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高校图书馆,未来这样办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阵地。半月谈记者在各地走访时看到,针对当前大学生阅读率走低、图书馆空间资源紧张等问题,一些高校图书馆着力改造升级、优化服务,更好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推动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业内专家认为,在数字化浪潮、建设“未来学习中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升级还在路上,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让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对于高校而言,要让学生爱读书,首先要让学生爱进图书馆。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充分尊重适应当下学生阅读偏好与习惯的基础之上,着力提升服务、贴近读者,让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北京大学图书馆外景

“引路人”提升阅读“方向感”。读“课外”小说多、读“专业”书籍少是目前“00后”学生借阅情况的一个典型特征。“我们问了一些学生,为什么不爱读专业书?学生们普遍回答,没有人指点方法,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没有人答疑解惑,拿起来读了也读不下去。”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赵丹说,为解决学生专业书“读不懂”的问题,学校图书馆定期开展专家导读、师生共读活动。

荣誉激励增进阅读“价值感”。东北大学图书馆自2016年开始,每年在本科毕业生中筛选借阅数量最多的学生授予“阅读之星”荣誉称号。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郭长宁本科期间借阅了400多本书。阅读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让他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我对考研专业与院校的选择,就是在阅读中慢慢培养和发现的。”郭长宁说。

让图书馆空间和服务与时俱进

由于图书馆面积有限,馆藏空间日渐捉襟见肘。北京一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纸本图书近百万册,“上架的图书不到1/3”,其余大部分藏书只能存放在地下室“压箱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自习空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学期期末、考公考研考期将近等特殊时期,图书馆更是“一座难求”。

“大学生是年轻型、知识型群体,小组活动意愿强,具有依赖网络、重体验、重交流等特征,更倾向于可以自主使用的灵动空间。”浙江树人阅读研究院院长平静认为,大学图书馆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优化图书馆空间设置、提升空间利用率,与时俱进提供智慧化的学习空间,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24小时书房

2021年3月完成改造的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除了增设自习座位,还新设多媒体阅览室、休闲阅览区、研讨间、朗读亭等功能性区域,更好满足了师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智慧化改造也成为高校图书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新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师生在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的任一书架,用手机扫描图书馆馆藏条码,轻松一点就能完成借书服务。

南华大学图书馆则引入图书盘点机器人,自动识别、上传摆放不规整或摆放错误的图书。机器人1小时可以盘点完以往需要一两天才能盘点完的图书,还不会出错,有效解决了图书馆盘点查找工作量大的难题。

让图书馆更好服务未来学习

2021年11月,教育部提出建设“未来学习中心”任务,鼓励一批高校依托图书馆试点建设一批“未来学习中心”。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建设方向。

高校图书馆应成为高校研讨的“阵地”、学术的“心脏”。“学生校内交流空间很多,可以是教室、宿舍甚至食堂,但图书馆更能促成学术性的深度思考与研讨。”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毛振华认为,未来学习中心将逐渐摆脱孤立的学习空间设施,更加注重用户、设备、环境的互联和共享。

毛振华说,高校图书馆的功能除了要为师生提供借书服务,更要为大家“谈书”“论书”提供一流的环境。“未来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上应当努力打造更优质的学术研讨集中式阵地,让图书馆不仅成为高校藏书的宝库,更成为高校学术的‘心脏’。”

高校图书馆也应成为数据利用更科学的“开放空间”。蒋耘中认为,当前全国高校图书馆都很重视图书数据库资源的购买和引进,一个学校有几十乃至几百个数据库资源供师生查询使用早已成为常态。未来优质的高校图书馆不仅比的是谁家的数据库多,更比的是谁能够把数据真正用好、管好。

高校图书馆还应积极转换角色,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重庆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杨新涯等专家认为,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从知识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学习和研究合作伙伴,把智慧图书馆空间融入到学校整体发展中,成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参与采写:魏梦佳吴文诩)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大学城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邮编:350117

THE END
1.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作用意义和路径分析期刊要求加大图书馆创新建设力度,实现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通过本文分析可知,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丰富高校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完善高校文化资源结构、发挥图书馆全面育人功能.在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也需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有效推进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挥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yykjlt202410028
2.大学校园安全论文模板(10篇)书籍资源建设是当今各大学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内容,电子阅览室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其丰厚的电子版文献资源。这项工作应当做到:①对图书馆已有的电子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存储,例如馆藏图书内附赠的光盘,图书馆订阅的各类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②为满足不同专业师生的需求,还应积极引进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如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1489.html
3.成都社会科学在线4、《论党的建设的制度创新》(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4月 刘益飞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彭穗宁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孙英(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李仁彬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谢培丽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5、《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民性》(论文) https://www.cdsk.org.cn/detail.jsp?id=1249
4.高校图书馆年终总结(精选20篇)高校图书馆年终总结 3 本学期以来,图书馆紧紧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坚持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推进;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强化“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服务理念,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创先争优,圆满完成既定的工作和目标。图书馆是学校的一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593513.html
5.深化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赵兴胜 马坤坤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所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对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基本解决了“无处读书”和“无书可读”的问题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DXTS202404003.html
6.浅谈图书馆分馆的建设图书馆管理论文对于高校图书馆分馆的建设规模,一般高校的师生阅读量人数都在上千人左右,而且阅读时间较为集中,一般都是在中午到下午的晚自习时间,对于阅览室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图书馆的分馆建设规模上要较为大型,而且阅览室的建设面积也应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扩充。而其他地方的图书馆的分馆建设规模适中满足群众的日常阅读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3906.html
7.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效显著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是2004年由省教育厅立项,湖南师范大学承建的全省高校数字图书情报资源共享项目,经过近8年的持续建设,已建设成为全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有力地保障和支撑了湖南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建设教育强省和服务文化强省方面日益发挥出重大作用与综合效益。2011年,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已http://jyt.hunan.gov.cn/sjyt/xxgk/jykx/jykx_1/201905/t20190530_5345874.html
8.高校图书馆工作计划7篇成立电子资源联合采购小组,负责组织我省高校开展联合采购中外文数据库,与数据库供应商谈判,取得对xxxx高校的优惠,为我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在今后的电子资源采购中,全省高校图书馆要团结一致,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电子资源的联采工作,共同维护xxxx高校图书馆的利益。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20109181144_465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