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用数智技术为文化传播赋能影视文化传统文化

近年来,数智技术成为搅动世界范围内影视创作的激流,既为中外影视创作插上想象的翅膀,也为中外影视文化交流搭建多彩的桥梁。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举办“文化中国与世界未来”国际学术会议,文化学者聚焦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探讨如何通过数智技术提升影视文化交流效能,为未来世界影视交流互鉴注入活力。

数智技术拓展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所谓数智技术,即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基础上,通过算法驱动、数据赋能和智能化决策来实现效率提升、资源优化与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其中,人工智能(AI)作为通用性最广泛的关键技术,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与影视产业的交织与互动中,重塑影视文化交流的传播路径。

比如,数智技术为中国文化题材创作注入崭新的生命力。在数字技术赋能下,中国文化题材将奇观化的影像呈现在海内外观众眼前,通过流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让传统文化火到海外,使观众深刻体悟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全片2300多个镜头,视效镜头有1700多个,将神话故事原本比较难表现的场景、形象,充满想象力地表现出来,标志中国电影CG特效创作水平大幅提升,作品已在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获得观众点赞。此外,基于影视IP的VR全感互动娱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涵盖触觉、嗅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交互技术,实现影视交流传播从“看见”到“走进”的体验转变。如法国和美国团队联合推出的VR体验展《消失的法老》,使用线下大空间娱乐体验技术,展现金字塔、尼罗河等壮美风光,广受欢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雯介绍了她和团队制作的《择“中”而立——AIGC创意传播视频》,将AIGC技术与汉字美学理念、中轴线的空间结构相结合,展示体现中华文化中关于“平衡与和谐”哲学思想的视听影像画面。该片在奥地利维也纳市政厅展映,引发观众热议,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魅力。

数智技术还带动主流影视创作的海外传播。数字化创作提升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尤其使科幻题材的作品更具现代质感。这些作品依托全球流媒体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外影视文化交流的崭新样态。如电影《流浪地球2》用2800多个视效镜头以及1000多个个人面部的特效镜头,提高了作品的视觉呈现效果,获得海外受众喜爱。而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网络讨论、二次创作、模仿视频等多样化形式,让影片所承载的中国文化跨越国界,感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科幻题材电视剧《三体》采用真人动捕、CG渲染、VR场景、三维数字模型、Arnold灯光等技术,提升国产科幻题材影视创作水平。作品发行到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区,外国网友盛赞:“令人难以置信的好看。”可见,数智技术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影视文化的影响力。

数智时代影视文化传播亟须破解“真实感”难题

对中外影视文化交流而言,数智技术运用是不是越多越好?专家们普遍认为,数智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虚拟场景、数字特效、动捕技术、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逐步展现其在对外传播方面巨大的应用能力,但另一方面,技术介入的无限可能性背后,却潜藏着多重风险与挑战,比如“真实感”作为影视叙事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愈发成为争论的焦点。

“当前对AIGC传播内容的审核力度,以及对其生成虚假信息的防范机制,尚显薄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甫直言。AIGC软件在版本与性能的飞速迭代中不断降低使用门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数据滥用、恶意使用、虚假信息等风险。由AIGC对全球性文化元素的拼贴亦引发了“文化错位”现象,即脱离原有语境,将不同文化元素进行任意嫁接和跨文化混合,造成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被稀释甚至消解。如2023年一段被称为“日本街头实景拍摄”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该视频由AI对包括服饰、建筑与人物特征等东亚文化元素进行混合生成。这种泛文化形象,模糊了观众对特定文化的认知,导致文化身份的模棱两可与历史信息的稀释。

数智技术推动下的文化交流也有逐渐被一种冷峻的技术逻辑所主导的倾向。对技术属性的过度强调,使震撼视觉和沉浸体验取代了真实互动与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导致文化交流的“去情境化”与“浅层化”。对此,学界主张让技术回归“人本”的核心价值。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宜文所言:“我们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很多东西都可以模拟,但是真实真切的情感体验永远是最根本的。”在影像文化交流的语境中,技术的应用必须扎根于真实的情感需求与文化意义之上,以个性化、真实化的技术设计,为人际交流注入更多温暖情感,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对话与情感共鸣。

越是数智时代,越需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播

数智技术正在改变影视交流格局。纵观当前世界影视交流发展趋势,传播效果好、影响大的往往是既充分发挥技术赋能力量,也坚持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认为,融合化、场景化、沉浸化是数智时代影视文化发展的三大态势。但我们在借助数智技术助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技术只是手段,必须与文化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传播效能。中外影视交流不能陷入“唯技术论”陷阱。我们既需要技术加持,同时也呼唤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

“一次用脚步丈量的亲身体验胜过银幕多少浮光掠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在会上感慨道。她和团队策划实施十四年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先后邀请102个国家1100位外国青年完成1041部纪录短片,斩获198项国际性奖项。这一活动不仅带来超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情感共鸣,更为即时内容在地创作与海外传播提供新的可能,已经成为把中国与世界、中国青年与外国青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桥梁纽带。

相知无远近,互鉴有桥梁。数智技术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技术工具,而应是跨越时空、连接心灵的桥梁,是深化人与人之间文化对话的催化剂,让每一个文化交流的瞬间都充满情感温度。这样,影视媒介方能成为数智时代塑造社会记忆与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力量。

(作者:胡祥王赫玺,分别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视听内容所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科研助理)

THE END
1.甘谷县图书馆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的新征程未命名甘谷县图书馆在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的新征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硬件设施升级、数字化建设、智能化服务以及文化活动举办等措施,甘谷县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甘谷县图书馆将继续致力于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为当地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http://m.bj2008guide.com/post/7592.html
2.智慧化图书馆再认识数智赋能服务质量提升——广西图书馆举办“弘为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员对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认识,充分发挥馆员智慧在智慧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于12月2日下午在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大楼报告厅举办“弘图学堂”2024年第四期专题培训讲座,主题为“数智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共170余名馆员参加讲座。 http://www.gxlib.org.cn/news/news_xwdt/7481.html
3.海兴县图书馆迈向智能化新时代,文化繁荣新闻速递海兴县图书馆迈向智能化与文化繁荣的新时代。该图书馆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推动智能化服务升级,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实现了自动化图书借阅、数字化资源服务等功能,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服务https://www.shui9998.com/post/21055.html
4.文化相关论文(通用9篇)文化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及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成果的总称。下面小编整理了文化相关论文,希望对你们有用! 文化相关论文 篇1 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先人的智慧结晶,记录了国家的历史与发展,其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是提升学生对我国文化认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 https://mip.wenshubang.com/lunwenfanwen/506830.html
5.各类免版面费的普通期刊以及征稿须知21.从数字图书馆到数据图书馆 22.数据出版研究 23.数据时代文献学的传承与发展 24.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文献与数据支撑研究 25.文献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26.数据的隐私保护政策与机制 27.数据主权和跨境数据流 28.数据安全理论/路径/方法 29.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http://m.yj-hk.com/h-nd-283.html
6.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二、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 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推进,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全市已经形成市、县、乡文物保护管理三级网络。不断加快博物馆建设,注册备案博物馆数量在“十三五”期间增加了10家,持续开展“昆明市流动博物馆”活动。非遗保护深入开展,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推动非遗保护,不断加大非遗保护扶持力度,不https://www.edulxw.cn/index.php/news/index/detail.html?id=79232
7.河北省图书馆“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图书馆“十四五”期间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进步、跨越发展,依据国家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http://www.helib.net/dzfw/2022-08/23/content_38980.htm
8.工业设计杂志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主办2017年第02期地域文化符号作为某一区域长期以来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累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系,其中融合了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特点、思想观见念以及精神内涵,如何将这一文化符号充分运用到现代产品的设计当中,也成为了当今产品设计者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地域文化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在对符号的基本概https://www.youfabiao.com/gysj/201702/
9.校园文化建设论文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经验的不断丰富,很多高校都已经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评估的指标的引导下,很多院校园建设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投在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建设当中,新建改建了一批图书馆、实验楼、多功能娱乐厅等文化设施,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20726131126_5344960.html
10.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精选6篇)3.智慧图书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意义。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环境下,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广泛的互联,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是继数字图书馆后图书馆发展的全新阶段。它着力于数字惠民,通过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构建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与服务体系,使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17f7yg2.html
11.云南省图书馆论文10篇(全文)三、彰显地方特色,传承湖湘文化。我们肩负着传承湖湘文化的历史责任,我们将加强地域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馆藏体系,开展特色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能力,使县(市、区)图书馆成为地域文献的收藏与服务中心,成为地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心。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5gubw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