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加入了头马合伙人俱乐部,缘起于早在一两个多月前我想提升自己的演讲、领导力、沟通表达和英语能力。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头马俱乐部是什么?头马俱乐部Toastmasters是一个可以在里面发挥演讲、领导力、沟通表达和英语能力,有着100年历史的全球性国际非盈利的教育组织。分布在全球各地各大城市和企业内部。
所谓支点,就是那些让你在失败和不如一的时候,仍然能拖住你的东西。这些也是一直托住我的东西。多重身份是支点的另外一种表达。生活支点越多,内核越稳。
以下是演讲内容:
不久前当我在写我的半年复盘时我忽然发现我对多重身份有了更拓展的理解。而当我们在通过做不同事情去发挥自己的热情、喜欢、满足的时候,于是相应就出来了不同身份对应的title,也就有了斜杠青年这个词。但他的背后也是一个人的多面性,一个不被定义的身份,是人格特质的多元的表达。而我则是几年前从单一的轨道上在不断自我重建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丰富性和多元、在更多部分做到张弛有度,更多的能够同时去让自己发展出和展现出工具性和表达性。工具性和表达性在《亲密关系》心理学对于一个人的特质描述提到“双性化”的概念。
表达性:热情、友好、温和、细腻温柔、更具有宜人性和女人味;工具性:男人做事果敢强悍、独立、坚硬、雷雳风行、坚韧。
我在公司里的title是工程师,但也担任着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的角色所需承担的工作,在工作当中是工程师也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在对自我的了解之后一个选择承担的角色。并从中找到的喜欢更多与人打交道与产品打交道的选择,让自己有更多机会趋向去做和思考关于价值和需求的这么一个部分。title还是原来的职责,工作也没有变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质选择如何做,多做那些部分和在哪些部分发展。
也许大家不知道原来三年前的我是怎样的?
那么近一年完成的成长蜕变,当下的我在不断向外打开,与世界打交道。
去年一个人独自出国游学去印尼,然后学习即兴戏剧从门外汉,一名观众、一个害羞站在舞台讲话都紧张发抖的学习者,到能够enjoy投入到舞台成为一个给观众带来欢乐的表演者。
组织办了《悉达多》线下读书会,从一个人组织找场地到宣传办读书会。记得四月份下旬的那个周周二周三是特别忙的时候。除了白天工作之外是同时在上两个能力自我提升的课并还完成每天课后打卡作业。同时准备着策划组织,第一次筹办组织线下读书会。于是工作之外一个人兼做着找场地、设计海报招募、做活动ppt、思考流程和策划方案的”活“,没有经验的我在想怎么搞会比较好。做在地上拿着麦克风讲,我也可以。
5月西藏旅行回来,在北京身心成长艺术集市我申请去摆摊(公益教练)的想法,身边知道我的朋友,我是一个I人。这样的迈出尝试对我来说是有挑战的。也是第一次做。我在做心理建设时,问自己最坏的结果是怎样,无非就是把自己当成展示品也行,那应该很有趣吧。
最近也作出了打算申请读港大心理学硕士的目标想法并为此准备。
但其实如果要我说,是不是斜杠青年一点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人生留下遗憾。怎么样才能让人生不留遗憾?那就是每当你内心有一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不要跟自己说,你不行;也不要问自己,你行吗,你能做好吗;而是问自己,你怎么样才能做好?不断的自我突破,是与自己的赛跑。
3.1发展出多重身份的我,斜杆青年的背后我是怎么样过来的?
很多的支点支撑起了我的一部分自信、自我价值观。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出现危机而导致系统性崩塌,它像一座楼它需要很多个支点。只有一个支点他就垮掉了。只有工作,不会稳固。当一个人被定义为一个部分只有一个方面很容易摇摇欲坠也难自信。
3.2自我的重建与多元丰富人格的形成
当我选择所有上面所讲这些部分的时候,不是因为这样子才够酷,或者这样子别人才喜欢,而是因为当我去试了之后,我发现我真的蛮喜欢这个样子,在做这个样子,拥有这个部分,让我觉得我是有价值的,就最终的这个选择是我靠我自己内心的价值感来。
就是从那种最开始的那种不清晰的,模糊的,软趴趴的那种不成型的那样一个混沌的状态里要走出来,要变成一个更成型的,更有棱角的人,其实就是这样。就是需要去发现你,你拥有哪些人格特质,哪些爱好,哪些身份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自己更有价值,然后你就去尽量的多去拥有,去发展这些部分,然后你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因为这些部分的发展而不断的增加,拓展。
面对很多没有做过和不擅长的事情,这些事情是为实现那个最终的目的做到的过程。它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过程他是一个帮助你去实现不断做到的过程。
我并不擅长组织,做线下活动,但就是在我想要把他做好,做到。然后就成了。不断的挑战行动得到反馈。
自我接纳,爱自己,和持续的挑战,不需要完美而是不断的做到。
有一件事可能不是你习惯的,不是你所舒服的,不是擅长的,但是你应该需要去做的,然后你做完回头一看,我对刚才的自己好满意。
**就是自己用做到去换来的越来越对自己的喜欢,越来越对自己满意。**接受舒服和不舒服的部分处理不舒服通过的过程,这个接受是看见并对不堪漏洞脆弱的自己的全然接受,并在一种自然生发的状态中突破的过程,然后更加的爱。
在每个当下,要去感受怦然心动的时刻,你觉得这个事是此时此刻我该做的事,然后你勉强自己一下去做,做完了回头一看,我好高兴我刚才做了,我突破,我超棒的,我喜欢自己。
有自己的自我觉察,从对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的扰乱中进行观察再回到现实,不断成长的过程
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和自我觉察,不管什么title首先是自己当下自己的角色对应的目标。
在每一个阶段,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剧本是什么,每个阶段想要做到的事情目标。
相信我们躺平后能量回来又成为一个哇塞的人。
---
关于我:
生命可能性教练(擅长个人成长、情绪调节);内容创作者、阅读成长行动营主理人、工程师&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