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深化全民阅读,图书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服务活动

从2014年开始至今,“全民阅读”连续第11次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全民阅读”第二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从“开展”到“深化”,表明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已从“遍地开花”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图书馆是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的最主要、最有力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之一,始终在推广全民阅读的路上不断努力,开拓创新,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期,我们聚焦图书馆近年来在全民阅读工作上的亮点,以飨业界读者。

新馆建设

打造文化“新地标”

近年来,一批特色鲜明、高质量的现代图书馆开馆,成为国家文化新地标,“全民阅读”的践行地。它们将数字与创意结合,从中心城市到县乡基层,从书香校园到休闲园区遍地开花,创造了多元新型的全民阅读新空间。

场馆建设遵循因地制宜,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建设规划。一、二线中心城市以领域性、研究型图书场馆建设为主,打造分众阅读、专业精准的阅读服务。2023年3月2日,首图南航北京分公司分馆“云上书屋”正式开馆,主要服务人群为南航北京分公司职工,利用首都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特色的阅读活动,让职工群众享受便捷、专业、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2023年4月28日,国家图书馆法律馆开馆,该馆集法学文献专藏、法学资源发现与法律阅览服务于一体,兼具文献发掘与文献传递等作用,成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文化的全民普法阵地。

同时,“全民阅读”工作继续深化,新馆继续向边缘城市覆盖。2023年7月22日,拉萨市图书馆正式开馆,填补了拉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空白;2023年9月3日,冀东(冀热辽)抗战主题图书馆在唐山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当地一个全新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也是深入馆际交流、整合文化资源、创新联合模式的典型范例。

专注读者

彰显服务“精细化”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2023年,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继续以多样化的读者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扎实推进新时代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从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转变,不断革新服务理念与方式,积极探索图书馆的文化延伸意义与公共服务功能,努力让全民阅读的氛围更加全方位普及,让人人成为“书香中国”的建设者。

另一方面,各地图书馆也在打造分众化服务,精准洞察读者需求,努力让阅读文化普惠全民。针对图书馆流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图书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各种研学以及暑期阅读活动。2023年7月,湖南图书馆值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开展“吾道南来,湘江北去”文旅主题研学活动。从长沙集结出发,途经韶山、长沙和武汉,分别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东山学堂、新民学会旧址、湖南图书馆、湖南第一师范、汉口八七会议旧址及武汉大学,让学生们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做到知行合一,将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结合,与时俱进担负起公共图书馆“以文化人”的职责。

在北京,首都图书馆在2023年的暑期也精心为小读者们准备了近两百场阅读活动,依托少儿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及品牌活动阵地,“蝉鸣夏日长,阅读伴暑天”系列读书活动、“日下晒书”活动、八音雅乐系列暑期活动相继开展,在炎炎夏日,让学生们学习避暑两不误,也让图书馆成为最舒适的打卡地。

各地图书馆对于不同年龄的读者开展特色活动,让文化普惠助力“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社会和谐光景,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各地图书馆也融合技术和服务,全方位满足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青海图书馆在2023新春之际开展视障读者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坚持每周在视障读者活动群推送悦听资源,为视障读者提供免押金办理读者卡和外借“阳光听书机”等服务。同时将线下服务和线上服务有机结合,帮助视障读者无障碍利用“青图悦听”“一网读尽”等线上资源,让视障读者享受优质的数字化“悦听”服务,获得无障碍、零距离的文化阅读体验,共享新时代文化成果,展现信息化时代新型图书馆的担当与作为,真正践行“全民阅读”的社会文化责任。

智慧馆建

开辟阅读“新空间”

为践行二十大“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智慧图书馆”成为“十四五”期间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2023年,更多的传统图书馆有了“智慧大脑”,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行图书馆内部智能化升级、网上借书送到家服务等优化转型。让数字赋能文化,开辟“全民阅读”新空间。

服务智慧化,一站式“借阅还”。2023年3月,重庆图书馆在三楼中文图书借阅区启用行业首个“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采用置顶式RFID超高频芯片感知设备以及AI摄像头感知设备,通过智能数据分类算法主动收集、关联读者及图书信息,实现读者在无感知状态下的图书自动借阅全过程,实现“零感知”“零操作”“零停留”的“真无感”借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北京城市图书馆也迎来了首位接入大模型的AI数智馆员,可更精准地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机器人馆员巡航在馆内乃至绿心公园,招手即停,有问必答,自助借阅。截至2023年10月末,已有8台“图客”机器人进入南京图书馆进行书籍盘点工作,保证书籍的每日盘点与定位的每日更新。据悉,南京图书馆所使用的“图客”是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融合了物联网感知、人工智能与移动机器人等高新技术。这些图书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服务管理模式,更加便捷、高效地服务广大读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数“智”图书馆建设的范例。

资源智慧化,图书数据库更新换代。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模式,还打破了资源局限与空间局限,通过海量图书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实现最大化的信息共享。2023年,北京城市图书馆建设了国内单体藏书量最大的智能书库,可存放715万册图书,15分钟内可精准定位取书,并由机器人配送至库本阅览区。苏州图书馆的数字阅读平台“e读书”小程序上线,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资源,30万种电子书籍、1万种听书资源、3500种期刊资源等供读者在线阅读,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在大数据和新一代存储技术的加持下,各地图书馆打破文化资源使用方式和空间局限,结合馆藏特色、读者需求、办馆特点和发展定位进行资源筛选,让数据“知识化”,真正服务于社会大众。

守正创新

挖掘传统文化“新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的由来、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过程。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2023年,各地的图书馆更是结合现代文化元素,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积极创新,把老节日过出了“新”花样。

书香送暖,开卷迎春。2023年元宵佳节,深圳各大图书馆结合地方特色,掀起一场热闹非凡的文化盛宴。位于岗厦北交通枢纽的“福田library+书语咖啡”快闪图书馆除了开设猜灯谜赢好书福袋的活动之外,也在“书语”咖啡空间设置读书录制点,同步上线B站(哔哩哔哩动画)读书频道,开启“全民书单”线上线下联动活动;盐田区图书馆开展“上元有礼——元宵游园会”活动,邀请读者组队游园,带领读者一同走进典籍里的元宵节,跟随先贤经典穿越时空,来到不同的历史朝代,感受感受元宵节的万般色彩;光明区图书馆与文化馆一同上演《正月十五闹雪灯》《春吟》《挂红灯》等民族吹打乐、民族交响曲等创新节目,让广大市民深切感受中国传统曲艺的魅力。

除了延续“晒书节”的传统,各地图书馆在其他传统佳节同样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真正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的社会责任。七月初七夜,温州市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将传统阅读空间打造成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女孩们身着华美的汉服,笑容洋溢,共聚在这里“晒衣”“晒书”“赛巧”,体验古代少女的生活日常;九九重阳,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重庆市石柱县图书馆以及安徽长丰县图书馆等开展敬老活动,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和社区,与老人们一起畅谈文化,为老年人提供数字阅读指导服务,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拓宽老年“悦”读途径。

最是书香能致远。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为此,全国各地图书馆将继续凝聚行业和社会力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施行多元高效的阅读服务,整合优质阅读资源,推动图书馆全民阅读工作走实走深,同人民群众一同阅享新时代。

THE END
1.图书馆的发展方向11篇(全文)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它改变了传统文献资源的存储方式, 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 拓展了文献信息服务领域的新层次, 也促使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模式由单一封闭循环的内部网络向开放式、多功能、高速化、智能型的综合广域网络模式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各种经典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kugrzvp.html
2.2014年文明单位学习测验参考题27、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是什么? 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https://www.hngh.org/portal/article/index/id/8066/cid/26.html
3.图书馆要确保货真价实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让“双师”真正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并发挥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委员会(共同体)的作用,推进专业评价,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评价申请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贡献,而不能只看申报材料进行认定。实施这样的评价,才能推进职业院校切实重视技能课程建设,重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918.html
4.图书馆工作计划15篇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的重要基地,已成为新课程实施系统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新的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 “开放”的'新课程文化,图书馆应该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教学改革中的独特作用。 https://www.ruiwen.com/gongzuojihua/7024457.html
5.教育政策法规知识问答应包括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及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中学图书馆(室)应备有应用型的书籍。 19.什么是义务教育? 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https://www.wuning.gov.cn/nzmhd/wdzsk/201303/t20130326_4431958.html
6.2022年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内江师范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全校各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定期地了解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的思路,促进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现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https://xxgk.njtc.edu.cn/info/1631/2501.htm
7.图书馆工作年终总结7篇4、不断完善反思,克服以前的不足,学习其他学校图书馆的管理经验以完善自我。 我们将不懈追求,使我校图书馆在本中年度发挥出更大作用,满足更多的教职工和学生的需求。 图书馆工作年终总结4 一、加强政治学习,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持续高度一致 按时参加每周三的馆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并在认真学习中查找工作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182947.html
8.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4期(第一部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现代传媒在社会中威力巨大,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传播学上有一个“议程设置”理论:媒体往往可以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引导民众的注意力,从而给民众制定一个“议事日程”。虽然媒体并不能决定大众具体怎么想,但它能决定公众在一段时间内关注什么,从而对社会施加自己的强大影响。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讲学,颠沛半生,传播的http://www.sass.cn/999/459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