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针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是我国批准举办的第一批独立学院,是深化高校办学机制与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因此在专业设置上、课程安排等方面是“基础适度、突出特色、加强实践、市场导向”的一种培养模式。作为独立学院图书馆根据我校的办学特点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步,甚至超前,具有前瞻性,它不仅是为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服务,还是教学实践的补充,这样才能在服务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文献信息保障作用;同时又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园地。

我校图书馆近几年来借助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运用其独特的优势,加上办馆机制十分灵活,同时又拥有资金和名校办馆经验双重优质资源,跳过了常规图书馆的漫长发展过程,一跃而成为起点高模式新、设备先进、高效发展的图书馆。

根据性质确定我校图书馆任务是: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的多种职能。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任务是把握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围绕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制定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保障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平衡性和一致性,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建设和资源共享的实现。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目标是根据本校的科研与教学需求、学校的专业设置、藏书规划、藏书原则,通过各种渠道征集补配合适的文献资源,为我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各种所需的文献资源(应具有通用性、综合性、专业性和科学性等);具有一定的信息资源规模;信息资源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水平结构合理,能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需求;根据本校各院系专业教学、科研、生产、经济活动需要,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以及师生的信息需求,采集某些学科、某些文种、某些类型的图书、期刊,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藏书体系,并形成本地区的文献资源中心及收集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中心。

二、图书馆藏书现状、发展纲要

(一)馆藏文献的结构

1.按资源的等级结构划分为:特藏资源、重点资源、普通资源三大部类。

(1)特藏资源

包括收集我校师生的作品(艺术作品和学术作品),如收集了建筑学院师生的绘画作品,反映了我校师生的教学成果。

(2)重点资源

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为保持各专业图书的学科历史延续性和完整性,重点加强本科生教育和重点专业的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包括侧重收集的经济、会计、机电、土木、电子技术、建筑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资料。

(3)普通资源

除特藏资源和重点资源外,属于我馆采购入藏范围的其他资源,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同时选择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主要以通俗普及性读物为主。

2.各类图书按学科内容深度划分为三种类型:

(1)通俗普及性读物

(2)中级实用型读物

(3)提高专深型读物

3.根据文种及类型,我馆的信息资源结构分为中文图书、中文报刊、外文图书、外文报刊、随书光盘等若干条块。

4.按资源的学科结构划分

我校属于综合院校,因此在学科范围方面具有专业性,注重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文献收集,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在文献结构中即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重点收藏:法律、会计、外语、文学、艺术、经济、管理以及文化教育等类图书;自然科学方面重点收藏: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土木工程、建筑科学等类图书,并侧重应用技术。

另一方面在学科结构方面,要注重地方特色。结合厦门市及经济发展的特色,主要收集了适合本地生产和文化、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要收藏地方文献。

(二)本馆文献资源发展纲要

1.收藏范围

我校图书馆总体藏书重点定位在所拟定的核心出版社出版物为主,以全国其他地方版重点图书为辅的藏书体系。在未来的文献资源建设中不仅仅加强对印刷型文献的收集,而且注重对电子文献、虚拟馆藏的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地方特色的资源建设。

2.优化馆藏结构

(1)注重学科范围的综合性

图书馆的产生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因此它的功能还有保存和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肩负着营造育人氛围,进行素质教育的阵地。因此文献资源的学科范围上应注重综合性。

(2)注重学科内容的特色性

以学校学科和专业为主,形成特色专业文献,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特色前沿性的文献信息,提高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独有的文献优势,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科研。此外在我馆未来文献资源建设中应注意解决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科研读者需求和大众读者需求的矛盾,即要满足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的科研的需要,又要满足一般学科的大众需求,面对有限的经费,可利用电子文献来解决这方面的矛盾。

(3)根据采购原则的要求,馆藏文献的文种主要以中文为主,外文为辅,原则上不收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献。

(4)出版物类型以纸质印刷型为主,电子图书为辅。纸质印刷文献订购选择信誉良好的馆配商,杜绝盗版书刊和非法出版物。资源建设中应逐步加大电子文献的投入,通过电子文献和虚拟馆藏的建设,解决不同读者对各种文献的需求。

3.增加复本基数的灵活性

复本的确定是文献资源收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复杂问题。我馆采访原则中根据图书的学科性质、专深程度、是否重点收藏、分配去向等因素,均有其复本基数要求。我馆对平均复本量的原则规定:纸质图书平均每种复本为1-2册,最高不超过3册;报刊平均每种复本为1册。选书时,以此基础并根据图书个性化特点灵活掌握,要考虑多种因素,区别对待各类文献。如:对于读者比较喜欢的图书,应增加复本量。

4.逐步加强、完善采访信息系统的建设

我馆为提高文献采访质量,要做到科学的采访图书,合理地解决有限的图书经费和广泛的文献资源之间的矛盾,首先必须对文献资源信息有足够的掌握。既要熟悉国内外各出版机构的出版动态与出版特色,也要了解每一种文献的具体情况,使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实现最大效率,就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图书馆采访信息系统。这是未来我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应着重进行建设的,应包括以下几个系统:

(1)图书书目信息子系统:包括新书书目信息、各大出版社网站、电子出版物出版信息、各种书评信息等,通过这些图书书目及书评信息,采购人员在选书时,就可全面了解征订目录对图书各种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认真辨析图书异名出版情况,努力避免重订、漏订与错订等情况。

(2)专家决策支持子系统:由于采访人员的知识结构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学科专业情况都有十分精深的了解。如果仅仅依靠采访人员自己来选书,很有可能造成误订与漏订,影响藏书质量。因此有必要建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我馆现在成立的文献资源建设指导小组也就是此类的组织并定期听取专家及读者的意见。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是文献采购中的重要决策依据。

(3)文献利用效果反馈系统:主要包括对图书馆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如分类统计、借阅统计、拒借统计、读者统计等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反馈信息。这种反馈信息反映了文献从收集整理到提供利用的全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采访部门利用上述各种统计,从中作出各种分析和判断并作为文献采购的决策依据和参数。

(4)读者意见信息反馈系统:传统采访工作面对的读者,一般通过反馈意见本及读者座谈会的形式,了解读者对图书采购的意见,这种反馈意见实时性差,采购人员把握读者动态需求针对性也差。随着图书馆网站的开通,采访人员应逐步需把搜集来的书目通过Web方式发布到图书馆的主页公共查询上,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点击主页,把所需要的通过网络留言板或管理系统公共查询模块通知给图书馆,采购人员在办公室,就可动态掌握读者的需求。采访人员在完全了解本馆藏书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藏书发展计划,制定新的采购计划,及时调整采访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节约经费,提高馆藏质量,使采访工作更趋于主动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多种需求。

三、文献采访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一)文献采访的基本原则

文献采访工作应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特色化和分工协作、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以及节约性和质量保证性等基本原则。

1.针对性

2.前瞻性

注重发展潜在学科,不断咨询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根据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建立信息库,并聘请专家定期进行文献资质的评估,制定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3.系统性

保证各重点门类资源的齐全,防止漏购;信息资源自身的连续性,尤其是各类丛刊、多卷书和时效性较强的报刊杂志等连续出版物、重要学科图书入藏的连续性,要完整连续,形成科学的藏书体系。

4.特色化和分工协作原则

重点、特色学科或某些专题的文献信息要尽力收集,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情况的资料以及地方志要收全,另外对各学科的工具书要收全。对价格昂贵或一馆不易收集齐全的文献,应进行分工采购,达到共建共享合理布局的要求。应与本省、市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进行协商,作好外文期刊、大套高价图书、特色数据库等的采购协调,同时应制订相应的协调方案,指导协调工作。

5.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

结合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采访人员应不断调整各种文献载体的比例结构,明确电子文献的收藏方向和中长期规划;采购不同种类的电子文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等),应考虑与本馆信息技术、设备条件相匹配,与原有藏书相匹配,符合信息资源建设方向及馆际资源共享的要求。

6.节约性

在信息资源的采购中要贯彻节约的思想,少花钱,多办事,避免重购,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品种和复本的关系,坚持“藏为所用”的原则,在海量信息和购书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坚持“特色资源的完整性”。

7.质量保证性

在信息资源的采购中在出版机构的选择中要选择正规、大型出版机构,文献方面要采购优秀图书、获奖图书等,要通过正规渠道采购文献,保证正版书、电子文献等。

(二)文献采访方针

采访方针是采访工作的行动指南,是采访工作的依据,也是采访原则的具体体现。我馆为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图书馆应始终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即:在选购图书时,以本校专业为重点,兼顾其他学科;以教学科研为重点,兼顾课外读物;以教师学生为重点,兼顾其他读者;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为重点,兼顾新学科、新课程;以当前需要为重点,兼顾未来需要。

具体操作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确定适合本馆收藏的重点和范围,把资金集中在一些重点学科和核心专业上,突出特色,尽量保证重点学科藏书齐全,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的后盾。除了保障重点学科收藏之外,还要考虑读者的其他需求。如考研类图书、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方面的图书适当采集,图书馆不但要充分发挥它的教学科研辅助功能,更要充分开发它的人生导向功能和智力开发功能。

2.合理补充电子资源

适当地配置电子资源,是纸质图书的重要补充渠道,同时也缓解了馆舍空间不足的压力。

四、各类型文献的选择

(一)中文图书

1.确定我馆的藏书重点

(1)社会科学方面重点收藏:经济、管理、法律、会计、外语、艺术、文学及文化教育等类图书。

(2)自然科学方面重点收藏: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建筑科学、土木工程、机械电子等类图书,并侧重应用技术。

3.不定期补充读者需求专业图书、社会热点图书以及读者急需的图书。

4.在采购图书中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图书的质量要在各类图书之间,同类图书不同著者之间明显拉开复本档次。

5.根据读者的需求,对于个别图书确实受到读者欢迎并产生一定社会效益,此类图书适当增加复本量。

6.对具有一定科学性,在一个阶段内相对畅销,并能改变人们观念,读者又迫切需求的图书,即使使用周期短,也要适当增加复本以满足短期内读者的普遍需求。

7.注重对工具书和连续出版物的收藏。对各种检索工具书,参考工具书要尽量收集齐全;多卷书和连续性出版物要保持其完整性。

9.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大学教材原则上不收集;对于价格昂贵的图书则与其他大学图书馆进行采购协调的合理布局。

(二)中文报刊

2.报纸以中央一级和厦门市地区发行的报纸为主,以主要省级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

3.报纸和期刊是属于连续出版物,选订时应特别慎重,一经选订,则不宜较易变动,要保持报刊的连续性。

(三)电子文献

1.电子文献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存储的文献,包括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或联机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Internet信息资源等。

2.对电子文献应根据我馆的办馆方针、任务及其本身的特点进行,以数据库、文献索引、学术期刊等为重点,每年视经费情况适量补充电子版图书。采选上应保障重点,同时兼顾其他。重点文献应尽可能采购齐全。

3.在采集电子文献时应注意与印刷型文献的配合与补充,通过采购数字化信息资源,一方面可弥补我馆购书经费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使我馆的信息信息资源体系更加完善。

4.严防购重,如发现购重,除属于有价值有重点收藏外,其他一律退货。

5.对网络资源的建设,面对海量的信息,应根据本馆的特点、任务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建设。重点收集地方文献,即有关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各种信息资源;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信息的收集。对网络资源的不可盲目建设,要求精而非多。

(四)视听文献

主要是指VCD、CD、录像带、录音带,择优选购时事政治、语言教学学、文艺欣赏、影视作品等。

(五)加强与国内外各地区、专业的图书信息单位建设广泛的书刊交换系统,做好受赠图书及其他文献捐赠工作。

(六)根据我馆文献资源建设特点,加强与其他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原则上:我馆大学教材适当收集,对于价格昂贵图书及其他文献与省图书馆及大学图书馆进行采购协调,合理布局及开展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

五、选书工作的组织

(一)采购渠道和方式多样化

1.预订

通过馆配商及邮局等渠道预订图书和报刊。

2.选购

根据读者和各院系的要求到书店直接选购图书;通过参加全国书展来选购从订单中订购不到的优秀的地方版图书和获奖图书。

3.零购与补购

对于不通过书店或邮局发行的书刊或缺藏的文献,读者急需的文献通过向书刊出版发行单位或其他二级书商购买或通过其他方式补订。

4.交换

与国内外图书馆及其他有关单位建立交换关系,以补充内部书刊及缺藏书刊。

5.受赠

个人或团体将其所著、所藏的书刊捐赠给我馆。

6.网上订购

通过上网逐步加强网上资源的选购。

(二)健全运行方式和控制机制

我馆为使文献选择活动正常和有效的进行,主要采取了文献资源建设指导小组的运行方式。该指导小组由我校各院系教师组成。此外还通过问卷调查和通过各种统计资料等形式,加强对采访质量的控制。

六、书刊交换与文献赠送

(一)书刊交换

1.与国内外各地区、专业的图书信息单位建设广泛的书刊交换系统,应在合作互惠的基础上进行交换。

2.交换过程中应本着“以我所有,换我所无”的原则征集各种资料,特别是难以买到的出版物,补充馆藏。

3.交换工作应与采访工作及时沟通、相互配合,建立完善的工作程序,做到凡能交换到的书刊不再订购。

4.利用本馆书刊复本及有针对性地购买预换书刊作为交换书源,避免因大量购买书刊而造成积压浪费的现象。

5.建立完整的书刊交换目录,作为发出和收到的工作记录,对交换不完整的书刊文献要及时催补。

(二)文献赠送

1.本馆接受来自国内外政府、团体及个人的赠送文献,凡可能的,均应办理产权移交手续。文献一经接受,是归属于学校图书馆。

2.对赠送的文献进行筛选,对不符合我馆入藏标准或过多复本以及无保留价值的文献要剔除。

3.捐赠的文献,凡属于入藏范围的,均应办理捐赠手续,并酌情给予荣誉证书。

THE END
1.区图书馆多措并举推动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迎江区图书馆切实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加强资源建设,持续推动图书资源建设与利用。 一是纸质资源建设。面向来馆重点读者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提高采购图书期刊资源的针对性,今年采购了价值4万余元、共1000余册图书期刊,有效满足来馆读者阅读个性化需求。同时重视安庆地方文献资源搜集、整理,保障了安庆优秀历史文化https://www.ahyingjiang.gov.cn/xwzx/bmxx/2024180409.html
2.请查收!图书馆业务改革创新与服务升级项目清单!微波炉困境:大多数人购买了包括蒸煮、烧烤等功能齐全的微波炉,但习惯上却只是使用了它的加热功能。源自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陈凌2024年10月23日在江苏省图工委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上作题为《AI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思考》报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Y2NDAyOQ==&mid=2651061441&idx=1&sn=69c1fa8d39bd8c1943936afb2c614391&chksm=8577bc69f0f0c23d50d347eb378cbbb646860a3fd084d961a60af321d48bd7d63f65b4b3dce1&scene=27
3.金佳丽:面向“四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鉴于“四新”建设提出了诸多具象的用户需求和服务场景,智慧图书馆建设也涉及方方面面,无法一言以蔽之,本文仅从与之最为紧密的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新资源。自现代图书馆学传入中国以来,我国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研究学术用语先后经历了采访、藏书补充、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的演变。如今,数字资源已成为主流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7/6690723_1141562994.shtml
4.汤旺河区图书馆发展规划,知识宝库与时代之窗的打造2、中期目标:实现数字化服务全覆盖、特色资源库建设和人员培训。 3、长期目标: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发展模式,成为本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汤旺河区图书馆最新发展规划旨在适应时代变迁,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推动本地区文化发展,我们将秉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知识宝库与https://www.junweinet.cn/post/10009.html
5.图书馆召开2025年数字资源建设计划论证会12月13日上午,图书馆召开2025年数字资源建设计划专家论证会。学校教务处、科技处、材料工程学院和图书馆负责人等图工委委员组成评审专家组参加论证会。 会上,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负责人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项目采购的必要性及独特性进行了阐述,并对2025年计划采购的数据库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就学校目前已有的数字资源采https://tsg.lzit.edu.cn/info/1032/4023.htm
6.2023年四川自考02129《信息资源建设》课程考试大纲理解:①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包括信息资源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资源建设既要重视“拥有”也要重视“存取”、信息资源共享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个过程;②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包括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特https://www.sczxks.com.cn/dagang/30214.html
7.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精选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1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zhicheng/612998.html
8.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题库(2017年最新版)D、数字图书馆 点击查看答案 95、多项选择题 R3类是基础医学,其中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医用一般科学 B、人体形态学 C、人体生理学 D、人体生物化学 点击查看答案 96、单项选择题 如果你想通过图书馆的网页链接到其它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你可以利用以下哪个进行栏目链接()。 A、新闻动态 B、数字资源 C、特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3/1073113.html
9.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指的()于一身。(2024)[单选题] 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指的()于一身。(2024) A.掌上图书馆 B.移动图书馆 C.统一门户 D.文献资源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4-06-11 更多“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指的()于一身。(2024)”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感知层面上,智慧图书馆的体现表现与在,利用云计算、移动计算、互联网与形成的构架https://www.educity.cn/souti/7usnizvs.html
10.图书馆2022年4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有关情况,强调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改变职业学校给人教育质量不佳的印象,加强职业学校学风校风、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这是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1113.html
11.2024年《档案法》知识竞赛100题及答案.pdfB.档案馆 C.暂时搁置 21.档案馆可以接收的档案种类包括?() A.机关、企事业单位移交的档案 B.捐献的档案 C.购买的档案 D.代存的档案 22.下列哪些档案可以少于25年向社会开放?() A.经济类档案 B.教育类档案 C.科技类档案 D.文化类档案 23.新《档案法》新增了哪两章内容?() A.档案信息化建设 B.法律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1662622.html
12.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数字资源加工标准与操作指南(36页使各类信息机构在建设数字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能有统一 的标浪,需要建立相应的文本数据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当务 之急是尽快建设国内统一的文本数据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逐渐上升成为国家标准,积极 参与国际上文本数据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規范的讨论,以便于使我国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处 于主动地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628/7151005052002144.shtm
13.数字记忆论坛: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展记忆资源建设对此,我们采取“三步走”的方式展开工作:第一步是将图书馆已有文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形成一个专题资源目录;第二步是新资源采集,在目录中检索,看看有哪些重要的记忆点,在已有传统文献上是缺失的,以此来指导口述和影音文献的抢救和建设;第三步是把传统文献和新建的口述、影音文献汇总在一起,形成一个记忆资源专题。 https://gddazx.southcn.com/node_8d937f0b2b/ab2d33289f.shtml
14.大学图书馆发展12篇(全文)计算机的使用使图书馆像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加工厂一样, 藏书量由有限扩大到无限, 它包括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两个部分。评价图书馆的重要标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藏书量的多少, 而是其获取网上资源的能力、开发利用能力和提供服务的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观念要由以藏为主向以开发利用为主转变, 其重心由馆藏建设向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avckgwd.html
15.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21篇)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继续加强。图书馆目前的数据库包括正式开通的数据库有7个:中国医药知识仓库(CHKD)、万方数据库、书生电子图书、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及SinoMed、外文期刊数据库(即北京地区医院外文期刊资源共享全文数据库)、康健西文(FMJS)、医学多媒体;试用的数据库有3个: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及超星读秀、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764058.html
16.学习资源中心(图书馆)2018年度高等学历教育资源建设文本资源的格式及要求 文本资源包括课程基本信息、文本辅导、作业练习、参考资料、题库等5种类型。提交时,必须类型齐全。 (一)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信息。教学大纲(含: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方案(含:考核方式与方法、考核要求)、教学设计(含: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整合应https://www.ahtvu.ah.cn/zyzx/detail?id=jyu0akkogq5msqaqeuo8ma
17.刘兹恒: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过去和未来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敬请关注图书馆报微信 刘兹恒 | 文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回顾,我们主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分为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分别从组织机构、内容建设和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它代表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昨天”和“今天”。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750192
18.图书馆采编年终总结(精选14篇)5、12月为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加工整理图书3000余册(种),得到工会领导的高度赞扬,并获赠“情系工会基层,支持书屋建设”锦旗一面。 二、自身素质提升 1、加强业务学习。同志们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了分编速度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59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