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考,应对复杂挑战的有力工具!邦读书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你都可能遇到下列难题:

想把业务做大做强,但驱动业务成长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

面对产品质量问题、销售不畅等困境,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面对工作与家庭的矛盾,究竟应该如何妥善处理?

管理团队中,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争吵不休,如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如果你是一位职业经理人,不管是企业高层,还是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你都可能遇到下列问题:

如何解决你看不惯的一大推问题?

如何带领团队如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面对其他部门的指责,你应该如何反馈和应对?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面对「调皮」的孩子:

如何抓好他的学业?

如何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如果你是一位政府公务员:

面对一个突发事件,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

例如:山东大学的“学伴”事件、新冠疫情期间,青岛“外籍人员插队”事件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只看现象,不见本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本位主义,局限思考。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系统思考作为一种应对复杂挑战的有力工具,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不论是大系统,还有小系统,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原理,当我们了解了系统的各种行为特征,就可以顺势而为,正确地引领系统产生持续的变革,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上:

如果你是政策的制定者,就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自己制定政策的本意、各种可能的阻力、“副作用”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规则规避行为;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无论是公司还是社会,在每天面对的很多矛盾、挑战和各种重要的问题,就不会出现做出很多糟糕决策,疲于应对,让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局面。

“即使你的工厂被拆除了,只要它的精神还在,你就能很快重新建立起另一家。如果一场革命摧毁了旧政府,但新政府思想和行为的系统模式没有变化,它就仍然难逃再次被推翻的命运。关于系统,我们很多人经常挂在嘴上,但几乎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

——罗伯特·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有一种玩具叫“机灵鬼”,它是由一根长长的、松松的弹簧制成,可以弹起来、落下去,或者在两只手之间倒过来、倒过去;如果把它放在楼梯上,它就会自动地“拾级而下”。

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完全是因为弹簧自身的结构,让它可以做出相应的举动。当我们了解了结构和行为的关系,我们便能开始了解系统是如何运作,利用系统思考,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种可能性,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管理、应对复杂性挑战,把握新的机会。

我们经常打交道的系统也是以复杂系统居多,例如人体自身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我们是由各种器官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种器官之间相互连接、协调运作、自我调节和生长。不只是我们自身,我们遇到的每个组织、每只动物、每个花园、树木、森林都是一个个复杂的系统。

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从这一定义可见,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例如:人的消化系统包括牙齿、酶、胃、肠等要素,它们通过身体血液的流动和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相互的连接,其功能是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并将这些营养物成分输送到血流中(另一个系统),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各种废物。

再如,一支足球队也是一个系统,它的要素包括球员、教练、场地和足球等;它们之间通过游戏规则、教练指导、球员技能、球员之间的交流以及物理法则等产生连接;而球队的目标是赢球、娱乐、锻炼或赚钱等。

同样,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一家工厂、一个公司以及国家经济等都是系统。动物是一个系统,树也是一个系统,而森林则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包含了很多树木和动物等这些子系统。地球是一个系统,太阳系、银河系都是系统,包含了地球和其他很多子系统。

而随机散落在路上的一堆沙子,就其本身来说就不是一个系统,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稳定的内在连接,也没有特定的功能。你可以任意添加或取走一些沙子,而它们仍旧只是路上的一堆沙子。没有任何内在连接或者功能的随机组合体就不是一个系统。

构成系统的要素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而且大多数是可见、有形的事物。例如,树是由树根、树干、树叶这些要素构成的。如果更仔细地观察,我们还会发现一些更小、更具体的单元,如流动着液体的叶脉以及叶绿体等。

当然,要素并不一定是有形的事物,一些无形的事物也可以是系统的要素。就如学校作为一个系统,不仅包括建筑物、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计算机、图书等有形要素构成,更有学校的声誉和学术能力这些无形的要素,而且无形的要素是学校系统至关重要的要素。

构成系统,不仅需要研究要素,更需要了解其内在连接关系。

就如大学系统中,入学的标准、学位要求、考试和分数、预算和现金流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知识的交流和智慧的启发。系统中的很多的连接有实实在在的物质流,如树干中的水分,还有信息流,就是系统中影响决策和行为的各种信号。

在现在信息社会,企业和社会的高效运营,也一样离不开信息数据的共享和流动。

如果改变系统内在的连接,系统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拿球队来说,如果球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配合程度提高了,即使还是那些球员,整个球队也可能会变得耳目一新,这一点特别明显的球队就是巴萨。同样系统的功能或者目标的改变,常常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例如仍旧保留那些球员和规则,但改变比赛的目标——看谁输而不是谁赢。如果树木的生存目标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为了获取土壤中所有的营养成分,以无限成长。

系统三要件的关系:对一个系统来说,要素、内在连接和目标,所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各司其职。一般来说,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即功能或者目标,才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要素;内在连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了要素之间的连接,通常会改变系统的行为;尽管要素是我们最容易注意到的系统部分,但它对于定义系统的特点通常最不重要,除非是某个要素的改变也能导致连接或目标的改变。

“存量”是所有系统的基础。存量,是指任何时刻都能观察、感知、计数和测量的系统要素,诸如:浴缸的水、银行里的钱、书店的书等。当然,存量不一定是非得是物质,你的自信、在朋友圈中的良好口碑、对世界美好的向往等都可以是存量。

我们拿浴缸来举例,我们打开水龙头,关闭塞子,我们浴缸的水量不断地增加,逐渐有了流量;如果我们打开塞子,保持流入浴缸的水与流出的水保持同等速率,浴缸的水位就会保持不变,即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例如,公司扩大,需要大量人员,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招聘更多的人来扩大公司规模,也可以通过减少职工的离职率或辞退速度,加强培训和转岗;同样为了提高出行便利,我们可以不断地购买新车,也可以采用加强保养、更换部件等方式。

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我们就不会轻易的“拔苗助长”,期待事物变化的速度超出其特定规律,同时也让我们对一项新的措施的效果,过于着急;此外,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系统动量所展现的机会,“顺势而为”。

疫情期间,大量企业裁员和降薪,假设你的活期存款账户因为疫情影响可用现金(存量)很少,你可能会因为压力而去做更多的工作、赚取更多的金钱,这些钱会作为流量,进入你的银行账户,提高可用现金的存量,如果账户中可用现金很多,你可能就会放松一下,不用那么努力工作,同样赚的钱(流入量)也会减少,这就是一个反馈回路。

反馈回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我们为了保持存量的稳定、趋向一个目标进行调节或者校正,就如为了保证银行存款,我们可以采用多做工作,增加流量,同时减少开支的方式,这就形成了一个调节回路。一类是增强回路,不断地放大、增强原来的发展态势,自我复制,像“滚雪球”一样。它们可以是一个良性循环,也可以是一个恶性循环。

就如两个人之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然后一个人打了另外一个人一拳,后者就会踢前者一脚,这样就导致前者更大力度地反击,就这样,冲突不断升级,可能造成生命伤害。

物价升高,要想让人们维持原有的生活标准,就需要给工人涨工资;而工资越高,产品的价格就需要更高,以便企业能够维持获利,这就意味着,物价水平将变得更高,同时又需要给工人涨工资,如此循环不已。

练钢琴,练得次数越多,技术水平就越好,从琴声中体味到的乐趣就越多,从而让我们更加愿意弹琴,进行更多地联系。

以上只是我们对简单系统进行的分解,对于更多地复杂系统来说,判断系统未来走势,需要我们了解是什么样的系统,以及系统结构包含了那些可能的行为,以及什么状况或者条件下会触发这些行为。

我们看到一些系统,即使受到了各种限制,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着,保持着从容和淡定,就如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地球的净化系统、生物的繁衍系统等。

系统能够运作的如此精妙,各种机能也可以和谐运行,体现出系统之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适应力、自组织、层次性。

同样我们的生态系统,也具有相当强的适应力,多个物种互相依存,在同一片蓝天下迁徙,随着天气的变化、食物的丰俭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繁衍兴旺或衰败消亡。适应力是系统运作的一个基础,正是因为适应力的存在,系统才可以正常发挥和维持各种功能。当然适应力也是有限度的,对于人类来说很多的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源自超出人体适应力机制的范围,造成适应力机制崩溃;还有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例如一些物种的消失、土壤生化机制的破坏或者毒素的积累等。

自组织:有一些复杂系统具有令人称奇的特征,它们具有学习、多元化、复杂性和进化的能力。例如单个受精卵经过不断生长、分化,最终演化成了一只青蛙、兔子或者人;还有人类社会从刀耕火种,进化到发明蒸汽机、专业化分工、大规模流水线、摩天大楼、超大城市、全球化的通信网络以及全球贸易一体化等。

系统这种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就是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在新结构不断产生、复杂性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自组织系统就会产生另外一个特性:层次性。

例如:你体内的细胞是某个器官的一个子系统,而这个器官又是你身体这一有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和子系统这种包含和生成关系,被称为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让各个子系统内部存在较为紧密的信息流,其自身有一定的功能,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同时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

因此要想要系统高效运作,层次结构必须很好地平衡整体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福利、自由与责任。既要有足够的中央控制,以有效地协调实现整体系统目标,又要让各个子系统有足够的自主权,以维持子系统的活力、功能和自组织。

为了在复杂的世界里自由遨游,你需要把注意力从短期的事件上移开,看到更长期的行为和系统内在结构,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系统思考需要反复审视结构和行为,将两者联系起来,理解事件、行为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就如之前讲述的“机灵鬼”的例子,当你的手从“机灵鬼”玩具移开时(事件),它就会弹起来来回振荡(行为)、而这一行为是因为其自身的弹簧(结构)所引起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分析都停留在事件层面,例如你炒股,每天晚上的点评都是就事论事的分析:因为美元下跌,所以股市上涨了;或者利率上升了,政府新党执政,国家之间会产生冲突等等,这些都是事件层面的分析,没有进入行为层面。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我们经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我们付出两份耕耘,就能够获得两份收获吗?

例如:如果我们在土地里施了100斤肥料,收成增加了100斤,那么施了200斤肥料,我们收成就会增加200斤吗?有可能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有机质被破坏,可能会减产呢!

恰当地划定系统的边界

从宏观上来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但是科学细分领域要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设定边界,这取决于你的分析的目的。另外这种边界是人们处于观察、思考、理解、表达、交流等方面的需要,进行设定的,具体就是要根据我们的需要以及实际情况去划定的。

看清限制性因素

在系统动力学领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杰伊福瑞斯特开发的公司成长模型,在该模型中,一家初创企业非常成功,快速成长,而问题的关键是认识并处理各种限制因素,这些因素会随着公司自身的成长而不断地变化。

例如公司开始雇佣更多的销售人员,公司的订单就会大量增加,从而超出了工厂的产能,导致交货延迟、部分客户流失。此时产能成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于是,管理者决定投资建厂,以缓解欠货压力。新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雇佣大量的新员工,并对其进行培训,而这通常会慢于厂房和机器设备安装到位的速度,并不受太多重视,因此效果欠佳。于是出现了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再次导致客户流失。此时,员工的技能成为最重要的限制因素。所以管理者又开始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逐渐地,质量得到改善,新的订单又大量增加,但这时候,订单执行和跟踪系统又出现了拥堵等等。

任何的成长都存在限制,有些限制是自发的,有些限制是系统施加的。首先最为重要的不是持续地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下维持生存。

清晰地意识到“有限理性”

亚当·斯密的观点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引导个体在追逐私利的同时也增进集体的福利。但世界呈现给我们更多的现实却是:人们倾向于理性地从自己短期的最大利益出发,但每个人的行为汇集起来的结果却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例如:农民生产出了过多的小麦、大蒜等,导致价格暴跌;渔民们过度捕鱼,却最终导致了没有鱼可捕;我们国家之前出台的太阳能政策,出现了诸如:皇明等一批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最终导致供大于求;穷人本来就不富裕,却比富人生育和抚育着更多的孩子。

有限理性意味着,人们会基于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的决策,但是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系统中相隔较远或者不熟悉的部分,由此导致最终决策往往并非整体最优。

要想改变,就要跳出我们所在系统中的固有位置,抛弃当时观察到的有限信息,力求看到系统整体的状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可以重构信息流、目标、激烈或者限制因素,从而使分割的、有限的、理性的行动累加起来,产生每个人都期盼的结果。

要想使复杂系统不再那么让我们出乎意外,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提高对复杂性挑战的理解、尊重和利用能力。在现存的真实世界里,还有些系统非常难以理解和驾驭,不只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它们甚至是违反常理的。此时针对产生常见问题行为模式的系统结构,文中被称为“基模”,进行分析和对策应对。

对策:

在一个具有“政策阻力”的系统中,多个参与者有不同的目标。具体为:放弃压制或实现单方面的目标。化阻力为动力,将所有参与者召集起来,用先前用于维持“政策阻力”的精力,去寻找如何实现所有人的目标,实现「皆大欢喜」,或者重新定义一个更大、更重要的总体目标,让大家愿意齐心协力去实现它。

当存在一种公共资源时,每个使用者都可以从这种资源的使用中直接获利,用得越多,收益也越大,但是过度使用的成本却需由所有人来分担。因此,资源的整体状况和单个参与者对资源的使用之间的反馈关联非常弱,结果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及耗竭,最终每个人都没有资源可用。

你可能会想,不会有人这么短视,以至于大家最后同归于尽吧?但是,不幸的是,这样的状况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对某个景色秀丽的国家公园来说,如果对游客数量不加限制,将很快人满为患,自然的美景被破坏殆尽;使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直接的好处,尽管由此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产生「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候变化,但人们仍一如既往。

反馈回路中的主体会有一个绩效目标,或者期望的系统状态。如果系统的实际状态与目标或期望相比存在差距,主体就会采取行动。这是一个常见的调节回路,应该会使绩效表现达到并保持期望的水平。

保持一个绝对的绩效标准。更好的状况是,将绩效标准设定为过去的最佳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绩效。系统结构没有变化,但由于运转方向不同,便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做得越来越好。比如青蛙就用热一点点我就跳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早就跳出去了。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导致竞争升级局面出现的决策规则。竞争升级源自于一个增强回路,互相竞争的参与者都试图超越对方,占据上风。常见的价格战,一方为了战胜竞争者报出了低价,另外一方就会出更低的价格,引发连锁反应,如此发展下去,每一方都会遭受损失,但没有任何一方愿意认输、让步。最终结果,可能导致一方破产或者两败俱伤。

当系统中一个存量的状态是取决于另外一个存量的状态,并试图超过对方时,就构成了一个增强回路,使得系统陷入竞争升级的陷阱,表现为军备竞赛、财富攀比、口水仗、声音或暴力升级等现象。由于竞争升级以指数级形式变化,它能以非常令人惊异的速度导致竞争激化。如果什么也不做,这一循环也不可能一直发展下去,最后的结果将是一方被击倒或两败俱伤。

应对这一陷阱的最佳方式是避免陷入这一结构之中。如果已经深陷其中,一方可以选择单方面让步,从而切断增强回路的运作;或者双方进行协商,引入一些调节回路,对竞争进行一些限制。

多元化的策略,即允许在竞争中落败的一方可以退出,开启另外一场新的博弈。

实行反垄断法,即严格限制赢家所占有的最大份额比例;修正竞赛规则,限制最强的一些参与者的优势,或对处于劣势的参与者给予一些特别关照,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例如施舍、馈赠、税赋调节、转移支付等);对获胜者给予多样化的奖励,避免他们在下一轮竞争中争夺同一有限的资源,或产生偏差。

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个人上瘾的状况,包括酒精、尼古丁、咖啡因、糖和海洛因等,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在一些大型系统中也存在上瘾症状,并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一些企业或行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农民种地对肥料的依赖,西方国家经济体系对廉价石油的依赖,或者军火制造商对政府合同的依赖等。类似地,就如我们很多的国有企业,其实经营业绩并不是很理想,如果要改变企业的经营状况,费时费力而且非常不易;但是,却可以有办法,依靠政府政策补贴,使得公司运营下去,并且保持自己体面的社会地位,还有就是我们新能源汽车也是这样一种依靠政府补贴,大规模发展,当然伴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弱,进行企业市场化变革,引入竞争者等,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其重现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

哪里存在规则,哪里就存在“规避规则”,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规避规则也意味着,采用一些迂回或者变通的措施,虽然在名义上遵守或者不违反规则的条文要求,但在本质上规避了系统规则的原本意图。

例如:一些政府部门、大学和公司经常在财政年度末突击消费,产生一些无意义的支出。这是因为,如果它们今年不把预算内的钱花完,明年就有可能会被砍掉一些预算。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佛蒙特州出台了一项土地利用法案,被称为《250法案》。该法案对面积为10英亩(约4万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开发设置了复杂的审批流程。现在该州有非常仅比10英亩大一点的住宅项目。任何规则都可能会有漏洞或例外情况,因而也存在规避规则的机会。也就是说,虽然一些行为在表面上遵守或未违背规则,但实质上却不符合规则的本意,甚至扭曲了系统。

设计或重新设计规则,从规避规则的行为中获得创造性反馈,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规则的本来目的。

如果系统的目标定义不当,就不能测量应该被测量的东西,不能真实地反映系统的状态,那么系统就不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

就如国家如果期望的是国家安全,并将其定义为军费开支的数额,那么系统的行为就是军备竞赛,这可能会带来国家安全,也可能不能。就如目前美国现在准备退出《中程导弹条约》,扩大军备竞赛。如果军备开支过高,超出了合理、必要的限度,或者挤占了经济建设投资,国家安全形式甚至可能被削弱。例如教育,如果期望的系统状态是良好的教育,并以平均分摊到每位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为衡量标准,就能够确保教育经费能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如果以标准化的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就会产生提高考试成绩的行为。这些标准能否与良好的教育相互关联,则是值得考虑的。

系统行为对于反馈回路的目标特别敏感。如果目标定义不准确或不完整,即使系统忠实地执行了所有运作规则,其产出的结果却不一定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例如:如果中学的目标定为了升学率,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其产出的结果却不一定是人们真正想要的(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与成长)。

恰当地设定目标及指标,以反映系统真正的福利。一定要特别小心,不要将努力与结果混淆,否则系统将只产出特定的努力,而不是你期望的结果。

了解了系统的机理,那么我们如何改变系统结构,以便更多地产生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并尽量减少不期望的情况呢?麻省理工大学的福瑞斯特教授基于多年来对企业中系统性问题的研究告诉我们:一般管理者都能很准确地定义当前的问题,识别这些问题产生的系统结构,并基本能够猜中到哪里去寻找“杠杆点”,也就是,在系统中的某处施加一个小的变化,就能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转变。

作者给出了十二个杠杆点,由弱到强,具体如下:

数字的变化是一个系统变化的最表象和最直观的切入点。例如:为了控制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清洁度,政府设定了一些被称为“空气质量”的标准参数;为了保护现有的森林面积,政府设定了每年允许砍伐量等指标;为了维持利润水平,公司会调整诸如工资率或者产品价格等参数。

只有在我们实在找不到其他11个因素时,才能把参数当做杠杆点。

提高缓冲器的容量,通常可以使系统稳定下来。例如水库容量越大,可调节的余富空间就越强。但是,如果缓冲器过大,系统也会变得缺乏弹性。

具有若干个存量和流量,并物理地连接起来的系统,其结构对于系统如何运作具有巨大的影响。以前,匈牙利的道路系统是以首都布达佩斯为中心,从该国一端到另一端的所有车辆都必须穿过布达佩斯中心,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挤。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安装大量交通信号灯、出台限速政策等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

造成其根本原因在于道路系统结构设计不良,因此,修正该系统的唯一方式就是重建道路系统。通过把弯曲的管道取直、把过窄的管道扩大等简单的措施,在节约能源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效果。物理结构对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物理结构通常不太容易而且见效慢,恰当的杠杆点,需要一开始就做好设计。

调节回路在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大自然具有极强的平衡和自我进化能力,人体也能够很好地调控身体。

同样市场就是一种调节型的反馈系统,就如价格会随着供求状况而波动,并对供求状况进行调节,使其保持相对的平衡。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是核心的信息枢纽。价格机制越清晰、透明、及时和准确,市场的运作就越顺畅、有效。而公司和政府注意到了市场价格的杠杆效应,有时候试图通过补贴、税赋以及其他的方式对其进行调节,但是实际效果往往南辕北辙。

调节回路的力量需要与预定要校正的影响大小相对应。例如:通过预防医学、锻炼和良好的营养补给,来提高人体战胜疾病的能力;通过信息公开法案,来限制政府的舞弊;为了尽快的破案和维持社会安全,保护举报者。

信息流的缺失是系统功能不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增加或者恢复信息可能是一个强有力的干预方法,而且通常比重建系统的物理基础设施更容易、成本低廉。例如:每一个城市或者公司的取水管都放到同一条河流的下游,让它们马上能够了解到自己排放出去的污水情况;让每一位鼓吹宣战的政客都得之上前线;让任何一个打算投资建设核电站的政府公务员或者企业老板,都得在自家的草坪上堆放核电厂排放的废物。

从人性的角度上看,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倾向,即人们避免对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反馈回路缺失了,也能说明为什么这类杠杆点受一般大众的欢迎,而在那些有权势的人那里不受欢迎。

规则定义了系统的范围、边界和自由度。法律、处罚、激励以及非正式的社会约定都是一个人为的规则;当然也存在一些物理定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绝对的规则,不管我们是否理解或者喜欢它们,它们都起作用。

当我们努力去重塑规则,明白这些规则的变化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我们才能真正懂得规则的力量。就如现在的世界贸易体系,其中一系列的规则都是由大公司制定,运作也是由大公司把持,服务于大公司的利益。

自组织是系统具有最高适应力的表现形式。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系统,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各种变化,以维持生存。

自组织意味着系统可以改变自身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增加全新的物理结构(如大脑、翅膀或计算机等)、增加新的调节回路或增强回路,或者新的规则。

为什么系统的目标是一个杠杆点,而且要比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更为优先考虑?

这是因为,推动人们试图控制、消除多样性的动因,正是系统的目标。如果目标是将全部都置于一个中央计划体系的控制之下,就像基督教会、迪士尼或沃尔玛等构建的“帝国”一样,那么我们上面提到的所有可能的选择,例如物理存量和流量、反馈回路、信息流,甚至是自组织行为,都可以转化为实现这个目标上。

系统结构师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建构系统的模型来改变范式。因为建模的过程会让我们跳出系统之外,使我们把系统视为一个整体。

与改变范式相比,在更高的层次上,还有另外一个杠杆点,那就是使自己摆脱任何范式的控制,保持灵活性,意识到没有范式才是“真实”的。

每个人在认识世界方面都有巨大的局限性,这个世界太大、太复杂,远远超出了我们人类理解力和认知范围。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努力思索,审慎分析系统,并且抛弃自己的范式,观察大自然的运作,倾听宇宙的声音,找到最为根本性、战略性的、有效的杠杆点,优雅地与系统共舞。

小结:

其次,系统中的存量、流量以及反馈回路等特点,造成了系统的障碍以及出现的陷阱,并提炼出六个障碍和八个“基模”陷阱,并且给予我们采用对策指导。

最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时也是有规律的,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杠杆点来实现系统的改变,让一切越来越好。

同时也要认清楚:我们未知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地突破扩展我们的认知边界,突破“范式”,用更加开放的心态与系统共舞。

附录:

系统世界中的15个生存法则:

1.跟上系统的节拍

2.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现在阳光下

4.谨慎地使用语言,并用系统的概念去丰富语言

6.为反馈系统制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

7.追求整体利益

8.聆听系统的智慧

9.界定系统的职责

10.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

11.庆祝复杂性

13.打破各种清规戒律

14.扩大关切的范围

15.不要降低“善”的标准

刘涛,物理化学硕士,青岛海创汇康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商学院院长,潍坊海创汇康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业邦》专栏作者,担任青岛高创投融资担保专家评委以及西海岸创新创业中心等多家基地的创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孵化器、加速器运营管理经验,参与首批国家级创客空间-创益客、山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益邦、海尔双创示范基地-红岛海创汇、李沧海创汇、临沂海创汇、潍坊海创汇等各地孵化器地运营管理,孵化项目: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创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佐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THE END
1.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市委宣传部举办阅读活动澎湃号·政务进入图书馆,小朋友们就被安静而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所吸引,这个神秘的知识世界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他们。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四处张望。“孩子们,你们来过图书馆吗?”馆长高大广热情迎接这些小客人,并向他们介绍图书馆布局。这里有宽敞明亮的办证借阅大厅、舒适温馨的休息区域,特别是阅览室内高耸的书架和排列整齐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47250
2.书香社会蓬勃发展,多地全民读书活动启动,图书馆人气飙升多地启动全民读书活动,图书馆人气逐渐上升,推动书香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这项活动旨在倡导阅读文化,提高公众的阅读兴趣和素养,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图书馆作为阅读的重要场所,也吸引了https://www.linyoer.com/post/2052.html
3.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的8大好处7. 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大多数孩子可以在图书馆按照自己的意愿阅读喜欢的书籍,不受考试成绩和老师家长的任何约束。子们可以在这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爱好。兴趣,兴趣是效率的第一要素,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8. 可以为家庭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孩子的教育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753961104451499&wfr=spider&for=pc
4.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精选34篇)2、建立所有老师和家长及学校的联系方式簿,便于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 3、在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每个老师都多用多媒体上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学校能否成立一个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进行强化辅导。 https://www.oh100.com/a/201206/99094_2.html
5.家长意见和建议(精选37篇)家长意见和建议 1 (一)期望校园图书馆能长期对学生开放,能让孩子们亲自进入图书馆挑选书籍,寒暑假是学生阅读的良机,期望教师给学生建议必须的书目,学生读书的成绩要进入评价,读书的成果要有展示的平台,如果可能,每年是否可举办专门的读书节。 (二)期望校园每个学年都有专门的体育节与艺术节,每个孩子都能在其中展示https://mip.ruiwen.com/gongwen/yijian/289634.html
6.家长委员会代表发言稿(精选25篇)大家好!我是中一班黄俊曦的爸爸,一位孩子的家长,同时也是伙委会成员中的一份子,今天能够在这里代表家长发言感到万分荣幸! 伙委会是架起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感觉幼儿园领导及老师为孩子们搭建这样的一个健康平台。 https://www.wenshubang.com/fayangao/994839.html
7.四年级家长交流会发言稿(通用16篇)四年级家长交流会发言稿(通用1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发言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发言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你知道发言稿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家长交流会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家长交流会发言稿 篇1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fayangao/20220714083611_5293683.html
8.小学教育调研报告(精选8篇)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https://www.liuxue86.com/a/4916073.html
9.家长会家长发言稿[通用]3、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孩子在碰到稍难的题目,有些畏惧,或碰到一点点困难就寻求帮助,这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非常不利。家长当孩子寻求帮助,不会做时,不应直接教而应和孩子一起分析,帮助他,教会他分析问题的方法,慢慢过渡到让他自己也能掌握这种分析方法从而独立思考。 https://www.yjbys.com/yanjianggao/fanwen/4289994.html
10.小学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精选25篇)孩子喜欢听故事,我们要求他自己去看书,我在图书馆给他借了一些读物,有的他一天就看完,说很有趣,还给我们讲故事情节,我们表现得很感兴趣,告诉他看了其它的再讲给我们听,有的书他一页也没看完,我也不强迫他,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可以提高他对阅读的兴趣。假期有时带他去图书馆,我发现他很喜欢,拿这本书https://www.jy135.com/edu/1106.html
11.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精选13篇)如果孩子们平时缺乏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学习的效率就会下降,学数学也会感到枯燥。面对孩子对解决数学问题的疑惑,你们不要觉得孩子们数学能力差。这时往往是在理解中出了问题,各位家长可以联系家庭实际,给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数学题。在理解的时候,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把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和孩子交谈时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141118115028_283786.html
12.家长座谈会发言稿看到今到到会的各位家长朋友,我很欣慰,今天到会和家长朋友,即有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也有怀里抱着孩子的爸爸妈妈,看到你们的到来,让我看到了你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看到我们教育的希望,下面我提议,同学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再次感谢你们的到来! http://mip.yuwenmi.com/fayangao/3622573.html
13.家长经验交流发言稿15篇当老师的这些年常常有家长这样给我说:“郭老师,我们家的孩子在家很淘气,我们说什么都不起作用,老师说的话比我们管用,麻烦你多帮我教育教育他……”不错,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我们责无旁贷,但是孩子的教育仅仅依赖于老师和学校,这是不行的,家长不能像踢皮球一样的把对孩子的教育全推到学校和老师那里去。https://www.cnfla.com/yanjianggao/2940339.html
14.民国老教材70年后走红拷问现行教育体系近日,一套上世纪30年代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的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受到家长热捧,以至于卖断货。同时,一本名为《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新书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刊发了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存在的诸如内容失实、篡改https://e-learning.moe.edu.cn/ckzl/ckzl.php?act=showContent&articleid=949
15.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打造亲子阅读环境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或书店看看,挑选书籍的时候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家长在旁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孩子挑选一些图文并茂、有针对性的书籍,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不同类别的书对孩子有着不同的教育作用,童话色彩的图书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使孩子明辨是非,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知识类的图书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http://cycrc.org.cn/kycg/jtjyyj/201504/t20150423_6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