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州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情况
锦州市严格依照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锦州市共有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少儿图书馆1个、市级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9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27个,达到了建筑面积90平方米,设置“四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体育健身室)指标,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市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
自2016年起,锦州市开展了为期3年的文化建设年活动。在工作中,我们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提出了到2018年底完成村文化广场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覆盖上下功夫。到2018年底,我市农村文化广场普及率达100%,达到辽宁省村(社区)文化广场建设标准的村文化广场1026个。极大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需要。
二、针对提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积极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活动。开展送书进基层活动,在学校建立分馆,定期为边远小学的孩子们送去图书并开展持贫助学活动。组织锦州市专业文艺团体和群众艺术馆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各种流动文化服务。举办戏曲进乡村、高雅艺术进课堂(社区)、文化志愿者“五进”、“群文精品走基层·非遗项目展风采”、非遗进校园(社区)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推动两馆服务向乡村基层延伸。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管理,开展“艺术乡村”建设试点,积极建设位于城北旅游带上的锦州凌海市边墙子虎溪民俗文化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促进文旅事业发展。充分利用节日开展庙会、年货大集、秧歌展演等各类民俗活动,组织各县区开展“四季春晚”、广场舞大赛等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通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突出本地亮点特色,充分展现新时代农村风貌。
(二)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
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全市各图书馆以春节、4.23读书节为抓手,高站位设计读书活动,引领书香城市建设,开展展览、阅读推荐、朗诵会、书影赏析会、送书等各种活动。2022年4月,市委决定将原博物馆库房给图书馆作古籍书库,地上部分改造成锦州市城市书房。新建设的城市书房坐落在古塔公园北侧,地处锦州市民核心聚居区,对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将产生重大提升作用。积极推进古籍数字化开始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工程。
(三)繁荣群众文艺
举办高级剪纸培训研修班,组织传承人创作“锦州不错”文物古迹、医疗卫生、科技教育、工业交通等点位剪纸作品。出版非遗保护丛书《西城派东北大鼓曲谱集》。《剪不断的乡愁——赵志国口述史》整理工作完成,已交出版社。锦州市群众艺术馆公益辅导“群星大课堂”积极开展公益辅导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市级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提升公益性文艺辅导培训水平。每年定期开展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百姓春晚、庙会、农民丰收节、广场舞展演、秧歌展演、凌河之夏东湖广场周末文化演出等文化活动。通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采取舞蹈、歌曲、小品等多种形式,突出本地亮点特色,年味年俗,充分展现新时代农村风貌。
(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
锦州市每年对市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发放免费开放资金县区公共文化文化馆、图书馆每年16万元、乡镇文化站每年4万元,支持公共文化场馆对市民提供免费文化服务,同时每年为农村文化书屋发放配置图书。2018年以来,我市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免费开放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机制,并取得了良好的为民服务效果。加大对特殊人群公共文化保障力度,会同市人社局、市民宗局、市残联等,组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举办“农民工文化服务月”“民族团结活动月”“残疾人文化活动周”等活动,为特殊群体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
(五)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建立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体系,健全由购买主体、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以及第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约束机制,提升购买服务质量。开展常态化、多样化志愿服务。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常年面向社会招募各类志愿者组成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从事宣传推广、演出培训、阅读辅导、图书整理等多种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同时向志愿者发放服务手册及时做好服务记录,不断规范管理制度。
(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
大力发展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目前市群众艺术馆已完成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锦州市图书馆于2022年起开展古籍数字化建设。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充分发挥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活动。积极搭建锦州文旅智慧平台,建设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市规划了锦州文旅智慧平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监管平台、一码通服务平台、文旅服务大数据平台,目前已完成了项目在发改的立项等工作,正在进行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衡发展
按照《关于锦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鼓励高新区、开发区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2021年我市完成16个村文化广场的提质升级工作。提质升级工作包括为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舞台、设立照明设施、完善音响设备等项工程,有效地提升了村文化广场的建设水平。
八、加强对公共文化场所使用开放情况的督导和监管
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督导组,定期深入到县区、乡镇、村屯开展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督导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合理利用中央、省公共文化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设计开展秧歌展演、广场舞大赛、合唱比赛、书画展览、读书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场所的使用率,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