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这两天,蛤蚧火了。有个同仁堂的中药调剂师说:“吃了蛤蚧更容易生男孩或者多胞胎!因为蛤蚧尤其是尾部,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对女性性腺轴有一定的刺激和调整作用,也可能会使女性排卵增多”。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层更比一层浪。各种批评蜂拥而至,导致该调剂师不得不删除微博。
那,蛤蚧是什么?它真的有这些功效吗?为什么会引起众多非议?
图一:该调剂师关于蛤蚧的言论(截图自新浪微博)
蛤蚧到底是什么呢?
蛤蚧又称哈蟹、仙蟾、多格、蚧蛇、大守宫,其实就是一类壁虎。蛤蚧以前是一个种,叫大壁虎,现在分类学家把它分成了两个种。一个在中药方面叫红蛤蚧,身上有红斑,是大壁虎(Gekkogecko);另一个种在中药方面叫黑蛤蚧,身上有灰斑,是黑疣大壁虎(Gekkoreevesii)。
图二:大壁虎(Gekkogecko)(张月云、黄勇拍摄)
图三:黑疣大壁虎(Gekkoreevesii)(张月云、黄勇拍摄)
吃了蛤蚧更容易生男孩或者多胞胎?
别闹!
中学生物课本就告诉我们:人类的性别是由X、Y染色体决定。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和Y,可产生携带X的精子或Y的精子;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和X,只产生携带X的卵子。如果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与携带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这颗受精卵发育出来就是男性。如果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与携带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这颗受精卵发育出来就是女性。
蛤蚧怎么可能决定一个人生男生女?(黑人问号脸)
而多胞胎的产生,情况要更复杂,主要是和家族遗传、生育技术以及药物等刺激有关。人类社会中,单胞胎最常见。母亲怀单胞胎更能保证胎儿和母亲健康平安。而现代,多胞胎的现象开始多起来,激素紊乱仅仅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
蛤蚧到底含有什么激素?效果咋样?
据《本草纲目》《本草经疏》《本草再新》等医书记载,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功效,通常被去除内脏后做成干制品成对出售,用量巨大,各种中成药销售国内外。蛤蚧真的有这么神奇?
大量实验证据表明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并且呈现双向调节的特点。
注入蛤蚧醇提取物后,正常雌性小鼠的动情期显著延长、子宫及卵巢重量均增加,而切除卵巢的雌鼠注入后则出现动情期,这表明蛤蚧醇提取物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同样,将蛤蚧醇提取物皮下注射进雄鼠体内,分别以前列腺、精囊和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结果发现蛤蚧醇提取物可使切除睾丸的大鼠、小鼠精囊和前列腺增重,其中蛤蚧尾部乙醇提取物的作用较明显,但比丙酸睾丸素的作用弱。
尽管蛤蚧再生尾的乙醇提取物能使精囊和前列腺增重,但对切除睾丸的大鼠和小鼠却没有作用,这表明蛤蚧醇提取物还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但作用有限,且效果比蛇床子、淫羊藿和海马弱。
读到这里请注意,以上实验是将蛤蚧的乙醇提取物直接注射进入小鼠体内,而中药中的蛤蚧一般需要高温煎煮,药效成分容易被破坏,再经过胃酸的消化,剩下的也被现代乱七八糟的农药残留物等给归零了。
总的来说,蛤蚧“助阳益精”的功效很有限,既不能解决男性不举的难言之隐,也不能让女性满面春风。对此我们需要有科学而理性的认识。
正因为蛤蚧的药效被虚夸,蛤蚧的处境相当危险
我国是黑蛤蚧的主要分布区,原来资源量较丰富,尤其在广西一带;红蛤蚧在我国则分布在云南边境等区域。蛤蚧每年5-8月进入繁殖期,叫声响亮。它们一旦选定了栖息点后,一般会永久居住。栖息点也会吸引其他蛤蚧。这些特点使蛤蚧很容易被捕获。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随着国内药用和出口需求的增多,又缺乏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黑蛤蚧被大量捕杀。
图四:1958年-1983年广西蛤蚧的收购量及资源变化(李汉华等,1996)
但由于中药对蛤蚧的需求量巨大,国内的黑蛤蚧直至现在仍被大量捕杀,野生种群少之又少。不法分子甚至用同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红瘰疣螈冒充蛤蚧。一些人也开始大量捕捉红蛤蚧,走私到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红蛤蚧就成为蛤蚧药材市场上主要流通品种。
在2015年,环保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红蛤蚧和黑蛤蚧都被评估为极危等级,黑蛤蚧的状况更糟糕。
有人说:“不怕,可以大量养嘛!”可是,能解决问题吗?
为啥?
目前仍缺乏有关养殖蛤蚧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这使得不同地理种群的蛤蚧养殖十分混乱,甚至出现杂交现象,并对蛤蚧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造成了极大困难。
红斑和黑斑蛤蚧群(张月云和黄勇拍摄)
图五:广西药用植物园室内放养的蛤蚧(张月云和黄勇拍摄)
如果任由情况恶化,我们将再也看不到从石缝中探出的大脚蹼,再也听不到树林里gekoogekoo的欢叫声。眼看着它们找不到伙伴,眼看着它们突然消失。蛤蚧的路,在哪里?
部分参考文献:
[1]欧丽娜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补肾阳药对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371-374.
[2]王荣琪等.蛤蚜对大鼠性器官重量及生殖激素水平影响的初步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3,18(1):19-22.
[3]叶云珍.中药壁虎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9,32(7):1160-1163.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40.
[5]张勇刚.中药蛤蚧的临床用药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287-288.
[6]张月云,李晓玲,黄勇,徐永莉,赵成坚,谷颖乐,李力.蛤蚧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2,35(8):1350-1355.
[7]李汉华等.广西大壁虎资源及保护[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2):64-68.
[8]蒋志刚等.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J].生物多样性,2016,24,500–551.
[9]蔡波等.中国爬行纲动物分类厘定[J].生物多样性,2015,03:365-382.
[10]RslerH,etal.Phylogeny,taxonomy,andzoogeographyofthegenusGekkoLaurenti,1768withtherevalidationofG.reevesiiGray,1831(Sauria:Gekkonidae)[J].Zootaxa,2011,2989,1–50.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