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提交参考文献目录清单(电子档,学生自行保存,后面附件材料上传)。
2、导师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书。
教学院组织教研室主任开展开题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任务书是否科学、规范填写并下达学生;学生是否进行了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形成会议记录,会议记录交刘方庆老师保存。
1、撰写论文
(2)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
(3)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
2、2024年2月19日~2月28日学生完成论文过程指导记录、初稿修改稿1稿、2稿、3稿以及上传英文学术论文(英译汉)1篇至系统“过程指导”。
4、论文质量资格审阅(论文质量预审阅)
(四)第四阶段
1、查重检测
2024年3月25日,论文预审通过的学生以班级的方式提交毕业论文评审稿电子版至刘方庆老师处由学院提交图书馆查重1次,并由学校图书馆出具正式查重报告。(注:图书馆不接受同学单独查重,为确保论文查重率一次性通过,即学校图书馆查重率低于20%,同学们可提前自费在中国知网等科技文献服务平台查重率降于20%后,再将修改后的评审稿提交刘方庆老师处,由学院提交图书馆查重)。
2023年4月4日,查重率通过(即“查重”检测且相似度小于20%)学生在毕业论文系统提交评审稿、经学校图书馆查重出具的报告。未通过查重率的同学不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评阅
3、答辩
(1)答辩资格审核
2024年4月14日,教学院组织教研室主任开展资格审核,包括以下2个方面。
第一,未按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或未按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撰写论文者按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
第二,查重率小于等于20%的毕业论文方可进入评阅环节,以盖图书馆鲜章的查重报告为准。指导教师和交叉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相差超过20分(含)的毕业论文须由系(教研室)重新组织教师评阅,若评阅成绩仍与指导教师评阅成绩相差超过20分(含)需限期整改,延期答辩。
(2)答辩(4月15日-4月30日)
答辩小组对学生业务水平、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质量、答辩情况等进行评定,并给出答辩成绩,答辩小组就“是否同意该生通过答辩,建议授予学士学位”给出意见。
1)2024年4月15日至4月25日,学生根据对评阅意见进行修改,并完成答辩PPT制作(答辩时长20分钟以内,陈述一般10分钟内,答辩一般10分钟内)。同时开展毕业论文答辩。(注:一辩未通过的同学可参加二辩。最终答辩不能通过的,不能按时取的毕业证。)
2)2024年4月26至5月5日,学院组织并开展二辩。
三、毕业论文内容及撰写格式要求
见附件
四、学生毕业论文过程性材料和归档材料
1、电子材料要求
(1)学生将答辩后经导师修改后的终稿上传至系统。
(2)学生备份本人所有材料。
2、纸质材料要求
学生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用统一印制的档案袋对毕业论文材料进行归档并填写档案袋目录,材料按目录填写顺序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