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探究

2023年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在这个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也给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读者提供更便捷、高效、多元化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工作转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主要收集和借阅各类书籍、期刊、报纸、音像资料和电子资源的场所,提供读者以免费的阅览、借阅、预约、归还等服务;公共图书馆设有参考咨询台或者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由专业图书管理员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检索、参考咨询等服务;公共图书馆为学术人员和研究者提供使用电子图书馆、学术期刊数据库、文献传递等服务;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书展、读者沙龙、读书会等活动,推广阅读和知识传播。

公共图书馆“互联网+”服务方式:传统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形式是等待型、被动型的服务,数字图书馆要求我们提供的服务由被动型服务转变成自助型服务。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馆藏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访问、检索、借阅和下载等借阅服务,满足读者借阅和阅读各种图书、杂志、报纸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平台为读者提供专业、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如在线聊天、视频会议、在线参考咨询,读者答疑等;公共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文化普及教育活动,例如线上读书俱乐部、名家讲座、展览等。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滞后,计算机设备有限

一是基础设施不达标。根据最新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小型馆。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与服务人口数量对应指标为:服务人口在150万以上的,需配备大型图书馆;服务人口在20~150万的,需配备中型图书馆;服务人口在20万及以下的,需配备小型图书馆。但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基础建设是不达标或勉强达标的。比如玉林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玉林市常住人口为579.68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30.94万人,其中玉州区常住人口908121人,人口规模排广西壮族自治区第2位,十年来位次保持不变。但玉林市图书馆旧馆,从1991年落成使用至2022年,以现代化中型公共图书馆为建设标准的玉林市图书馆新馆,则于2020年10月才建成投入使用。由此可见,玉林这样一个人口大市,多年来并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达标的公共图书馆。

(二)服务资源——文献资源形式单一,数字资源有限且共享少

传统文献资源最主要的是形式单一和藏书更新慢,特别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只能想办法通过接受捐赠或少量购买部分图书维持藏书更新。藏书更新量小而慢,群众享受阅读的权力得不到保障,图书馆逐渐失去吸引力,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别提满足读者对多样化服务资源的需求了。

数字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的立足之本,是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保证。当前,数字资源突出的问题有:一是数字资源有限。早在十二五规划时,国家就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方面,每个市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30TB。但,根据部分公共图书馆2021年度统计数据表显示,达不到30TB的市级馆仍较多,如玉林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为23.5311TB、贵港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为23.56TB等。二是数字资源共享不够。一般来说,单一馆内数字资源少的情况下,馆与馆间的数字资源共享也不佳。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过于同质化,对于特色的数字化资源或地方信息资源相对缺乏。

(三)服务效能——图书检索定位不精确,人员队伍存在缺陷

1、图书检索定位不精确,读者找书失败率较高

客观上,在传统图书借阅服务上,常常会出现图书检索定位不精确,读者找书困难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图书分类体系不同,如不同地方的图书馆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影响着读者检索的准确性。而,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借阅服务方面,大多会遇到技术上的困难,如在检索条件模糊时,难以准确搜索到所需图书的问题,这也会导致读者找书成功率低。主观上,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借阅服务的过程中,读者都可能出现由于不熟悉检索方式或者对检索内容的不理解,从而导致检索结果不精确,无法找到所需的书籍的情况。

2、人员队伍存在缺陷,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三、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进行的尝试

(一)“四位一体”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四位一体”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四个基本服务板块,即文献阅览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数字化资源服务和公共教育服务,以及一个实体设施服务,旨在通过它来统筹图书馆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务,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需求。为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加强了文献采购、收集,丰富阅览资源,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阅览服务;公共图书馆通过单个处理、综合推荐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快捷、更准确的信息咨询服务,满足读者不同需求;公共图书馆加强数字化馆藏,丰富了文献资源,数字阅读器设备的引入,推进了文献资源和阅读体验的多元化发展;公共图书馆不仅能够为知识的传递提供平台,而且在公共教育服务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组织文艺演出、儒雅书苑,开展名家讲座、手工教学、科普实验等公益活动,提升全民素养;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也做了一定的升级,打造智能数字化阅读空间,提高了图书馆环境功能性和绿色可持续性。

(二)在设施设备建设上的突破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普遍应用RFID标签电子技术,有效地将图书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简化了图书馆管理流程,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引进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粘贴有RFID标签的书籍资料进行扫描、识别和借还处理及办证发卡,减少人工借还的繁琐手续,简化借还流程,进而降低图书馆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借阅效率和服务品质;公共图书馆推广使用智能化设备,如智能门禁、智慧无感通道等设备,可快速检测经过通道的标签,对非法标签进行声光警报,也可识别人员进出,进行人数统计,为图书馆增添智慧和科技气息;如自助分拣系统等设施,实现了不同楼层、分区等图书分拣的统一运行与管控,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分拣效率,节省了图书馆馆员工作时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如智慧书架、智能导览系统等设备,实现图书监控、盘点、查询定位,方便读者找书和馆员管理图书。

(三)在资源建设上的进展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大力增加传统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多样的学术、历史、地理、文化等领域的文献资源,如专业期刊、研究报告等;公共图书馆全面建设数字资源,包括数字资料库、电子图书、音频和视觉媒体等,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数量,同时也不断的对公共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进行创新与发展,拓宽数字资源的范围、提高数字资源的种类、增加数字资源的数量。同时,公共图书馆探索开发数字阅读平台,提供电子书、音频书籍、杂志等在线阅读服务,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和读者满意度。

(四)在阅读推广上的改进

四、“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

(一)服务设施的创新

1、馆舍建设上,空间设计的特色化

公共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智能识别等,打造智慧馆舍空间。在馆内安装智能门禁、自助借还书机等智能设备,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实现借还图书的自动化和无人值守,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也增强了馆舍空间的科技感和现代感;现在的公共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读书场所,更是一个社交空间,可以利用空间设计打造社交化、多元化的阅读空间。例如,在馆内构建一个多功能休闲阅读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并配备一些人气咖啡馆、书店、餐厅等配套服务,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享乐性;利用数字化技术,公共图书馆还可以打造具有虚拟真实感的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远程查询、借阅和阅读服务。

2、服务设备上,服务终端多元化

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通过移动端APP提供借还书等服务,或为读者提供可以在任何地方查询和借阅图书的移动端服务,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现代化智能化的自助服务设备可以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办证机等装备都可以极大地提升借还书、查询等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设备,如语音导航、人脸识别等技术,使服务设备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在服务设备层面构建多元化的服务终端,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打造个性化的多媒体服务终端,如提供VR/AR实景浏览、数字阅读等多种多媒体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二)服务资源的创新

1、资源建设上,资源形式数字化

数字资源库是一种由数字化资源组成的、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的数字化文化资源库,其中包括文化遗产、文献、图片、音视频等各种资源,大大拓展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方法。数字资源库采取自由开放的模式,为读者和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和深度挖掘公共文化知识的平台;每个公共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馆藏特色和专业领域,通过将这些馆藏资源数字化,丰富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库。

2、文献传递上,信息资源导航化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拥抱数字化进程,通过提供数字化服务、智能化服务以及面向社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等多方面的措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公共图书馆可以将提供电子图书、期刊等数字资源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数字阅读服务。

THE END
1.在线资源网站的崛起及其影响力分析保健食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途径日益丰富,最新在线资源网站以其便捷、高效、多元的特点,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了海量的资源,还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需求,本文将对最新在线资源网站的特点、优势以及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http://gmall.genalga.com/post/1310.html
2.在线读书平台,重塑阅读体验的未来驱动力电子产品目前,在线读书平台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在线读书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还推出了多种功能,如笔记、高亮、搜索等,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一些平台还开展了付费阅读、会员制度等商业模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http://www.bjhypj.net/post/2579.html
3.网上在线阅读,全新阅读体验之旅教育咨询服务网上在线读书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为读者提供了便捷、舒适的阅读方式。通过网上阅读,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海量的图书资源,享受阅读的乐趣。在线阅读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展开,还能通过不同的电子设备阅读,如手机、电脑等。网上读书还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读者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等方式与其他读者交流,增强阅读的参与感和体验性http://www.dgax.com/post/635.html
4.在线下载:全球用户热衷新平台,数百万资源一键获取引发热议!根据《数字图书馆研究》中的一项调查显示,用户对在线下载服务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其中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在一个集中化的平台上找到所需资料。这种趋势不仅反映出人们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也表明了现代社会对高效学习与工作的迫切需求。 许多网友对此表达了积极看法。一位大学生评论道:“这个平台让我能http://fizz.xpatent.cc/pategl/18024.html
5.数字时代阅读革命,免费在线书城兴起科技1、便捷性:免费在线书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读者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2、多样性:在线书城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3、节省成本:与传统的购书方式相比,免费在线书城无需支付购书费用,节省了读者的成本。 http://app.huayiii.com/post/13872.html
6.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受众调查问卷11、 您关注北师大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原因? A.了解图书馆通知B.获取资源信息C.学习使用图书馆技巧D.查询馆藏资源E.进行在线咨询F.其他 12、 您多久打开一次北师大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A.每天B.2-3天C.3-5天D.5天以上E.随机打开 13、 您比较喜欢北师大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什么信息? A.图书馆通知B.讲座等https://www.wjx.cn/xz/18466004.aspx
7.cnki知网入口及操作指南(图文)1999年3月,以全面打通知识生产、传播、扩散与利用各环节信息通道,打造支持全国各行业知识创新、学习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总目标,中国知网启动了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得到了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https://www.dongrv.com/a/27063
8.问卷调查报告15篇但不能忽视的是依然有部分同学不去图书馆,或者很少去图书馆。这折射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学生对它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去图书馆的频率不是很大,那么学生去图书馆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去图书馆呢,而不去图书馆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930203.html
9.劳动用工报告(通用10篇)图书馆改革缺少相关的经验借鉴,缺少政策法规体系的配套,缺少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缺少整体方案的研究和部署。从微观层面讲,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尚欠深入,某种程度讲,文化事业单位分配机制上的“大锅饭”现象尚未彻底打破,如用人机制、内部岗位设置和用人用工结构不合理,改革创新意识不浓等依然存在。https://www.unjs.com/fanwenku/305134.html
10.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14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19101925_2266433.html
11.电子书在线下载,未来的阅读趋势与挑战及挑战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书在线下载已成为未来阅读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电子设备阅读书籍,这既方便又环保。这种阅读方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视力健康问题、阅读体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等。电子书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并解决这些挑战。 http://www.hbywk.com/post/677.html
12.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当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系统建设滞后;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低;读者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健全.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观念相对滞后;经费严重短缺等.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有:配备先进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系统;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管理制度.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kjxx201019446
13.2024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知识管理和传播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不仅收集和存储了大量的电子图书、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源,还提供了全文检索、在线阅读和资源共享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学术研究和公众阅读。 未来,数字图书馆将更加注重数据挖掘和用户个性化服务。数据挖掘技术https://www.cir.cn/9/37/ShuZiTuShuGuanShiChangXuQiuFenXi.html
14.数字化时代,你认为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存在仍然有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数字资源未能完全取代纸质资源。虽然电子书、数字期刊等资源越来越丰富,但纸质图书与期刊依然占据一定比例,它们包含了众多珍贵的历史与文化信息,需要图书馆来收藏、整理和提供。 2. 阅读体验不同。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提供的体验不同,部分读者更https://www.jianshu.com/p/44eae519ec36
15.2014年第四号公报虽然,我市“三馆”建设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漳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项目建设总体滞后。我市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历史欠账多、投入少,各地进展不平衡,市级“三馆”建设全省靠后,与周边地市比差距不小。目前,芗城、龙文图书馆尚处在建设中;市图书馆建筑面积仅http://www.fjzzrd.gov.cn/cms/html/zzrd/2015-01-15/271795316.html
16.theinternetarchive七色猫视频Please add this domain to one of your websites. Whoops, looks like this domain isn't yet set up correctly. If you're the site owner, please check your site management tools to verify your domain settings.http://archive.org/
17.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赏析八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高校图书馆都结合自身经济实力,为应对社会变革、满足读者需要做出大跨度调整,许多创新型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诞生,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落后的思想会退出当前。(一)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提倡民主时不可忽视地存在一言堂。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是封建帝王专制管理,战国时期的孟子曾力主“民贵君轻”https://hljkjxx.fabiao.com/haowen/3651.html
18.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据图书馆负责借还书的工作人员反映,每天都有读者还书时交付超期罚款。超期的具体表现为:一,读者比较忙,到期忘还;二,放假回家,像暑假,寒假之类的比较长的假期,读者不在学校,还书存在困难;三,用自己的借书证帮同学借书,同学未及时归还;四,在系统故障,停电,机器损坏,归还时未扫描到等原因下,已归还的图书,系统未能https://www.oh100.com/a/202301/602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