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失业男,留下十万个最美小图书馆,疫情下仍在传递希望卡耐基波尔

看点13年前,遭遇丧母、失业、抑郁症等一系列打击的托德·波尔想到母亲生前喜爱给孩子们读书,便萌生了制作“小图书馆”的想法。在邻里大获好评之后,他继续向各地推广。很快,这种“拿一本,捐一本”的“小图书馆”遍布各地,为孩子们带来了流动的图书和阅读体验。如今,虽然托德·波尔早已去世,但“小小免费图书馆”仍在增多。疫情期间,一如过去它们用书籍浇灌心灵一样,人们利用这些“小图书馆”交换物资,继续为社区带来温暖和希望。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陌上美国(ID:moshangUS)

文丨罗新编丨Luna

“红遍全球”的小小免费图书馆

来到我身边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的街道。大约几个月前,有一个漂亮的蓝色小房子,突然出现在一户人家门前。

一开始,我以为它是这户人家的新信箱。直到当我散步经过它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

原来,这就是悄悄“红遍全球”的LittleFreeLibrary(小小免费图书馆)。

我几年前曾经听说过这个事,但是认为与自己没啥关系,也就丢在脑后。没想到,如今这个“小小免费图书馆”,竟然出现在我家附近。

于是,我特意在镇上留心了一下,才发现镇上有好几个地方都立起了这种小图书馆。

比如,在镇图书馆的门前,就有一个。

镇图书馆前的

小小免费图书馆

在我女儿毕业的小学,教学楼前也有了一个。里面有不少儿童书。

就在不经意间,小图书馆们走进了我的世界。

中年失意时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到中年,丧母,失业,患上抑郁症。如果一个人遇上这些事情,是不是会自暴自弃?会哀叹命运不公?会茫然地随波逐流?

2009年,53岁的ToddBol(托德·波尔)就遇上了上面那些倒霉事。他的生活仿佛失去了方向。在妻子的劝说下,他开车独自旅行了一段日子,然后回到位于威斯康星州的家中。

他在修整车库的时候,望着换下来的木头门,有了一个念头。

他的母亲生前曾经是一名读书爱好者,也经常在家里教邻居的孩子们读书。于是波尔先生用拆下来的木头,打造了一个小小的“校舍”立在他家前院,里面放满他母亲留下的书。所有的书籍都可以免费取阅。

波尔先生的初衷就是以这种方式来纪念母亲。没想到,邻居们看到这个小图书馆,都很感兴趣,他们纷纷来取书,也送来不少自己的书。

波尔先生那已经灰暗的人生,被新的光芒照亮。他一口气做了30个小图书馆,送给他的邻居们,整个社区都被这种新的读书方式所吸引。

波尔先生看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世界,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从那之后,他用极大的热情,进行这个小图书馆的推广,理念就是“拿一本,捐一本”。后来他又注册了以"LittleFreeLibrary"命名的非盈利性组织。

两年就超越铁路大王

小小免费图书馆创造奇迹

如果2009年的时候,有人说波尔这个中年失业男,会有一天超越卡耐基,这句话不会有人相信,甚至就连波尔先生自己也不会相信。

AndrewCarnegie(安德鲁·卡内基)曾经是美国的钢铁和铁路大王,也是美国现代图书馆的奠基人。他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各地建立了2509所图书馆。

2010年,波尔先生决定把小图书馆推向全国。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有朝一日,“小小免费图书馆”的数量要超过卡耐基图书馆。

他经常开着拖车,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小房子,奔波在全美各地,推销他这个“小图书馆”。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个概念,并在自己的家门前立起小图书馆。

2016年,小图书馆的数量达到50000个,遍布85个国家。

2018年10月,波尔先生因病去世。当时小图书馆的数量已经达到75000个。

他去世后,这个事业还在继续进行。到2019年8月,全世界已经有91个国家有了这种小图书馆,总数量超过90000个。

2020年3月11日,在美国休斯敦,第10万个小图书馆建立起来了!

如今,在美国,“小小免费图书馆”的数量已经是所有公立图书馆的三倍。这种完全依靠民间自发,完全依靠志愿者的小图书馆,虽然在图书的种类、数量和深度上,仍然无法与传统的大图书馆相比,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它触及到的偏远地区,也是传统图书馆所不能及的。

小小免费图书馆走向世界

在“小小免费图书馆”的官网上,有这样一段话:“据研究,家里根本没有书籍的孩子,与家里有很多书籍的孩子相比,智力的发育要晚三年。”

阅读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提高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情趣,提升气质。它的好处数不胜数。

可以说,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这也是波尔先生的小图书馆运动能够蓬勃发展的原因。

5岁的洛根·布林森喜欢读书。当他和父母搬到伊利诺伊州的阿尔法时,发现这个只有700人的小镇没有公共图书馆。于是,他们决定以另一种方式将书籍带到他们的社区。

洛根和他的家人在前院创建了一个小小免费图书馆。当他的小图书馆于2018年夏天推出时,触及了全世界读者的心。各种各样的书籍像雪花一样从世界各地寄给洛根。他很快收到超过2500本书!

5岁的洛根参加了镇政府的会议,并提出要求:在镇政府的大厅里,也建立一个小图书馆。他的建议得到通过。如今,这个小镇,拥有两家“图书馆”了。

2018年12月,爱达荷州的居民SharaleeArmitageHoward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她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张图片,她家的一棵已有110年历史的枯树,被利用起来,成为一间小图书馆。

一位女士在推特上发了一个十几秒的视频:她的爸爸在家门前的栅栏上做了一个小图书馆,然后有点紧张地清点书籍,看看有没有人来拿书。当看到不少书已经被拿走,他松了一口气。

这类温暖的故事太多太多。

当今社会充满了撕裂、暴力或灾难。这些小小的图书馆已经成为许多社区的亮点,给人们带来和平、友谊和安慰。

沿着美墨边境,有150个小小图书馆;

在威斯康星州和其他州的监狱,也有这种小图书馆;

在乌干达西部的难民定居点、在爱尔兰的一家医院、在靠近南苏丹的一个校园、在纽约市地铁站......

这些小小免费图书馆已经成为社区的粘合剂。

设在曼哈顿洛克菲勒广场的NBC总部,也建了一个小图书馆。

洛杉矶的警察局里也有小图书馆,经常举办读书活动。

美国的国会图书馆里,也有一个“小小免费图书馆”。

世界最高学府哈佛大学也有“小小免费图书馆”。里面的书籍多是教科书。

巴基斯坦的小图书馆。

比利时的小图书馆。

中国也有了“小小免费图书馆”。

每个小图书馆的大小不一,大约有20到100册书。据不完全估计,每年有几百万本书籍,通过这些小图书馆得到流通。

逆水行舟,拥抱社区

波尔先生的小图书馆,其实是“生不逢时”。过去的十年,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十年,而书籍的阅读方式也在向数字化转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读电子书。

越来越多的孩子,包括成年人,都选择呆在家里,呆在一个数字化的空间里。

在地铁上,抱一本书在阅读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了。

而波尔先生的小图书馆,就是在这个大形势下”逆水行舟”。

别人在搞虚拟空间,小图书馆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小房子。

别人都在搞电子书,他的小图书馆都是一本本“真正的”书。

别人都是呆在家里,他的小图书馆,“逼着”大家走出来。

一位来自加纳的女性看到了LittleFreeLibraries网站。深受鼓舞的她,在加纳和尼日利亚一口气建立了42个小小免费图书馆。

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已经建立了五年的小图书馆被人放火烧毁。整个社区震惊之余,纷纷行动,建立了100个新的小图书馆。

好人一定要比恶人多,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2017年1月,“小小免费图书馆”启动了一个新的项目:“行动图书俱乐部”,成员们除了一起阅读之外,还一起做社会服务项目。

如今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这些“行动图书俱乐部”,造福社会。

他说:“我只希望这个事业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街区,一个城市,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的确因为这些“小小免费图书馆”而变得更加美好了。

你可以在城市的街角、咖啡店、郊区商场、玉米田、森林、海边、旷野里找到这些小房子。

它们充满了色彩和想象力,是这个世界最美的一道风景。

建立一个小图书馆的门槛很低。你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也可以找周围的木匠帮你做一个,还可以在小图书馆的官网上定制一个。(你知道吗?为官网制作小图书馆的,是阿米什手艺人。)

你只需要缴纳$39,就可以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以及一个官方标牌。你还可以加入小图书馆的世界地图,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个小图书馆的存在。

建立和维护小图书馆的人,有一个名称,是Steward(管家)。

10万个小图书馆,其实只是一个不完全的估算。许多人接受了这个理念,并以自己的方式建立小图书馆,但是并没有在官网登记注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人们因我而读书、交谈,

这就是我的成功”

有人曾经问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如果你知道自己明天就会死亡,那么今天你会做什么事?”

马丁·路德回答:“我会种一棵苹果树。”

这段对话给波尔先生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他的人生座右铭。

他也像马丁·路德那样做了。那些“小小免费图书馆”就是他的“苹果树”。他洒下的种子,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造福了无数人。

2018年10月,波尔先生被查出癌症,两周后就不幸去世了。去世之前,他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让我直言不讳,那么,我就是我认识的最成功的人,”波尔笑着说道,“因为我,全世界已经有5400万本书被阅读;因为我,邻居们互相交谈。就我而言,这就是成功的定义。”

波尔先生最后说:“如果让我和JeffBezos调换一下位置,我是不干的。”JeffBezos是亚马逊的老板,世界首富。

能够在临终前,坦然地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波尔先生对于自己的人生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书籍让我们的精神相联系

当我了解到小图书馆的来龙去脉之后,我又来到我家附近的那家小图书馆。打开小小的玻璃门,看到里面的每一本书,都被夹上“小小免费图书馆”的宣传单。

我选了一本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发黄的纸张,没有印刷日期,但是保存的很好。

我拿着书,慢慢往家走去。书皮是软革,抓在手中很舒服。

我突然觉得心里非常的踏实。

放眼望去,天空格外的蓝,树木格外的绿,阳光格外的温暖。

我手里拿着那本《傲慢与偏见》,一个人走在路上,却不感到丝毫的孤单。

因为,此时此刻,简·奥斯丁、波尔先生、设立这个小图书馆的那位屋主,以及捐出这本书的那位陌生人,全都和我有了一丝神秘的联系。

这种以书籍建立起来的精神世界的联系,是属于人类文明的密码,也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疫情期间

图书馆继续传递温暖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之后,“小小图书馆”总部发了通知,指出每个“管家”可以自己决定是否继续开放小图书馆,如果开放的话,就遵守社交距离,并且为图书消毒。

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行动力是无穷的。好多小图书馆的“管家”,把小图书馆的书换成了生活用品和食品。这些东西仍然是免费。你也可以在里面留下你想捐赠的物品。

在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的时候,小图书馆刚好可以解决一些急需的生活需要。而且它们也为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从小房子里拿一点东西,或者为别人留一点东西,都是无形中与这个隔绝的世界有了联系。

甚至哪怕是路过,看着小房子里的那些食品和物品,也会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在2020年的春天,小小图书馆,超越了它本来的“书籍交换与流通”的范围,和全世界人民一起,以自己的方式,显示了它存在的重要性。

THE END
1.常见问题FAQ9、想借的书都被借走了,怎么办? 答:如果想要借的书都已被借光,可以预约图书。图书馆只提供网上预约服务,通过校园网、微信端服务门户或者是图书馆的检索机进行预约,预约图书到馆后,图书馆将会通过微信方式通知预约人来馆办理借书手续。预约图书归还后会在图书馆一楼的总服务台保留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预约作废,图http://lib.zsc.edu.cn/lib/guide/guide2/
2.7.14是什么情人节逛街是女孩的最爱,情人的节日,一起去各大商场逛逛,了解一下各自的爱好也不错。 4、来一段短途旅行 只有一天,可以找一个风景地,好好地欣赏一下风景,最重要的给两个人独处的机会。 5、图书馆充电 图书馆可是知识的海洋,借着情人节,去那里充电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ttp://fanwen.yjbys.com/shenghuo/243020.html
3.那个经常去图书馆的人,真的会被室友疏远吗本人一名大二学生,专业小语种,因为超讨厌背书,真真切切一枚学渣无疑。当然,室友都超级无敌厉害,有两个是我们专业的前一二名。这里,就暂且称她们为AB啦。噢,对,她们都经常去图书馆,空闲时候宿舍找不着人的那种。那我想问,我们宿舍别的人,有疏远她们吗?答:其实是有的。 https://www.jianshu.com/p/dde076103895
4.这些高颜值图书馆,让人一进去心就沉静了下来最近,小编找到了很多专攻少儿外文读物的图书馆、书屋、书店,它们有些是公益性质,有些会提供一些绘本课程。这些地方的环境大部分都很好,很适合天热的日子消磨一天。 1、皮卡书屋 皮卡书屋是一家民办、公益性质的少儿中英文图书馆。创办人是一群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海归妈妈,她们定义自己为:前瞻性教育、生活的践行者,素质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obDZLgCU
5.梁文道x《读库》老六:一个人喜欢读书,因为好奇心还没有死梁文道:我想知道,尽管你们有些东西十五年来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变过的,但是你们在书的编辑和选书上,这一路上你觉得自己在编选范围和品位上有很大的变化吗? 张立宪:我个人感觉在细节上有变化,但是它本质的内核应该没有大的变化。本质的内核是什么呢? 我自己理解就叫“本来是什么样子”。其实就是想和读者一起探究世https://www.36kr.com/p/757035855440132
6.以人为本树立图书馆服务新理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因此,惟有发扬光大图书馆的宗旨—“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确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并让这种服务理念不仅融化在图书馆员的思想里,使图书馆员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而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而且应充分地体现在服务环境、服务方式、服务热情,使他们热爱图书馆。http://sass.cn/911064/3721.aspx
7.一个安静的人在图书馆能有多受欢迎然而,经常泡在图书馆的同学都知道,专注学习的时候,最怕被打扰。在需要自觉维护安静氛围的地方,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总是让人头疼。最近,梁同学和两个室友相约去自习室备考,每天都会早起去坐固定的位置,一直有一个安静学习的男生和她们同桌https://m.gmw.cn/2023-12/14/content_1303600647.htm
8.门槛最低的高贵,听周国平馆长讲述他与图书馆的故事……读书,从来不必等明天无关贫穷富贵无论黄发垂髫读书与思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在阅读的时候每一个灵魂都平等且高贵为阅读搭建广厦的图书馆则是我们精神的乌托邦是照耀着六便士的月亮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散落着一些“孤独”的北大人他们守着一座座图书馆守着知识的火种与求知的热望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与北京大学校友会特别策划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1-05/06/content_24191495.htm
9.电影里最爱烧什么书?烧完文学,烧哲学电影《后天》作为一部末日灾难片,故事中,人类社会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彻底陷入冰河世纪般的劫难之中。在纽约曼哈顿图书馆里,困守图书馆的人们,为了抵御寒冷,只能烧书取暖。就算世界末日来临,要烧什么书,大家还得认真地做个文化人,仔细讨论一番。只见有人取下一本尼采的著作,同伴表示不可思议: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0584
10.雅思口语安娜口语学习记录Part2安娜雅思口语素材另外,在不用复习的时候,我喜欢去图书馆看各种有趣的课外书。学生借阅图书是免费的。我尤其喜欢文 学和历史类的书籍。当我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所有的烦恼似乎都不存在了。 我是个很容易被干扰的人,图书馆真的给了我一个完美的环境,让我能专注于我想做的事情。这里让我 感到自由和放松。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135178/article/details/125627503
11.校园文化建设论文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经验的不断丰富,很多高校都已经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评估的指标的引导下,很多院校园建设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投在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建设当中,新建改建了一批图书馆、实验楼、多功能娱乐厅等文化设施,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20726131126_5344960.html
12.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不“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https://xueqiu.com/3107356137/13148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