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建越多的图书馆,真的不适合读书

中国人不去图书馆,不代表他们不爱读书。图/unsplash

大学毕业之后,大家有多久没去图书馆了?

上一次为了在图书馆蹭网而办的借书证,丢在哪个角落了?

需要某一本书,你是想着去图书馆找,还是上网打个书名找pdf呢?

印象中,图书馆还是学生读书、老人看报还有家庭阅读的场所。如果不是需要考个什么证,想要找个让自己效率高一点的地方,谁还会去图书馆呀!

但实际上,城市图书馆的数量远比我们需要的多。

以深圳为例,到2018年年底,深圳市共有图书馆(分馆)650家,以2200万的常住人口来计算,深圳平均每3.38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

近五年来,广州和深圳都争着要做“图书馆之城”,前者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每八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后者也开始了筹建第二图书馆。

面对飞速建起的图书馆,去过的人却少之又少。广州市越秀区有118万人居住,但在去年开放的四阅图书馆,每天只有约578人前往。

除此之外,45.14%的人觉得找书、借还书太麻烦,44.4%的人觉得不去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阅读需求。

在地图上搜索图书馆,一下子就弹出附近的十几个定位点。但即使有图书馆就在你的步行距离内,网友们还是像猫面对铲屎官一样冷漠。

新图书馆盖起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还是提不起要去的欲望?

深圳高温来袭,读者在图书馆撑伞遮阳。图/图虫创意

图书馆的体验,实在太差了

用户体验不佳,是我们对图书馆避而远之的关键原因。

图书质量不敢恭维,查书找书的麻烦也可能把人劝退。不仅如此,有些特藏资料还不开放给公众阅览。

大部分图书馆的馆藏数量都很震撼,但是藏书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也不能全怪图书馆,看看国内目前的出版市场吧,畅销书榜上,长期占据高位的都是教你如何过好这一生的“鸡汤”学、成功学宝典,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的网络小说。

选书是一个很专业的活,而很多图书馆的馆员往往由中老年人充当,缺乏必备的人文学科训练,更别提更专业一点的图书馆学了。于是,国内图书馆的选书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有知乎用户提到,县级图书馆选书是按照畅销书榜来弄的,所以名字像“夜宫天”“君临天下”和“王牌宠妃”这样的网络小说排满书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想找本社科类、经济类的专业图书,看见这样的书架,大概也就知难而退了吧。

目前部分城市的图书馆已开放了读者荐书:在书店里选到喜欢的书,办手续选为馆藏,就可以让图书馆来买单。盐城市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上海金山区图书馆等都举办过类似的读者选书活动。

但这些征集活动多是一次性采购,并不作为图书日常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而且仅仅限于一二线城市,小城市的图书馆还是非常缺乏人力物力去做这样的人文服务。

2018年8月14日,广东省南国书香节茂名分会场。图/图虫创意

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也很堪忧。在三四线城市里,图书馆里的书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读者借阅。

按2017年统计数据,江苏昆山有86万人,但在大众点评上只能搜到20个公共图书馆,其中的不少分馆,如九方城自助分馆只有6000余册图书。

而在对岸的日本,即使是町村社区图书馆,如长野县小布施町的町立图书馆,藏书量也达到了8万册。

撇开书本身的问题,找书的麻烦也把人拒之门外。查书网页形同虚设,有时候,即使你在网上查到了书,在书架也未必能找得到。

因为按索书号到指定的书架,才会发现书架上乱得像案发现场,书横着竖着乱放,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只能看借书人的运气。

等真正想在图书馆找一本书时,才发现入馆教育根本没用。图/pixabay

这些都不是最奇葩的,起码读者还能进去找书,图书馆里有些分区你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比如特藏部和古籍部。

既然不允许外借,那拍照、复印总可以了吧?抱歉,没那么容易,就算给你复印,也要掏空你的钱包。

最近,微博认证为“人文艺术博主”的@弗虑弗为,就在吐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复印费高达8元一页,手抄本62元一页。

更夸张的是,学者林庆彰在编写《民国时期经学丛书》时,想去国图影印林履信著作,影印一本竟然要收人民币45000元。照这么算,影印10本的话,一套房子的首付都没了。

学者们借阅古籍都如此艰难,叫那些穷苦的文科生怎么做研究呢?古籍属于公版图书,如果怕损坏古籍,为何不出影印本?

图书馆内部研究员可以自由借阅,而外边的学者以及一般公众却轻易不能窥探,这难道不是一种学术垄断吗?

读书的人,未必都去图书馆

所以,就算最爱读书的文化人,也不一定喜欢去图书馆。加上如今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要读书,完全不需要到图书馆。

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国人均每年纸书阅读量只有约5本。有4.3亿人转投电子阅读的怀抱,2018年电子书人均阅读量达到了12本。

一年读5本纸质书,一天阅读大概20分钟,这样算下来,一本书看完怎么也需要两三个月了。

如果是从图书馆借书的话,岂不是要续借几次?对于日常需要应付繁忙工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网上办理续借的麻烦,一次性购买就可以解决。

一次性买下来,最方便就上各大电商书城,下单就等书送到家门。去年,某电商平台合计售卖图书超过了10亿册,人均一年买7本书。算起来,很多人买的书都没有看完,更加不需要去图书馆了。

同样,如今在实体书店里买一本书也并不贵。以广州联合书店为例,中文文学、翻译作品价格都在40到60元之间,原版的英文书、日文书百元就有交易。

相比之下,外国买书成本要贵得多。同一本计算机领域的书籍,在亚马逊网上,中文版是60块钱,英文原版却要330块钱。除非是专业学术书籍,定价是畅销书的20倍,才山长水远地坐车去图书馆借阅。

电子书更加便宜。虽然还没有成为主流阅读习惯,几百上千元的Kindle阅读器更多是美学、生活质量的追求,但各种线上阅读平台上的付费小说、漫画,人人都买得起。

以广州的90后媒体人老张为例,他表示,大学毕业这么多年了,自己走进图书馆的次数不超过5次,“因为没必要,去了要么是借绝版书、高价书,要么是情怀发作,去装个X”。

老张说,他就是豆瓣上那种“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家里堆了数千本书,每周都会购置新书,满100减50,买得不亦乐乎,跟女生逛街扫货似的。此外,手机阅读App、Kindle、专门阅读pdf的平板,老张也应有尽有。

“我家里的书房就是最适合我的图书馆,我的电脑、手机、Kindle也是一个图书馆,我还去什么图书馆?”

去图书馆的人,未必在读书

读书人不再光顾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人大多也不在读书。

每天开馆前半小时,准备占座的考研大军就已在门口等候,他们的背包看起来像是要搬家:电脑、复习资料、笔记、习题,还有几乎人手一本的《肖秀荣考研政治》。

除了这些图书馆的常驻人口,还有一批流动人口。他们被新图书馆的宣传吸引,就为了到里面吸收一下文化气息,到此一游。

比如去年开放的天津滨海图书馆,因“滨海之眼”的设计迅速在网上走红。中庭大厅里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巨型白色书墙,令图书馆一开业就成为了晒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白色书架成为直播从业者、自拍爱好者的文艺背景墙,原本设计成读书座位的阶梯挤满了拍照的人,想看书的读者只能退到阅览室里。

文化景点想要吸引更多市民进入,这一点无可非议,但过分的是,图书馆忘本地没有把读者体验放在一位。

有网友评价称,这个供观赏的书山大厅,书架上大部分“书”都是假书摆设,根本不知道120万藏书量都在哪里,读者座位也仅有1200个。甚至有读者发现,检索系统找书没有具体位置显示,很多书籍也没有分类。

有钱堆砌出这样的恢弘建筑,难道没有钱分类整理一下书籍吗?

广州图书馆。图/wikipedia

注册读者占了广州常住人口一成以上的广州图书馆,建筑外观像一本立起来的书,玻璃幕墙映着进进出出的人影。

内部是商场式的开放设计,来这里自习的、吃饭的、拍照的、蹭空调歇脚的,齐聚一堂,儿童区传来的喧闹声可以传到五六楼。看起来,更像一个城市客厅。

对比起来,欧美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外表都很低调,建筑一般风格古朴典雅,给人文化沉淀的庄严感。馆内屋顶的玻璃窗户,墙边高大的木质书架,配上昏黄温暖的灯光,使得前来拜访的人们,也会进入看书沉思的气氛中。

许多欧美图书馆不仅提供书籍和报纸杂志的借阅,还可以借阅DVD、上免费阅读课程。图/unsplash

在馆内拍照、奔跑、大声说话都是会被馆员提醒的。这样营造出适合阅读思考的环境,既让来参观的游客不破坏气氛,又能留住读者。

新建一座图书馆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预计明年广州又有9座图书馆要开门迎客。

但是这些图书馆的人流量和借阅量,走势是否也是过山车开局?尝鲜完毕后的市民,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去这些新建的图书馆呢?

参考资料:

[1]广州不需要图书馆之城的虚名,证劵时报网,2014-01-08

[2]广州明年底文博场馆将超100座,广州日报,2019-07-08

[3]“网红图书馆”最要紧的是静下来,韩浩月,南方都市报,2017-11-30

[4]图书馆的“网红之路”,天津网-每日新报,2017-11-12

[5]日本社区图书馆服务及启示,叶蕊,《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0

[6]全球最颠覆的图书馆诞生了,煮饭租房唱K无所不能,殷紫,一条,2019-03-18

[7]广州建图书馆之城2020年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广州日报,2017-08-16

[8]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6-2020),深圳市文体旅游局,2016-08-15

[9]盐城市图书馆推出“你选书我买单”网上借购服务,盐城市图书馆,2018-12-04

[10]上海基层探索“图书馆+书店”新读书模式:选书权交给读者,新华网,2017-04-21

[11]广州图书馆推出“你选书,我买单”读者选书活动,人民网-广东频道,2017-04-20

[12]昆山市图书馆九方城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试运行,中国图书馆学会,2018-03-23

[13]我们应该向英美图书馆学什么,王波,《书香英伦》序[J].图书馆论坛,2016(2):136-141.

[14]經學研究四十年:林慶彰教授學術評論集,張曉生,孫劍秋

[15]我国阅读指数首次发布人均纸书阅读量为4.66本,新华网,2018-04-18

[16]2019读书报告:人均买书7本,王俊凯出书销量超莫言,广州日报,2019-04-23

THE END
1.建设图书馆的意义建设图书馆的意义如下: 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2、开展社会教育: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要求工人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图书馆担负起了对工人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的任务。现代社会,http://m.riliai.com/zx_2124990/
2.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什么职能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高等学校图书馆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馆。是指大学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等,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 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 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6528210529661&source=natural
3.学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图书馆管理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因此很难获得他们对高效信息的需求,如何使用方便快捷的方式使查询者在广阔的海洋信息中查询,存储,管理和共享信息方面有效,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学校图书馆管理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958760/article/details/127292556
4.书店的创业计划书范文(精选7篇)在国家逐步对教辅教材市场开放的形势下,人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前提下,都市白领越来越多的情形中,人们的消费越来越个性化,消费呈现了不同态势的增长,大学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一种个性化的潮流消费,一种文化气息浓厚的精神大餐,休闲书吧,展现世人面前。https://mip.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2269338.html
5.连江第一中学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必须是教师或教师小组,而不是专家。教师之外的其他机构或人员可以协助教师开发学校课程,但是不能取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使高中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https://www.fjljyz.net/article/1354
6.学校召开2024年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9月5日下午,学校在教学主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本年度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首次会议,副校长杨忠学出席并主持会议,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 杨忠学在主持会议时强调,此次会议彰显出委员会更新后的全新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对于学校发展意义深远。杨忠学指出,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文献保障,为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提供https://news.hrbust.edu.cn/info/1007/30255.htm
7.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服务构想在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努力推动下,关心学生的阅读状况、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2.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服务的意义 学校图书馆只有主动的投身于全民阅读的社会洪流之中,参与到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之中,尤其在与公共图书馆联手开展的多样的项目合作,才能摆脱目前学校图书馆的尴尬之地,也能引导、带领学生充分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27082
8.20220211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学习)学校图书馆是书香校园的核心阵地,是师生的第二课堂,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小学校图书馆宣言》宣告: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也是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https://www.jianshu.com/p/775fb8fc23c6
9.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精选十篇)因此我校尤为重视图书馆典藏资源对于科研发展的推动, 不断更新数据库以及相关专业图书数量。现已经拥有的强大数据库 (维普, 方正Apabi, 超星, OA知源检索, EBSCOhost等) 外, 今年还引进了汇法网, Science Direct, IEL, 汉斯期刊数据库, 不断来满足学校科研文献的需求, 同样为了解决在学校图书馆查不到的文献,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0ag0w6.html
10.单位工作心得体会(通用24篇)三、积极参加图书馆、学校组织的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今年,我积极参加馆内、校内的各项活动;如,全校教职工篮球赛、图书馆阅读与健康宣传月等等,实现个人成就感,也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 我馆秋期开展了新生图书馆知识讲座活动,我为计算机、新传等院系讲解图书馆的使用,推介我馆资源,传授使用图书馆的技能,激起新生https://www.wenshubang.com/xindetihui/3023352.html
11.图书馆的大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21世纪学习者面临的挑战比前人更加艰巨,学校图书馆也迎来了巨大的考验和机遇。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图书馆或许已经死去,但现代学校图书馆却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教师岗位的出现——图书馆教师,我就是一个典型。作为一名“小学科”教师,我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http://m.jyb.cn/zgjsb/201708/t20170816_739422_wap.html
12.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代表了一种保证社会具有起码的信息公平的制度。信息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监督的必备条件,也是公众实现个人价值的基本保证。因此,图书馆代表的信息公平制度,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2.关注平民化服务。社会中的信息弱势人群,绝大部分来自平民,因缺少利用网络的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无法http://www.sass.cn/911064/4480.aspx
13.图书馆工作总结精选15篇师生是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书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作为图书馆的管理员,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文明、整洁、清新的馆容馆貌,学生阅览室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性造就良好的阅读场所。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343639.html
14.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为推进学校图书馆(室)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教育教学、提升学校内涵品质的重要作用,根据《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教基〔2018〕5号)、《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标准(https://www.changzhou.gov.cn/gi_news/252170243500100
1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两个文件的通知各省、市、自治区高教(教育)厅(局),各高等学校: 现将周林同志在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上做的《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办好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报告和总结讲话发给你们,请根据本省、市、自治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九日 附件一 https://www.66law.cn/tiaoli/150493.aspx
16.学校开展图书漂流的意义学校开展图书漂流的意义? 图书漂流,诚信漂流 图书漂流是一个具有浓厚理想色彩、塑造中小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的知识工程。它将动员学生读书,并检验读书人的道德底线;图书漂流,流淌的不*是图书,是书香,是知识、更是传播着诚信,传递着文明。图书漂流活动中蕴含了游戏情节和神秘感觉,使得原本枯燥的读书活动充满了趣味,http://www.shsyzn.net/article-item-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