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界的一支“轻骑兵”

原标题:“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界的一支“轻骑兵”——杭州图书馆“文化”“旅游”两手抓的有效探索

公共图书馆保存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珍贵文化遗产,拥有着大量能够增强公民文化自信的图书文献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能够承担起坚定全社会文化自信的重任。

杭州图书馆勇于探索和创新,不仅做好面向大众的普惠式服务,更是细耕主题图书馆建设,精心做好面向小众群体的个性化细分服务,彰显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及可复制性发展特点。

一、恰逢其时,前瞻性把握时代脉搏和业界发展趋势,顺势而为

近年来,源自国家层面的顶层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划的制定,为公共图书馆创新探索性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从《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2017)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7)的颁布,并辅以国家层面的政府机构改革措施,组建成立文化和旅游部,表明文旅融合观念和文旅运营思维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标志着我国在文化体制上的进一步纵深改革,也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具体实践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时代的开启。

聚焦于地方或区域层面,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浙江省结合本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用以指导公共图书馆事业及主题图书馆的发展。从浙江省层面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2016)、《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2017)、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8)到杭州市2016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附件《杭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6-2020年》、2019年《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都多次强调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基础上,要求图书馆提供更为细致深入的服务,计划到2020年,市图书馆新建2座主题图书馆,为杭州市主题图书馆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指标。

从以上我国公共图书馆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走上了从“覆盖全社会”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转型之路,从全国到地方的政策法规都越来越重视公民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强调公共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有了落脚点。“诗与远方”的结合既开启了文化事业的新局面,也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公共图书馆要在文旅背景下积极完善现有服务形式和内容,并不断开拓新的服务形式。主题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既有坚实的政策基础,又适应了崇尚个性、尊重个体的时代背景,是公共图书馆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杭州图书馆在主题图书馆建设方面顺势而为,刀刃向内,敢拼敢干,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面向大众的普惠式服务和面向小众群体的个性化细分服务,在区域内形成“双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公共文化服务局面。

二、敢于担当,大胆探索跨界合作和多元发展,硕果累累

近年来,国内一些图书馆也曾经对主题图书馆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比如上海浦东的金融主题图书馆、温州的服装图书馆、东莞的动漫图书馆、佛山的金属图书馆、深圳市盐田区的海洋图书馆等,各有特色。但不同区域情况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式,有不同的服务侧重点,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契合国情、区情的发展理论和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成了业界的共识。在这条探索之路上,需要热情、勇气和智慧。杭州图书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付诸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在需求多元、全民共享和文化自信时代,杭州图书馆在原有图书馆管理运营、特色化建设及人性化关怀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积累与发展,逐步建设成主题鲜明、位置优越、模式新颖、馆藏独特、以总馆为中心、运营模式科学的主题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服务手段及跨界跨行业社会合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取得显著的社会成效。主要表现在:完善了服务体系,扩展了服务半径;弘扬了区域文化,带动了经济发展;创新了服务手段,满足了特色需求;跨界社会协作,共建共享共赢;提升了行业地位,扩大了社会影响。

三、专注深耕,持续推动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杭州模式,成果斐然

以专业化的服务资源为基础,辅以多样化的服务内容,结合杭州本土文化特色,提供品质化的常规服务和特色服务。拓展了服务资源,满足了品质化需求;创新了服务方式,打造了品质化活动,体现品质化。

发挥自身专业、资源、平台与人才优势,从专业的角度构建了保障体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完善了协作方式,形成了共建共享;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化合作潜力和空间。

通过建立保障机制、遵循规范机制、制定动力机制来实现管理体系建设和促进统一管理;通过统一化管理、标准化采购和互通化共享来促进机制运行和提升管理效率;体现了杭州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管理模式标准化、规范化。

融合发展已是图书馆发展的现实选择。通过发展合作模式、整合馆藏资源来实现促进社会合作和资源融合的目的;通过空间理念融合和服务跨界融合来实现将“理念”嵌入“空间”的服务跨界融合。

杭州图书馆从筹建印学分馆开始,通过社会化合作和自建方式,先后建成了盲文分馆、音乐分馆、棋院分馆、佛学分馆、生活主题分馆、科技分馆、电影分馆、运动分馆、环保分馆、东洲国际港分馆、城市学分馆、江南健康主题分馆、自然分馆、南宋序集(艺术)分馆、宪法和法律分馆、诗歌空间分馆、茶文化主题分馆、李白诗词文化分馆和钢琴分馆等。截止目前,杭州图书馆共建成了20余座主题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呈现了良好的服务效益。

作为现代城市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紧紧把握图书馆发展潮流和趋势,将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列入核心业务和工作重点,基于区域特色与合作对象的条件,在充分满足本地居民日益复杂精细化的文化需求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历史人文、环境风貌、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城市规划等不同城市区域的特色,寻找最适合的分馆主题与位置,做到真正的人、地、主题合一。

一是建设主体方面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上,体制障碍一直是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分别隶属于不同级别的政府,这在总分馆建设中已经暴漏出短板。杭州图书馆在主题分馆建设方面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杭州模式”下各个分馆的建设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总馆全面负责分馆的建设、共建共管、委托管理。由合作对象全面负责分馆的建设和日常工作,图书馆仅提供资源和业务指导培训,不提供专门人员驻守分馆,这种委托形式大大的激发了合作对象的积极性也为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二是总分馆布局规划方面现有的“总分馆”模式主要还是基于区域行政级别进行总馆和分馆的布局建设,在一个区域能否有分馆以及建设多大的分馆问题上,取决于这个区域是市级、区县级、乡镇街道、还是社区的等级划分上,建设方案中缺少对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的考量。而“杭州模式”下各个分馆的建设选址是在与合作对象的良好沟通下共同决定,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具备了图书馆主题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和主题特色,具有馆藏资源的特色性和服务人群的精准性等特点。

杭州市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上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作为保障,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计入每年、每季度政府的综合考评当中。与此同时,杭州图书馆积极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募集民间资金,个人捐款捐书并通过直建、委托、共建共管的方式陆续新建,改造了十余家主题图书馆,进一步丰富了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满足人民日益精细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杭州模式为其他公共图书馆如何吸收社会机构的力量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五是管理方面在人财物运营管理机制问题上,由于体制上所导致的各级图书馆的隶属的主体不同,理想的“总分馆”制所具有的资源统一管理,经费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服务标准的统一的优点往往很难完全实现。“杭州模式”主题图书馆管理经验总结下来就是以直建、委托、共建共营的建设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动态的主题分馆进出体制,最后实现与合作对象的全方位合作发挥协同作用促进图书馆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尊重合作对象的意愿,通过合同制与合作对象签订协约决定图书馆的建设事宜。如若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主题图书馆主题吸引力较弱,辐射带动服务能力不强,图书馆业务开展水平较低等情况,即可终止分馆图书馆的建设,保证分馆建设整体水平。

各个主题分馆合作对象既包括企业,地方政府,事业单位还有大量民间组织,允许分馆在资金、人员、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吸纳社会力量的加入以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最终实现人、资源、空间、活动全方位的合作是“杭州模式”的重要经验成果。

六是服务问题方面突出主题,打造品牌活动。能否提供一个主题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图书馆特色服务,是衡量分馆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主题图书馆的重要竞争力。主题图书馆杭州模式的分馆建设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带动读者参与,以读者体验活动为主的系列活动。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参与。如果单凭杭州图书馆的财力、物力、人力举办如此丰富、细致、长期的分馆特色活动将是不现实的。在利用馆内空间开展活动的同时,以图书馆人员为指导和培训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合作对象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馆外活动。

从萌芽到遍地开花,这是一个实践、思考、修正、再实践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由杭州图书馆和南开大学联合编写的《主题图书馆的杭州模式》一书即将出版,正是对多年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得到领导肯定和业界好评。这部著述不仅系统梳理了杭州图书馆在主题图书馆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其他地区的主题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主题图书馆杭州模式为公共图书馆提供特色服务满足公众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和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比较规范、成熟与系统的试点经验,具有典型性和引领性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THE END
1.公共图书馆行业运营分析及前景模式研究报告读者文献馆藏藏书阅1.1.1公共图书馆定义及性质 1.1.2公共图书馆基本功能 1.1.3公共图书馆重要作用 (1)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2公共图书馆发展政策环境解析 1.2.1新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政策的变化 (1)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变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JKCD72055673VG.html
2.202420242030年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调研与前景趋势洞察报告 摘要 2 第一章 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洞察 2 一 公共图书馆概述与分类 2 二 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 三 行业重要性探讨 3 第二章 公共图书馆运营环境剖析 4 一 政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9257470.html
3.安徽省图书馆“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时期。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承担着传承文明、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科学编制并实施安徽省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提升安徽省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保障公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推动创https://www.ahlib.com/main/detail?id=45130
4.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Word模板下载编号mvakgdnb本模板为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格式为word,论文风格,可用于校园教育演讲展示,文字图片可以直接替换,使用简单方便。https://m.tukuppt.com/muban/mvakgdnb.html
5.社区图书室工作汇报图书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社区图书馆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之一,也是街道办事处落实北京市承诺为市民办好60件实事的具体工作之一。安贞街道办事处自筹建社区图书馆时就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决心把安贞社区图书馆办成让社区居民喜爱满意的有特色的图书馆。 https://m.oh100.com/a/201701/448667.html
6.图情动态信息(2018.2)信息服务黄淮学院程焕文: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还需要纸质书吗 张岩:图书馆要主动“走出去” 全通教育推崇读书育人爱国精神,拟定开展阅读智能养成平台 公共图书馆跨区域合作推广阅读,首届长三角地区阅读马拉松大赛举行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2018——2025年发展纲要 意大利政府助推全民阅读 http://cms.huanghuai.edu.cn/s.php/library/item-view-id-60499.html
7.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服务提供:在国外,众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为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丰富的免费服务,包括提供市场趋势数据库、举办商业辅导班、提供孵化空间等。这些服务有助于优化社区和区域营商环境,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此方面仍有巨大潜力,但随着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推进和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未来图书馆在创新创业领域https://www.huiyi-123.com/article/3053-179.html
8.互联网络技术条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分析一、互联网络技术条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在提倡信息素质教育的今天,图书馆作为一个阵地,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深深体会到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使图书馆走出狭小的“天地”。不再局限于本馆收藏的文献。它为参考咨询提供了全球最大的信息https://www.yjbys.com/bylw/jisuanji/95990.html
9.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完善公共图书馆治理体系的意义摘要:阐明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梳理了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历程、实践,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提升法人治理结构效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法人治理; 改革;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正处于转型发展期,只有寻求由"管理"到"治理"的制度突破,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法人治理结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628.html
10.2024本研究报告是由宇博智业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并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数据及资料。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系统行业的市场前景、重点企业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https://www.chinabgao.com/report/print13883983.html
11.浅谈新时代地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小说、历史、哲学到科技、艺术、经济等领域,读者的阅读兴趣广泛而深入。人们不仅需要获取信息、知识,更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个人素养、满足精神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提供阅读推广服务时,需要更加关注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和贴心的服务。https://www.zzqklm.com/w/hxlw/33791.html
12.社区图书室工作总结(通用7篇)在2006年,我们把其中适合学生的130册书捐给了打工子弟小学。近来要捐书的居民仍不断前来咨询如何捐书。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感到社区图书馆是居民的。居民参与社区图书馆建设。是社区图书馆发展的必要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办了科普图书角和人口计生育图书角,法律知识角。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https://www.ruiwen.com/gongzuozongjie/7099600.html
13.科学网—生成式人工智能畅谈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未来2.当前复合图书馆发展出现哪些新趋势? 当前复合图书馆的发展呈现出多个新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反映了图书馆业务模式的创新,也体现了图书馆在适应数字化时代和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方面的努力。 首先,复合图书馆的建设更加注重资源的数字化和服务的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逐渐将传统的纸质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并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3646&do=blog&id=1431720
14.略谈图书馆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2.1不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各类型图书馆管理研究不平衡。环顾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多倾向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多,相对薄弱。作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和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5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