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研究ResearchontheDesignofPublicSpaceinUniversityLibraries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

收稿日期:2024年2月10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1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16日

摘要

在全球科技化的进程中,云时代来临,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催生了各行业“智慧”的理念,各类图书馆也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实践。鉴此,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时代的需求,人们需要探寻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更有效地获取信息。目前对于智慧图书馆的探索和其概念界定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成熟,智慧图书馆所依托的是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科技,使读者能够享受到智慧服务一体化的一个新型平台空间,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网络科技和先进信息技术都是其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构成要素。目前我国的智慧图书馆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很大一部分会受到信息技术的限制。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科技时代的全面普及,毫无疑问地会成为时代主流,必然对当下网络科技图书馆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功能空间,网络科技

ResearchontheDesignofPublicSpaceinUniversityLibraries

ShuaiXu

GuangxiPreschoolTeachersCollege,NanningGuangxi

Received:Feb.10th,2024;accepted:Mar.1st,2024;published:Apr.16th,2024

ABSTRACT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Intelligence,FunctionSpace,NetworkTechnology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内最重要的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部分,代表的是校园内的知识中心,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等新技术的进步,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功能需求也应该发生转变。传统单一模式的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知识需求了,图书馆从单一的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空间模式,开放型的多样化功能空间,现代高校图书馆是校园内的知识储备和交流中心的场所,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元化功能的场所。现代图书馆的开放性要求使得开放空间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空间,公共空间为读者提供了交流、展示、思考的场所,增加了图书馆的开放度和趣味性。

1.2.研究背景

在高校图书馆的场所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共功能空间,它是连接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也是读者在图书馆中的重要活动空间。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往往不再只局限于纸质藏书的需求,更多地需要的是互联网资源、信息媒介、电子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决定了图书馆的功能形式也需要改变,需要多元化的选择方式。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功能空间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广大师生的精神需求和当下社会日益发展的趋势,5G时代的到来象征着有更多技术的支持来改变这一传统图书馆单一、不够便捷方便的公共功能空间。

在时代的背景之下,网络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入社会之中,智慧化不再是一种只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概念,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正在朝着智慧化这一方面发展,将网络科技技术运用在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功能的场景建设之中,现在我国对于图书馆的智慧化功能空间建设还只是处于发展之中,还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目前处于一个上升阶段,高校图书馆是作为学校的标志,它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为广大师生在图书馆内提供科研和交流的场所,在高校里面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2、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校园建设也在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高校对校园内的环境规划建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虽然通过对学校校园环境进行了适当的提升和改建,但是,随之而来带来的问题是建筑速度的提高导致了建筑设计周期过短,图书馆内部空间结构不够完善,部分空间功能使用率不够高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图书馆在设计之时除了考虑到了最基本的藏书和阅读的功能之外,而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空间;公共空间,由于公共空间的缺失,使得图书馆的活动空间使用率不足,高校图书馆应该怎样适应新的环境下公共功能活动空间的需求,并能充分地提高其利用率,是高校图书馆现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研究现状

图书馆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用来进行信息储藏的场所,从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化的发展为未来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建设提出变革要求。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内最核心的区域,其主要特殊性体现在所处的环境之中,它处于校园环境之中,所依附的对象为大学校园之中,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教学和科研教学工作服务。

本文所指的图书馆公共空间,也属于学生在公共区域可使用的活动空间,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只有单一模式的阅览室的概念,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衍生了新的公共空间,公共功能空间为图书馆带来了大量的可共享的各种平台,并且可以在其中体现出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在新型的图书馆公共空间的设计之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共空间。如;入口大厅、走廊、电梯通道、室内一角,都有可能成为其交谈学习发生的场所。意指除了储存纸本信息资源或数字媒体资源之外的室内空间。其表现模式有着多元化的设计。它没有明确的边缘界定,没有明确的范围,公共功能空间就是跳脱束缚的范围之中,跳出其中的限制,将其无限延伸在图书馆室内外的空间之中。

公共功能空间这一概念意指将人们从固有的阅览空间,自习室的概念之中解放出来,公共功能空间是放松之时的绝对定义,倡导人们在图书馆室内进行无边界的交流学习,激发人们的各方面的探知需求。

2.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

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在人类历史中一直是作为储藏知识的一个场所,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

人们在原始时代就懂得利用知识的纪录方法,内个时候没有文字进行记载,只是用最简单的图画进行雕刻记录,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人类世界生活的场景模式。

后来人类发明了文字,纪录这些信息的载体也应运而生,使得人类知识得到更好的保存,使得逝去的时光得以进行保存[1]。20世纪是的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之中,随着各种媒介载体的发明,人们现在可以通过新的途径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图书馆空间功能的转变,国内传统的图书馆主要还是以纸质媒介的储藏方式,功能模式相对较为单一。而今国内图书馆的形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能够保存传统的纸质媒介,也保存着电影、音乐、艺术作品。有传统的电子阅览室,还有着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社会活动、咖啡厅等,现在人们不仅能在图书馆阅览群书,也可以欣赏艺术品,休闲娱乐,学术交流等。图书馆不仅可以成为知识文化的交流中心,也可以成为信息媒介的传播交流中心,使得图书馆更具有时代特征。

2.1.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一个发展历程[2]。在古代时期成立的学子学习最高学府叫国子监,是国家最重要的教育部门。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机构是书院,书院就如同现在的高校,学习教学功能也近乎相似。

我国历史上的近代图书馆是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是从古代图书馆走向现代图书馆的一个台阶。20世纪中期,国内才真正开始按照西方国家建造近代图书馆,建造外形和设计模式都仿照着西方图书馆进行设计和建造,有许多的图书馆都成为了第一批近代图书馆的代表,如:清华堂图书馆、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

9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广大师生对教育科研等功能需求的图书馆,并配置现代的科技技术。因此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图书馆不光仅仅只是满足广大师生的教育职责,还要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意识地体会到知识的获取途径不仅仅是在单一的课堂上,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图书的阅读过程,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提升自己进行知识获取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因此,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职责,更是要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为培养国家栋梁和科研学子做出贡献。

2.2.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2.3.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概况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展出来文化产物。文艺复兴时期建造了多种类型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此时的图书馆由于纸质媒介的书籍不多,在布局模式上略显单一。

2.4.国外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相对于长一些,并有设立专门的研究型图书馆组织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国外很多知名大学都有参与到其中的学术研究之中。进入20世纪,美国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较为迅速,是首个提出研究型高校图书馆概念的国家,他为研究和学术探讨提供可采用的信息资源,并且按照约定会定期举行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图书出版等。对推动高校图书馆发展和未来图书馆的方向带来了可探讨性。

2.5.国外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国外对高校图书馆现状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功能的配置灵活、信息化的资源获取、多元化的学习空间等。

对于国外的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内部功能结构有一定程度上会随着办学质量的提高而提升图书馆的空间功能[4]。使图书馆成为校园内的资源信息中心、学习研讨中心,高校的文化氛围的推进也会影响着图书馆的学风建设。在功能配置上会更加灵活化,新形式的图书馆功能更加倾向于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模式,改变了国外传统图书馆只有阅览空间的不足,增加了多人学习、学生作品展览等不同空间功能的区域。让学生上网查阅、信息索取等区域,功能板块灵活,可以满足未来图书馆进行一些其他功能的探索发掘。

2.6.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将是以创新协助开放为主体,现代图书馆的开放性要求使得开放空间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空间,公共空间为读者提供了读、息、展示、交流、思考的场所,增加了图书馆的开放程度和趣味性,在未来也应该能够适应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1、促进知识共享的开放空间

目前国内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设置更多偏向于学生独立的空间学习研究,以团体空间为交流学习的活动较少。相对于国外的图书馆空间功能设计会更加倾向于团队之间的交流学习,强调团队之间的协作学习,能够激发思维火花的碰撞,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并发现新的创新活动。

国内图书馆开放空间应该更具有空间配置灵活度,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和互动,区别于传统高校图书馆中过于空旷的空间,在室内功能空间设计上应该更倾向于具有交流研讨的知识共享的开放空间[5],可以承载一个集学习、互动、读、息、研讨的图书馆空间的创新场所。

国外的学习大多是以自主的知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为展开的学习研究。图书馆相对于国内在空间布置上会更加偏向于交流型空间,提供一个知识共享性的学习空间。

2、创造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境

在图书馆之中,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受到图书馆环境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图书馆的学习模式的以个人安静的自习为主要目的,以自己为中心并不会产生交流行为的单一封闭模式学习。现在图书馆的创新学习模式更多的是以多人以上的小组为组合,进行的学习研究、知识获取。所以,传统图书馆的学习模式并不能够很好的应对未来研究型空间学习的灵活程度,需要在两种模式之间设立一个过度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现代教育的发展揭示了传统学习模式交流互动的缺乏[6]。需要更加强调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交流互动,逐渐地将之前传统模式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情境,强调集体化、团队化的研究模式和学生形式,重视课堂之外对学生能力、知识、自主的培养作用。

3、构建创新科研的信息平台

现如今的高校图书馆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交往,这要求图书馆以个人知识形成并为共享交流基础前提,将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中空泛的大功能空间,设置具有交流特征的公共交流学习空间,提供一个可以创新学习、知识交流特征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承载创新学习、知识共享的图书馆建筑空间构造[7],为图书馆知识信息传播做一个有效的实体支撑。

形成一个创新科研活动平台的网络构架是学习交流空间和非正式的学习交流空间场所的结构支撑,是开放交流行为和个人学习研究的场所,为高校图书馆构建产生创新的知识科研的场所提供坚实的信息平台。

3.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论述

从建筑空间功能上分:是指除了阅览空间、藏书空间、办公空间、交通空间等最基本的功能空间以外的供广大师生使用和提供方便的空间,如:资源共享大厅、展览厅、音乐茶室吧、咖啡厅、室外庭院、研讨会议室、大学生活动中心。

公共空间是提升高校图书馆学习氛围、文化氛围、校园氛围、交流研讨的必不可少的空间。本文中所涉及的图书馆公共空间主要是只广大师生提供的交流研讨、休闲娱乐、信息检索的空间,这种空间存在不确定性,并没有具体的专属特性。

3.1.公共活动空间的界定

在图书馆之内,公共空间是在图书馆内可以活动交流的一个空间形式,意指由建筑实体围合而形成的空间,如附带阅览功能的公共功能活动空间有门厅、过道、走廊、楼梯等,附带服务功能的公共功能活动空间有信息检索区、查询区、咨询区等。附带有活动形式的公共功能活动空间有多媒体厅、学习交流中心、咖啡厅、智慧书吧、餐厅、商店等。

3.2.公共活动空间的特性

1、非正式性

在图书馆内人们的阅读方式,往往都是自由的形式,每个人之间有着不同的习性有着不同特点,所产生的行为特点也大不相同。人们往往会觉得单一的阅读模式会有一定的束缚,在公共功能空间这一区域往往会更加的自然而然的应发深思,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阅览书籍,享受不被束缚的一个氛围[8]。可以站着、躺着、坐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人们可以在咖啡馆、角落庭院等地方释放自由的空间、可以进行交流、学习、娱乐,相对于传统型的阅览空间,这一非正式的学习模式往往会使人觉得更亲切、更舒适。

2、开放性

回看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开放性的发展越来越吸引学生们进入图书馆内部[9],所以提高图书馆的内部空间使用效率是一大要求。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加体现了开放式图书馆的重要性,以开放的姿态来吸引更多的人群进入图书馆,搭建一条资源更广泛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3、复合性

4、灵活性

公共功能空间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往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12]。空间具有多元化的特性,能够根据人们的心理需求来进行不同的变化组合,灵活性较强,也可以根据时代的信息化发生改变,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

4.结论

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之下,网络科技环境下的图书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打破传统图书馆的阅读界限,数字化的技术与媒介带来了更多元化的数字信息知识储备势[13]。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进行模式选择。更多的是,网络科技图书馆能够给学生带来数字化的智能体验,超越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带来更深层次的体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的传统图书馆,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需求,因此,更好对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升级改造是摆在目前的一道新课题。

基金项目

此论文为《基于五感体验的绿色校园墙面景观装饰研究(课题编号2022YZLSCXA04)》;《基于美育视角下美术与设计学院育人环境优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2022GCCRC14;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绿色低碳理念幼儿园环境创设路径研究》2023KY0990阶段性研究成果。

THE END
1.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趋势。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作为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智慧图书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那么,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呢? 首先,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传统的图书馆在服务https://www.tianjuan.com.cn/zhtsgjsdyyyzy.html
2.图书馆“智慧”到什么程度了来源:《中国文化报》(数字报)走进图书馆,首先迎接读者的是机器人管家,语音咨询、图书检索都可在智慧平台上快速完成,人脸识别就能借还图书,智能书柜让书籍“走”出来、再精准“收”回去……这些不是关于图书馆的未来畅想,而是现代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实景。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众多图书馆界代表和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化https://www.clcn.net.cn/news/default/detail?id=3467
3.智能图书馆(精选6篇)智能图书馆亦称为智慧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是在二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应同时具备两者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特征和功能。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物联网+ 云计算+ 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nzq8h08.html
4.“十四五”期间智慧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平台中的重要作用探析摘要:高校要紧紧围绕科技发展战略需要,围绕高校总体发展目标,加速构建科研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充分发挥智慧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平台的重要作用,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十四五”期间,高校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以完善科研服务功能为目标,充分利用智慧图书馆在数字信息资源、科技查询服务以及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等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20/9115149.shtml
5.数字人文时代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开题报告.pdf智慧图书馆,并保障智慧图书馆绿色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数字人文的内涵、作用与研究方向, 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要求,研究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指出数字人文视域下智慧图 书馆的发展路径。 2.选题意义 智慧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趋势。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能够为读者提供更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cqn2bd2b/85463902
6.从“书本位”到“人本位”:将图书馆升级为新学习中心新时代学校图书馆的定位将由“书本位”的阅览服务转变为“人本位”的多元学习空间与新型复合功能,通过空间布局的设计和场馆功能样态的变化,引发学习场景革命。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在新升级改造中,着眼于全学科阅读,建设阅读型多元学习中心,通过师生共建和新技术驱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智慧化服务水平。http://www.scz.czedu.cn/html/article5000481.html
7.解读第五届智慧图书馆发展论坛5月13-14日,第五届智慧图书馆发展论坛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及中小学的图书馆馆长、馆员,图书馆工作者及主管部门负责人,图书馆业界专家学者、智慧图书馆建设主要生产及系统服务企业的多名代表共聚交流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焦点议题。 行业会议往往是本行业事业发展的总结会,也是本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会。准确把握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27/14/80234498_1041586251.shtml
8.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通用9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1 https://www.oh100.com/a/202210/5351165.html
9.“以书为友,与廉同行”——廉洁主题图书推荐集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盐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传播文化、传授知识、传导思想的特殊作用,把图书馆打造成全市党员干部读书思廉的阅读高地,成为拓展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盐之‘廉’味”——盐城市2023年廉洁文化艺术月活动的总体安排,5月10日——6月10日,盐城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http://www.yctsg.cn/pages/showDocument.aspx?gid=5C40D6F6B1FE05C13A6D395474D0E6C7A05D5B2C71BEDB70
10.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高校的重要支柱就是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做好高校图书馆建设工作具有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迅速发展,有力带动图书馆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缩短自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所需的时间。高校建校历史不一,基础条件也存在差异,使得https://m.gkzhan.com/tech_news/Detail/295773.html
11.各类免版面费的普通期刊以及征稿须知10.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与跨境合作研究。 《东北亚经济研究》编辑部 信箱:dbyjjyj@126.com; 电话:0431--81158935 0431--81151092 《文献与数据学报》2020年重点选题方向 期刊李老师: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文献与数据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http://m.yj-hk.com/h-nd-283.html
12.西安决策参考“智慧城市”的济南实践:城市有“生命”群众有幸福 “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纪实 西安图书馆编 ----------------- 2018年第3期总第21期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45号邮编:710018电话:86521355-8202传真:86521358邮箱:xt_ckzx2012@163.com http://www.xalib.org.cn/info/72409.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