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本位”到“人本位”:将图书馆升级为新学习中心教育综述省常中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基石,应该成为学校变革的先行者。新时代学校图书馆的定位将由“书本位”的阅览服务转变为“人本位”的多元学习空间与新型复合功能,通过空间布局的设计和场馆功能样态的变化,引发学习场景革命。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在新升级改造中,着眼于全学科阅读,建设阅读型多元学习中心,通过师生共建和新技术驱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智慧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

学校的文化基石隐藏在校园图书馆中,想要提升学校的文化高度,图书馆一定是学校变革的先行者。只有激活图书馆的教育使命,才能更好地重构学校的教育生态。如果学校只能精心设计一个地方,那应该首选图书馆;如果教育只能够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引导阅读、推动阅读。一所学校把营造书香校园做好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一所学校里,学生都愿意去图书馆,这就是一个有良好教育的学校,就是一个社会可以放心的学校。

新时代学校图书馆的定位已然转变,从前只发挥借阅、馆藏功能的藏书馆将由“书本位”的阅览服务,转变为“人本位”的多元学习空间与新型复合功能,最终通过空间布局的设计和场馆功能样态的变化,引发学习场景革命。新时代的图书馆将支持更多的学习方式展开,使其更具备互动性、体验性、生活性、科技性,成为反映学校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区。

阅读能力是每个人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关键能力,也是胜任所有职业的基本能力。对中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从“学会阅读”向“通过阅读学习”的过渡。“学习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的重要内容,而“通过阅读来学习”是各学科共有的重要学习方式和途径径。。我我们们要全面认识和把握阅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将“阅读”从单纯的语文素养范畴转向学习能力体系,从长期占主导的文学性文本阅读,转向兼容实用类、信息类文本的阅读视域。

图书馆是知识和信息最为集中的场所,可以专业地综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阅读能力、研究能力、文明礼仪、终身学习能力。多年来,我校除了语文学科组,其他各学科教师均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书目,在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料搜索与阅读交流活动。个别爱读书的教师还在图书馆认建个人教师书架,在那里摆上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推荐的好书,以及个人出版的著作,让教师读书的状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阅读现场的读者之间,会发生微妙的互相影响作用。一个读者的专心姿态会影响其他读者,形成连锁的心理暗示,把大家都带进这种状态。图书馆利于阅读的环境让师生在此培养乐于阅读的习惯。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书结缘,校园才会浸润在书香之中,浸润在文化之中。

要把学校图书馆从传统的“藏书之地”转型为“阅读型多元学习场馆”,首先要做的是基于对现有场地和建设愿景的综合分析,探讨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从而整合最合理的功能模块进行整体规划。这不只意味着单一功能的解读,更需要从资源、课程、使用、技术等方面全面分解,不只是对于一个场所的简单搭建,而是对于教育发生方式的重构。

现代学校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强调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学习,为孩子提供多种学习路径、多个学习角度,让他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因此,学校需要提供便捷式探究式互助式的学习空间,构建除课室、实验室之外的更多元的“学习中心”,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赋能、自觉发展,培养他们的批判创新思维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我们竭尽所能将学校图书馆改造升级为悦读馆、多元学习空间,配备先进的智慧学习研讨设备,营造不同意见交流互动的氛围,就是为了让师生能够在书香环境中一起沟通交流、对话合作、批判创新,期待在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变革中成功创建新的“学习中心”。

原本功能单一的图书馆,经过重新定位设计,可以作为阅读中心,在学校全面搭建泛在化阅读系统与课程,以阅读为核心组织家校共育、师生探究教学的关系群,以及进行以图书馆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场馆学习,与智能社区等进行融合。

在空间呈现方式上,图书馆以“没有隔阂的大阅读空间”为主题,结合浓厚的岭南文化气息,规划极具人文和书香气息的阳光阅读区。同时,图书馆充分利用每个开放或半开放式空间,按动静区域和读者行为设置自主学习、小组阅读、阶梯式(俱乐部)阅读、大组研讨、电子阅览、智慧学习空间等多元学习区,增加空间的互动体验性,作为校本课程的实践基地之一。此外,为了提高学习空间的利用率,图书馆以几个精品选修课程的不同教学模式为蓝图,规划不同主题的学习空间。

图书馆空间的设计,不只是学校设施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使师生与空间建立新的互动关系,用文化意象来凸显场所的符号价值。在整体设计上,砖雕、月洞窗、博古架、罗汉床、天井庭院等使图书馆诗意宁静,充满岭南韵味。

图书馆装饰的细节也非常考究,我们从色彩、质感、使用、环保指数等多方面的综合指标出发,根据学习场景选择合适的灯具、陈设物品、展示架、可移动组合家具等。个别学习空间使用可移动组合的桌椅、可板书写字的推拉门、展示架,让师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之间便捷地切换场景。

部分学习空间内设有作业展示墙、展示架,墙面有挂图、学生作业作品、自制教具等,让学生沉浸其中,满足小组合作、主题探究等多种需求。整个图书馆空间体现出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设计,从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使他们在面向公众的展示中获得认可,获得成长。

在图书馆开放管理过程中,我们以课程思维推动教师、学生参与图书馆的规划与运营,建立了义工团队。师生义工团队全面参与图书馆的运营管理,通过自编的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图书馆技能与实务操作培训,让学生在职业体验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除了深化传统意义上的图书保存与借阅功能外,图书馆主动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展览欣赏、升学咨询、休闲娱乐等活动,让来到这里的师生或家长各取所需,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化熏陶。例如:图书馆推出的“真人图书馆·邂逅图书馆之美”系列阅读活动,倡导读者将阅读、旅行、职业生涯、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密切了人、书、馆、校的联系,让读者在诗与远方的旅“图”中感受图书馆的温度,颇受读者欢迎。

学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地激发活力、提升能力、主动作为,释放文化的魅力,营造以文化人的氛围,才能更好地引导师生、服务读者,切实承担起服务育人、文化引领的使命。

在图书馆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学校基金会、校友会广泛发动校友全程参与。校友们踊跃捐款捐设备,彰显华南师大附中学子“反哺母校、回报社会”的义举,为学弟学妹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校友们参与学校的建设、为学弟学妹们开办华附沙龙互动学习,成为“追寻附中人足迹”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杰出校友钟南山院士到馆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仰慕的同时激发起好奇心和阅读欲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循着名人的脚步,与他们一起经历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在心里萌发榜样的力量和梦想的种子。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现代图书馆空间的管理手段日臻丰富。尤其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赋予图书馆空间全新的内涵,简单且重复性的管理和服务通过智慧图书馆平台“自助”完成,使读者的自主性、自由性、选择性、便捷性大大增强。

在图书馆改造升级过程中,我们特别加强了阅读推广数据平台的研发,如开发了“学习空间管理平台”“读者个人年度阅读账单系统”,动态采集与智能挖掘读者在图书馆的行为数据,包括入馆次数、泡馆时长、借书情况、学习空间利用情况、上网次数与时长、志愿服务次数与时长、信用积分的增减记录,实现对用户学习阅读需求的精准画像,为学生自我反省、自觉成才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清单。

我们为大部分的学习空间搭配了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和高清录播直播装备,使图书馆在空间上突破界限。AI、VR、5G等更多前沿技术的运用,则可以助力图书馆的未来有更多可能。

总之,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与教学发生的中心,应具备更具前瞻性的定位与规划、人性化的分区及服务功能、灵活性的课程及活动、专业化的资源及管理、先进的装备和升级空间,以及更多元化的情境和沉浸式学习的可能。学校应推动图书馆逐步成为校园内的“场馆学习”新地标,以及教育理想生态的模型。它应该为校园社区共享、学科课程支撑、信息素养培养、资源“最强大脑”提供新时代的建设样板。

THE END
1.建设图书馆的意义图书馆网站馆务公开建设图书馆的意义 一、文化遗产 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它担负的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任务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它是以文献为物质基础而开展业务活动的。http://www.nanao.gov.cn/stsnaxwhgdlytyjgkml/stsnaxwhgdlytyjgkml/zwgk/whjgxxgk/tsgwzgwgk/content/post_842903.html
2.关于图书主题活动的策划方案同时让同学们了解书桥活动,激起同学们惜书爱书的情感;让分享书籍、分享思想的信念深入人心,鼓励在校学生积极捐书,进一步增加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共享资源,通过采用无人管理模式,提高学生们借用捐赠书籍的诚信素质,掀起一股校园诚信风气。同时便收集读者意见反映给图书馆,更好的维护书籍,及时统计丢失书籍,补充更新书籍。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cehua/3328919.html
3.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2、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意义 建设好高校图书馆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全面育人功能,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中所接受的一些基本思想、基本观点,所形成的基本感情、基本心理活动行为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78656.html
4.20220211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学习)具体到本课题中,是指进一步探索图书馆课程建设的价值意义和方法策略。通过建设图书馆课程,建立资源丰富、组织完善、制度明晰的学校图书馆,重构独具创意、丰富多样、指向未来的阅读课程,指导师生开展各类目标明确、注重创新、富有实效的阅读活动,通过课内外联结、学科融合、阶梯式上升的阅读实践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https://www.jianshu.com/p/775fb8fc23c6
5.大数据建设意义浅谈大数据浪潮下智慧图书馆建设在大数据时代下,不仅加速了智慧图书馆建设,也延伸了智慧图书馆服务功能。智慧化服务,探索未来场景功能生态,提升图书馆服务智慧化;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全馆社会化运营,推进图书馆服务特色化;借阅服务模式,线上线下结合,轻松借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风貌,也让图书馆本身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10785/article/details/110365181
6.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3.资源共享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地域界限,使图书馆的联合在网上实现,各信息服务系统相互融合,用户能随时随地与任何系统相交互,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地位,数字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地位。长期以来,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https://www.360doc.cn/article/31307318_730791744.html
7.图书馆提高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就是在文化与价值上有所关注,是回应家长关心、学生关切的重要问题。2022年4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有关情况,强调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改变职业学校给人教育质量不佳的印象,加强职业学校学风校风、师德师风建设,营造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1113.html
8.文化自信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建设大陆桥视野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文化服务创新建设能够有效地培育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然后指明了文化自信背景下创新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建设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建设 https://www.dlqsyzz.com/8507.html
9.图书馆活动方案(通用17篇)今年4月23日是第xx个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为响应温总理多读书的号召,在第xx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图书馆通过世界读书日,宣传现代阅读方式,培育读者良好的阅读方式,提倡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增强广大师生的'读书意识,同时促进校风、学风以及和谐文明校园的建设。 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102/3138847.html
10.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11月启幕此时此刻,学校的困境,变革的难题,常常源于价值体系、顶层设计的模糊不清,以至于我们所用的力气,一部分彼此抵消,一部分没有意义。教育实践总是留下一些散落的珍珠,串不成美丽的项链。 今时今日,教育人的“痛”和学习者的“病”,藏在学习进程教材与世界的冲突磨合中,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目标缠绕下,分数与能力的无力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toutiao/2020/08/26/25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