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论文基于空间视角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社会学分析

成果论文|基于空间视角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社会学分析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9年第6期

摘要:对城市公共图书馆进行空间社会学分析,可以拓展图书馆社会学空间研究论域。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社会学理论和图书馆史以及经验性材料,城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呈现出生产性空间、教育和消遣空间、流动性网络空间三种空间形态的交织共存。尽管公共图书馆有着当代流动空间的新空间形态性质,但其仍处于一个与总体性空间和局部性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冲突的平行层次,当代公共图书馆在一个三重层次的冲突体中发生着新时代的变迁与变革。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空间社会学;列斐伏尔;人文图书馆学

一、图书馆社会学与空间社会学

(一)21世纪以来的中国图书馆社会学及空间研究

(二)空间社会学:列斐伏尔及其体系

空间社会学是社会学领域方兴未艾的理论分支,自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以来有效突破了传统社会学和哲学研究中对空间问题的无视,开拓了观照社会运行的新思路和叙述方式,使社会学理论和人类自我认知得以持续深化。

亨利·列斐伏尔

基于列斐伏尔观照世界的方式,本文试图结合图书馆史,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空间性社会存在做一分析,考察其中凸显的问题。

二、作为社会空间的城市公共图书馆

(一)均质的总体:生产性空间

纪录片《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海报

(二)破碎的局部:教育、消遣的空间

至此,空间的矛盾性凸显了出来。列斐伏尔曾论,“……空间是一种方案。这是一种关系,一种在分解中对内在性的支持,在分离中对包含的支持”[25](26)。所谓内在性和包含指的是抽象空间均质、总体性的一面,而分解和分离则是抽象空间破碎的一面。如我们所看到的公共图书馆,一方面受生产是整个社会的总体要求的影响,即便公共图书馆内在的教育性和消遣性也终归要服务于劳动力的素质提升和身心再生产(休闲以便继续工作);另一方面图书馆在实际使用上又被真实的使用者作为教育空间和消遣空间来使用,区别于其工作的生产空间。在局部性的层面上,空间呈现了破碎的形态,整个城市不仅有着不同功能的空间区隔,而且空间被以交换价值为基础作为商品进行分割和交换;在总体的层面上,空间又是均质的,其中没有任何空间被排除在生产和交换意义的控制之外①。

(三)数字时代的新实践:流动空间

然而,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实践受到冲击并非是被动的、单向的。在这些曾经依赖于公共图书馆空间的实践活动发生“漂移”的同时,也同时对其他空间发生了“入侵”。阅读活动、信息组织和传播活动由于有了虚拟显示和网络技术的赋能,愈发广泛和深入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活动中。曾经仅进行单一的口头教学活动的教室空间,越来越变成一个融合各种媒体的信息和知识的中转和交互空间,正是一例。这种空间的多义化趋势并非围绕图书馆而发生,图书馆也是被其他空间活动所“入侵”的空间对象。读者在图书馆进行的活动可能与阅读本身毫无关系,或许是移动办公,或许是文化体验,或许是教养子女,图书馆甚至可以举办招聘会。总而言之,我们的图书馆空间在作为生产空间和教育、消遣空间的同时,却又额外有着与其他空间的“入侵”和“被入侵”的状况(这是由空间实践完成的),表征的空间在分割隔离之外,又出现了多义性和交叉的一面。

将这种多义性和交叉回归到空间实践上,我们会发现其与两个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一,信息网络和虚拟电子技术。无论是网购书籍还是电子阅读,或者是愈发广泛的移动办公、现代化教学,其对空间的跨越都依赖于网络技术。对此,卡斯特将其称为“流动空间”(spaceofflows)[26]。在流动空间基于网络技术锻造的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中,网络技术能够让没有实际空间关系的两个或多个节点个体(个人或组织)通过虚拟网络发生联系,从而构建出一个虚拟的空间关系。这种虚拟的空间关系使现实的空间发生了流动,曾经只能作为学习空间的教室,可以通过网络根据其中发生的网络(空间)实践活动而生发出多种不同的临时性空间形态,例如图书馆空间、家庭空间、会议空间等。其二,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和服务精神。以这种精神为依据,公共图书馆为适应社会发展条件和要求,积极进行变革性的空间实践。这两个不同的因素的结合,促动着当代公共图书馆向着全域服务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趋势之中,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空间创新实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27]。我们有理由认为,全域服务的推进某种程度上促进着空间革命的发生,推动着社会向着更加民主、更加美好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余论

继而,在这样的空间实践作用下,伴随空间流动,尽管阅读活动“入侵”了多样的空间,图书馆也被其他的活动所“侵入”,但是生产性总体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局部破碎性依然如故,“量”依然主导着空间的存在方式。公共图书馆空间及其内部实践仅仅是一个局部体现。大型城市同心圆式的房地产价格分布、网格立方体式的居所形态、对于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性征服,无一不是空间生产性和“量”的体现。人们在这样的空间之中进行着生产性的消费、生产性的教育、生产性的消遣,甚至生产性的阅读和家庭再生产。总而言之,当代城市社会空间的现实处境依然处在列斐伏尔的理论分析视域之中,未能逃脱(当然农村社会空间也处在相似的逻辑之中,只是本文未能涉及)。空间虽然出现了流动的一面,但仍处在总体生产性的控制之下。图书馆被网络社会空间的流动性肆无忌惮地“侵入”,其背后却是信息时代人类所要面对的新的隐忧。

注释

参考文献

[1]黄纯元.知识交流与交流的科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39-141.

[2]李广建.卡尔施泰特和他的图书馆学思想[J].湖北高校图书馆,1987(1):66-69.

[3]李广建.关于图书馆社会学[J].图书馆,1988(1):23-29.

[4]张歌.国内图书馆社会学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17(9):4-10,18.

[5]肖希明.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J].图书馆论坛,2011(6):62-67.

[6]许凌艳.图书馆角色论[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

[7]李伟.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社会学思考[J].图书馆,2000(2):28-29,45.

[8]王子舟.田野调查:人类学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6):12-21.

[9]俞传正.街角大学的兴起:一项自助图书馆的社会学考察[J].图书与情报,2015(6):6-9,112.

[10]蒋萍萍.图书馆新生代——公共书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7):80-81,93.

[11]郎玉林.社会学理论在全民阅读发展中的引入与思考——布迪厄之文化资本理论[J].出版发行研究,2018(5):18-22.

[12]刘涛.作为资本的信用——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10):1-7.

[13]张萌萌.以社会学视角浅析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以澳大利亚CassowaryCoast数字图书馆为例[J].山西青年,2017(10):225-226.

[14]孟艳芳.公共图书馆发展动力机制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检验[J].图书馆,2016(11):19-23,33.

[15]凌一鸣.重新审视近代西方图书馆史——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J].图书馆论坛,2018(9):52-59.

[16]张军华.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变迁——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4):11-16,22.

[17]闫小斌,王震.图书馆关于空间研究的转向[J].情报探索,2016(11):114-119.

[18]谢姝琳.引入、转型与反思:国内图书馆空间研究脉络梳理[J].图书馆建设,2018(9):55-60.

[19]段小虎,等.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3(5):35-38.

[20]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86.

[21]路程.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4.

[22]HenriLefebvre.TheProductionofSpace[M].OxfordUK:Blackwelltd,1991.

[23]默里.图书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

[24]阮元.宁波范氏天一阁书目序[M]//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北京:中华书局,1982:40.

[25]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6]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0.

[27]王世伟.论公共图书馆的全域服务[J].图书馆建设,2018(4):39-52.

[28]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97.

[29]卢泰宏.图书馆的人文传统与情报科学的技术传统[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3):4-10,17,89.

THE END
1.北京城市图书馆创意创新不断信息提示首都之窗一位从丹麦回国的华裔小朋友写下留言,称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他最喜欢的一家图书馆。 事实上,北京城市图书馆之旅永远都会有惊喜带给读者,这是一家不断焕新、不断创新的大型“多元复合文化综合体”。在古籍文献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系列活动《书林隐语之游园谜梦》已向读者开放,这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解谜活动赢得了大量年轻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09_3960423.html
2.海城市图书馆重塑阅读体验,未来展望与最新项目揭秘海城市图书馆最新项目致力于重塑阅读体验,为未来展望注入活力。该项目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更新藏书资源、引入智能技术等方式,打造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项目旨在激发市民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发展。展望未来,海城市图书馆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市民多元化阅读需求,成为城市文https://www.michong100.cn/post/10021.html
3.图书馆读书活动总结19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图书馆读书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756238.html
4.文化相关论文(通用9篇)基层图书馆是我国基层人员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和场所,加强基层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构建基层图书馆文化研究体系,对于提高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现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图书馆文化研究的现状,来探讨存在于基层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应对策略https://mip.wenshubang.com/lunwenfanwen/506830.html
5.◇专题2019016◇建设无废城市综述与报告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指出,“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1904/t20190415_366057.htm
6.基于SD调查法的现代图书馆建筑空间评价研究——以西安市曲江书城摘要 “图书馆消亡论”已出现了数十年,而今日活跃于各个城市的图书馆强势回击了这一观点。图书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保存图书文献,还承担社会教育基地和社区活动中心等职能。本文选择西安市曲江书城为研究展开更多 The idea of library extinction has been around for decades,https://cstj.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036322
7.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精选16篇)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图书馆以及网络文献资料的查询,了解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3、观察法。通过对不同街道上人的观察,了解垃圾分类处理是否人人做到。 四、调研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垃圾分类处理是否得到实施,马路上是否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以及大街上和小区里的垃圾桶情况和保洁情https://www.oh100.com/a/202301/5893837.html
8.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服务的实践探析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数字图书馆发展,公共图书馆馆员必然要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技能,而馆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决定着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馆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不少馆员专业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一直跟不上去,有时甚至事倍功半,导致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https://gdxk.southcn.com/zh/llwzllzz/content/post_514025.html
9.辞典全收录,这前两章到底在讲些啥《倒霉性爱,发狂黄片》38.自然(意义) 亚历山大布洛克 日记 1912年4月15日,”昨天,铁达尼号的残骸让我非常高兴,所以,还是有一片海洋的” (忽略人命的关注自然,显得如此荒诞。但这里我会感觉是另一层讽刺,人类的步伐已经涉猎的大面积的大自然,亚历山大这句话好似“大自然终于进行了反击,人类还好还没有占领所有自然”,加上画面配上城市与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13491477/
10.物流论文开题报告从发展逆向物流的战略意义上,长沙理工大学的`刘涛,胡列格,在回收逆向物流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发展回收逆向物流具有,有利于资源节约,有利于环境保护,组织实施回收逆向物流,变废为宝有利于促进我国早日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性意义。 从逆向物流中的策略方面,许金波,朱霞在回收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文章中得出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220628134751_1865734.html
11.城市公共图书馆巡查.docx为了确保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保障读者的权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定期对城市公共图书馆进行巡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巡查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图书馆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巡查目的和意义 1.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通过巡查,了解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29/8122132024006074.shtm
12.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8篇)设计这栋住宅楼的目的是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为老百姓创造更好的居住条件,同时也能加快城市建设的脚步。 意义:通过本工程的设计,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我们以后走向工作https://mip.ruiwen.com/gongwen/baogao/697640.html
13.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9篇(全文)在当前形势下,图书馆信息资源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化的状态,任何人都能够随意在计算机网络之中发布信息,而这些信息并未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过滤、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这就导致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具备科学有效的标准和手段,信息不存在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也存在着较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通常情况下,读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d4mto57.html
14.“可行的”城市设计——当代城市设计的定义方法作用及未来如果仅仅按照规划师确定“经济合理的”路网在先的方法,怎么可能产生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地区那样的具有特色的城市形态?皮亚诺的设计成功地再生原有波茨坦大道,并与道路尽端的方形广场和建筑结合,解决了道路尽端直接面对原东、西柏林分治时期西柏林的国家图书馆背面的问题。这样,新的城市设计http://www.landscape.cn/article/5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