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cholar艾思科蓝:打造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数字化平台综合要闻

11月25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粤港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交流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出席会议并致辞,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会议。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本次交流会共促成经贸合作项目126个,总金额超千亿元,涉及商贸投资、金融合作、现代物流、创新科技、绿色发展、低空经济、文旅体育等多个领域。作为广东省企业代表,广州科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科奥)董事长刘国兴受邀出席会议,并与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进行项目合作签约,标志着广州科奥在学术交流与科技服务领域迈向新征程。

“广东与香港一衣带水、血脉相连。作为‘科研领域的连接者’,广州科奥将充分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进一步促进粤港两地在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的紧密合作。”刘国兴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承载着推动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广州科奥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广州科奥董事长刘国兴。本文图片由广州科奥供图

2024年是广州科奥成立10周年。10年来,广州科奥立足大湾区,打破学术之墙,扩展学术边界,助力基础研究,不仅在科研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通过其旗下品牌“AEIC学术交流中心”和“AiScholar艾思科蓝”,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科研学术交流中的领先地位与广泛影响力。

奋进十载,勇立潮头谱华章

2014年,广州科奥正式成立,梦想从此出发;

2015年,“AEIC学术交流中心”品牌推出,官网正式上线;

2021年,艾思学术品牌升级为“AiScholar艾思科蓝”,标志着广州科奥迈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2022年,正式加入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等国际专业出版协会,进一步提升艾思科蓝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2023年,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共建“艾思科蓝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AI)实验室”,深化产学研合作;

2024年,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广州科奥向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科技服务迈出了坚实步伐。

……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广州科奥自诞生以来,便以“科研领域的连接者”为己任,勇立时代潮头,致力于通过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平台,为全球科技工作者、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和服务。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科研学术活动日益频繁,对高效、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广州科奥与时代同行,利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手段,打造了一个集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科研合作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科研学术活动的效率,还促进了全球科研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广州科奥总裁岑丰杰表示,广州科奥不仅自主研发了“学术会议SaaS系统”“期刊大数据智能匹配系统”“AiReviewer智能审稿人平台”“艾思云课堂教学平台”“AI学术翻译”等具有行业创新性的系统和应用,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60余项知识产权,还同时与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学会,学术出版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岑丰杰说,在过去的10年里,广州科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历程,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教师、研究生、工程师、医生等科技工作者,提供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高校和科研院所3000余家,与多家国际学术出版机构深度合作,服务科研用户超过270万人次,支持国际学术会议4800余场,先后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4.8万余人合作,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专业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科奥打造的“艾思云课堂”成为专业学术知识服务平台,汇聚国内外知名高校导师资源,并利用大数据算法对专家资源进行智能匹配,开发科研教育类课程300多门,服务科研学术需求学员20多万名,培育学术知识圈子,助力培养壮大科研人才队伍。“艾思云课堂”实现了科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共享互通,在学术论文、课题基金申报、科研绘图、数据分析、计算模拟等板块提供1对1个性化定制、“导师+助教”双师辅导、全过程服务,累计帮助5万多名学员高效解决各类科研及论文难题,产出学术成果,提升科研能力。

2022年10月,广州科奥与华南理工大学设立学术交流基金。

在学术会议合作领域,“AEIC学术交流中心”与国内外许多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以及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通过高效的会议管理系统,“AEIC学术交流中心”实现了参会人员的精准邀约与快速注册,并通过线上直播与互动平台,将会议的影响力扩展至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地学者积极参与,显著提升了会议的学术价值与国际知名度。

专业品牌引领,共筑学术高地

广州拥有科研学术创新的富饶土壤和环境。2023年1月,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刘国兴围绕广州建设一流学术高地、赋能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并建议:打造一流学术期刊、创新市级学术组织联合体、改革科研学术队伍评价体系机制及创新科研学术服务平台建设。他认为,作为省会城市,广州有条件、有能力在学术高地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更高效地赋能广州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科研学术服务业肩负重要使命。在刘国兴看来,科研学术创新土壤培育是系统化工程,建设科研学术创新服务平台,汇聚科研动能,推动科技进步,是新形势下建设一流学术高地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建议把握当前网络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和高效,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为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打造一个国际领先、视野开阔、专业高效、资源共享的科研学术创新服务一站式综合平台,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刘国兴说。

2023年12月,广州科奥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建的艾思科蓝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

作为科研服务领域的佼佼者,刘国兴深知在数字化时代,科研学术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的方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他凭借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致力于打破地域限制,充分链接全球科研学术资源,促进国际学术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交流,同时为中国基础研究队伍的建设与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刘国兴说,“AEIC学术交流中心”和“AiScholar艾思科蓝”作为广州科奥的两大核心品牌,充分展现了企业在科研学术服务领域的专业性和创新性。这两个品牌不仅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交流机会,还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了科研学术服务的一站式、便捷化。

其中,“AEIC学术交流中心”致力于链接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机构等高端学术资源,以“忠于学术,服务学者”为理念,打造全过程学术会议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技术和服务赋能科研成果交流、科技信息传播、学术思想碰撞、科学热点深剖等学术交流活动,创新学术交流模式,让学术交流更简单。

广州科奥运营总监彭科表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AEIC学术交流中心”致力于推动学术会议模式的创新,通过数字化技术全面赋能学术会议,提升会议的效率和质量。依托“AiScholar艾思科蓝”平台的强大技术支持,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会议流程深度融合,打造出便捷、高效、专业的数字化会议流程管理模式。

在与高校合作的学术会议中,“AEIC学术交流中心”提供“全过程学术会议数字化解决方案”,覆盖会议策划、组织到推广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从会前一键创会与推广、会中报名投稿到会后跟踪处理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其中,广州科奥与中国地质大学及其他高校合作举办的第四届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ICGMRS2023)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线数据库收录,成为全球地质、测绘与遥感领域备受瞩目的学术盛会。这不仅展示了“AEIC学术交流中心”在学术会议组织方面的专业能力,也极大推动了行业内学术交流与研究合作的深入发展。通过这些合作,“AEIC学术交流中心”不仅深化了与高校的合作关系,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了全球科研合作与知识共享。

“这不仅为广州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赢得了更高的声誉,也为当地的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进一步推动区域学术交流与发展。”彭科说。

创新学术纽带,构建学术生态圈

风起南粤,潮涌珠江。作为广东的省会,广州这个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奋步疾蹄,从未停歇。

前不久,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超百位顶级科学家聚首羊城;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240余项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并开展转化对接;诺奖得主来到广州中小学课堂作科普讲座……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广州这座集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科学之光再次熠熠生辉。

2024年7月,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于欣伟在致辞时表示,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艾思科蓝向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科技服务迈出坚实步伐,彰显了艾思科蓝在追求新质生产力道路上永不止步的奋斗姿态,期待学术委员会为促进广州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为推进广州乃至全省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介绍,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邀请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分别担任电力与能源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系统技术委员会、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委员会、科技政策与管理工程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与未来技术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技术委员会、机电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我希望与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共享、合作的科技创新生态,驱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印遇龙在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启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尤为重要。

作为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之一,清华大学教授王昭诚介绍了学术委员会的详细情况。他表示,学术委员会将秉承“学术纽带、全球智库、科研智囊”的宗旨,促进跨学科、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高层次的学术指导与支持。

启动仪式上,广州科奥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以及成果转化等多个层面开展紧密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步伐。

2024年7月,广州科奥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成立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旨在构筑一个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层次平台,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刘国兴在致辞时回顾了广州科奥成立1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融通全球创新资源的学术委员会,将大力推动不同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赋能产学研协同,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介绍,AiScholar艾思科蓝相继成为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ALPSP)、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商协会(OASPA)、科学编辑理事会(CSE)、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以及亚洲科学编辑理事会(ACSE)等多个权威国际组织的会员,充分体现了艾思科蓝在学术出版规范遵循、科研伦理坚守、推动学术交流创新以及构建科研学术交流生态圈等方面的不懈努力与突出贡献,使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汇聚四海之气,借重八方之力,广州科奥携手全球同道者们,打造良好学术生态,共同激发科技创新的无限活力。

求变求新,初心如磐向未来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搏击者的考场。

当前,在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广州正致力于推动“活力创新轴”深度衔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资源协作,联动“黄金内湾”东西两岸创新格局,带动粤东西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24年7月,AiScholar艾思科蓝学术委员会启动仪式上颁发技术委员会牌匾。

据了解,艾思科蓝公益行已在全国范围内的多所重点高校留下足迹,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海大学、贵州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同时,其还打造了科研资讯与学术传播平台“学术头条”,并启动了“AiScholar千位学者公益传播计划”,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传播形式,推动学术资源公益传播。

在走进高校开展公益讲座的同时,广州科奥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向广东财经大学捐赠爱瑞思软件系统助力高校科研管理及学术发展,同时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涵盖论文写作教学与教材编写、基于AI辅助学术工具的应用课程开发研究以及师资培训等,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创造条件。

其中,艾思科蓝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成立,是校企双方强强联合的成果。这将对持续加深合作关系,为科研学术的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赋予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共创新未来。刘国兴表示,此次合作将推动广州科奥迈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同时依托此智能实验室汇聚、整合资源,为科研服务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潮涌天地阔,湾心向新生。近年来,广州科奥与多家世界知名出版集团、出版社建立深度合作,研发“期刊大数据智能匹配系统”,基于大数据推荐算法,解决精准匹配期刊难题。打造“AI同行审稿人系统”,解决预审稿效率难题,提供全周期数字化的论文出版支持服务,已为全球超15万名作者提供服务,涉及1000多个细分领域,累计服务论文出版20多万篇。

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将于近期发布《中国国际学术会议发展蓝皮书2024》,助力学术服务行业蓬勃发展。该蓝皮书将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典型的案例分析以及深入的理论探讨,为学术会议组织者、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参考。其发布将显著提高艾思科蓝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更在学术会议领域树立权威形象,引领行业发展方向、赋能行业持续进步。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回顾过往,广州科奥见证了科研学术领域的诸多变化和发展,也深知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展望未来,广州科奥将继续以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方针为指导,致力于促进全球科研学术交流,服务科技创新,为全球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科研学术服务,推动科研事业持续繁荣发展。

THE END
1.python毕设图书馆学习管控系统程序+论文这一研究有助于填补图书馆学习管控系统研究的空白,满足现代图书馆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1]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选题针对图书馆学习管控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管控系统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管理相关理论。例如,在读者行为管理理论方面,本研究可以分析不同类型读者https://blog.csdn.net/sheji302/article/details/144277290
2.深入绩效管理助力智慧图书馆深入绩效管理助力智慧图书馆 “为打造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图书馆聚焦智慧图书,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为抓手,加强绩效监控。 一、多维度加强监控目标,强化资金高效使用 克服支出固化,聚焦提高效率,增强透明度。坚持信息化与绩效双监控,确保财政资金http://www.jgjy.gov.cn/newss/art.asp?NewsID=89841
3.ILASⅡ与Interlib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对比分析ILASⅡ Interlib 管理信息系统 对比分析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BKX200802017.htm
4.少儿图书馆工作总结(通用12篇)(三)做好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ILAS)的维护及网站更新工作:排除ilas系统故障约30次,排除全馆计算机设备故障约100次。网站新增新书介绍1期、本馆动态新闻8篇。 七、开展各项活动,擦亮我馆的服务品牌。 年内组织15次活动,活动参与总人次为68702人次。其中阅读推广活动10次,6679人次参加阅读推广活动。举办展览1次,新https://www.ruiwen.com/zongjie/7834042.html
5.ILAS多媒体管理 1简介 编辑 随着ILAS人不断的努力,ILAS已成为国内用户数最多、推广面最广、实用性最强、联网性能最佳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它改写了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多依赖国外进口软件的历史。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期间展出时,被誉为“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的骄傲”。ILAS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文化部“https://baike.sogou.com/v55997418.htm
6.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腾讯云开发者社区3:国内图书馆管理系统 我国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已经开发了30多种了,其中以及WXCLXT是目前用的比较广泛的系统,且知名度也比较高。本文主要介绍ILAS、Interlib、汇文。 3.1 Ilas 系统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简称。此系统是由深圳图书馆组织开发的,基于UNIX/XEN1X操作系统的管理系统,目前已经有近2000座图书馆使用这个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45829
7.常用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有()多选题一考试宝常用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有();博文;ILS;leph;金盘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504557951.html
8.阿克塞县图书馆举办2024年全县图书馆总分馆ILas图书管理系统业务为加快推进全县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进程,提高全县图书馆总分馆网点建设和管理水平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全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动化管理服务水平。12月11日,阿克塞县图书馆邀请深圳市科图自动化新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员在县图书馆举办2024年全县图书馆总分馆ILAS图书管理系统业务培训,来自全县八个乡镇社区分馆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4638
9.从传统走向数字化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升为国家二级馆读书尼玛格桑介绍,2007年之前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还没有实现自动化管理,很多工作都处于传统手工模式,图书馆的主要服务仍局限在借还图书的状态。偶尔也会举办一些活动,但因为没有形成规范、系统化的活动规模,一些活动办完了也就完了,没有后续的影响。 2007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开始启用ILAS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自动化的http://m.tibet.cn/cn/book/201807/t20180720_6107567.html
10.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调查研究图书馆管理论文从各馆自动化情况来看,除马山县图书馆和邕宁区图书馆没有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外,其它馆均使用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南宁市图书馆始建于1977年,在1998年5月以前都是使用传统手工编目、借阅方式进行业务工作。从1998年6月迁址新馆后开始使用ILAS5.0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2004年起用ILAS系统的升级版ILASII2.0图书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8/127007.html
11.图书馆自动化,中文例句,英文例句中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13. Thoughts on the Library Autom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4.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LAS;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5. Building an Automatic Library under Campus Network; 校园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自http://dictall.com/st/14/9/14098156D36.htm
12.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应用环境指南标签:图书馆自动化 ILAS ISBN:9787537521345出版时间:1999-01-01包装: 开本:19cm页数:210页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应用环境指南》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应用环境指南》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应用环境指南》目录https://www.dushu.com/book/10568188/
13.图书馆工作计划15篇四、抓好流通管理,发挥图书育人功能。 ⑴提高学生图书管理员的管理质量。 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小助手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培训,进行借阅知识和图书馆情况介绍讲座,明确职责,提高服务水平。 ⑵重视图书借阅阵地建设。 落实各班定期借阅制度,更好地发挥班级图书角灵活方便的特点,提高图书资料的流通率,扩大学生的借阅范围,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jihua/100628.html
14.图书馆管理系统免费图书馆管理软件 1、ILAS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是文化部于1988年作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下达、由深圳图书馆承担并组织开发出来的一套能适应国内外不同层次、多种规模、各种类型图书馆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是国内最早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它改写了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多依赖国外进口软件的历史。这个https://www.zboao.com/cgal/9351.html
15.高校图书馆工作计划7篇全馆人员要以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工作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有效减少学生的投诉率,提高学生的满意率。 (四)切实加强信息技术部的工作,确保图书馆数据库、网络系统的适时更新维护和数据安全完整、畅通有效;确保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各类数字资源的良好运行。整合各种数据库及网络资源,积极筹建统一的检索平台,方便读者对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20109181144_4655567.html
16.国内部分法律图书馆概况与世界最著名的两大法律数据库之一的美国LexixNexix公司签定使用协议,为读者了解、查询、使用国外法律信息提供了可能和方便。此外,又建立起了有150台计算机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基本实现了图书馆管理自动化。 3.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馆舍主要由长宁校区和松江校区两部分组成。长宁校区图书馆由主楼和红楼组成。主楼http://iolaw.cssn.cn/tsgzwfltsg/200606/t20060612_4598280.shtml
17.馆情总览图书馆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并重视现代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手段先进:其一,各岗位职责明确,业务工作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其二,我馆从1996年开始,先后在采编、流通、典藏、期刊等业务部门实行计算机管理,现已全程实现计算机化,1998年引进深圳科图自动化新技术应用公司研发的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ILAS),2022年完成馆藏RFIDhttps://lib.pxc.jx.cn/gk/gqzls/gqz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