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协和医学院修文物新闻频道

修缮人员在屋顶安装木构件。本文图片均由北京协和医学院提供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靠近长安街北侧和王府井东侧,一座绿瓦飞檐、雕绘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在现代高楼的包围下,显得隐秘而深邃。这就是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所在地。

1917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医学院”)奠基建设,1921年9月落成并投入使用。该建筑群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如仿清代官式宫殿建筑的外观、对称的布局等,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如注重功能分区、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因而其也有“中国式宫殿里的西方医学学府”之称,是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

协和医学院旧址建筑群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协和医学院以迎接落成百年为契机,陆续对壹号礼堂(1号楼)和9号院(包含2、3、4号楼及门房)进行全面修缮。2024年8月,第三期修缮项目完工,宣告为期4年的协和医学院文物修复工作基本结束。

协和医学院文物修缮项目负责人高乐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协和医学院的文物是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文物,本次修缮首先是消除建筑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注重对文物原貌的研究、保护和恢复,达到保护、安全和美观的平衡。

泰戈尔、“北京人”、林巧稚……都与这里有关

协和医学院壹号礼堂位于整个建筑群中轴线的南端,坐南朝北,通过东单三条马路与北部建筑群隔开,自成独立院落,呈“工”字形布局,由前厅、礼堂和舞台3部分建筑组成。

在20世纪,壹号礼堂是北京最有名的集会和活动场所之一,见证了协和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众多重要事件。1921年9月,协和医学院落成启用系列活动在壹号礼堂举行,汇集众多中外名人。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梅兰芳、胡适、鲁迅、林徽因等人在此为他庆祝64岁生日;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停灵于此;1939年,作家林海音与夏承楹在此举办婚礼……如今,壹号礼堂也是举办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活动的场所,一代代协和学子在这里开启医学生涯,接续讲述协和的故事,赓续协和文化。

与壹号礼堂隔着一条马路对望的9号院内部,当时陈设了世界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从事研究工作的也是知名教授和医学大家。

1927年10月,协和医学院解剖学教授步达生就在2号楼对臼齿化石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人科新属新种,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北京人”。中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之父吴宪在3号楼202房间开展蛋白质变性研究;林可胜的阿司匹林镇痛机理研究、陈克恢的麻黄碱提取及其药理学研究、宋鸿的绒癌药物根治研究都在这里发生;张孝骞、张锡钧、钟惠澜、林巧稚等医学大家,也都在这里留下身影。

跨越了一个世纪,协和建筑群从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修缮。经现场勘察发现,壹号礼堂和9号院部分构件出现老化、严重腐蚀的情况,丧失了部分功能且存在安全风险。屋面檐口处渗漏雨严重,瓦件松动开裂;室内电气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无法满足使用需要且有安全隐患;室内装修陈旧,影响文物建筑价值表现。

屋顶、锁具、管风琴……“最小干预”还原协和风采

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勘察实际情况,对屋面大脊、垂脊、瓦件、檐头等部位,进行了整体排查、编号、拍照,遵循文物修缮“最小干预”的原则,更换腐朽的望板及木构件,最大程度利用原始瓦件,剔除后期补配的不规则瓦件,按照原始瓦件形制开模烧制后,进行屋面瓦瓦(为古建筑铺瓦的工序——记者注)恢复。

协和医学院建筑整体外观是中国传统宫殿的样貌,但主体采用了当时新兴的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史玉龙介绍,长度约1.8米的檐头部位是传统的实木结构,它们与主体的混凝土结构仅靠一个约11厘米的凹槽连接。然而,历经百年风雨,檐头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衔接处,由于“头重脚轻”导致檐头倾折。此次修缮,对该薄弱环节利用钢制扁带连接进行加固处理,但依旧保持了原有的整体建筑形式和受力方式。

壹号礼堂和9号院的屋顶表面,原本仅采用屋面瓦件自防水,即依赖瓦件自身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以及瓦件间合理的搭接和密封处理进行防水。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后,瓦件的抗雨水能力下降,木构件腐朽、倾折。此次修缮,在整体采用防水处理后,针对薄弱部位,即木构件与檐头连接处,增加了两层防水材料。

协和医学院建筑群用材极其考究。比如,琉璃瓦是由民国时期的官窑烧制的,门窗木材是来自东南亚的柚木,钢材为美国卡耐基公司生产,锁具、闭门器等五金件都由美国耶鲁公司生产,门口的一对卧狮是豫亲王府的遗物,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一对卧狮。

高乐说,项目各参建单位最大程度地恢复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原貌,比如根据历史资料还原了灯具、门环、锁具、门前卧狮、建筑格局等。

以9号院的锁具为例,修缮之前出现丢失、损坏的情况,为更好地还原协和风采,项目团队联络了美国耶鲁公司,但经多方咨询得知,耶鲁公司已被其他锁具公司收购,且机械锁已基本停产,锁具模具也无法找到,只能专门订制相应的模具……最终在参建各方的努力下,锁具抵达施工现场。

以文物修缮为契机,协和医学院还启动了管风琴的修复工作。壹号礼堂拥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架管风琴。2023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建造于1921年的协和管风琴在沉寂81年后,在壹号礼堂再度奏响。

绘制于1921年的彩画重见天日

协和医学院9号院3号楼的东西两侧弧形廊内,至今保留着建筑初建时期的彩画。自20世纪70年代起,弧形廊被改造为办公用房,其内檐彩画被隐藏于吊顶之中,不为人知。2021年,以协和医学院落成百年为契机,弧形廊内吊顶被拆除,1921年年初绘制的彩画重见天日。

9号院弧形廊是传统廊式建筑,结构复杂,包括多种梁架和构件,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月季图案、中式山水画、西式风景画并置,还有与各楼连接处的多样彩画图案,共同营造了和谐宁静的视觉体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经文物专家鉴定,这是一处民国初年彩画,兼具中西绘画风格,其用心、用技、用料、用工之精深,成本之巨大,是彩画中的精品。”

迄今为止,在北京发现的民国时期彩画较少,能够留存下来并被研究的少之又少。高乐介绍,协和医学院的彩画绘制工艺精湛,图案样式独特,具有工艺形制和文化价值唯一性;在艺术表现上,借鉴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彩画与西洋绘画,反映了民国时期彩画工艺的最高水准。

然而,如果站在廊下观察这些刚刚重见天日的彩画,肉眼可见彩画积尘、颜料起翘脱落破损,这是古建筑彩画常见的病害;搭设脚手架近距离勘查,发现问题更复杂严重,有的画面层绘制内容已经难以辨识;檐檩的檩背处积尘非常厚,已经完全遮盖了彩画表面,有的则形成了一层较为顽固的、难以进行常规物理清洁的硬壳状结垢。

保留百年历史沧桑感,“协和画廊”修缮重生

2023年7月,弧形廊民国初年彩画修缮工作正式启动。

协和画廊彩画作为较少完整保存下来且绘制精美的民国初年彩画,对于修缮团队,尤其是首次参与这类修缮项目的青年技术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而协和画廊彩画的绘制内容、制作材料及工艺都存在其特殊性,在既往的古建筑彩画修缮项目中也没有完全可参考的先例。

高峰介绍,在对小额枋及雀替等部位的彩画进行修缮时,团队发现其被多层涂料所覆盖。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弧形廊被改造为办公用房,在做吊顶时使用了建筑装修用的醇酸漆涂料,且因为不同时期进行了多次涂刷,导致彩画被完全覆盖。

团队首先尝试物理处理方法,但在处理到最底层涂漆层时,发现该漆层已经与老彩画紧密结合;于是不得不转而采取化学方法进行试验,谨慎剥离剔除,但发现漆层很难被软化,无法确保彩画在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清除漆层。

为了获取涂料与彩画紧密结合区域的图像信息,修缮团队首次尝试将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彩画修缮工作,结合高清摄影技术,提取隐藏在涂料层下面彩画的线条和颜色信息。此外,经过分析研究与专家论证,团队创新采用可逆隔离层,在保护原始彩画的同时,便于未来可能的再次修缮。

修缮团队在彩画隐蔽部位发现了几处题记文字,其中一处写着“京兆金荣排六又排小”。一名叫金荣的画师参与了协和彩画的绘制,并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经过查阅资料,工作人员发现金荣可能是后来在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彩画室工作的技术员,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正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前身。历史与当下,在这一刻交汇。

今年6月23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弧形廊民国初年彩画修复后观瞻活动在壹号礼堂和9号院举行。修缮后的彩画图案简约雅朴,线条流畅柔和,同时保存了百年历史沧桑感,传统装饰纹样与西洋花草图案交融生辉。

THE END
1.图书馆门口的大台阶算是被玩明白了图书馆门口的大台阶算是被玩明白了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Loaded: 0%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http://k.sina.com.cn/article_6586736436_m188999f3405301bvtk.html
2.中山大学图书馆,古色古香的韵味简直了!“阶梯自习室实在太酷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古色古香的韵味简直了!“阶梯自习室实在太酷了”。2023-12-13 14:19:32 青观察 福建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青观察 1.3万粉丝 宣传正能量,传播社会热点 00:10 电梯在维修 女子跟朋友开玩笑,结果维修师傅闪现吓https://www.163.com/v/video/VPKTO014C.html
3.冬日里的紫华书香房产资讯它恰似一所小型的图书馆,自上而下的环形流柱,几千册的书籍充斥其中,让人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这种感觉曾在大学有过,如今在紫华学府,又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即便耳边白发提醒我: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但是对书籍的畅想却未曾变化,还是那样神采奕奕,散发出理性而又神秘的光芒。 https://bd.news.fang.com/open/51739577.html
4.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助力服务再上新台阶 暑期,图书馆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借助新技术、新载体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智慧图书馆建设取得新成效。 图书馆对东丽校区科技馆(明德馆)和社科馆(老馆)RFID图书借还系统和多台自助借还书机、查询机进行整体升级,实现两校区三馆舍的统一图书借还管理,使师生借还图书更加高效。https://www.cauc.edu.cn/tsg/info/71807.jspx
5.中标公告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校内部分道路修缮及改造图书馆项目名称:校内部分道路修缮及改造图书馆台阶施工项目 招标人名称: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招标时间:2023年6月29日 中标单位名称:包1:中北兴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包2:北京正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招标联系人:张老师 招标联系方式:61227698 公告期限:自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https://www.ccbupt.com/tzgg/4ca78f9524c346d2b5b16c56b761941d.htm
6.高校图书馆台阶变身“彩虹阶梯”酷炫无比2016年4月14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门前36级台阶变身“彩虹阶梯”, 在蓝天白云飞鸽中沿着彩虹拾级而上,令人沉浸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美好意境之中。据悉这是在该校传媒与艺术学院开展的“用画笔、相机发现和展示真善美”的活动中,学子们创作的3D彩绘作品之一。 http://m.cnr.cn/jdt/ttyc/20160416/t20160416_521892054_tt.html
7.湖北大学的图书馆很不错,从外面看过去的时湖北大学的图书馆很不错,从外面看过去的时候非常高大上。整个大楼从空中看就是一本打开的书籍摆在地面,充分展现了图书馆的本质。大概是五层高,入口在二楼,是从门前的台阶上直接上去的。图书馆的里面造型不错,藏书室和阅览桌分布在四周的一圈,中间是直通的空的广场,从靠近中空部分的栏杆那里可以直接观看每层楼的https://m.dianping.com/review/92094184
8.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鄞州区(大学园区)图书馆通过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丰富“书香鄞州”文化名片建设实践,助推“全民阅读”再上新台阶,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延伸空间,主题书房做“加法”。鄞州区(大学园区)图书馆于2019年启动堇书房建设,打造新型的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的阅读发展空间,探索与社会机构合作打造文化空间新模式。堇书房https://nlic.cn/index/news/type/2.html?page=12
9.图书馆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一、创新工作,推动图书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图书管理主要负责人,我不断结合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己管理图书的思路,做到了创新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图书馆藏书数量多,种类多,进进出出中,总馆往往找不到书的单的盒,针对这种情况,我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代借图书程序,专门设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gongzuozongjie/20221108165010_5903985.html
10.这所学校恢复对外开放啦现为云南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传习基地 云南大学图书馆是 云南省单体建筑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曾获评国家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图书馆”之一 听说灯下徜徉书海 “抬头就能看到蓝天” 如此浪漫的学习体验 只云大独有 校史馆于今年开馆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7/28/032689869.shtml
11.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为何又高又长?“书山有路勤为径”!许多高等院校,往往将庄严肃穆、气势雄伟的图书馆建筑放置在校园突出的位置,通过一定的建筑形式和设计风格,使之成为校园的地标。 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图书馆是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35935平方米。图书馆北立面两侧自然张开,如一本打开的书,中间便由诸多台阶构成自然通道,显得恢宏大气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8292.html
12.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微博南京大学图书馆 11月11日 09:59 来自微博网页版 今晚18:30讲座,介绍web of science平台在科研选题与投稿中的应用,同时分享南京大学的web of science数据。欢迎大家来仙林图书馆校友之家小报告厅听讲座!小报告厅位于图书馆一楼大众书局旁,图书馆正南大台阶下校友之家1号门或西侧5号门进大众书局均可通。 ?https://www.weibo.com/njulib?refer_flag=1005050010_&is_all=1
13.九江职业大学图书馆本馆简介 九江职业大学图书馆是1985年九江职业大学创校之初建立的。2006年4月和2009年3月九江师范学校、庐山旅游中专相继并入九江职业大学,校图书馆也随之重组。3年多来,图书馆发展迅速,馆舍面积、馆员队伍、馆藏类型与数量质量、硬件设施、管理与服务水平等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https://www.jjvu.jx.cn/t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