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文明的一种建筑象征,既是人们查阅书籍获得知识的地方,同时又是保存人类文明的所在。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私家还是皇家都有自己的藏书建筑,西方的图书收藏也在历史早期有所发展。
从远在希腊文明之前就有类似的存在,到罗马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更进一步。成为西方图书馆发展历程的璀璨一页。
01希腊图书馆与罗马图书馆之间的继承与发展
古希腊的图书馆大多与学校和寺院具有紧密联系。寺院的图书馆设在寺院旁边的柱廊外面。珍贵的图书,都用布或者其他资料进行保护好。
藏书大多被写在莎草纸上。并由,当时杰出的学者,都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文化的人。
古罗马早期的图书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图书内容上,都深受希腊图书馆的影响。
对古希腊的图书馆多有继承。古希腊时期的许多珍藏书籍最后都进入了罗马的私家图书馆。
罗马在军事征服的过程中,把各地的艺术品同金银珠宝,以及受教育的奴隶带回罗马。罗马最早期的图书馆也是从希腊和小亚细亚等地区掠夺而来。
罗马图书馆所收藏的历史记录以及法律文件等。有些编年史和公开文献对罗马的历史具有记录。
比如当时写在麻布上的东西,叫做“麻书志”,其中的代表就是一部公开文献《地方官员志》。
这部记录此前上收藏在凯皮特山上供奉的记忆女神庙中。
早期罗马在寺院之中,也会设置有教士学校,这其中就藏有古希腊的宗教典籍。
02罗马私家图书馆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第一所著名的图书馆是保罗斯·艾米略。这位罗马将军在公元前168年率军击败马其顿国王之后。
在黄金财富与书籍的选择当中,他把图书当作是惠泽子孙后代的有利东西,而不与士兵争夺财物。
此一时期,罗马的很多政府把图书馆作为战利品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
当时著名的克尼略·苏拉在公元前86年,从雅典阿佩利孔的私人图书馆中掠夺了大批的藏书,其中的一部分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留存。
之后这批图书被拉回罗马,由太兰尼担任私家图书馆保管者。并把这批图书对外开放,让许多有学问的学者可以借阅其中的书籍。
最后,苏拉还把这批藏书留给了自己的儿子福斯图斯。
苏拉手下的将军卢库卢斯曾经把征战的范围扩张到了亚美尼亚地区。
并从这些地区掠夺回大量的书籍,把当时本都国王的图书馆都尽数掠夺。带回罗马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图书馆。
像这样是以掠夺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私家图书馆的,还有艾米利安斯等人。
在公元前146年前征服迦太基的过程中,对当地的图书馆也进行了掠夺。
但是相对于其他的征服者,艾米利安斯则要粗暴得多,对待这些掠夺的书籍,有很大部分都被他所销毁。只带回一些关于农业的书籍。
实际上,在罗马的整个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私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是双轨发展的。对于富有的罗马人来说,公共图书馆并不是阅读书籍唯一选择。
在罗马发展最好的那几百年中,私人图书馆十分普遍。后期不仅是军事领袖,包括医生和律师,也都收藏图书,在罗马城中发展出了相当规模的私人图书馆。
比如大学者西塞罗的朋友阿提库斯,就是一个非常有名藏书家,不仅藏书而且做售卖书籍的生意。
甚至作为藏书家或者买卖书籍商人的同时,阿提库斯还是一个出版家,他的私人图书馆藏书约有2万卷。
再晚一些著名藏书家塞林尼,其私家图书馆藏书也超过6万卷。不过塞林尼的图书馆最后落入到戈定皇帝的手中,并且开放成为一座公共图书馆。
03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至公元前1世纪中期,罗马称得上是公共藏书的地方,只有寺院和政府的档案室等。
不过从凯撒开始,历代的皇帝和重要的政权人物都对公共图书的发展做出了推动作用。
凯撒打算要为罗马人民,建立一座公共图书馆,着手命令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瓦罗,作为图书馆选择和收集书籍。
不过凯撒后来被刺杀而死,这一建立图书馆的计划也宣布破产。罗马的第一个公共的图书馆,是由波利奥建立的。
他主要是在征服达尔马提亚的过程中,通过战争的途径积累了财富。并且利用他的财产,在罗马私人藏书者的手中购买了几批图书。
回来之后在艾温泰山上的自由大殿中,建立了一座图书馆。
同时合并整理寺庙附近的一个公共档案馆,合并到了购买的图书中,构成图书馆的书籍组成。并于公元前37年对外放,成为罗马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
之后,奥古斯都也大力地建立公共图书馆。奥古斯都在阿波罗寺建造了他统治时期的第一座图书馆。
图书馆使用的语言主要为希腊文、拉丁文。任命当时的庞皮斯·马歇尔和朱利斯·希吉努斯作为图书馆先后两任馆长。
第二座图书馆,建在展大维亚大殿中。但主体的贡献还是由屋大维亚建成。第一任馆长是墨利索斯。
富有的罗马人于是就在各省捐建寺院、图书馆和学校。
另外还兴建了另一座图书馆,建立在奥古斯都寺院内,建立在帕勒坦山上,于公元36年建成。
不仅是新建图书馆,还对此前修建的图书馆进行修理和扩展。奥古斯都修建的第一座图书馆,都经过提比略和卡利古拉两位帝王的重修和扩建。
这座图书馆是其后数百年里,罗马人主要的图书馆之一。
到公元75年,罗马韦斯巴艺皇帝也建立了一座公共图书馆,公元190年被烧毁又被我重建。
图密善皇帝在位期间,同时也修复了尼禄皇帝时期被焚毁的图书馆。
哈德良皇帝以喜好图书馆著称。他在罗马城外的蒂波尔行宫里,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私人图书馆,收藏珍贵的书籍。
还设有读者借阅图书的地方。哈德良在以弗所和帕加马也曾改建或建造了图书馆。
公元114年图拉真皇帝,在罗马广场上建立了尤尔比恩图书馆。
这是罗马有记载的最大一个图书馆,该馆藏书的基础是以伊巴拉路底私人图书馆的30000卷藏书为主要的基础。
四世纪初期,这座图书馆曾经迁到了戴克里先的浴室。不久以后又迁回到了原址。
到公元4世纪左右,罗马城修建的图书馆不少于28—29座。
后期还有基督教徒设置的图书馆,四世纪时对教徒开放。
等到罗马末期,大型的公共图书馆开始没落,同时伴随着基督教图书馆的兴起。奥利根甚至在凯撒里亚创建了神学院及图书馆。
反映了后期基督教在罗马的兴起。
罗马的公共图书主要是由官方力量推动,有别于私人图书馆。
结语
罗马的图书馆兴起、发展和衰弱反映着罗马文化的发展历程。
罗马历史后期图书馆的没落反映了罗马文化的衰败,兴盛时期罗马的文化璀璨与图书馆的大规模建立也相联系,可以说文化与罗马帝国共存亡。
首先,罗马早期那种掠夺图书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对图书具有一定的损耗,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希腊的文明和文化。
在哲学、文学、宗教、艺术、科学等方面,保存了希腊的文化遗产。同时通过私人和官方两者开设图书馆,使得罗马学者能够接触到希腊的先进文化,使得罗马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罗马文化以质朴和务实为主要特征。罗马从各地收集图书,发展图书馆,诸如西塞罗等学者,融汇希腊与罗马的文化风尚,丰富了罗马的文化特点。
使得重视实务的罗马民族文化色彩,增添其他地区文化的特色。
再次,无论是私家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成为学者们文化活动交流的中心。很多著名的学者都有记载自己和图书馆的活动。
一些大型的图书馆还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最显著的是在法律和历史、建筑、艺术等领域。
学者们在这些领域留下了丰富的成就,为罗马统一地中海后,广泛地吸收和借鉴文化,使得罗马文化表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
为学者们提供了知识的源泉。无疑罗马的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对于发展和继承希腊等地区的文化具有积极的保存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罗马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