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前,娃学校给出了二年级书单,让爸妈征询孩子的意见,在4种书籍里挑选他自己喜欢的,但我得到的答复是:
挑页数少的就行。
我再追根究底问一下,孩子的反馈把我惊到了:
老师说随便选哪种都行,你就替我选页数少的,反正都要看完写读后感,我不想太累!
……
打死我都不会想到,曾经鸡娃阅读的大杀器——各类名校名师的暑期书单,竟然成了损伤自家孩子阅读兴趣的大杀器?
曾几何时,书单热随着阅读热一起被追捧,每年寒暑假打开几大在线售书平台,首页全是各种名校书单,在爸妈眼里,这些书单自带名校光环,仿佛孩子只要跟着这个list走,阅读能力一定水涨船高。
其中缘由到底是什么?我全文翻译了一下这篇小短文,希望能给热衷鸡娃阅读的爸妈带去一些新的思考。文末,我们也会提供一些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建立阅读兴趣与习惯的Tips,让孩子们能摆脱书单的“控制”,感受真正的自由阅读。
唐纳琳·米勒
多纳琳·米勒(DonalynMiller)是德克萨斯州的一名六年级语言艺术老师,也是《书语者:唤醒每个孩子的内在阅读习惯》一书的作者。
漫步在本地巴诺书店的过道里,我走近一张桌子,上面贴着“夏日度假最爱”的标签牌。
翻阅成堆的平装书和新精装书,我看到了常见的夏季读物——快节奏的惊悚小说、煽情的沙滩读物以及厚重的史诗书籍,而这些书籍的作者也极受欢迎,包括珍妮特·伊万诺维奇和李·柴尔德等等。
同时,夏日书籍像桃子一样多汁,又像主题公园的过山车一样让人心跳加速,也像气喘吁吁的狗一样,给人一种懒洋洋的氛围感,这些都代表了我们在夏天所乐意享受的一切。
在选择了一些令人愉悦的书籍后,我继续沿着主通道走向青少年区。那里会有什么有趣的书在等着我呢?我被一个标志所吸引——上面赫然写着「夏季阅读」四个字,我便上前去查看针对青少年的夏季书目推荐。
虽然上述书籍都是很棒的书,但它们与书店对面成人书桌上所展示的那些有趣、逃避现实的书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我看到附近有一个大约16岁且又瘦又高的男孩在挑书,最后他竟选择了凯特·萧邦的《觉醒》,这是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中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早期,一个为社会观念束缚的女人的故事(绝对是女性文学)。
我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脱口而出:“你确定这是你想要的书吗?”
可能我的行为举止让我看起来像一个母亲(或老师),好在他并没有离开(这会让我看起来像个怪人),他只是叹了口气,告诉我:
这是一本在我们学校的暑期阅读清单上的书,而且它看起来很短。
暑期阅读清单?你们学校有暑期阅读清单吗?
是的,我们整个夏天必须读书单上的四本书,并在回到学校后进行测试。
后来我发现巴诺书店为了满足孩子们对此类夏天必读书籍的需求,将最受欢迎的书籍放在了一个特殊的桌子上。
检查我新朋友的必读书单后,我鼓励他选择《蝇王》。
然而,若换做是我,重回自己十几岁时的暑假读书时光,我自己也不会因「必读书目」的存在而感到兴奋。我也会讨厌这份必读书目清单,因为它让我无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书。
我还记得自己躺在后院,涂上厚厚的婴儿油(嘿,当时我们还不知道皮肤癌),全神贯注地阅读《大白鲨》时的神奇感受,我甚至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内陆地区。
我也在童年的暑假里学到了很多技能——这些技能是我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如何潜水、摘西瓜、拔出蜂刺以及以读书为乐。每个假期都花几个小时在读书上,那些岁月,也成为我至今仍然热衷读书的原因。
由于我得以摆脱学校必读书目的要求,暑假也让我我阅读了许多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我记得以前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在初中和高中读书不多的首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作业太多了,听到这种解释,你会感到惊讶吗?
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阅读特定书籍?为什么要把孩子的学校表现与暑期阅读联系起来?
然而,我们占用了无数学生们的夜晚、周末,难道现在还要占用他们的暑假吗?反之,当我们的学校这样对待我们时,我们自己难道不会感到愤怒吗?
我们必须提醒自己,那些真正离开学校,还能继续保持阅读兴趣的读者,其实是那些发现能通过读书找到个人价值的人。
但如果强制要求孩子读书,那么他们或许无法了解到:阅读是令人愉快的。
读书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属于他们而不是我们(学校或家长)呢?如果学生读的每一本书——即使是在夏天——都是他们在学校被强制要求阅读的书,那么孩子们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阅读的吸引力,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到大人读书时的乐趣呢?
成人夏日阅读书桌与青少年阅读书桌之间的距离足足有一百英尺,这个遥远的距离也象征着许多年轻读者在最终可以自由决定阅读书目前必须克服的距离。
我想很多人都会在这段漫长的旅途中犹豫不决,从而永远失去了自主阅读的乐趣。
看完唐纳琳·米勒真诚的小故事,很多家长可能已经发现,书单的最大问题是:
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
因为:
01书单有时候更像任务清单
刷书单跟刷题可畏殊途同归,不排除有些孩子能在书单上找到自己的阅读甜蜜点,但更多孩子恐怕只会把书单当成作业。
02书单鱼龙混杂
随着发布书单的机构越来越多,很多书目家长也未必接触过,其中难免有糟粕混入。有些书孩子不读没啥事,读了可能就问题大了。
03书单的年龄分段并不科学
由于中文阅读并不存在严谨的分龄系统,所以大多数书单的「年龄判定」究竟是怎么来的,谁有说不清。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不同,跟着书单练阅读,学有余力的孩子可能吃不饱,而能力弱些的孩子又容易被难度极高的书折磨到兴致全无。
所以,不依赖书单——才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正道。
那么如果没有书单,爸妈要如何鸡出孩子的「阅读自驱力」呢?总结我们7年来采访过的各种阅读牛娃爸妈的经验,大致能有这些“套路”。
01创造居家阅读氛围
幼小阶段图书角+伴读
爸妈可以在家给孩子准备阅读角或专属书架,定期更新绘本及图书,观察孩子对哪类书籍感兴趣,就可以做到精准投喂。同时,伴读在这个年龄段至关重要,千万别做甩手掌柜。
小初阶段开放书架
如果幼小阶段开发得当,到了小初阶段,孩子的阅读自驱力应该已成型。这时候,爸妈不妨开放自己的书架,让孩子自由挑选你的藏书,那些你不想让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接触到的图书,记得放顶层,或干脆藏起来。
02买书不能代替逛图书馆和书店
另外,俗话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让孩子习惯定期从图书馆借阅书籍,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不二法门。
这里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上海少儿图书馆长宁分馆的导览,有兴趣的爸妈可以从这家超牛的图书馆探索开始,让娃爱上泡图书馆。
03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阅读品味
孩子有时候会喜欢一些在你看来很奇怪的书,但除非那是「不良书籍」,否则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做所谓的「纠偏」动作,那样不但会让孩子好不容易萌发的阅读兴趣无疾而终,还会让孩子厌恶阅读行为本身。
这点主页君深有感触,最近我家娃因为在玩《塞尔达传奇》,于是迷上了游戏设定集,他每天看得不亦乐乎,我也不去管他。几个星期后,他竟然因为书上一些工业设计理念的“植入”,开始跟我讨论魔都的城市建筑,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你看,即使一本游戏设定集,也能带给孩子充足的知识储备,并且激发出他们在某一领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