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双向互动?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的经验与思考

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双向互动,是行业要求,也是一种现实存在,更是社会需求使然。在文化和旅游部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估标准中,明确要求图书馆加强与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社会文化机构的合作。在2023年北京市图书馆评估数据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图书馆有过与博物馆合作的案例或实践。

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为部分图书馆与博物馆的资源共建共享、双向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撑及业务合作的上升空间。社会公众的需求驱动,更为图书馆、博物馆的双向互动提供了动力。而越来越多图书馆、博物馆双向互动的生动实践,也为下一步双方的进一步协作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实践

与国家博物馆的合作

整理中国古代服饰文献:2007年,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之檀老先生走进东城区图书馆,希望与我馆谢大勇老师合作,共同收集、整理中国古代服饰文献,完成国家重点课题。2007年至2017年的十年里,我馆先后有4人参与其中。2018年,350万字、上下两卷本的《中华大典·艺术典·中国古代服饰卷》由岳麓书社出版。而图书馆的古代服饰数据库也随之建立起来,服务于社会公众。李之檀为何选择图书馆?因为当时我馆的服装文献较全,有专门的阅览室,有专门的馆员进行研究并提供服务。

馆际互借:2008年,与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签订馆际互借协议,共享双方的文献资源,共同服务社会,满足读者需求。

学术交流:2022年11月,国家博物馆举办“馆藏清代稿抄本学术研讨会”,共有16位演讲者,分别来自国博、国图、首图,中科院、社科院,东图见世君受邀参加,并就文献整理、利用与参会者交流,受教多多,获益匪浅。

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

故宫讲坛首发在东图:2012年,故宫博物院要开办故宫讲坛,我馆向区文化委领导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亲自来馆,实地踏勘图书馆剧场、报告厅、一层大堂,现场拍板与图书馆合作,并要求故宫出版社与图书馆商讨讲坛期间在图书馆一层大堂推荐、销售优秀图书的具体方案,以营造阅读氛围,提高优秀图书阅读率。2012年9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东城区图书馆以“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为题,向公众全面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规划和设想,由此拉开了“故宫讲坛”序幕。从2012年到2013年,故宫讲坛在东图举办了25次后,回到故宫举办。由于与故宫博物院建立了联系。2014至2019年,每年仍有6到8位故宫学者走进图书馆,解读自己的新作。

故宫以东·书香之旅——从故宫书店再出发:书香之旅,两次走进故宫书店。2020年8月22日,东城区图书馆带领30位读者,走进故宫书店为图书馆选书。10月17日,东城区图书馆第二次组织读者走进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店。

书海听涛走进东四胡同博物馆

角楼图书馆博物馆季

戏剧之夏,携手北京人艺博物馆

在2022年8月至9月一个月里,东城区图书馆角楼分馆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博物馆合作,推出了“角图戏剧之夏”活动。内容有:北京人艺70周年海报展与经典剧目播放、戏剧体验、艺术讲座。图书馆与北京人艺博物馆的双向互动,将阅读推广与艺术普及完美结合,丰富了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赢得了读者好评。

其他

初步思考

1.图博双向互动,上升空间辽阔

对于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而言,图博双向中互动的发展与上升空间广阔。

一是东城区区域特点决定的。东城区的文化资源丰厚,文物古迹众多,博物馆众多,且品种全、等级高,条件得天独厚。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不论图书馆还是博物馆,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均会对双方的业务拓展、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不久前得到消息,北京自然博物馆上升为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中附设有图书馆。准备在博物馆的教育与公共服务区规划服务公众延伸阅读的公共图书馆,在业务与研究区规划服务科研人员专业阅读的专业图书馆。

二是政策背景决定的。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专门有“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提高综合效益”的表述。而在《2021年至2025年东城区博物馆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有“积极探索和拓展博物馆与市内外的档案馆、美术馆、图书馆等的合作空间,实现博物馆优质展览策划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的表述。

三是社会大众需求决定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当代社会亲子家庭的走读研学,追求沉浸式阅读体验,多元互动,崇尚在休闲、娱乐中获得精品文化的滋养。

四是图书馆、博物馆各自业务的拓展,也要求加强图书馆、博物馆加强双向互动。如在走读研学、阅读推广、科学普及上的合作,又如在特色文献建设、专题数据库建设、课题服务上的合作。在这些方面,图书馆与博物馆大有可为。

2.图博双向互动,相互学习态度

在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双向互动中,作为图书馆的一方,首先要谦虚,要抱有向对方学习的态度。

仅以展览为例。对于展览,图书馆行业有硬性业务指标的要求,体现在硬件设施标准和四年一度的评估标准里。2008年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需要设有展厅、报告厅。历次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中,都对图书馆有举办展览的要求。今年3月17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开展2023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中的51项阅读工作计划单里,有9项是展览。

但在展览业务上,图书馆与博物馆相比先天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念落后。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是博物馆学专业的大学课程的必修课,而图书馆学专业则无此设置。大多数基层图书馆也没有将展览纳入自己的核心业务范畴。

二是人才缺乏。区一级图书馆大多没有设立专门的展陈机构或部门,即使设置了展陈部,其职责内容与也与博物馆相差甚远,自然也就谈不上人才储备与使用。没有专门的解说员,也少有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

三是经费不足。

四是经验不足。因为理念落后,实践较少、较浅,火候不够,经验不足,自然图书馆展览的整体质量就有待提高。

其实,图书馆在专题文献展上可以有较大的作为。如果专题文献展览与图书馆其它的阅读推广项目相结合,比如与讲座、诵读、培训、知识竞赛、征文活动联动,进行立体化推广阅读,效果会好一些。

博物馆对文物馆藏研究的细致与系统,使图书馆看到了在文献研究上的发展空间。观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瑄介绍的“以书策展”经验,就值得我们图书馆学习。图书馆人坐拥书城,也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书、研究读者(观众),这样展览的质量才会提升。图书馆策划、举办的展览,不能只成为图书馆人观看的展览,应该是读者喜欢观看的展览,应该为更广大的社会公众所承认。

3.图博双向互动,但不适合融合

整体上讲,图书馆、博物馆是两个系统,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差异也很明显,博物馆类型、主题繁多,因此两者融合的提法不太现实,可能性不大。当然,有规模的博物馆大多有自己的图书馆或资料室,融合发展的提法,应该是适合这些博物馆的。但若说适合于整体意义上的图书馆,则不敢苟同。融合发展的提法,至少在现阶段整体上不适合绝大多数图书馆。

4.图博双向互动,先要了解对方

作为图书馆,要想与博物馆合作互动,首先需要较为深入地了解对方。反之也如此。

图书馆一是需对辖区内博物馆资源有所了解。二是对具体博物馆的了解,是选择合作项目的前提。图书馆要有长远的目光,要考虑合作与互动的连续性、可延展性。

5.图博双向互动,要保持专业性

在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双向互动中,图书馆要坚持以专业立场、专业思维,应对和解决合作中的分歧与问题。要通过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双向互动,激发图书馆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精神。要在合作中提升馆员的自身专业素养,提高馆员的策划组织能力、合作协调能力,激发馆员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重构核心业务。

只有在双向互动中保持自己的专业性,才能真正有助于图书馆的业务效能提升、影响力扩大,实现图书馆真正的进步与成长。

THE END
1.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攻略,国家典籍博物馆门票国家典籍博物馆,于2012年7月经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国家图书馆加挂牌子成立,国家图书馆同时成为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于2014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105岁生日当天正式开放。该馆是我国第一家典籍博物馆,为国家图书馆增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典籍阅览形式。自2014年8月1日起,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始接受参观https://www.mafengwo.cn/poi/34826036.html
2.科学网—参观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有感26日上午我们参加了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启功遗墨展》开幕式暨《启功全集》首发式。为避免参观《启功遗墨展》时过于拥挤,我们先期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图书馆长黄燕生研究馆员自始至终陪同,同时还有北师大历史系毕业生在图书馆工作多年的负责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负责人和大观园徐菊英老总也一起参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596684.html
3.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4.国家图书馆大致分为四部分,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大致分为四部分,国家典籍博物馆、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国图艺术中心。典籍博物馆和南区总馆是一栋楼,人不多,有些古籍的展出。南区总馆大多是国外书籍,想要借阅得提前预约。大多数人去的还是北区总馆,门口安检不可以带水进入,可以带水杯,里边有接水的地方,大包得存包,小包可以进。不办借阅卡也可以看书https://m.dianping.com/review/402085962
5.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国家典籍博物馆,于2012年7月经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国家图书馆加挂牌子成立,国家图书馆同时成为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于2014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105岁生日当天正式开放。该馆是我的一个家典籍博物馆,为国家图书馆增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典籍阅览形式。自2014年8月1日起,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始接受参观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2737301.html
6.维也纳:参观国家图书馆艺术史博物馆因为下雨,到维也纳的第一天全部改为参观有名的建筑。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给我印象很深。外表和走进门廊上台阶倒没什么特别,欧洲雕https://www.meipian.cn/4xnjo5h3
7.国庆期间北京博物馆图书馆的开馆时间来了!来源:博物馆图书馆官网 编辑:刘坤 责编:刘非非 中国国家博物馆2024年“国庆”假期开放公告 2024年“国庆”假期将至,为满足广大观众假日期间文化需求,现将中国国家博物馆2024年“国庆”期间开放事宜公告如下: 10月1日至10月7日(含周一)延时开放。开馆时间为9:00,停止入馆时间为16:30,闭馆时间为17:30。10月8日起https://m.btime.com/item/42sqeeonieu8tgp9eckngild17j
8.从军事博物馆到国家图书馆怎么坐公交车,最快需要多久?从军事博物馆到国家图书馆大概路程8.99公里,全程约需28分钟,途经8个站点,共换乘2次,换乘车辆线路有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地铁4号线大兴线。 路线4 从军事博物馆到国家图书馆大概路程11.84公里,全程约需28分钟,途经11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地铁1号线→地铁4号线大兴线。https://bus.mapbar.com/beijing/junshibowuguan_dao_guojiatushuguan.html
9.研读张謇《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2012年版《张謇全集》④第278-280页)成文于西学东渐、民国初立的重要时期。是一篇集中体现张謇博物馆、图书馆建设,以及张謇家国情怀和公共意识的重要文本。本文简要缕述学习这篇文章的粗浅体会。 一、写作背景 (一)源于初心的博览情缘 http://www.zhangjianchina.com/view.asp?keyno=4386
10.国家图书馆官网介绍(www.nlc.cn)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收藏和保护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文献保护工作;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指导全国图书馆业务工作;对外履行有关文化交流职能,参加国际图联及相关国https://www.igfwz.com/www-nlc-cn.html
11.中国国家博物馆搜狗百科?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 ?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 ?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 ?北京工人体育场 20世纪80年代 ?国家图书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央彩色电视中心 ?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北京国际饭店?长城饭店 https://baike.sogou.com/GetLemmaRelationTablePageV2.v?lemmaId=238096&lemmaTitle=%E4%B8%AD%E5%9B%BD%E5%9B%BD%E5%AE%B6%E5%8D%9A%E7%89%A9%E9%A6%86%20-%20%E6%90%9C%E7%8B%97%E7%99%BE%E7%A7%91
12.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收藏和保护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文献保护工作;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指导全国图书馆业务工作;对外履行有关文化交流职能,参加国际图联及相关国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2962.html
13.文化和旅游系统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部直属单位篇国家图书馆党政领导班子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全体员工以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报告;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学习研讨,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各党支部通过向党员推送学习材料、评论文章等方式推进学习,召开党支部会、党小组会开展交流研讨,不断掀起学习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1026144740.html
14.「国家图书馆招聘」国家图书馆怎么样?国家图书馆 2014.07 - 至今(10年5个月) F女士 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 · 馆员 影响力17 访客213北京海淀区 个人简介 公共文化场馆法务/合规/风控,任职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馆员职位,常驻北京;近期有213位访问者,在脉脉https://maimai.cn/brand/home/1a0rad07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