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北京会议中心报告厅,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幼儿园中秋节主持词尊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们:
金秋送爽,月圆人更圆。欢迎大家来到幼儿园,和我们的宝宝共同度过中秋佳节。我首先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团团圆圆。也希望你和包包通过这次活动,更深的体会浓浓的亲情。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花好月圆”,这里再一次祝福大家生活美满,全家幸福团圆!此次活动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1)亲情问答,答对的家庭有奖哦。2)手工制作---中秋团圆灯。3)品尝月饼,体验亲情。4)摘灯,带着幸福和希望归去。
环节一
好,我们现在进入第一个环节。请家长积极准备回答问题,小朋友也可以回答哦!
(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民间多在此夜合家团聚,又称团圆节。八月中秋节起源已久,其中,有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哪位家长能举出几个例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2)请一位家长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3)嫦娥飞天的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美好的生活不再与地位的高低,也不再与金钱的多少;我们的宝宝从小就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亲情才是最重要的,团圆才是最幸福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古往今来,有多少引用中秋团圆的诗句!其中,有一句,可以说是中秋节永远的主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问,这句是出自哪位大诗人的哪首诗词谁可以背诵一下【如果没有,老师可带幼儿背诵】
(4)好,但愿我们和我们远方的亲人,共同拥有一个月亮。现在,我请一位老人说说您小时候的中秋是怎么过的,您现在又怎样过中秋
(5)下面,我问一个问题,什么地方的月亮最亮为什么【月是故乡明】
6)月是故乡明。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思乡古诗,这首诗也一直是家长朋友启蒙幼儿时必教的一首古诗,请问,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请您背诵一下。【静夜思】
(7)刚才那位老人说了,我们要在中秋节祭拜月神,品尝月饼。现在市场上月饼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下面我请一位老人说出几种不同种类的月饼。
(8)吟唱团圆的现代歌曲数不胜数。近几年流行着陈红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团圆歌,请问,歌名是什么,谁会唱我这里有音乐。【常回家看看】。
环节二
【手工完毕,将灯笼挂起来】五彩的灯笼挂起来了,他照亮了我们的心,温暖了我们的浓浓亲情。下面,我们的活动将进入倒下一个环节:品尝月饼。
环节三
好,请大家开始品尝月饼。【大家边吃老师边解说】在这美好的团圆之日,我们相聚在一起。此时我们的心是相连的。浓浓的亲情在流淌,流淌。。。。。。这甜美的月饼,这鲜美的水果。。。。。。,请小朋友们用双手捧着月饼,献给你亲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让他们吃一口。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老爷们,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仍旧肩负着接送孩子,缝衣做饭的重任。今天为了参加孙子的活动,他们迈着蹒跚的步子冒雨来到了幼儿园。我们的心应该多么感动!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天忙碌,奔波,为了生活,为了孩子。。。。。。宝贝们,请让他们吃一口你的月饼,请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我爱你!
【关键词】投其所好网络课堂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成果之一(立项编号:07C105)。
【注】本文获广州市天河区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教学过程:
课前:老师布置作业,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每组负责一大类,同时,组内成员再分工,以便提高效率。
一、话说月亮
师导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它令人感到浪漫而又神秘,给人无限的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月球奥秘,共话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二、探索月球奥秘
师:课前我们就有关月球要探讨的话题作了资料搜集,下面我们就有请各小组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看来大家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那我们就有请第一组同学来说有关月球的奥秘。
第一小组明月几时有
――月球奥秘知多少
一、展示
第一组主持人:说到月亮,我们总是充满好奇,为什么它会有阴晴圆缺呢?为什么它和潮汐有很大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小组就一一为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下面有请我们的组员一一为大家介绍:
学生A:我来说月球的起源……
学生B:我要说的是月球的地质构造和月貌,现在先给大家展示几章图片月球容貌的照片……
师:感谢第一小组同学带来的丰富而又神奇的月球知识,让我们对遥远而神秘的月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我相信大家对月球都还有很多疑问,那么现在大家就针对刚才第一组同学的展示提出作个评价并质疑,把问题都写在Q群聊天栏。
二、利用网络,评价小组展示情况
以下是网上部分学生的评价与质疑:
(这个评价与质疑,让大家在网络上写,首先是考虑到课堂上很多同学可能碍于情面不敢直接说,或表达能力不佳而词不达意,亦或害羞根本不敢站起来说,而网络正好综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希望这简短的评价能养成大家的探究质疑习惯。)
第二小组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第二组主持人:大家好,不知大家有没有和我相同的经历,每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总是爱追寻那皎洁的月亮,总爱猜想嫦娥是否寂寞?吴刚的树什么时候能砍断呢?我想,很多有关月亮的故事或许就是人们的猜想中诞生的吧!下面请同学们重温一下听奶奶讲故事的情景:
一个中秋的夜晚:郭奶奶和她的孙女在正在庭院中赏月……
1.演员表:学生D饰演奶奶;学生F饰演孙女
2.台词:略
(平时上课,老师会强调把搜集的资料放到班级网络图书馆中,一是为了让大家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二是让大家学会资源共享。)
师总结:感谢第二组同学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同学们真是多才多艺啊。
第三组千里共婵娟
――有关月亮的诗歌、民俗
主持人:相信大家对于有关月亮的诗歌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能背出多少有关月亮的诗句?(互动)那么这里我们就给大展示一下所有的有关月亮的诗歌。
学生G: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文学大家们不愧是独具审美的慧心,月的阴晴圆缺在他们眼里无不各具风韵。请同学们说说月亮大多用来寄托什么情感呢?
学生:思乡、思亲、祝愿、孤独之情、闲适之情……
主持人:(老师说的没错)另外,我们的古诗除了可以用来鉴赏品读,还可以用来唱,现在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明月几时有》(说完,学生打开百度MP3,输入“明月几时有”)。
主持人:下面有请我们的同学H来讲一下各地的有关月亮的风俗。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红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以下是网上部分学生写的家乡习俗:
师总结:感谢同学们为大家带来这么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的这一节月亮之旅。(打开百度MP3播放《花好月圆》)
作业:三个有关月亮的作文题目,请大家选一个来创作,写完后把作品放到班级网络图书馆,大家互相进行点评。(网上已挂评价标准,批改范文)
第一题:你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第二题:在月球上的一天
接到高洪波的童诗绘本编辑任务是在去年6月中旬左右,《飞龙记》《琵琶甲虫》《鸽子树的传说》这三首诗是我们从高洪波众多童诗中精心挑选的画面感十分突出的作品。
《飞龙记》描写一位传奇的少年刘龙子从小痴迷于画龙,长大后与一位富公子马子腾结下深厚的友谊。马子腾不嫌弃贫穷的天才少年画家,与他成为莫逆之交。一个中秋夜,马子腾为好奇心所驱使,强求刘龙子画龙点睛,最终刘龙子化身为墨龙离去,马子腾痛失友谊。作品用飞龙诠释了当友谊面临底线挑战时,友谊就会离你而去的道理,用悲剧式的结尾提醒读者珍惜朋友。《琵琶甲虫》描写的是琵琶甲虫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寻找理想,终于达到人生的辉煌顶点的故事。诗的意境优美,立意高远,告诉读者有理想就应当努力去追求,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励志故事。《鸽子树的传说》描写的是风度翩翩的美少年珙桐公子爱鸽成痴,为保护心爱的鸽子,倾尽万贯家财,甚至付出了自己生命的故事。这首童话诗表现了人与鸽子心灵的默契,讴歌了对美好事物执著的追求,并用优美的幻想描写这种追求所带来的一系列奇迹,兼具了情感与思想之美。
如何将这种旋律激越、神奇瑰丽的故事画面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诗与画的平衡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成了这套绘本成功与否的关键。经过几番研究论证后,我们决定在装帧风格上突出这套绘本的中国味。立足传统的中国元素来组织装帧这套绘本可以凸显中国民间故事的迷人魅力,让书中原本神奇的故事添加更多更强烈的神奇色彩。
确定了风格之后,我们开始物色画家。通过几轮的筛选交流和试画,我们最终有幸请到了画儿晴天来为这套绘本配画。
我和画儿晴天早几年前就认识了。确切地说画儿晴天是一个儿童插画组合,他们的画风时尚,意境唯美,在国内许多童书评奖中频频获奖,在国内儿童插画界有较高的知名度。我特别喜欢画儿晴天创作设计的中国邮政2008年鼠年国版贺年有奖明信片,当时他们给我寄了一张,之后我还到邮局买齐了一套,至今仍珍藏着。这套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将现代的一些时尚元素糅合到作品中,十分符合当下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让人百看不厌。
为了使诗画之间能找到平衡,让诗和画相得益彰,我们对这三本书进行了文字方面的分镜处理,并标出分镜中的关键字和画面应该表现的内容,力求让画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故事的精髓。在创作的顺序上,我们一反传统的做法,直接挑出三首诗最精彩、最难画的部分让画家创作。这样一来,我们先期就掌握了总体创作的高度,为之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创作高度的掌控,有了画家积极的配合,之后的创作就顺利多了,后来的许多画面都是一次性通过的。
前期的磨合确实让我们和画家费了不少脑筋,从初稿到定稿来回往复不下十次。插画创作最重要的是对作品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可以说是对作品的再一次升华。在交流过程中,有时候我们对某一个构图或某一个细节进行多次探讨和推敲,让画家改了再改,不厌其烦;有时候为了求证某个画面效果,我们到处查找资料,直到找到满意答案为止;有时候我们为了版面文字的谐调还让画家重新调整画面的布局……可以说,这套绘本的每一张画面都凝聚着画家和我们孜孜以求的艰辛。
(一)运用儒家文化思想内涵感染受众
(二)运用儒家文化元素吸引受众
文化元素的概念极为广泛,包括传统故事、歌谣、历史人物形象、君臣礼制、文化意象等内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人们非常熟悉和有着深厚感情的,在文案创作中通常借用它们来阐述或演绎现代商品的特点,使受众更容易接受或产生心理的共鸣。例如,酒鬼酒《人生馥郁香篇》里“前浓有所求,中清有所思,后酱有所悟……”,既像是为受众介绍品酒的过程享受,又像在把握、传递人生不同阶段的内涵感悟,这也与儒家文化中对人生不同阶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追求不谋而合,酒如人生,人生如酒,将产品与生活的意味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