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五制规范,五育并举”特色美育模式

围绕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区域名人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等先进文化教育,凝练并阐发“一主线四融合”文化育人模式,打造美育活动品牌。坚持开展“黄梅戏、花挑、武术等系列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十大节庆主题等传统文化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黄冈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剪纸等美育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音’为梦想”校园歌手大赛、“舞动青春黄职有Yong”青春舞等美育体验活动;体现生活美的“东坡美食节”、体现阅读美的“好习惯”行动、体现环境美的“插画工艺”展览、体现运动美的“菁英工程”、体现劳动美的“12345”育人工程等美育实践活动;书画创作展、摄影展等美育创作与传播活动;以及“文明细胞”(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陶冶大学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学校不仅形成了独特亮丽的校园人文景观,同时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丰厚的资源优势,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本,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使思政教育“活”起来,青年学生“动”起来,学生的精气神得到全面提升。

1.依托“十红”实践,培根铸魂

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因势利导,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积极融入红色主题,通过“十红”(唱红色歌曲、赏红色影视、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寻红色足迹、建红色阵地、演红色剧目、创红色团队、办红色课堂、做红色公益)实践,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构建新时代红色精神家园。学校在为学生打造目光可及、双耳可听、伸手可触、心灵可感的文化环境。通过郁郁葱葱的校友林,一块又一块纪念石,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成长轨迹和青春年华。具有纪念意义的校庆活动,传播了学校精神,激发学生向先进榜样学习的内驱动力与薪火相传的坚强毅力。

2.强化典型选树,润心增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学生典型引路。深入挖掘优秀学生干部、“五好”学生标兵、校园百星(学习之星、服务之星、才艺之星、自强之星、道德之星)选树、向上向善好青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等可亲可信可学的典型,引领鼓舞青年学生奋发进取,奋斗成才。积极探索建设“青马工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加强青春励志教育,培育青年学生先锋力量。开展“好习惯”行动,通过“奔跑吧,同学”四季闯关活动,“回归书籍,阅读悦美”大学生读书节、共享全民阅、寻找最美之声读书行动,培育青年“人见人爱、不可替代、有模有样、丰富多彩”。

3.实施“菁英”工程,强体固本

学校坚持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基因,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实施“5鹰”培育,用“工匠精神”厚植菁英沃土。以实施“菁英工程”“五鹰”孵化营进阶式培育工程为契机,把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人过程以“鹰”的孵化呈现,同时植入“鹰”的超越、高贵特性,从五个梯度“挖掘雏鹰、孵化飞鹰、磨砺雄鹰、锤炼精鹰、引领群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同时,依托大学生运动会、阳光体育、青春健步行、步道乐跑等活动,提振学生身心素质,共同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

4.坚持美育涵养,尚美雅情

5.注重手脑并用,以劳润心

通过价值引领、劳动体验、典型选树等多途径、多渠道、多方位,扎实开展育人工作,凝练了独具特色的“12345”劳动育人工程,即:“1”即一套体系,强化顶层设计;“2”即两类培养阵地,丰富教学内容:一是劳动观念浸润阵地,二是劳动技能提升阵地;“3”即三大实践活动,夯实劳动载体:一是校外社会实践,二是学校爱卫月,三是校内实境教学;“4”即打造四大品牌,扮靓劳动实践:一是劳动实践周,二是爱国卫生月,三是技能竞赛季,四是志愿服务年;“5”即“五维”基础保障,推进工作实施:一是组织保障,二是制度保障,三是师资保障,四是基地保障,五是经费保障。与“德智体美”融合并进,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实现以劳增智,动静齐驱实现以劳育美。

二、取得成效

(二)取得了丰硕的美育成果。连续3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3次被团中央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学校文化育人系列成果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奖1项;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还被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示范基地。涌现了荣登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余康颖、团中央“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柯艳丽、“最美赤脚导游”王定等闪耀荆楚、叫响全国的典型。系列成果被教育部官方网站、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高职高专网、全国高校思政网等媒体相继报道。

新时代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涉及多个因素的交叉运用,文化育人的模式创新不是文化育人各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全课程、多平台、全领域、多形式、线上线下互动、体制机制创新协同育人的合力结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责任使命,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引导广大学子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民族情怀,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THE END
1.实用范文关于图书馆宣传标语简短(8篇)倡议书在4月23日这一天,告诉亲人和朋友:“这天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在这一天,走进伴你终生读书的校园---图书馆;在这一天,走进书店,买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开始阅读;在这一天,大家互赠一本最喜爱的书,传递完美的感受和新的启迪;在这一天,关掉电视一小时,在温馨安静的环境里共享阅读的快乐;从https://www.ilede.com.cn/a/lu7ywgd.html
2.志愿服务理书韵雅,馆藏生辉商学院讯(文:王国基)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提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2024年12月10日下午13:30,商学院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图书馆开展整理、分类书籍和打扫卫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书香校园建设添砖加瓦。 http://sxy.jift.edu.cn/info/1053/5822.htm
3.什么是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风貌,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和职业修养,是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一种精神体现。文章通过列举图书馆懂书爱书、不懂书不爱书的诸多事例,最后归结为图书馆精神就是“懂书、爱书精神”。 1 懂书爱书——图书馆精神的核心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9564225_1119322540.html
4.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内涵和核心(全文)一、核心一:图书馆精神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运会的精神,同样道理,图书馆也应该有图书馆自己的精神需求,所谓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对图书馆整体利益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图书馆职业所承担的社会义务的文化自觉,是由图书馆领导者积极倡导https://www.wenmi.com/article/pwfjo205dnml.html
5.杜定友在交通大学图书馆建设中的贡献成就与精神内涵剖析——以摘要 杜定友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其在图书馆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所展现出的图书馆精神内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文章以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所珍藏的1930至1936年间图书馆馆务会议记录等档案资料为据,深入梳理了展开更多 This article aims to investigate Mr.Du Dingyou's outstanding https://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12308575
6.图书馆核心价值(精选十篇)(2) 从光绪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 11月1日庞鸿书上书清廷, 奏请设立“图书馆”, 最早创办湖南图书馆的12名忧国爱民、思想解放的青年志士在《创设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募捐启》中提出 “输入文明, 开通知识”为宗旨, “凡有志于学者”都可以按规定“入馆参阅”到近代裘开明等人的“智慧与服务”精神, 又到我国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9mvtm6.html
7.科学家精神的思想内涵及价值意蕴主题:科学家精神 思想内涵 价值意蕴 摘要: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们在科学实践中长期积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科学家精神内涵丰富,是胸怀祖国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和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六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弘扬科https://ntlib.org.cn/asset/detail/0/2031198905201
8.关于雷锋精神是什么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锋精神是什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雷锋精神简介 (1)雷锋精神是什么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https://www.unjs.com/z/954937.html
9.图书馆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0篇)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教授所著《中国百年图书馆精神探寻》,通过对近百年几代图书馆学人的考察,进而把图书馆精神概括为:敬业、爱书、利人精神。叶教授的概括十分精炼,体现了图书馆精英为中国图书事业奋斗的不懈历程,这是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是图书馆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140216150201_238256.html
10.五项管理读物管理制度(通用15篇)一直以来,馆舍是图书馆存在的物质保证,图书馆的建筑往往是庄严典雅的建筑风格,宁静高雅的人文环境,灵活简约的布局分割,是当时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投射,也彰显着图书馆的精神内涵和内在价值观。在数字时代,许多图书馆都加大了数字化设备的投入,电子报刊、新书导读、检索服务等都采用了相应的电子设备。而这些https://m.jy135.com/zhidu/966050.html
11.深入挖掘古籍内涵构筑特色精神家园在上海图书馆和苏州图书馆专业修复师团队的带领下,体验者通过对“古籍修复”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两项非遗技艺的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现场还展出了上海和苏州地方志,也让现场的参与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两座城市的发展脉络,“零距离”感受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包括http://wglj.suzhou.gov.cn/szwhgdhlyj/gzdt/202401/6335a8d2fd8a4a05b3bd976549603a25.shtml
12.文化相关论文(通用9篇)基层图书馆是我国基层人员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和场所,加强基层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构建基层图书馆文化研究体系,对于提高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现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图书馆文化研究的现状,来探讨存在于基层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应对策略https://mip.wenshubang.com/lunwenfanwen/506830.html
13.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1、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内涵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在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广大馆员和读者共同创造、认同并自觉效仿和奉行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图书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精神风貌,是联系和协调图书馆所有成员行为的牢固纽带,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78656.html
14.图书馆图书馆设立学生图书管委会、志愿服务队、读书协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开展各类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将组织育人寓于学生的活动之中。同时,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性劳动,可以有效开展实践育人。这些实践性劳动,既有整理书籍、打扫卫生、养护环境等简单的体力劳动,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918.html
15.学校学雷锋月活动总结(精选28篇)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受到了“雷锋精神”的教育,对“雷锋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很多同学由一开始调查时不知道“雷锋纪念日”是哪一天,到现在了解新时代的雷锋式代表人物,了解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且认识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要想传承下去,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其精神内涵,用实际的行动体现伟大的“雷锋精神”,在https://www.ruiwen.com/word/xuexiaoxueleifengyuehuodongzongj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