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高校图书馆,未来这样办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阵地。半月谈记者在各地走访时看到,针对当前大学生阅读率走低、图书馆空间资源紧张等问题,一些高校图书馆着力改造升级、优化服务,更好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推动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业内专家认为,在数字化浪潮、建设“未来学习中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升级还在路上,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让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对于高校而言,要让学生爱读书,首先要让学生爱进图书馆。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充分尊重适应当下学生阅读偏好与习惯的基础之上,着力提升服务、贴近读者,让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北京大学图书馆外景

“引路人”提升阅读“方向感”。读“课外”小说多、读“专业”书籍少是目前“00后”学生借阅情况的一个典型特征。“我们问了一些学生,为什么不爱读专业书?学生们普遍回答,没有人指点方法,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没有人答疑解惑,拿起来读了也读不下去。”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赵丹说,为解决学生专业书“读不懂”的问题,学校图书馆定期开展专家导读、师生共读活动。

荣誉激励增进阅读“价值感”。东北大学图书馆自2016年开始,每年在本科毕业生中筛选借阅数量最多的学生授予“阅读之星”荣誉称号。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郭长宁本科期间借阅了400多本书。阅读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让他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我对考研专业与院校的选择,就是在阅读中慢慢培养和发现的。”郭长宁说。

让图书馆空间和服务与时俱进

由于图书馆面积有限,馆藏空间日渐捉襟见肘。北京一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纸本图书近百万册,“上架的图书不到1/3”,其余大部分藏书只能存放在地下室“压箱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自习空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学期期末、考公考研考期将近等特殊时期,图书馆更是“一座难求”。

“大学生是年轻型、知识型群体,小组活动意愿强,具有依赖网络、重体验、重交流等特征,更倾向于可以自主使用的灵动空间。”浙江树人阅读研究院院长平静认为,大学图书馆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优化图书馆空间设置、提升空间利用率,与时俱进提供智慧化的学习空间,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24小时书房

2021年3月完成改造的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除了增设自习座位,还新设多媒体阅览室、休闲阅览区、研讨间、朗读亭等功能性区域,更好满足了师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智慧化改造也成为高校图书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新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师生在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的任一书架,用手机扫描图书馆馆藏条码,轻松一点就能完成借书服务。

南华大学图书馆则引入图书盘点机器人,自动识别、上传摆放不规整或摆放错误的图书。机器人1小时可以盘点完以往需要一两天才能盘点完的图书,还不会出错,有效解决了图书馆盘点查找工作量大的难题。

让图书馆更好服务未来学习

2021年11月,教育部提出建设“未来学习中心”任务,鼓励一批高校依托图书馆试点建设一批“未来学习中心”。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建设方向。

高校图书馆应成为高校研讨的“阵地”、学术的“心脏”。“学生校内交流空间很多,可以是教室、宿舍甚至食堂,但图书馆更能促成学术性的深度思考与研讨。”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毛振华认为,未来学习中心将逐渐摆脱孤立的学习空间设施,更加注重用户、设备、环境的互联和共享。

毛振华说,高校图书馆的功能除了要为师生提供借书服务,更要为大家“谈书”“论书”提供一流的环境。“未来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上应当努力打造更优质的学术研讨集中式阵地,让图书馆不仅成为高校藏书的宝库,更成为高校学术的‘心脏’。”

高校图书馆也应成为数据利用更科学的“开放空间”。蒋耘中认为,当前全国高校图书馆都很重视图书数据库资源的购买和引进,一个学校有几十乃至几百个数据库资源供师生查询使用早已成为常态。未来优质的高校图书馆不仅比的是谁家的数据库多,更比的是谁能够把数据真正用好、管好。

高校图书馆还应积极转换角色,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重庆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杨新涯等专家认为,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从知识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学习和研究合作伙伴,把智慧图书馆空间融入到学校整体发展中,成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参与采写:魏梦佳吴文诩)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大学城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邮编:350117

THE END
1.大学图书馆,为学子创造各种可能无论学生对哪个专业感兴趣,都能在图书馆中找到相关的书籍和学术期刊。图书馆还定期购买新出版的图书和文献,保证学生们能够获取到新的学术成果和发展动态。此外,图书馆还拥有珍贵的古籍、特藏和罕见文献,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机会。 再次,大学图书馆是学生精神世界的氧气站。除了学术书籍和期刊,图书馆还https://www.jarhu.com/news-3892.html
2.图书馆2017年,图书馆主办的这份《高职教育研究参考》,聚力学院教学改革,围绕学院建设进行相关资料的摘编整合。这一年,本刊围绕学院新措施,实施导师制、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进行可行性研究文献摘编;围绕工作热点,社会热点及时编辑“教”与“学”、“高职党务工作”专辑或专栏;曾带问题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了解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528.html
3.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精选十篇)识场所。学校图书馆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在图书馆里,大学生可以 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汲取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 西,尽情享受文化知识的熏陶,提高他们对祖国悠 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知识掌握,培养他们美好的情 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大学生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钻研科学文化知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0ag0w6.html
4.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河北工业大学 郭 然 一、本课题的基本概述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一种不同于过去二级行政机构的新的管理体制,其实质是使学校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学院在学校总的目标、原则指导下,拥有足够的与它担负的责任、任务相一致的权力,与担负责任、任务相适宜的利https://www.hebjgbz.gov.cn/cms/preview/hbjgbz/llyj/jgbzyj/101597838549621.html
5.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思考论文再就读者方面来说,许多读者当他还是学生时不希望学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担心社会公众人士抢占他们的资源,但等他们毕业工作后又希望高校图书馆能够对社会开放,以致学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开展得不尽人意。 三、学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校图书馆是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这种观点在面对当今学习型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154664.html
6.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14篇)图书馆非常重视职工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职工业务素质。首先,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教育计划,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研读十七大报告原文、集中研讨、听辅导报告,对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理解,收获很大;二是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的,采取派业务骨干到南京学习和全馆同志集中培训学习升级版汇文管理软件的办法,提高了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19101925_2266433.html
7.中小学部荟同学校戴珊持有中山大学图书馆学学士学位及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她在广东双语学校拥有三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负责开设小学历史选修课程和图书馆课程。除此之外,戴珊还带领团队建立了学校图书馆,在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的同时,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全面支持。 张珊 http://www.huitongschool.cn/teacher/team/primary/index_4.html
8.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通用14篇)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 4 我校图书馆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之,学生最喜欢的校园场所,然而这些远远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在硬件和阅读活动不断开展的基础上,这学期图书馆重点工作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方面将阅读活动和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活动更入人心,更有特色,同时着力在老师中间推广阅读,包括老师们对阅读活动参与的主动性、阅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20226152953_4828926.html
9.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服务的重要机构;是大学生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对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2月22日,这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教务处召开了科室负责人会议,提出转变思想观念,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要求走进二级学院,听听他们的心声https://lib.ynenc.cn/xsdt/9262428255.html
10.关于大学生学习的调查报告(通用10篇)(1)先我对成都区县的初、高中入学费进行统计,所有重点中学收费不低于1万元。若你不是该地区的学生,则还须交“建设费,一般在1万元左右。这样,一名外地生到这里上中学,他就必须缴近2万元的费,比上大学的费用高了近4倍!一般收费状况如下:略 (2)中小学校学校乱收费缘何成“无底洞”?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点: https://mip.ruiwen.com/gongwen/baogao/706804.html
11.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电子文献发展政策编制指南政策法规近年来,电子文献已成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献的特殊性对文献资源建设决策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编制电子文献发展政策指南的目的,是为国内高校图书馆编制各馆的电子文献发展政策提供指导,推动电子文献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对于丰富馆藏发展政策的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https://www.gxaqzy.cn/lib/zcfg/content_3420
12.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分类评估方案的若干探讨原复旦大学副校长 教育部第二届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摘要:本文通过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分类评估方案的研制,对新一轮评估的指导思想、高校分类及评估模式、评估结论等顶层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还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对评估方法的改进作了探讨。 https://www.cnsaes.org.cn/homepage/html/magazine/gjpg/gjpg_zdgz/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