现 学校以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结合专业特点分阶段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六大主题教育。学校通过搭建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第二课堂、节日庆祝等校内德育实践平台,组织各种社会性实践活https://www.npnx.cn/id-3213.html
11.法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用7篇)2.目前我的选修选的是文科专业,中国近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以提高我自己的文学素养,在未来要开设的专业内选修中我还要选法律文书写作这门课。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读书,充实自己。在每月保证三篇两千左右的文章,用来练笔。 3.在三年内把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过。 https://yjbys.com/jiuyezhidao/zhiyeguihua/432805.html
12.劳动社会实践报告(精选22篇)校园劳动实践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理解到劳动的艰苦和辛苦,感悟到劳动的美好和卓越。 1、提高了我实践操作能力 在学校卫生清洁和图书馆书籍整理的任务中,我学到了整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主要学习了工作的时间分配、工作的机器使用方法、使用清洁工具的知识技巧,以及操作后设备的保养https://www.oh100.com/daxue/4422654.html
1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借助相关资料以及教具、学具等,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能够说出中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等,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https://www.jwdili.com/geography/detail/220421115yc4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