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取款机般的图书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读者遍布全市,成为市民近在咫尺的阅读助手

马骥远李忠

自助图书馆已成为杨森生活中的一部分。

市民在福田中心区一自助图书馆前排队选书借书。(资料图片)

编者按

文化权利是享受的权利、参与的权利、创造的权利以及被保护的权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晶报特推出“文化公民”系列报道,聚焦诗意栖居于深圳的文化公民个体,报道他们创造并享受文化成果的生活故事。此为系列报道首篇,敬请垂注。

“家里的地方不够大,书买多了没有地方放,最近几年借书成了阅读的主要形式”,昨天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杨森拎着一手提袋书籍,向小区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走去。来到借阅机前,拿出读者证往感应区一刷,2分钟工夫,根据系统指引,《赵俪生高昭夫妇回忆录》、《万古乾坤》等读完的书放入还书口,依次吞回,随后,《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中国散文年选(2010)》等预借的新书像银行取款机上提取的钞票一样被吐了出来。杨森说,因为离家近在咫尺,这样的自助借书还书,她几乎每周都不间断。

截至今年8月,已有160个这样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分布在全市各区。这个由深圳首创的图书馆借阅设施,让众多像杨森一样的市民在家门口享受着方便快捷的图书借还服务。

那时候,去趟图书馆不容易

作为语文老师的杨森,从小就是个“书虫”,特别爱看小说、散文、回忆录等人文类书籍。她对晶报记者说,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就是学校图书馆的常客,因为借书多,跟管理员混得熟,她甚至成了学校图书馆唯一的“特权读者”,别人一次只能借3本,她可以一次借6本。后来在东莞当老师时,图书馆也是她最爱流连的所在。

突然看到,像存取款机一样的图书馆

让杨森没有想到的是,2009年春天,真的有这样一个图书馆出现在了她的家门口。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所在的单元对面的公共空间,出现了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有点像银行的存取款机,但是要大得多,走近一看,有一个橱窗,里面摆放着一排排的书。正在安装调试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是刚刚启用的社区自助图书馆,可以24小时服务。杨森喜出望外,立即办了一张借书卡。

阅读,为的是内心的宁静

“我比较喜欢看人文类的书,特别是成长于民国时期那一代作家的作品,以及他们的传记”,杨森说,家门口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之后,她借书的频率与数量成倍增长,她和丈夫各办了一张借书卡,基本上每个星期借一次,每张卡每次借5本书,每月借书量40本左右。“现在这个时代,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但是大家还是觉得不快乐,觉得内心很浮躁,我经常在想,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山河破碎,物质生活非常艰难,但是为什么在当时的作家仍然在字里行间表现出内心的安宁与淡泊,这种心态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为了寻求这份安宁与淡泊,杨森通过自助图书馆找到了不少老作家的作品,像汪曾祺的《大淖事》、《受戒》,杨绛的《洗澡》、《我们仨》,张中行的《流年碎影》,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我非常感谢家门口的图书馆,给我带来了内心的宁静”,杨森说,2年来,这些书籍让她忘记了生活中的很多烦恼;能够在自家的小区享受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也让她的很多同事、朋友很是羡慕,不少人开出书目,让她帮着在自助图书馆借。

快捷的阅读,与学生共享

对于老师来说,阅读并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还要通过自己的阅读,为学生寻找好书。“小学高年级,是语言文学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给他们推荐一些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杨森说,去年,她在自助图书馆借了一本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书中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以及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摄影图片,深深地把她吸引住了,“当时我就很想让我的学生们一起读这本书”,于是,在课堂上,她郑重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不光是学生,连学生家长都觉得很好看,读了很有收获”,杨森说。

像这样由杨森从24小时自助图书馆挑选、借阅并推荐给学生的书籍为数不少。张天翼的经典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耳熟能详,然而现在的小学生知之甚少,并且书店里很少上架,杨森从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来,推荐给孩子们看,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同学们乐不可支;还有老舍的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法布尔的《昆虫记》,台湾作家琦君的《水是故乡甜》……,源源不断地从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入学生们的书桌。

24小时自助图书馆2009年在杨森居住小区开设以来,她每周借书一次,每次6—10本,借书量较此前增加2倍以上。

深圳,图书馆之城

2003年深圳市政府将极富创意的图书馆之城建设列入深圳市文化立市战略。8年来,深圳逐步构建了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室)628个,其中市级图书馆3个,区级图书馆6个,街道及基层图书馆619个,自助图书馆140个,基本实现每1.5万人口拥有一个基层图书馆服务点的目标;形成以市图书馆为龙头,区图书馆为骨干,街道、社区图书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网点的图书馆服务网络;网络结构日趋完善。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深圳图书馆于2006年10月提出创意,文化部立项的文化科技产品,提供自助办证、借书、还书、预借送书、网上查询等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属全国首创,此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应用先例。目前,已有160台自助图书馆在全市范围内投入使用,自助图书馆网络继续延伸,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市民借还图书更加方便、快捷,成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张闪亮的名片。由于图书馆之城建设的突出成就,深圳在第二届世界知识城市峰会上荣获“杰出的发展中的世界知识城市”称号,被世界书商联盟授予“活力图书之城”称号。

杨森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小学语文教师

杨森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房子并不大,并且没有专门的书房,没地方放太多的书,家门口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之后,她借书的频率与数量成倍增长,每月借书量40本左右。

晶报首席记者马骥远/文晶报记者李忠/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借书购书资源借书购书资源福田区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 福田区公共图书馆 第一页 1 最后一页 福田区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Futian District 关于我们 主办: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技术支持:深圳市福田区民意速办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民路123号1409室 http://www.szft.gov.cn/msfw/bmfw/jsgs/
2.临近考试,同学在这附近看书学习,因为福田临近考试,同学在这附近看书学习,因为福田图书馆人太多,每天要提前一个小时排队,所以改变策略跟着她一起来大浪街道图书馆。这个图书管应该是老年活动中心改建的,大小,环境,书籍自然不能跟福田图书馆相比。优点是人比较少,不用排队抢位子,虽然是9点开放,但员工都很积极,一般8点40分左右就会来开门,不会让读者等很久,态https://m.dianping.com/review/367710884
3.书城也能借书?真的能!③我不是罗湖区图书馆的持证读者,可以参与吗? ?可以。只要是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的持证读者都可以凭借读者证参加“罗图悦借”,“图书馆之城”读者证包含深圳图书馆、福田区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龙岗图书馆、盐田区图书馆、罗湖区图书馆、南山区图书馆、宝安区图书馆、光明新区图书馆、坪山区图书馆读者https://www.sznews.com/content/mb/2022-01/20/content_24891692.htm
4.福田五洲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及图书馆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福田五洲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及图书馆设备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平山一路世外桃源创意园G栋二楼201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6月15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FTZX20240528006 https://www.szftedu.cn/xxgk/cggg/202406/t20240603_164440.html
5.深圳龙岗图书馆(1)实行一人一证,如发现一人多证,本馆将注销多余的借书证,不退押金。 (2)若请他人代借图书,或将读者证给他人使用,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持证人负责。 (3)读者可随时退证,退证时凭本人身份证、读者证,图书馆将如数退还押金。代办理时,须同时出示退证人读者证、身份证原件和代办人身份证。 https://www.szlglib.com.cn/information/8
6.深圳图书馆简介深圳图书馆地址深圳图书馆开放时间→MAIGOO百科深圳图书馆位于深圳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内风景秀美的莲花山前,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新馆占地296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589平方米,纸质藏书近500万册,读者座席2000余个,网络节点3000个,日均接待到馆读者1.2万人次,最高达2.6万https://www.maigoo.com/citiao/172171.html
7.足不出门,免费把书借到家!深圳活动网福田区图书馆网上借书服务现又又升级啦!图书种类增多,界面更美观、归类更清晰,最最重要的就是可外借量更多、响应时间更快,还免费包邮到家哦! 服务规则: 1.每一个订单只能物流5本以内(包含5本)图书。 2.每张读者证每月只能下2个网借订单,物流费用由图书馆承担。 https://www.szhuodong.com/2021/09/8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