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全文阅读后,可直接滑动屏幕阅读,无需翻页
马新强男,汉族,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1988年,华中理工大学光学系毕业后投身高科技产业,先后任华中理工大学高理电子电器公司总经理,华中理工大学制冷设备厂厂长,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1999—2002年,任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工科技”)第一届董事会董事、总经理。2000年,带领华工科技成功上市,当年获得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获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2—2005年,任华工科技第二届理事会董事、总经理。2002年后,任华工科技党委书记。2003年,被评为武汉市劳动模范。2005—2012年,任华工科技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团成员、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文陆男,1967年12月出生于上海,加拿大籍。1995年,获清华大学光学仪器博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7年12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电子和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后,在国际知名光器件公司主导第一代DWDM技术和模块的研发,从事光通信器件与模块、子系统、光学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在世界上首先提出和实现联合子波变换,获得一项国外专利,参与完成国外多项空军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2010年,回国任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组组长兼技术总监,全面负责高速光学收发模块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完成多项国家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开发出用于光电信号转化的小型化、低功耗、高密度、高速率的光模块产品,扭转中国高速光学收发模块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国外的局面。2011年,入选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新类、湖北省“百人计划”。
王学海男,197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1998年,任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着力开拓市场,扭转公司亏损千万元的局面,并成为母公司的盈利主力。2003年,任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促进公司围绕医药和健康产业主线,开展房地产、教育、环保、金融等盈利性业务。2006年,任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为湖北上市公司最年轻掌门人。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13.30亿元。2010年,公司名称由“人福科技”改为“人福医药”,营业收入上升到25亿元。2010年6月,人福医药首次入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单,排名68位,并名列湖北省医药行业“生产企业十强”榜首。先后获得武汉市优秀企业家、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省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
卢胜男,汉族,1969年3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91年6月,在郑州机械专科学校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任武汉仪表集团公司分析仪器厂干部。1993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先后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助理调研员。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助理调研员。2004年6月至2004年10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展计划处副处长。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展计划处调研员(其间: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被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选派到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立顿学院学习)。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展计划处处长。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展改革局局长。2009年8月至2011年,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展改革局局长。2011年后,任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齐民男,汉族,1950年4月5日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68—1970年,为湖北监利插队知识青年。1970—1978年,在湖北省水下工程公司工作。1978—1982年,在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1982—1984年,在湖北省统计局工作。1984—1996年,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历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处长、处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4月,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1996—1998年,任中共湖北省委财经办公室主任。1998—2001年,任湖北清江开发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1年5月至2013年7月,任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02年6月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带领三特索道于2007年8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江廷林男,汉族,1937年出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1956年,从江苏南京二九工人技术学校毕业后,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60—1965年,在北京邮电学院学习(其间:1961—1964年,在北京电视大学学习)。1965年,回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任6505工程工艺组负责人、505厂车间负责人,第六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第五研究所所长。1987—1990年,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1990—1999年,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1993年,获火炬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获湖北省企业评价上榜企业卓越企业家称号、省级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武汉市优秀企业家称号,获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银奖。
刘行念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历。1986年7月至1988年9月,任湖北省肿瘤医院医生。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7月至1992年10月,在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工作,先后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1992年10月至1997年5月,先后任武汉关南工业园建设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1997年5月至2001年12月,先后任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裁。2001年12月至2002年4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建设管理局局长。2002年4月至2007年3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5月明确为武汉市正局级)。2008年7月至2008年9月,任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筹备组成员。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任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09年10月后,任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靖峰男,1974年10月出生,江苏靖江人。1991年9月至1995年6月,在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学习,被保送读硕士研究生。1997年9月至1999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1999年9月,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电子和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国际计算机硬件生产顶尖企业美国迈拓公司研发中心。在迈拓公司工作期间,研究推出的“靖峰算法”轰动世界IT产业界。这一方法为硬盘修复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处理方式,可以将硬盘中未记录好的信息再读出来。2002年,经多名科学家联合推荐,加入美国科学家荣誉协会,成为国际信号处理领域顶尖人才。先后在Marvell,LSI担任高级工程师、首席工程师等职务。长期从事通讯和信号处理的研究工作,在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32篇,拥有美国企业专利20项,欧洲专利18项,新加坡企业专利1项。2010年,回国创建联思普瑞(武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用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载波通讯主控片上系统芯片,并实现产业化。2011年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孙茜雯女,汉族,1961年11月出生,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学习。1984年7月至1988年8月,在湖北省经贸委综合信息处工作,任科员(其间:1985年在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工作一年)。1988年8月至2000年6月,在湖北省经贸委综合信息处工作,先后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其间: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在职硕士学习;1998年5月至1998年6月,参加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女干部培训班学习)。2000年6月至2002年12月,任湖北省经贸委信息与监测处处长(其间: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任三环集团公司挂职副总经理)。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任湖北省经贸委产业政策处处长。2003年12月至2007年1月,在湖北省发改委工作,先后任产业政策处处长、地区经济处处长(其间:2004年9月至2004年11月,参加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挂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2008年2月后,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
朱家新男,汉族,1944年11月出生,湖北当阳人,中共党员。1964—1969年,在武汉邮电学院多路通信专业学习。1969—1974年,任国家电信总局528厂技术员。1974—1985年,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师。1985—1986年,赴日本NTT中央电气通信学院进修。1986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86—1993年,先后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激光通信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系统部副主任、院长助理兼科技处处长(其间:1993年,在中央党校进修学习)。1993—1999年,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9年12月至2001年7月,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2001年7月至2004年11月,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达声蔚男,1973年1月出生,河南人。1995年7月,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工程学士学位。1997年7月,获美国加州大学电子系电子电路和统计硕士学位。2000年7月,获美国加州大学电子系的电子电路和统计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在美国美信集成产品公司任模拟设计工程师。2002年7月至2006年10月,在美国模拟器件公司工作。2006年10月,创办武汉磐大微电子有限公司,任公司首席技术官。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产品和服务开发,完全拥有IP自主知识产权。带领团队,研究开发用于高保真移动多媒体音频的数模混合编解码芯片CODEC和CLASS-D等项目,开发的产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10月,主持的用于高保真移动多媒体音频的数模混合编解码芯片CODEC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支持。2008年6月,获“中国光谷留学人员创业奖”。2009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010年入选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
何建明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作,参与PDH产品的研发。1990年,作为主要研发人员,与同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套长途单模140M字节/秒PDH光纤通信系统,组织并参与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京—汉—广140M字节/秒架空光缆通信工程,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使得中国光通信技术真正占领国家一级通信干线。1996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套2.5G字节/秒SDH光纤通信系统(“九五”攻关重大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该系统在中国电信网络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0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光交叉连接设备(OXC),并成功应用于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2005年,作为课题负责人,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80×40GDWDM传输系统,并在上海—杭州之间建成国内首条、世界领先的80×40GDWDM光传输系统工程,打破国外对大容量光纤传输技术的垄断,让中国光通信产业全面进入40G时代。2010年,承担国家“十一五”863重大项目——100GE以太网关键技术研究与传输试验平台研制,代表了光网络产品在国际上的最高水平。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吴世民男,1973年出生,湖北新洲刘集人,见义勇为先进青年。1997年3月12日晚8时,吴世民下班回家时,在东湖高新区吴家湾附近路段,遇一歹徒持刀抢劫一名年轻女子。危险时刻他挺身而出,使年轻女子趁机脱身,自己被歹徒连刺数刀,身受重伤,后经医院及时抢救才保住性命。其见义勇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积极反响,被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见义勇为先进青年”称号。
吴好平男,汉族,1953年9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68年12月至1972年2月,湖北省云梦县新店区三阳公社知青。1972年2月至1978年2月,在汉阳钢铁厂工作。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华中工学院学习。1982年2月至1984年2月,在武汉冶金研究所工作,先后任技术员、中心室副主任。1984年2月至1985年5月,在武汉冶金工业局工作,为技术处质量管理科干部。1985年5月至1986年2月,任武汉冶金工业总公司技术处质量管理科科长。1986年2月至1987年8月,任武汉市外经委外资处干部。1987年8月至1991年11月,任武汉市外经委外资处主任科员。1991年11月至1994年8月,任武汉市人民政府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外经外事处副处长。1994年8月至1998年7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外经外事处处长。1998年7月至2003年7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2003年7月至2003年9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华中信息技术集团党委委员、书记、副董事长。2003年9月至2010年4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华信信息技术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2010年4月后,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巡视员。
宋治平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江西星子人,中共党员。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武汉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83年7月至1992年9月,先后任武汉市人事局奖惩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任武汉市人事局调研处副处长。1993年7月至1996年12月,任武汉市人事局奖惩处副处长(其间:1995年9月至1996年1月,在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第八期中青班学习)。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任武汉市人事局干部教育处处长。1997年12月至2001年1月,任武汉市人事局考核培训处处长(其间: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任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3年3月至2003年10月,任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2003年10月至2009年6月,任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2011年8月后,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武汉市正局级)。
张新访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广东五华人。1982—1986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1989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CAD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1992年,在华中理工大学CAD中心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华中理工大学CAD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94—1999年,任武汉华中软件公司总经理。1996—2001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创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信息与系统研究所,任研究所长。1999—2000年,武汉华中软件公司改组为武汉天喻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2000年,任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6月,任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武汉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4月21日,带领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张碧辉男,1940年6月19日出生,江西樟树市人,中共党员。1958—1965年,在华中工学院机械系学习(其间:1960—1962年,在华中工学院哲学教研室任助教,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学习)。1965—196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学专业研究生学习。1968—1974年,在国营江西景德镇万平无线电厂工作。1974—1979年,在中共江西省景德镇市委员会工作,任秘书。1979—1984年,任华中工学院工作自然辩证法研究室讲师。1984—1986年,任中共华中工学院党委副书记。1986—1990年,任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1990—1994年,任中共武汉市委委员,武汉市科委党组书记、科委主任(其间:1991年5月至1992年4月,兼任武汉市人民政府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主任)。1994—2001年,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2002—2007年,任中国科学学与科学政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2004年退休。
李昌贤男,汉族,1961年10月出生,湖北江陵人,中共党员。1984年6月,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1984年8月至1987年12月,任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干部。1987年12月至1992年8月,任武汉市劳动局仲裁处干部。1992年8月至1996年12月,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室干部。1996年12月至1998年2月,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室副主任。1998年2月至2000年11月,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11月至2005年10月,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其间:2003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10月后,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纪工委书记、党工委委员、政法委书记。2011年8月,明确为武汉市正局级干部。
杨勇男,1964年10月出生,湖南衡阳人。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湘潭大学学习。1984年8月至1985年8月,在衡阳油泵厂工作。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在陕西机械学院读硕士。1988年9月至1993年,在西安工业大学任讲师。1993年至1995年1月,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任研究员。1995年2月至1999年5月,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1999年6月毕业,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7月后,在美国海别得公司(HyperthermInc.)从事工业用等离子金属切割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任该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高级工程师,是公司技术发展决策委员会成员与公司专利委员会成员;参与公司新切割技术的研究,参与公司全球以及区域市场分析与公司经营策略的制定。是海别得公司液态金属切割技术主要发明人、等离子复合电极主要发明人、CoolFlow等离子喷嘴第一发明人、复合冷却等离子电极唯一发明人。2011年11月,回国加盟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任首席技术官。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
杨钢男,1955年6月出生,北京人。1978年9月至1987年2月,在北京大学学习,获高分子化学博士学位。1989年4月至1992年12月,在美国怀俄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后,先后在美国杜邦公司作访问科学家,在美国H.B.Fuller(富乐)公司任高级化学研究员,在美国QuantumMaterials(昆腾)公司任高级化学研究员,在美国Dexter(戴克斯特)公司任研究员和高级技术服务工程师。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任美国Loctite(乐泰)公司、美国Henkel(汉高)公司研究科学家。2007年1月,回国创业,任晶丰电子封装材料(武汉)有限公司总裁兼总工程师;研制的产品打破美国、日本对中国在高端集成电路封装材料领域的垄断。2008年,获国家人社部“2008年度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项目择优资助”,在第八届“华创会”上获中国光谷留学人员创业奖,获武汉市第二届十大归国创业人员奖。2010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
肖长诗男,1974年8月出生,湖北松滋人。1992年9月至1996年6月,在武汉大学学习。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南京大学学习,获物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至2001年5月,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获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硕士。2001年7月至2006年5月,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获应用物理博士学位。在美国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智能X光图像处理和X光衍射图像三维重构软件被应用到材料结构分析、晶界结构动力学研究等领域,为3DXRD这一新型科学研究仪器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在美国IntrigueTechnologies公司工作,任资深系统科学家,负责激光扫描三维成像技术和产品的研发。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在美国IntrigueTechnologies公司任首席系统科学家,负责宽动态图像传感器、宽动态图像技术和宽动态摄像机系统产品的研发。2008年,回国在东湖高新区创办武汉嘉业恒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专注于宽动态智能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和宽动态光学成像技术的研发和生产。2010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肖国华男,1969年4月出生,安徽人。1986年9月至1990年6月,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学习。1990年9月至1993年6月,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获电子工程专业硕士。1995年9月至1998年6月,在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学习,获电子工程与电子光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至2002年12月,在美国艾维思(Avanex)通信技术公司任光学工程总监,成功将自己的一项专利应用于思科公司的系统方案,使艾维斯公司成为思科公司的光器件主要供应商。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在华为公司美国总部任光网络产品解决方案总监。2004年5月至2009年8月,在美国慧视通讯科技有限公司(ARASOR)任光产品全球营销副总裁,在中国的营销从零开始做到1000万美元。2009年12月,回国创业,成立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发生产的可控制巡航胶囊内镜系统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预防、分析、诊断及治疗,具有精确定位和受控的功能,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等优点,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内镜发展的革命与方向。2011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谷春光男,1970年4月出生,重庆人。1988—1993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94—199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取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1999—2005年,任美国最大供应链管理软件公司i2公司的高级顾问、行业解决方案构架师及中国区业务总监。2005—2008年,在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Company)任高级顾问、项目经理及亚洲商务技术部核心成员,为多家全球500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运营管理咨询、企业信息化转型、供应链管理技术方案设计和实施服务。2008年,回国发展,在九州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任技术总裁。2009年,在东湖高新区创办湖北九州通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公司专注于做中国医药与医疗行业最大的专业技术提供商,为中国近5000家医药生产企业、13000家医药商业企业、34万家药店、30多万家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物流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以及企业管理咨询服务,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为医药与医疗行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
陈义龙男,汉族,1959年1月出生,安徽怀宁人。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厂化学专业读书,获学士学位。1984年7月至1992年5月,先后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助教、讲师、校团委副书记。1992年6月至1993年2月,创办科技企业,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凯迪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1993年2月至1997年5月,任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97年5月至2000年1月,任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其间:1999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9年9月23日,带领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卷交易所挂牌上市。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任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9月至2012年1月,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其间:2008年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12月26日,当选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2012年2月,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融投资担保公司注资重组,任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先后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获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武汉市十大新闻人物、环保产业突出贡献者称号。
陈国新男,汉族,1954年出生,湖北江陵人,中共党员。1970年3月至1971年3月,为湖北省江陵县马山区马兰大队知青。1971年3月至1983年9月,在武汉重型机床厂84车间当工人(其间:1974年12月至1978年4月,为北京86526部队战士,1980年8月至1983年9月,在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武汉重型机床厂电大班机械制造专业在职大专学习)。1983年9月至1987年9月,先后任武汉重型机床厂二重大车间施工员、副主任、主任。1987年9月至1991年12月,任武汉重型机床厂厂长助理(其间:1989年9月至1991年8月,在武汉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1991年8月,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12月至1996年4月,任武汉重型机床厂副厂长、党委委员。1996年4月至2002年3月,任武汉重型机床厂厂长、党委委员(正局级),武汉机电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董事(1997年10月任)。2002年3月至2008年8月,任武汉重型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8年8月至2013年1月,任武汉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委员(其间: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任市人大党委会委员)。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正局级)、党工委委员。
周广运男,汉族,1952年1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68年8月至1970年12月,在武汉市江堤公社插队务农。1971年2月至1973年10月,在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73年10月至1980年12月,任武汉市汉硚区农业科农技员。1980年12月至1984年3月,任武汉市农林牧业局农技处农技员(其间:1981年4月至1981年12月,在日本大分市学习)。1984年3月至1986年5月,任武汉市农林牧业局办公室主任(其间:1984年9月至1986年5月,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政治专业大专班学习)。1986年5月至1989年6月,在中共武汉市委研究室工作,先后任副处级政研员、正处级政研员。1989年6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共武汉市委研究室农业调研处处长。1989年12月至1994年1月,任中共武汉市洪山区委副书记、洪山区副区长。1994年1月至2008年9月,任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委员会书记、院长(其间:2006年11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第44期市管干部进修班学习)。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孟庆南男,1958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76年,招工到武汉日用五金机修厂工作,随后在武汉市红山花电扇厂工作。1989年,与妻子王丽丽共同创办武汉凡谷电子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天馈系统射频器件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1999年,武汉凡谷电子技术研究所改制为武汉凡谷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历任执行董事、总工程师。公司的客户包括华为、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系统集成商。2002年,武汉凡谷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为资产数亿元的大企业,先后被评为湖北省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武汉市十大爱心示范企业家、武汉市诚信纳税人。2006年11月,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持有公司股权400万股。2007年12月7日,武汉凡谷(002194.SZ)在深圳证券所中小板上市。公司52位自然人股东分别持股5.6万至6372万股不等,按照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计算,持股最少的自然人股东身家也在243.7万元以上,公司成为湖北省拥有百万富翁最多的上市公司。
郑永新男,1953年7月出生,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1971年8月,高中毕业后回乡劳动。1977年8月,在长沙中南矿冶学院金属材料系毕业后,分配到工厂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车间主任。1983年7月,调武汉市冶金局工作。1985年5月,调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工作。1988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脱产攻读李崇淮先生的研究生;1991年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8年7月,在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工作。1998年7月至2001年11月,任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纪工委书记。2001年11月至2003年11月,任武汉市科技局局长。2003年11月至2005年10月,任中共武汉市委候补委员、中共武汉市委副秘书长(正局级)。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任中共武汉市汉阳区委书记、汉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年1月,任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慈善会名誉会长。
段正澄男,汉族,1934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53—1957年,就读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金属切削机床与工具专业,后留校任教。1957—1985年,任华中工学院机械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后,先后任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湖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机械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1991年,被授于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3年,被授于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主持研发的世界首台大型放疗设备——全身伽玛刀问世。2005年,主持研发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主持研发的高性能发动机曲轴高精高效磨削加工技术与系列成套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湖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湖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2011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项明武男,1963年4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1989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从事工程设计工作;先后任海外部副部长、院党办副主任、主任兼企业策划部部长。2000年,挂职任武汉市青山区科技副区长。2002年,任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院长。2004年后,组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先后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企业家、科技创新明星企业家。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先后被选为湖北省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共武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湖北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武汉市劳模联谊会副会长,企业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等。曾获武汉市优秀创业企业家、湖北省优秀企业家“金鹤”奖,武汉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企业家、武汉企业界“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
高庆寿男,汉族,1956年2月出生,湖北洪湖人,中共党员。1977—1980年,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读书。1980—1994年,先后任武汉造船厂26分厂技术员、副厂长。2002年后,任湖北国创高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4月,获湖北省杰出创业家奖。2005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享受政府专家津贴。2006年4月,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2006年12月,当选中共武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007年4月,获湖北省优秀企业家(金牛奖)称号。2007年12月,当选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08—2010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2010年3月,带领国创高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10月,获洪湖市十大慈善人物称号。2012年12月,当选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13年5月,获武汉市老劳模新贡献标兵称号。2014年5月,获武汉市老劳模卓越贡献标兵称号。
唐良智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湖北洪湖人,中共党员。1979年9月至1983年8月,在华中工学院固体电子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学习。1983年8月至1985年4月,任邮电部上海第一研究所工程技术人员。1985年4月至1987年1月,在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87年1月至2001年10月,在武汉市人民政府东湖高新区管理办公室工作,先后任主任科员,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副主任、党委书记,高新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处长(兼东湖高新技术股份公司总经理),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其间:1990年2月至1990年4月,赴日本JICA进修)。2001年10月至2003年4月,任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区长(其间:2001年在全国国家高新区发展十周年表彰大会上,获为国家高新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荣誉称号)。2003年4月至2007年7月,先后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党工委书记。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先后任中共湖北省襄樊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市长,襄阳(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任武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市长(2011年2月当选)、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夏士杰男,汉族,1951年8月出生,湖北武汉人。1969年8月至1970年10月,下放农村当知青。1970年10月至1975年7月,在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当工人。1975年7月至1979年7月,在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工人大学学习。1979年7月至1982年2月,任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办公室秘书。1982年2月至1984年1月,在武汉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学习。1984年1月至1985年8月,先后任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8月至1986年3月,任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劳动服务公司党支部书记。1986年3月至1986年10月,任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党委副书记。1986年10月至1992年6月,任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长江动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992年6月至1995年8月,任长江动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深圳长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8月至1997年10月,任长江动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1997年10月至2002年12月,任长江动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任武汉机电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2002年12月至2005年8月,任长江动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05年8月至2011年10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武汉市正局级)。
徐卫林男,汉族,1969年4月出生,湖北黄冈人。1992年7月,毕业于武汉纺织工学院针织工程专业,获工学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西北纺织工学院纺织材料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5月,毕业于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6月至1999年3月,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开展高级访问学者的研究。2000年后,到武汉纺织大学任教,先后任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研究所所长、校长助理、校党委常委、副校长。2000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2001年,获第二届湖北五四青年奖章。2002年,获第六届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为美国纺织学会资深会员。2008年,主持研发的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再利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主持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美国纤维科学杰出成就奖;同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郭胜伟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在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88年9月至1991年5月,在湖南大学人文学院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年6月至1995年12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企业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1996年1月至1996年8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处主任科员。1996年8月至2000年10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其间:1996年8月,被武汉市人民政府选派赴以色列加里利大学学习国际城市经济管理;1997年9月,考取武汉大学哲学系计划内博士生)。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处长。2001年12月至2002年4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2002年4月至2007年3月,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兼汉正街都市工业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任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党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任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12年3月后,任武汉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曹文宣男,1934年5月19日出生,四川彭州人。1951年,考入华西大学生物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四川大学生物系学习。1955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从事鱼类分类学与鱼类生态学的研究。1956年,通过对团头鲂的研究,确定团头鲂可以作为池塘养殖的对象。1960年起,九度进入青藏高原,对鲤科裂腹鱼类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发现并命名了吸口裂腹鱼、光唇裂腹鱼、小裂腹鱼等裂腹鱼。同时,通过对裂腹鱼起源与演化的研究,论证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发展史。1970年后,先后主持研究葛洲坝、三峡等水利工程对水域生态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984年,获得首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立男,1963年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华中理工大学学习,曾任化工研究会主席。198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电力系统科研所工作。1999年,辞职下海,以全部积蓄30万元创立高德电气公司,研制生产红外测温设备。2003年4月下旬,非典疫情爆发,公司生产的红外测温设备一夜之间成为各地最重要的测温装备,被中国首都机场独家采用,当年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实现95%的市场占有率。2004年,公司成为中国第一批通过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民营企业。获第六届“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2003—2004年度“优秀创业企业家”称号。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企业家。2010年,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产品有数十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热像系统和综合光电系统。曾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红外专委会常务秘书长、电气检测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消防协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消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等。
黄立平男,汉族,1961年11月出生,湖北宜昌人,籍贯河南郑州,中共党员。1983年7月,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脱产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撰写并出版《现代生活艺术》一书,获得出版界金钥匙奖。1988年,参与创办湖北省青年心理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主编《青年心理咨询》杂志。1993—1996年,参与创建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总裁。1996年4月至2005年2月,先后任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长。1996年9月,获武汉市人事局授予经济管理教授资格。1997年1月,获建设部授予房地产估价师资格。1997年,被评为武汉市劳动模范。1998—2002年,创办联合置业(武汉)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长。2002年,主持策划“国际企业中心”项目,成为武汉市第一个主题产业园。随后成功开发光谷软件园、武汉研创中心、创意天地等主题产业园项目。2003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7月后,创办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策划建设光谷金融港,参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创新园建设。曾先后任武汉市总商会副会长、武汉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武汉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谢天健男,1942年出生,浙江萧山人。1964年,在华东化工学院抗生素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1986年,实施的BT菌株选育、发酵工艺、剂型改造项目获农业部二等奖。1987年,被聘为副研究员。1990年,开发的BT杀虫剂标准技术获农业部二等奖。1991年,开发的BT杀虫剂生产与应用技术获农业部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农业部优秀回国人员称号。1992年,被聘为研究员,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所长。1994年,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BT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90—1995年,主持国家“八五”攻关BT杀虫剂研究专题。1996—2000年,主持国家“九五”攻关微生物杀虫剂研究专题,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农业科研奖。1999年8月,受聘为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武汉东湖高新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任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2004年3月,受聘为湖北省政府参事。
鄢祖林男,汉族,1946年7月出生,湖南衡阳县人,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至1985年,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信息系书记。其间,1978—1981年,在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攻读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1985—1992年,调武汉市人民政府工作,先后任武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副主任、市人民政府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92年后,任中国科技开发院珠海分院院长,珠海太连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樊明武男,1943年7月出生,湖北沙市人。196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79年,作为“文革”后国家第一批2000名公派留学生之一,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81年,回国以后,开始电磁场有限元方法研究,研制出中国早期的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包,在国际上造成较大影响,被邀请到美国国家实验室工作。1988年,回国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任研究组副组长,主持研制中国自己的第三代回旋加速器,解决关键设备技术问题。1994年12月初,中国第三代回旋加速器诞生,结束中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加速器被两院院士投票评选为1996年全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996年,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2月至2005年3月,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国际化”办学战略和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世界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2007—2012年,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主席。
戴希男,土家族,1976年7月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在外经贸部国际司一处工作。2002年8月至2004年4月,任外经贸部、商务部世贸司服务贸易处副主任科员。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先后任商务部谈判办副主任科员、三等商务秘书。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任驻美国使馆经商处三等秘书。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先后任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壁垒调查处三等商务秘书、副处长(其间: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挂职福建省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先后任商务部驻福州特派办副处长、处长。2012年3月后,先后任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助理、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