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介绍

《中图法》以前的全称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还有《中国图书馆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通过第四版修订,把《中图法》和《资料法》合二为一,通称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一编制原则

分类法是按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罗辑分划分和系统排列形成的类目一览表。分类法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以科学技术和文献出版的实际为基础,将科学性、实用性、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二,以编制分类检索工具和进行文献检索为基本功能,兼顾文献分类排架的需要。

第三,分类体系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依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应用的原则构建的逻辑系统。

第四,标记系统的设计和标记符号的配置,要充分满足分类体系的展开和不断扩充的需要,有较好的结构、以揭示类目的等级结构,力求简明、易懂、易记、易于扩充。

第五,兼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类分文献的需要,编制不同功能、不同体裁的系列版本,为全国文献统一分类编目,实现书目数据共享创造条件。

二基本序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三基本大类

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形成了22个大类的知识分类框架,序列为: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四中图法的体系结构

中图法的体系结构是一个树形结构。所有类目进行线性排列构成类目表。在这个等级列举体系中,每个类目都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一个主题在分类法中只能有一个正式位置和分类号),类号是先组式的,各个类目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是相互关联的和制约的,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等级列举体系,结构清晰,便于理解和掌握,具有很好的系统性和族性检索功能,对文献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

五标记符号

间隔符号置于字母段之后,自左至右每三位数字之后加一圆点,当最后一段正好为三位时,其后不必再加圆点。例如:H319.4,TS102.527

TP311.138FOXP

2a推荐符号

《列宁论图书馆》,A267,互见号为G25a。

《实践论》,毛泽东著,A424,互见号为B023a.

该号置于总论复分表号码之前,是总论复分号的前置标识符。凡依总论复分表分,必须标记此符号。例:

《现代天体力学会议文集》,入P139-532

4()国家、地区区分号

《美国小麦杂交育种经验》,入S512.103.51(712)

5=时代区分号

《古代长度计量仪》,入TH711.2=2

冬季温度预报P457.3<114>

城市水质检测X832<333>

9辅助符号组合及排列顺序

在类号组合时,有时会涉及几种辅助符号的同时运用。一般来说,一个主类号使用的辅助符号以不超过两上为宜,使用过多,一方容易产生类号涵义的不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排检难度。

《中图法》是为适应不同的图书情报机构、类分不同文献的共同需要而编制的,但每个图书馆又有积各自的特点,即使是综合性图书馆、情报所、在藏书重点,藏书规模、读者群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专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就更不尽相同了。所以,对于一个具体的图书馆来说,对《中图法》的使用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有必要在本馆分类细则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馆性质任务、馆藏规模以及读者需要的使用本。

1选择使用类目的详简程度

2规定出类目仿分、复分的范围和办法

3对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的使用作出选择

控制文献分类标引专指度,不仅决定于主表类级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复分表的使用情况。有时一个类号经使用复分表后,专指度会增加四、五级。选择时要作出哪些复分表使用、哪些不使用;哪些复分表的子目是全部使用,还是使用到哪一类;哪一级类目使用复分表,哪一级类目不再使用复分表;复分表子目中的再细分注释是采用还是不采用等等。

4对交替类目的使用作出选择

一般没有特殊要求的图书馆应遵循类表的规定,专业图书馆和有特殊要求的单位可以根据本馆情况,有选择地启用交替类目。

例如:[S—9]农业经济宜入F3

如果是农业图书馆需要启用该类,则去掉[],S-9可仿F3细分,F3变为交替类。

6对某些类下的同类书区分方法作出规定

《中图法》部分类目下有关于同类书区分的说明,如按名称排、按年代排、按届次排、按到馆次序编号等,这是推荐性,各馆是否采用,如何采用,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上述各种情况,都须一一记录在使用上,对于日常分类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处理的方法,应注意积累,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以便大家共同遵守。

七.同类书的区分和书次号的编制

通过分类使每种图书获得一个或几个分类号,即该书的内容属于一个或几个类。反之,通过分类,在同一类号下汇集了许多相同主题,但不同书名、不同著者、不同出版者的图书,从管理与使用的角度出发,还有必要对同一类号下的图书进一步区分,以达到不同种类的图书有一个个别化的编号。同类书下对特定图书的个别化编号,即通常所说的同类书区分号,简称书次号。书次号使相同类号下的每种图书在分类目录和分类排架中有一确定的位置,从而方便图书的管理和利用。

书次号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类型:

(1)以图书的固有序号为书次号的,如专利文献的专利号,标准的标准号,技术报告的报告号。

(2)以图书的某外部项目的编号为书次号的,如图书的著者编号、书名编号、出版年代编号、会议届次编号等;

(3)以图书的某些内部特征的编号为书次号的,如涉及的人物编号、地名编号、机构编号等;

(5)几种书次号结合为书次号的,一种书次号不能完全实现个别化时,往往需要另一种书次号补充。

(一)种次号及其编制法

物理O4

《普通物理学》,《物理学》,《大学物理》,索书号依次为:O4/1,O4/2,O4/3

(二)著者号及其编制法

著者号是根据图书责任者的姓名字母与字顺规律特点而形成的号码。

著者号码归纳起来有拼号法和查号法两类:拼号法指无需编制著者号码表,而依据规则取号。如依著者的姓名外文首字母或汉语拼音首字母取号,依据四角号码规则取号。这种方法往往会造在过多的重码,故一般较少采用。查号法指依据事先编制好的著者号码表取号,著者号码表如美国的《克特著者号码表》、俄国的《哈芙金娜著者号码表》、日本的《植村长三郎著者号码表》、我国的《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等。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规范控制性,有利于集中编目和在版编目,有利于标准化和资源共享。

(三)著者号或种次号的再区分问题

同一类图书下,使用种次号或著者号区分后,相当一部分图书已经实现了一个物理单元的个别化编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图书,如集中分类和给种次号的多卷书或丛书,按著者号给号时,同一类下同一著者的不同著作、同一著者的不同版本、译本等,都还末实现一个物理单元的个别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再区分。

八.互见分类和分析分类

1互见分类(附加分类)

指一种文献除按其全部内容或重点内容进行分类外,再对其中的非重点内容,或因分类规则所限,没有得以揭示的其他整体性内容进行分类。需要作互见分类的文献主要有三种:一是文献内容具有多学科属性,二是文献中有若干个并列的主题,三是因分类法规定按某种形式集中文献,而不能揭示其学科属性的。

2分析分类

是指对文献的局部内容进行分类,如:对整套文献中的某一种,对文献单元中的某一知识单元进行分类。例如丛书。

互见分类和分析都是对文献整体分类的补充,是提高文献分类标引深度的主要手段。由于一种文献从不同的学科属性或以不同的研究对象在分类检索系统中重复反映,增加了检索途径,可以使文献得到充分的揭示和利用。

九检索工具的组织

由于现在图书馆大都采用了计算机检索,那么我们传统的检索工具卡片了就取消了。但是考虑到中学图书馆在现代化条件的限制,可能还有很多图书馆还在使用卡片目录。

一般来说卡片目录有几套视各个图书馆的具体情而定。一般来说有三套公务目录和三套读者目录。也可以公务目录和读者目录合用。也就有三套目录就行。

这三套目录就是分类目录,书名目录和著者目录。

分类目录按分类法给的类号的次序排列,分类号相同的再按书次号大小排列。需要重点提一下的是,关于互见卡和参见卡的组织

THE END
1.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方法1、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方法 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经过分类,将它们合理科学地组织起来,不仅有理论上的阐述,而且有许多图书馆长期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这些珍贵的经验,经过概括总结,已形成了图书分类规则。遵守和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正确地使用分类法,保证图书分类的一致性,以提高分类质量。 第一节 图书分类工作的基本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00020917.html
2.游戏玩家的知识宝库,图书馆图书分类与编号的奥秘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图书馆无疑是一个宝藏之地,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历史研究者,还是对于游戏开发人员,图书馆都是获取灵感和知识的绝佳场所,而要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轻松找到自己所需的宝藏,图书的分类与编号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图书馆图书分类及编号的奥秘。 http://www.honsei.com.cn/yxgl/26094.html
3.农家书屋图书分类方法为了便于乡镇、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上架图书的分类,我们简单记录整理了下列方法供大家参考. 农家书屋配置的图书品种不多,主要是针对农村读者,所以农家书屋管理员在进行图书分类时,要以实用为原则,尽量将一类图书合并在一起,便于查找,便于村民借阅,所以分类要力求简洁、实用。 http://www.szqlib.cn/content/?87-87-99.html
4.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图书馆(一)偷窃图书、报刊者(包括从窗户往外抛书者、不办理手续夹带者、撕书者、冒借者等等)除通报有关部门处理外,并在图书馆网站给予曝光,和一定的经济处罚。 (二)盗用他人借书卡借书,或用其它方法,将图书占为已有,作窃书论处。 七、遗失书刊资料经赔偿后又找到原书而无缺损,在三个月内,可凭原书到图书馆办理退https://tsg.cqcfe.com/channel_25948.html
5.分类知识了解图书资料的分类排架方法 图书馆拥有数量巨大的文献资料(包括印刷品、光盘等等),如果不对这些文献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按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排列,那么当需要某种文献时,不仅是读者,就连管理人员自己也会象大海捞针一样,无从寻求,难以迅速准确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了便于读者使用藏书,在图书到馆后https://library.hsfz.net.cn/tsglyf/tsyd16.htm
6.学霸带你了解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服务功能例如,藏书部负责新书的采购和分类,这相当于游戏中的资源管理,确保每一件资源都能被妥善管理和分配。借阅部则如同游戏中的任务管理系统,处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确保书籍能在用户间流转自如。通过了解这些组织结构,你可以更清晰地知道如何高效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就像在游戏中掌握不同角色的功能一样重要。https://blog.csdn.net/stevenchen1989/article/details/141693330
7.关于图书的管理制度4、图书分类使用《中图法》,著录以《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为标准,设置馆藏书各目录和分类目录。采用计算机的图书馆,分类后编目并输入微机。 5、对新书及时加工,投入流通。 6、有重点、有选择地宣传优秀新书,定期发布新书通报或简介。 外借室工作职责 1、整理、维护开放书库的书架,书刊排列正确、整齐。 https://www.yjbys.com/zhidu/3095701.html
8.公共图书室管理规章制度(通用17篇)二、图书购回后,经验收人验收并加盖公章,进行总括登记和个别登记。 三、图书经加工(分类、编目)后入库,按索书号排架。 四、藏书室图书凭证借阅,特藏书一律不外借。 五、有保存价值的报纸、期刊,年终应合订成册,列入图书管理。 六、及时做好进馆新书的保护和破损图书的修补装订工作。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20714083712_5293730.html
9.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https://baike.sogou.com/v6018445.htm
10.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肿瘤学(R73)各类型图书馆(G258) 世界各国图书馆事业(G259) 情报学、情报工作(G35) 情报学(G350) 情报工作体制、组织(G351) 情报资料的搜集、保管、处理和利用(G352、G353、G358)情报检索(G354) 情报过程自动化的方法和设备(G356) 文献复制方法和设备(G357) 世界各国情报事业(G359) 博物馆学、博物馆事https://m.360docs.net/doc/6b3238597.html
11.关于图书的管理制度(精选25篇)1、逐步完善图书馆图书的借阅管理工作。由学生图书管理员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借阅,学生自行选取图书,然后由学生图书管理员配合管理老师在登记借书日期、书名、价格。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阅读所借图书,并且保管好。图书的流通率比较理想。 2、做好图书搬迁工作,组织师生搬迁图书室,并且完成分类、整理、上架等工作。 https://www.jy135.com/zhidu/79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