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籍博物馆古籍文物数字化

关键词:古籍文物、国家典籍博物馆、永乐大典、数字化展示、交互体验设计

·01·古籍数字化展示要素解构

1.1意义与格物——构建展示内容

1.2客体与转向——分析目标受众

1.3范围与联结——组合基础模块

“范围与联结”目的是将前面所分析的要素模块进行组合,以形成交互体验的基础架构。首先,从内容范围进行组建。古籍数字化展示的内容范围涉及内容的脉络、层级与体量,它类似于XYZ轴的一个可视关系模型,要素作为变量会影响内容范围的深或浅、多或少。内容范围对设计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合理的内容范围是受众交互体验目标的关键。其次,从多媒体设备进行组建。古籍内容需要借助对其进行诠释的多媒体设备,组建特定的展示方式,实现体验者如何与之联系。数字化展示设计需要结合多媒体设备的类型、功能、参数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组建并创新展示体验方式,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展示需求。再次,从联结内容与多媒体设备的交互原型进行组建。基于内容范围和设备参数的选择,搭建交互原型的逻辑和框架是整个交互设计实现的关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交互原型需要以受众为中心,考虑体验者有可能采取的每一个行动,并且分析在这个过程的每一步受众的期望值。

1.4感知与延伸——呈现设计效果

数字化展示需要设计符合古籍特性的交互界面,以满足受众与古籍展示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交互界面主要包括版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三部分。版面设计需重视风格、色彩、字体、图标、布局等要素,分析组织好受众最常采用的行为,同时让这些要素以最容易的方式获取和体验。导航设计被称作“交互坐标”,它包括一系列引导受众与展项互动并且实现体验目标的元素,例如:按钮、开关、菜单、条、区域等。一个无缝衔接的导航需要引导操作并辅助实现多层次界面之间的跳转切换。信息设计是传达知识和思想的核心板块,信息的排版可依照对齐、重复、对比、亲密等方法进行设计,考虑信息的清晰精巧、调理统一、突出重点、易读易懂。另外,受众最终是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进行体验,身体感知层面的设计作为交互界面的延伸,决定着古籍的物质特性最后如何被受众感受到。对于常规交互体验视觉设计是重点,但也可以使用联觉转化的设计方法。不论如何设计,最终是要通过引导受众对物的感知方式以及在设计中强调某一部分物的属性来塑造体验的。

·02·《永乐大典》古籍数字化展示分析

2.1永乐大典版式-古籍之美再现

从物质特性来看,《永乐大典》由宫廷书院撰写,在版式各个细节方面体现了皇家的华贵气质与严谨的态度。例如:大典每一页的版框采用四周双边、大红口、红鱼尾、朱丝栏的手绘设计。装帧上采用包背装,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外用黄绢包裹格外庄重,纸张质地莹白柔韧,是书写的极佳用纸。大典正文是书手们用徽墨以及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一笔一画誊写。从目标受众来看,目前展览的主要目标受众是19岁到28岁的学生,根据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审美素质,他们对于知识的诉求需要全面且深入的了解,而且他们对新奇事物的感知是敏感且积极的。基于大典的物质特性及受众的体验诉求,展项通过设计大典复印本实物与透明触控屏结合的数字化展示方式,为受众对比展示了大典的版式之美、版式知识问答两个板块,同时数字内容设定的逻辑简单便于操作,整体设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虚实结合的对比展陈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互动问答满足了他们对于大典版式知识的探索。

除此之外,界面导航结合实物进行设计,交互体验引导清晰、目的明确。例如:点击待机屏保“开始答题”按钮会进入答题模式,页面中的题号、问题、选择框以及关闭按钮布局设计合理,为受众观看实物留出空间。体验者可以按照题号引导依次答题,根据问题对古籍实物进行分析,选择正确则进入下一题,选择错误则出现正确答案提示,若离开答题则点击关闭按钮,待体验者依次且必须答完10道题最后可以获得分数(图9)。整体操作简单,体验者在答题的同时参照实物分析答案,最终实现深度学习大典版式知识的目的。另外,交互体验的感知层设计了视觉、触觉引导受众对大典的感知方式,纸的肌理感和徽墨的颜色甚至转化出了味觉和嗅觉。总之,展项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展示设计强调了大典本身的物质特性,交互体验激活和延伸了受众的知觉以及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唤醒了受众对大典的情感认同。

2.2《永乐大典》数据库-古今对话平台

《永乐大典》全书拥有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订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它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具书库。这个“数据库”具有“内容全、体例独特”的特点,“内容全”体现在它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体例独特”体现在它是一部类书(按门类编排)和韵书(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两种不同体例结合的工具书,突出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特点。为满足目标受众更深层次学习和研究的诉求,展项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永乐大典》数字化高清彩色图像搭建了一个现代意义的真实数据库,数据库基于《永乐大典》10卷数字化彩色图像构建基础检索平台,同时还包括永乐大典缘起、现存馆藏、洪武正韵三部分信息知识,这三部分信息都是对数据库、检索平台的补充说明,以辅助使用者认识、理解与查询。展项通过电脑操作台与投影联屏显示的交互方式,设定了一人操作多人观看的参观体验模式(图10)。

·03·展览中数字化展示设计优化建议

3.1立体化呈现大典展示内容

3.2利用受众身体媒介性增强交互

数字化展项只是大典文化信息的载体,只有受众本体在使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它的价值,设计可以充分挖掘身体的媒介性,思考数字化时代身体作为移动或非移动媒介,在物理与虚拟世界的往返中,如何参与体验并自主式探索完成展项数字内容的构建,从中也完成本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3.3添加展示内容的叙事性表达

展示内容如果具备叙事性,那多媒体形式就是叙事方式,交互逻辑就是叙事过程。而受众则是“事”的串联者,也是“文化”的构建者和传播者。所以,展示内容可以考虑添加叙事性文本,注重叙事结构以及连贯性,而多媒体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技术手段辅以叙事,可以让受众从故事情节、多媒体环境、交互体验中沉浸式参与,以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

参考文献:

[1]JesseJamesGarrett.TheElementsofUserExperience:User-CenteredDesignfortheWebandBeyond(2ndEdition)[M].Berkeley.NewRidersPress.2002.

[2]陈红彦.对国家典籍博物馆职能定位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4):27-32.

[3]马晓艳.浅议国家典籍博物馆观众参观动机[J].中国港口,2020,No.10(S2):110-119.

[4]张志清.在图书馆设立典籍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06):6-15.

[5]张立朝,林世田,刘仲瑄.典籍展览启迪人生--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一年来的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5.

[6]刘雅.关于国家典籍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几点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000(005):111-113.

[7]刘畅.浅析营造对话语境对典籍展示的作用——以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览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8,000(004):60-62.

[8]孔翠婷,潘沪生,张烈.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博物馆体感交互设计研究[J].装饰,2020,No.323(03):92-95.

[9]张烈.虚拟体验设计的结构层面分析[J].装饰,2009(11):84-85.

THE END
1.葛剑雄:图书馆不仅是“硬盘”,还是文化场所和精神空间来源:南方有些地方现在做得很好,把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三馆合一,成为一个市民的会客厅。即使这样,它的基本功能还是要保持,市民在这儿会客,也包括进行信息、知识的交流。现在的知识和信息是全方位的,以前只是纸本图书,现在还包括欣赏音乐,看影视作品,欣赏艺术品。https://www.bplisn.net.cn/news/3497.html
2.国家博物馆游览时长与体验深度解析文化艺术目不转睛在文化艺术发布了:国家博物馆游览时长与体验深度解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博物馆的游览时长与体验深度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参观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游客对展览内容的了解程度和体验的深度。合理的游览路线和充足的时间安排有助于提高游客的参观质量,使游客能够https://www.henansxw.cn/post/108.html
3.没有时间的时候,这样也未尝不是在旅游!(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书评当然,今天娃这本《广西壮族博物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家长三个字:闭眼冲“在手中翻阅一座图书馆”,了解一方文明从一座博物馆开始,如果孩子时间不那么有限,做不到用脚步丈量四方,那就看书本吧,书里的博物馆已为孩子们打开了文物珍藏的大门,走进它,走近它,你会发现,它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61590/
4.想看古籍,去哪儿找?《中华经典古籍库》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大型古籍数据库,主要收录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各部,包含了二十四史、通鉴、新编诸子集成、清人十三经注疏、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佛教典籍选刊等经典系列,保留了专名、校注等整理成果,具有自动生成引用出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A3NzY1Ng==&mid=2652710496&idx=1&sn=de4648a63197310d7fb45229f29e5a58&chksm=bc64b4cce422bfeb33ffb00a4f4d3cf8cdec3cca540ee2d0fe59ef0894362ea6c12523614101&scene=27
5.文化工业范文12篇(全文)经济核心区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基本完善,基本形成了包括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族歌舞剧团、青少年业余体校、文化稽查队、华锐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比较完备的文化工作网络体系。县城华藏寺镇建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统一在文化大厦(楼)办公,总面积2700平方米,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n1t3qty.html
6.中华文明“种子库”开馆,北京西安杭州广州四城各占一方比图书馆、博物馆更多功能 乍一看,可能有朋友会有点蒙,版本馆是什么?和图书馆、博物馆有啥区别? 版本,最初是指同一书籍的不同印本。 但,后来也泛指同一类东西在不同的载体上,表现出的不同样子。 因此,中华版本,可以理解成古今中外、一切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286935
7.最全最新《建筑术语标准》包括基础术语通用术语专用术语,还有III 图书馆建筑 IV 文化建筑 V 体育建筑 Ⅵ 宗教部分 VII 文旅建筑 VIII 园林建筑 4.7 交通类建筑 I 交通场站 II 交通管理建筑 4.8 医疗类建筑 4.9 社会民生类建筑 I 服务建筑 II 民政建筑 III 监管建筑 4.10 既有建筑与文物保护 1 总 则 1.0.1 为统一和规范建筑领域工程建设中的专业用语,并有利于国内外http://www.zzdclm.com/news/178.html
8.类型总结与分享,博览类建筑,建筑更新(改扩建)图书馆,幼儿园,教学2.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馆藏物品分类管理,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6800367
9.其中四个在美国彭省大学博物馆,两个在西安陕西省立图书馆。题目标签:博物馆图书馆唐太宗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10月30日,在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上,我市淮剧团全力打造的红色题材现代淮剧《送你过江》作为优秀剧目展演,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启示我们( ) https://www.shuashuati.com/ti/27ba54f261eb4b46bcdfed5250d91ab1.html?fm=bdbds44e95b121c6da81db80960ab81ae2108
10.北京养老助残卡使用范围(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定点单位)北京本地宝频道提供北京养老助残卡使用范围(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定点单位)有关的信息,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是集社会优待、政策性津贴发放、金融借记账户、市政交通一卡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IC卡。https://bj.bendibao.com/news/2017424/240195.shtm
11.◇专题2020013◇工业旅游综述与报告今天中国的工业旅游明显呈现出9种发展模式,包括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模式、矿业城市发展模式、高技术行业知识科普模式、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模式、老字号企业品牌提升模式、现代制造业科技展陈模式、工艺品行业购物模式、酒庄酒业乡村叠加模式和各类工业博物馆展陈互动模式。今天的工业旅游显示出三大产业特征:越来越强调跨界融合、越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007/t20200710_434051.htm
12.恭王府多福轩室内陈设复原研究2003年3月,恭王府管理中心正式成立,长期由其他单位分割占用的恭王府府邸也已陆续腾退,开始修缮复原工程。位于府邸东路第三进院落的"多福轩",在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资助后,率先实施了古建修复。作为未来王府博物馆展出陈列的一部分,为配合开放而进行的"多福轩"室内陈设复原设计研究工作也随之展开。 https://www.pgm.org.cn/pgm/xsyjou/200905/2cf69f4a72e6470ebcf6d2fbadb668c1.shtml
13.图书馆视为图书借阅室,甚至自习室,而实际上,图书馆同博物馆【单选题】 如今,许多人将公共图书馆视为图书借阅室,甚至自习室,而实际上,图书馆同博物馆、美术馆一样,有文物存藏和展示展览的功能。因为古籍不仅是可供https://xingce.ccv163.com/485.html
14.研读张謇《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2012年版《张謇全集》④第278-280页)成文于西学东渐、民国初立的重要时期。是一篇集中体现张謇博物馆、图书馆建设,以及张謇家国情怀和公共意识的重要文本。本文简要缕述学习这篇文章的粗浅体会。 一、写作背景 (一)源于初心的博览情缘 http://www.zhangjianchina.com/view.asp?keyno=4386
15.开馆!上海再添重磅博物馆,详解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中华书局图书馆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人在时代巨变中的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副馆长王晨介绍,为让旧藏图书“活起来”,博物馆在接收中华书局图书馆旧藏之初就将藏品数字化纳入整理工作,采编数据实现旧藏图书永久保存与永续传承。参观者可使用安装在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2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