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甘孜州“十四五”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35)

关于印发《甘孜州“十四五”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35)》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省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州属企事业单位:

2023年05月

序言

智慧赋能大数字时代,为甘孜州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革新提供新方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数字科技革新通过高效重组文化和旅游产业各要素,为公共服务优化开拓了新思路,重新构建文化和旅游服务的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甘孜州需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借势数字化时代,提供更多样、更便捷、更精准的文化和旅游服务方式与产品。

地震和地质灾害频发,对甘孜州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甘孜州地处中国主要地震带,地质灾害频发,对我州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安全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强化灾后重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标准化建设和质量安全技术保障,从源头上提升灾后重建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甘孜州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突出与强化安全保障。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优化甘孜州公共文化和旅游资源配置,深化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推动甘孜州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更有质量、更具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供给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和旅游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正确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党对公共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领导,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

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路径,更加注重平台服务、科技支撑。坚持以创新谋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提高配置效率,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和旅游服务供给体系。

坚持特色引领。立足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民族特性和生态特征,倡导因地制宜构建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的全域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体系;鼓励地方善用优势,率先拓展提升,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布局科学均衡、质量梯次提升的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发展格局。

坚持效益优先。项目建设既要立足当下,又要考虑将来发展需求,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与乡村振兴、绿色产业、惠民富民等相结合,实现更广更深程度的效益最大化,要注重厉行节约,充分改造和利用现有闲置资产和可综合利用场所,努力降低投入、减少浪费,建立效益综合评估机制,实现低投入、高收益。

一是加快建设和完善全民阅读设施网络。优化整体布局,构建覆盖城乡、实用便利、服务高效的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公共阅报栏,以及功能复合的新型阅读空间系统,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全面覆盖。二是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设施达标提升工程。推动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加强不达标州、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新建、改建和扩建,推动全州未达标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及以上标准。

一是积极推进科普场馆系统布局,高标准打造甘孜州科技馆,鼓励有条件县(市)结合旅游服务等功能打造一批地方科技馆和馆园融合项目,加强科普基础设施水平,着力提升科普综合服务能力。二是依托机关院校、科研院所、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学会协会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共建科技馆、科普馆、科普教育活动中心、科普阵地等各类科普场馆。三是以甘孜州科技馆建设为龙头引领,加强乡镇、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科普教育活动场所的融合建设。四是加强科技馆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推动科技馆与旅游基础设施相融合。五是推动科技馆智慧化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结合甘孜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打造一批专业化、品牌化、示范性精品科普场馆。

一是推进甘孜州美术馆专业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加强县级美术馆与非遗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融合建设。二是加强藏品收藏、保护、研究、推广和利用,建设集收藏、展览、交流、创作、教育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美术馆,营造城镇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城镇文化品位,积极打造甘孜文化新名片。三是鼓励推进对藏族传统美术的新时代创新,依托唐卡、壁画、佛经木刻插图、坛场等艺术形式,探索、创新出具有本民族特色和新时代气息的新藏画。四是加强美术馆与藏画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老年大学、部队等组织的互动合作,广泛开展各类艺术展览、教育培训和宣传推广活动,实现场馆活化,典藏活化,藏品惠民,逐步形成大众共享的艺术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城市观光交通。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开通城市观光巴士,提供多种城市观光交通方式,打造本土特色的服务站点,着力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增添城市新亮点。二是完善旅游公交专线。在中心城区(镇)、交通枢纽、旅游集散中心等游客集散地,开通直达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景道及城市和乡村旅游吸引点的旅游公交专线,设置串联核心旅游景区的旅游公交专线。三是开通旅游客运班车。在中心城区(镇)开通到达重要乡村旅游点的城乡班车,设置停靠站点,开通线上票务系统,合理规划运行班次,实现城镇到乡村旅游点的无缝衔接。四是加强新能源汽车保障服务。在公路服务区、观景平台、自驾营地、景区、酒店等停车场及各类专业停车场所,加大快速充电桩和换电装置的建设力度,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补能。

大力推动高速服务区改造升级,进行文化主题化、旅游化、服务化、商业化提升建设,开拓服务区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实现服务区从单纯满足停车休憩、餐饮、加油、充电、汽修等需求功能,向文化传播、交通、生态、旅游服务和消费等综合型服务区转型升级。针对不同特色的综合型服务区,建设结合旅游模式、商业综合体模式、物流仓储模式、交通客运枢纽模式等各具特色的综合型服务区,面向社会和公众展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建成全国高速公路综合型服务区的示范样板。

一是有效保障基本停车需求。在旅游集散地、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因地制宜建设立体停车场,生态停车场,鼓励有条件的旅游城镇改造更新,积极新建扩建生态停车设施,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支持停车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基层、街道、景区作用,完善管理委员会协调机制,兼顾各方利益,创新停车设施共建共管共享模式。二是推动停车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在各县(市)建设城市停车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停车信息开放共享,建设停车诱导指示系统,统筹推进路内停车和停车实施收费电子化建设。三是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能力。结合实际在生态停车场内高比配建新能源小汽车、公交车等充电设施,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能力,实现停车场的深度生态化。

建立科学规范的应急物资保障体制。一是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全面提升应急救援物资保障能力,实现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调用协同化。二是建立常态物资统筹管理机制。专门成立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领导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将生产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等纳入常态化管理重要职责,提高预防预警、风险研判和响应处置能力。三是在景区、街道、乡镇建立应急救援站。配齐备全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达到建设标准化、管理运营规范化、装备器材配套化。

一是健全旅游应急救援体系分级。由甘孜州应急管理局牵头,在甘孜州范围内建立三级旅游安全救援体系。二是完善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建立安全应急信息平台,畅通各部门信息渠道,健全预警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全面做好应急准备。三是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多部门协调的专业救援队伍,加强各救援组织的协调联动,定期开展火灾、防汛、突发事件、游客高峰等情况的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救援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安全教育宣传。四是科学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科学制定应急避难场所近、远期规划,结合防灾需要和城市发展,完善避难场所、直升机停机坪、灾害预警设施空间布局,构成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坚持就近就便、平灾结合、一所多用的原则,在游客聚集地区,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和多功能融合的救灾安置点。

一是加强旅游安全监测建设。完善旅游安全联合信息披露机制,并依托大数据进行监管、预测、预警,构建旅游安全监测的三级体系,一级旅游安全监测中心(州级)、二级旅游安全监测办公室(市县级)、三级旅游安全监测网点(旅游点)。二是制定旅游应急救援的联动机制。强化多部门、跨区域合作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旅游救援与交通事故救援、医疗急救、森林消防等各种应急救援资源的协作,建立公共救援、商业救援和公益救援的合作机制。三是完善旅游善后处置服务。完善创新旅游保险体系,健全受灾游客心理咨询与干预等服务。

三是提升景区供气保障能力。对接甘孜州城镇供气设施与规划,推进全州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镇(乡)等供气保障设施建设。

四是健全景区给排水保障能力。结合甘孜州旅游厕所、旅游景区、集散服务中心等布局,加大空白区给排水管网建设力度;针对性加强老牌旅游厕所、旅游景区、集散服务点的给排水管网改造提升。

五是健全景区及周边配套电力设施和管理能力。健全全州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镇(乡)及周边配套电力设施,强化供电保障。以甘孜州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为契机,优先推动风能、光能就近开发利用,加大景区及周边清洁能源供电比例,逐步实现绿电供应。设立统一的景区及周边电力设施管理机构,优化电能使用,科学用能实现节能减排;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电力设施管理,强化设施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电力设施的稳定、安全、可靠运行。

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惠民水平。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统筹做好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争州、县(市)两级图书馆实现盲人阅览室全覆盖,推动地方打造提升一批农民工图书驿站、留守儿童阅读之家;积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丰富老年文化生活;鼓励文化场馆、经营性文化设施等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满足群众文化与休闲需求。

规划实施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项目施工作业噪声、车辆运输噪声和游客喧闹声及社会活动噪声。通过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采用局部吸声、隔声降噪技术、合理安排高噪声设备施工时段、文旅活动噪声源远离需要保持安静的敏感区,避免噪声扰民。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州文旅产业领导小组的职能职责,建立常态化的协调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分解目标任务,加强考核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将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整合到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建设中,并负责抓好项目建设。各县(市)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党政统筹主导作用,将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建设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超前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有序推进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

强化土地保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统筹和综合平衡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空间需求。将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扶贫计划等,对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给予用地优惠和支持。在坚持生态环保标准,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集中连片稳定耕地的基本原则上,加强对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支持。实施点状供地,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盘活存量土地,规划建设用地的永久建筑物及附着物设施尽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闲置用地,集约节约用地。用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政策,推动农房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功能的兼容利用,鼓励传统村宅、特色民居、产业基地、工业遗产、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兼容文化空间建设。

推进文旅人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适当提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加强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采取多种方式,有步骤有规划地逐步完善人才队伍结构。

强化人才能力提升。实施文化旅游人才素质和技能提升计划,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面向基层公共文化专兼职从业人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组织实施专项培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作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全部实现分级分类轮训,建设高素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队伍。

建设文旅人才智库。组建由专家、学者为主体,在各自领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人士为成员的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专家智库,明确智库专家的任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奖励、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构建州、县(市)、乡(镇)三级乡村文旅能人库。

培育文旅志愿者队伍。大力培育旅游志愿者队伍。在翻译接待、秩序维护、医疗救助、文明督导、礼仪讲解、向导指引、信息咨询等领域招募志愿者,建立健全完整的选拔、培养、运作、管理和表彰机制,优化文旅志愿者的组织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专业化进程,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

THE END
1.基于WEB的图书馆借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JAVA开发平台,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利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实现图书查询、借还、管理等功能。同时,为适应手机普及,系统增加了WAP查询功能,便于读者无线网络下便捷检索图书。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基于WEB的图书馆借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https://blog.csdn.net/jenekop/article/details/5510395
2.基于Springboot的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简介: 基于Spring boot的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编号:无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图书的数量迅速增加,图书馆的运维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原有的手动处理图书借阅数据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图书借阅管理的需求,亟需开发一个新的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管理的模式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02558
3.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分层架构图书馆借阅系统设计图书管理与图借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1.1系统总体功能 系统中有3种不同用户,相应的实现各自的功能。功能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总体结构图 第4章 图书借阅系统的实现 从上面的系统设计可知,本系统共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是用户模块一个是管理模块。用户模块有系统的使用权限,管理模块有https://blog.51cto.com/u_12968/7801128
4.昆明学院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昆明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学生也越来越多,对图书馆的要求也比较高,不是满足于去图书馆能看图书的需求,对图书的阅读效果,阅读形式和阅读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此同时,手机功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只是打电话的工具,发短信,而图书管理系统也能被安装在手机上,可以在手机上方便地操作。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14-1017028740.htm
5.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以Visual Bacis6.0为开发工具,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以基本信息管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用户管理模块为主要功能的系统开发。为图书借阅管理提供图书信息查询,借阅信息检索,用户信息查询等服务,系统的实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图书馆对借书人的管理的需要,为提高图书馆借阅管理效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1054780.nh.html
6.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数据库到用户界面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数据库到用户界面 图书管理系统概述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图书馆或书店管理图书信息的软件应用,它通常包括图书入库、借阅、归还、查询等功能。 系统需求分析 在设计图书管理系统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基本需求,包括用户角色、功能模块、数据存储等。 https://www.ctyun.cn/zhishi/p-423659
7.基于安卓手机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AET摘要: 根据智能手机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图书馆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传统计算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功能,更有针对手机的实用功能设计。读者无需携带实体借书证,可使用虚拟借书证进行借阅登记;无需借助条形码扫描仪器与电脑,管理员通过调用手机的摄像头与网络接口即可完成图书入库和图书的借出与归还登记。 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003214
8.基于毕业设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也算是比较火的一类毕设项目。当初毕业的时候话了很长时间来写,当时水平有限,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才实现好,不过总算是顺利毕业了,自己也在开发中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现在发表出来纪念一下。 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就是新书的借阅和归还,因此系统https://www.jianshu.com/p/d2cfdcb643fa
9.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关于图书管理系统论文)文化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图书资源管理与读者服务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分析图书馆管理业务流程和功能需求,综合运用数据库、软件工程等相关技术,构建一套高效、便捷、智能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以提升图书管理效率、优化读者借阅体验,并对系统的测试与应用效果http://www.tnsroot.cn/culture/202411/t20241123_57265.shtml
10.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绪论 (一)课题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走向信息化,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中作用愈来愈重要。我国图书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https://doc.mbalib.com/view/m/e52e737916a7b18b72dc2d5c3fe30828.html
11.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设计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图书管管理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功能。网上图书馆系统应该具有出借还子系统、查询子系统、电子图书下载子系统、留言板以及系统维护子系统等,这几个子系统包括了图书馆管理的主要业务工作,可以全面实现对图书馆的查询、借还、下载、留言等在线功能实现。考虑到图书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3vsn7c9.html
12.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pdf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pdf 18页VIP内容提供方:153***9248 大小:1.96 MB 字数:约2.44万字 发布时间:2024-04-18发布于宁夏 浏览人气:4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pdf关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7/5134004231011142.shtm
13.4.2图书借阅系统数据库设计MySQL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交换场所,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数据信息的管理,因此实现图书管理的电子信息化,可以简化繁琐的工作模式,有效解决图书借阅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给图书管理员和借阅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图书借阅系统是为了满足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工作而设计的,它的功能主要分为数据维护和基本功能两大模块。其中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266828
14.Java实现简易图书借阅系统java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实现简易图书借阅系统,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在简单学习Java的基础知识点后,动手做了一个十分简陋的图书馆借阅系统,作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评论,会积极进行改正。 https://www.jb51.net/article/240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