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互融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引言】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摘要】当前,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适用性、便捷性是影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主要因素。图书馆在为基层群众提供阅读服务的过程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呼和浩特市创新实施“鸿雁悦读”计划,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为纽带,打通图书馆、新华书店和农家书屋的阅读资源,探索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深度对接的途径,着力推动全民阅读。一方面,盘活现有资源,构建便捷的阅读网络。以图书馆总分馆制为依托,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基层网点、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合作,在全市设立64个分馆;将农家书屋体系的“草原书屋”纳入

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建成全国首家无人值守书店及在线服务平台,读者可凭借“鸿雁”读书卡通借通还,实现资源融通,有效弥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创新供给方式,将部分采购权交到读者手中,读者可以在新华书店各网点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和借阅图书,将原来由政府采购图书的“配菜”模式变为“群众点单、政府买单、新华书店送单”的“上菜”模式,深受群众欢迎。

“鸿雁悦读”计划的有力实施,进一步推进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倍增效应,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鸿雁悦读”计划全民阅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背景情况

公共图书馆在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上述问题。如何向公众提供精准、便捷、优质的阅读服务,培育全民阅读氛围,建设智慧、开放、绿色、共享的文化生态,是摆在政府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为破解这道难题,经过前期调研、精心策划,2017年4月,呼和浩特市原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筹备实施推动全民阅读的文化惠民工程。随后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和专家论证会,于2017年11月23日正式启动了“鸿雁悦读”计划。

二、主要做法

“鸿雁悦读”计划立足于破解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打通社会资源,进行跨部门跨行业合作,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借阅服务;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提升合作机构的经济效益、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同时,通过与基层书屋的合作,盘活文化存量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一)馆店融合,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

为满足当今读者日趋个性化、多元化、随机化的需求,图书馆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馆藏选择,把以读者导向为中心的图书选购方式贯穿其中。将专业的图书馆采购与读者荐购相结合,把群众“点菜”与图书馆“上菜”相结合。图书馆成立选书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读者和图书馆理事会成员等专家组成,定期决策并及时调整图书馆图书采购计划,完善图书馆藏书体系。通过“鸿雁悦读”线下、线上图书荐购将读者选择的图书直接纳入馆藏,并通过大数据积累分析读者阅读喜好,定期调整图书馆馆藏采购计划,从而使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图书馆馆藏建设中,促进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健康有序发展。

(二)多方合作,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创新

推出“图书馆+”模式,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呼和浩特市在调研中发现,仅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难免同质化,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还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完善多元互动供给格局。

“鸿雁悦读”计划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在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中,图书馆向合作单位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负责图书流通、读者管理、信息发布以及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合作单位负责提供场地、日常维护和信息反馈。由于实现了通借通还,方便读者就近阅读,就近借还图书,打破传统图书馆建筑之“墙”,让图书服务融合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除与新华书店合作外,图书馆还与机关、部队、学校、医院、社区、银行、商场、加油站、市民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合作,加快体系网点快速布局,实现市区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社会机构等64个网点全面联通。对于合作单位,图书馆以读者借阅量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年度考评,服务效能发挥好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参加“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十佳鸿雁书屋”“最美图书管理员”的评选。

“鸿雁悦读”计划使群众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了阅读服务,为各类社会合作机构吸引了大量读者和消费者,带动了零售业务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消费,提升了文化品位。政府通过指导要素自主配置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这种机制创新,构建由点及面、多点互动、开放、共享的阅读新生态,实现了群众、图书馆、书店、其他社会力量和政府多赢的局面。

(三)打通资源,快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鸿雁悦读”计划推行多点覆盖,创新借阅方式,推动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已基本实现了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城乡接合部设施网络建设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和难点。为了尽可能提高“鸿雁悦读”计划的覆盖面,图书馆推出了自动借售一体机、流动图书车作为有益补充,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

在服务网络方面,“鸿雁悦读”计划依托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构建了以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为中心馆,旗县区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的四级服务体系网络。读者持身份证在各网点均可办理读书卡,实行“统一办卡、统一管理;一处办卡、多处可用;免费服务,资源共享”。全市所有网点实行图书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调配、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鸿雁悦读”计划还将农家书屋体系中的草原书屋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终端。经过多年建设,截至2018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有草原书屋1万多个,呼和浩特市有草原书屋966个,每个草原书屋都配有一定数量的书刊和电子音像出版物,成为农村、牧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终端。为进一步发挥草原书屋的作用,优化公共文化资源存量,2018年11月,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将全市部分草原书屋纳入总分馆管理体系,将草原书屋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与公共图书馆融合,将草原书屋的书刊音像资源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统一编目,统一检索,并为纳入总分馆体系的草原书屋配置了电脑和百余种图书,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加挂“鸿雁书屋”牌子,推动公共图书馆体系、农家书屋体系实现资源融通,有效解决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充分发挥流动图书车的作用,开启公交服务模式。流动图书车是一座流动的图书馆,车内装载各类新书2000余册,装备自助借还机、自动化遮阳篷、电视、书架、座席等。流动图书车采用开架阅览的方式,还可为读者现场办理读书卡,提供图书借还、信息咨询等与中心馆相同的服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流动图书车由专人负责,实行公交化管理,每月定时定点开进旗县、乡村和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等服务网点,让市民畅享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成果。

(四)科技支撑,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时空边界

打造“鸿雁悦读”互联网支撑与资源整合体系,构建全民阅读“云服务”平台。实现读者、图书馆和新华书店三方共享数据、共享需求、共享渠道,建立了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由资源整合管理、书店管理、图书馆管理、读者管理、大数据分析、专家推荐、读者借阅、总分馆八个子系统组成的“鸿雁悦读”平台。通过资源整合管理子系统,将图书馆以及合作单位的书报刊印本资源、数据库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在一起,面向用户提供检索、阅读、下载等“7×24”小时的数字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将来自全国各地图书馆、实体和网络书店汇聚在一起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供书店进书、图书馆购书、读者读书参考借鉴。通过一站式在线服务,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性。

(五)立足培育,打造“鸿雁悦读”品牌系列活动

“鸿雁悦读”计划使图书借还更加便捷、图书购置更加科学、图书选择更加多样、阅读体验更加丰富。新华书店作为营利性文化企业,在扩大社会影响力、实现经营销售良好增长的基础上,也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彰显了新华书店的服务优势、经营优势和创新优势。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提高了读者到馆率和图书流通率,大幅提高了读者满意度。图书馆和新华书店通过产品、业务、活动的紧密协作,实现了双方的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了自身的服务价值。“鸿雁悦读”计划实施以来,截至2019年5月1日,呼和浩特市图书馆累计到馆人数180万人次,新增读者12324人,借书13万余册次;新华书店自助办证机办理借阅卡2.5万余张;共举办各类讲座、活动180余场,参加人数5000余人,开展流动服务80余次,服务人数7000余人。

三、经验启示

作为一次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创新机制的生动实践,“鸿雁悦读”计划的特色亮点在于:政府有效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机构与经营性文化企业深度融合;借助社会力量,公共文化设施网点快速布局、快速推进;互联网+全民阅读,有效带动了互联互通的网络平台建设;以典型项目带动和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从孤岛化走向体系化;变革了公共图书馆传统的采购方式和业务流程,创新基层公共图书馆资源采购方式;探索了公共文化促进文化消费的实现方式。

1.公共文化服务要坚持共建共享的理念。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建立协同机制,明确2.推进,突破部门界限,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

5.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巨大力量。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打破单一性行业边界,加强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搭建起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网络,顺应移动化传播趋势,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服务模式,切实增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思考题】

1.结合“鸿雁悦读”计划的实践,分析思考全民阅读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分析思考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3.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如何创新,以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THE END
1.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发展由谁来主导?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于2024 年 10 月 23 日-25 日举办“AI 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暨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 2024 年年会。参会同行给我分享了几张报告PPT(详见延伸阅读部分)。北京大学原副馆长陈凌《AI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思考》提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5/6690723_1141550696.shtml
2.市南区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揭秘未命名市南区图书馆最新发展规划旨在提升服务质量与满足读者需求。规划内容包括扩大馆藏资源,增设数字化服务,推广阅读活动,提高读者参与度。通过优化阅读环境,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图书馆将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线上服务效率,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这一发展规划旨在促进市南区图书馆的发展,为市民提供更http://m.bj2008guide.com/post/7255.html
3.图书馆建设方案(精选6篇)为了紧跟时代步伐,xxx市图书馆必须积极推进数字建设,将传统的文献资源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丰富的.服务。通过数字建设,我们将打破时空限制,让知识触手可及,让图书馆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伙伴和城市文化的灯塔。 二、建设目标 1.建立丰富全面的数字资源体系,涵盖各类文献、多媒体资料和特色馆藏https://www.ruiwen.com/word/tushuguanjianshefangan.html
4.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10篇(全文)并与本地区的嘉应学院进行了多次的交流沟通,这些高等院校都刚新馆建设不久,有着新图书馆建设的丰富经验,我们认真听取各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新馆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从调研发达地区院校图书馆或本地区新建图书馆中了解图书馆建设在馆舍规模、管理模式、功能划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最新动向、设计思路。通过学习和调研总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vu2jpjg.html
5.2022年度菏泽市软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5、新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 完成单位:菏泽市图书馆 完成人员:陈燕琳 6、关于科学构建高校课程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考 完成单位:菏泽职业学院 菏泽学院 完成人员:李红霞 杨智慧 张 莉 李心怿 李美丽 7、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https://51bmj.cn/inform/1177601
6.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目前,为服务专业教学,学校校内建有生猪养殖场、小动物饲养场、园艺实训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农业机械实训中心、烟草栽培实训基地、烟叶烘烤实训基地等实训基地,其中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园艺方向)、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公共实训基地,是中央与省级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https://www.npnx.cn/id-2389.html
7.关于眉山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项目的公示14. 关于东坡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调研报告) 《中国司法》2018年第1期 万超、文玉林、彭欣、王高琴、朱卉容(市司法局) 15. 洪雅县发展高端旅游业的实践与研究(对策研究) 《四川党的建设》2018年第19期;眉山市2018年社会科学研究结项课题 集体成果(洪雅县委课题组) https://www.mshw.net/xwzx/tzgg/201907/t20190722_434111.html
8.成都社会科学在线1、《“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方略研究丛书》(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6月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 2、《城市里的坐贾行商》(专著) 4、《论党的建设的制度创新》(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4月 刘益飞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彭穗宁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孙英(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https://www.cdsk.org.cn/detail.jsp?id=1249
9.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服务的实践探析准许该馆派员参加其外出调研活动、旁听广州市人大会议,这是我国图书馆界前所未有的事情。上海图书馆创办《上海之窗》和《上图专递》等多个服务项目,不断改进和完善,打造成为著名的服务品牌,深受广大读者(用户)的好评。仅2003年,一年内就向党政机关提供890多期《上图专递》,在上海城市建设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https://gdxk.southcn.com/zh/llwzllzz/content/post_514025.html
10.江北新闻网新闻阅读气氛如此浓郁,除了月湖周边自古学院、藏书楼遍布和文人大儒辈出这一宁波人爱学习、喜读书的城市特性之外,也与近年来宁波打造“书香之城”的城市建设,把全民阅读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民生工程密切相关。 “书香之城”的建设中,既有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在全市推广公共图书馆的通借通还模式,建立社区阅览室、http://jbxww.cnnb.com.cn/system/2019/10/16/012038491.shtml
11.浙江国土资源杂志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主办2019年第01期桐庐县关于盘活存量、提质低效土地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 桐庐县 低效 建设用地 后备资源 消化利用 产业转型 多元化 桐庐县地貌“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多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不足与存量低效用地大量存在的问题长期并存。一直以来,桐庐县高度重视存量低效用地消化利用工作,将存量挖潜作为全https://www.youfabiao.com/zjgtzy/201901/
1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1、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化图书馆的建设《广东文化艺术论坛》2004 2、论信息时代学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社会科学论坛》2005 李夏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软件工程教学体验《校刊》2005.7 袁海风 1、谈谈如何备好美术欣赏教学这门课《中华职业教育研究(第八卷)》2004.8 2、改进水粉画教学,促进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发展https://baike.sogou.com/v66866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