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足迹,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

从只有2个专业200余名师生的白手起家

到在校生2万余人的综合性大学

东林背倚莽莽林海,扎根幽幽黑土

以其生生不息的意志品质和锲而不舍的拼搏努力

为祖国的林业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书写了璀璨夺目的盛世华章!

在东林即将迎来70华诞之际,新闻中心推出10篇“七秩足迹系列报道”,从《党建篇:凝聚磅礴之力》《本科教学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科研篇: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东林智慧和力量》《研究生教育篇:为林业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学生工作篇:七秩树人硕果累累》《就业篇: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国际交流篇:70年,建立起跨越五大洲的“朋友圈”》《校园建设篇:在荒芜中建起花园式学校》《后勤保障篇:为师生员工做好生活保障是“天大的事”》《图书馆建设篇: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回顾学校的铿锵步履,感受东林人的踔厉奋发。

图书馆建设篇:

跨越70年,从图书馆看东林的发展变化

图书馆是高校办学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重要学术性机构。

建校70年来,学校图书馆从没有专门的馆舍到拥有两栋总建筑面积41765平方米的壮观大楼;文献资源从馆藏6万册图书到拥有文献资源416.64万册、数字资源库127个;借阅方式从手工卡片式借阅到全开放智能化自助借还;服务功能从典藏、借阅等传统服务拓展到参考咨询、科技查新、阅读推广、教育培训、情报分析及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从服务校内师生拓展到为社会服务。学校图书馆现已成为黑龙江省阅读推广基地、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中国林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

建校以来,图书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及复合图书馆的形态演变,目前正向智慧图书馆方向迈进。这一系列跨越式的变化,不仅彰显了东林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程。

01

基础设施与馆藏资源不断发展丰富

1957年学校主楼竣工,主楼的一楼及五楼成为图书馆办公地点,至此,图书馆有了固定的场所。虽然面积只有1425平方米、阅览座位也只有30余个,但是也为爱书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借书、阅览的好去处。为了建设图书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每年给图书馆划拨经费2~4万元,图书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66年,馆藏图书已达20多万册,较好地完成了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任务。

1983年年底,为适应学校发展、藏书增加的新需求,学校建成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新建成的图书馆设有7个大型阅览室、3个学生专业阅览室、2个报刊阅览室、1个教师阅览室和1个学生自习室,实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达到876个。

进入新世纪,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的迅猛增加,图书馆软硬件条件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2002年,在学校建校50周年之际,图书馆A楼建成,面积达到了2.4万平方米,内设3000个阅览座位;2006年,图书馆B楼建成,总建筑面积达到41765万平方米。如今,图书馆阅览座位已经达到7500个,实现了藏、借、阅、查、管一体化、开放式管理。藏书也不断增多,馆藏纸本图书总量达240.8万册,电子图书93.9万册、电子期刊87.2万册,音视频35.5万小时,藏书数量是建馆初期的近70倍。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馆藏中电子图书逐年增加,可更好地适应青年学子的阅读习惯。

为了更好地存储学校特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还持续进行东林文库和学位论文库建设,收集我校师生校友的专著、手稿等特藏资源,接收我校博硕士毕业研究生纸本及电子版论文,如今已收集存储我校毕业生学位论文3万册;建设东北林业大学机构知识库,有效汇聚我校自建校以来各类学术成果9万余条,馆藏资源类型更为丰富、内容更为全面。

02

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日新月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跃,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技术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5年,学校投资50万元对图书馆进行第一期自动化、网络化工程建设。建设初期,在经济条件有限、在大范围调研困难的情况下,东林人探索设计了学校图书馆网络建设蓝图,购置了工作站、电脑和ILAS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为实现文献资料检索、借阅等功能,对图书进行回溯建库,实现了中文图书、中英文期刊的计算机管理,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模式。1996年,图书馆正式接入因特网。1997~1999年,学校先后投入60万元对图书馆开展第二期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建成了一个电子阅览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从而实现了网上阅览、查询及检索。至此,在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图书馆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2002年,图书馆主页完成设计并投入使用。主页是图书馆的门户,设置有读者查询资源的入口,成为图书馆的宣传阵地。为了提升主页的功能,图书馆人不断探索新技术的应用,经过几次改版,不断增加和完善主页的各项功能,包括图书馆概况、资源检索、业务介绍、读者荐购等栏目,日均浏览量在8000余次,成为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重要桥梁。

随着时代的发展,ILAS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图书馆读者服务与统计的需要,经过多方调研,2013年,图书馆引进了新的图书文献管理系统——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LIBSYS。系统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功能参数设置灵活等特点,使图书馆在业务管理与读者体验方面有了较大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图书管理方式和借阅手段有了全新的变化。RFID自助借还系统已在众多高校图书馆得到了应用。2019年,学校投入175万元对图书馆启动RFID工程建设,包括图书自助借还系统、门禁通道人脸识别系统、大屏幕、电子书瀑布流等。经过近2年的建设,图书馆阅览区61.97万册图书实现了定位和自助借还功能,实现了24小时自助还书、智能自动分拣、智能盘点、馆藏定位导航、手机借书等功能。同时,具有图书定位功能的智能密集书库也建设完工,实现了图书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变。

03

信息服务业务不断拓展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一项传统业务,在网络系统不断发展、数字资源不断丰富的背景下,信息服务从简单的提供文献传递、信息咨询业务,发展到可提供分析报告、科技查新、知识产权评议报告等高端服务的水平。

图书馆深入开展学科服务工作,设林学和林业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服务平台,全力支持教学科研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图书馆与多所高校签署了查新、收录检索业务的服务协议,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评议等工作,助力龙江地方经济建设。目前,服务范围已扩展至辽宁、云南、新疆、西藏等省市,提升了图书馆社会服务辐射力、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力。

THE END
1.服务项目服务项目1、图书借阅服务 由流通部图书借阅室提供所有流通馆藏图书的管理和借阅服务。 2、报刊阅览服务 由第一阅览室、第二阅览室、过刊借阅室等提供馆藏新到现刊(报)及合订过刊(报)的管理和借阅服务。 3、馆藏书目信息查询服务 读者可在图书馆检索机、电子阅览室通过图书馆局域网,通过网络进入图书馆网站“书目公https://tsg.jxcia.com/dzfw/fwxm.htm
2.图书馆关于《书香中国》的试用通知“书香中国”平台旨在为全民提供便捷的数字阅读网站服务,提升民众阅读兴趣,促进全社会阅读氛围的形成,助力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实施与推广,为建设书香社会贡献力量。“书香”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云端服务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数字阅读服务。书香平台拥有海量优质正版数字阅读资源,包括电子图书10万余种,有声听书3万余集。https://tsg.hue.edu.cn/2024/0904/c23700a179194/page.htm
3.图书馆在线网图书馆在线网,图书馆在线网提供图书馆在线服务、资源查询和在线咨询等信息,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体验。,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http://www.tsgzx.org.cn/
4.图书馆新版门户网站上线为了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更好地服务我校师生,图书馆对门户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新版网站重新整合了图书馆原有的信息,强化了智能服务功能,推出了全新智慧门户检索平台。 进入门户,检索框默认检索为馆藏纸质资源检索,可对图书馆的纸质图书资源进行检索,包括查看个人信息、图书信息、馆藏地、以及在借状态进行浏览查看。https://www.lszjy.com/site_tsg/2024/0626/c329a66418/page.htm
5.图书馆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图书馆https://lib.svict.com/
6.宁波图书馆宁波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是宁波地区文献保障中心、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及服务中心、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中心、纸质图书采编配送中心、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教育中心、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中心,与其他图书馆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宁波的书香网络。全市已建成了宁波图书馆为中心馆、区(县、市)图书馆为总馆、街道(https://www.nblib.cn/information/10830
7.网络环境下优化图书馆阅览服务探讨图书馆管理论文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阅览服务面临的新形势 (一)网络资源丰富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阅览服务面临的新变化首先表现在资源方面,网络资源更为丰富,对传统纸质图书资源形成了较大冲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推广,其不仅仅是一种获取信息的工具,同时还成为信息资源汇总的信息库。整个互联网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图书馆,其中蕴含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23/161502.html
8.图书馆网络全新升级,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图书馆首页一、网络全面升级 1.图书馆网络改造已完成 近日,图书馆宣布完成网络全面改造升级,以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 此次网络改造,图书馆采用了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确保馆内网络全覆盖,统一设定无线网络,为读者提供稳定流畅的网络体验。 http://tsg.qzqgxy.com/info/1063/1982.htm
9.图书室管理员工作总结通用15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师生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把图书室办得更好,使之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书室管理员工作总结4 图书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社区图书馆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之一,社区图书馆,组建于20xx年,受到https://www.yjbys.com/hr/yuangongguanli/3789969.html
10.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黄淮学院图书馆,河南,驻马店,463000 在线阅读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打印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图书馆原有信息服务的概念.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的特点、变化以及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的要求,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可以开展的现代信息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网络环境现代信息服务 分类号: G250.72https://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kjqbkfyjj200518033
11.网络服务校内师生如果身在校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1.VPN服务:https://sdpc.atrust.gmu.cn/ 操作手册详见附件:零信任VPN试用说明.doc 在使用VPN中存在问题,请与信网中心联系,联系电话:8169872。 激活企业微信2小时后就能登录vpn了。 2.数据服务:本服务主要针对部分资源所提供的数据服务,对全校师生开放。https://lib.gmu.cn/info/1200/1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