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发源地”这个话题
两所知名高校在网上争得不可开交,
都快把校史扒干净了。
咱就是说这个话题
谁争到都会让所有大学生说“栓Q”吧
快来一起看看吧
01
【四六级发源地】是上海交大?
中国石油大学不同意
在某一次四六级6月考试结束后,上海交通大学官微发文:
四六级考试结束啦!大家感觉如何?作为全国四六级考试的发源地,考题或许会伤害你,但交交不会!
大家注意,这篇博文是在下午6点发出的,
上海交通大学冒用了发源地称谓,中国石油大学才是四六级发源地……
关键,人家还有百度百科的截图说明:
按道理来说,这场关于【谁是四六级发源地】的争论,就应该到此结束了。
毕竟百度百科虽不能说完全正确但起码是经过多数人验证过、且有专家评审后的结果。
但是,更大的“血雨腥风”还在后面。
有例举双方贡献,让大家不要吵的
以及,双方拿出校史资料,直接把百度百科内容证伪,要求两校合作批判百度的
所以,到底谁是【四六级的发源地】呢?
咱也扒一扒双方的校史资料吧,给他做个论证!
02
上海交大与四六级的渊源
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
……同时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源地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所在地……
四六级的起源和发展按照官方说法是这样的:
1980年,教育部自己设计了一套英语水平考试,这个被认定是现在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雏形。
1982年,国家教委在武汉召开了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经验交流会,制定了新的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水平测试方法。
1985~1986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完整版的大纲,其中规定:凡执行大纲教学的院校,国家教委将对结束四级和六级英语学习的同学组织统一的标准考试,确定大家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是否达标。
注意:
这个被认作目前四六级考试的真正雏形和起源
1987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计组正式成立,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四级考试的首次试行。
1989年,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首次试行。
这段历史和上海交大的关系主要是:
①1980年,教育部自己设计的“英语水平考试”的设计参与人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杨惠中教授。
他设计并参与了【英语水平考试的参与人群条件】、【卷1(语法、阅读、词汇)和卷2(听力、书面表达)的考试逻辑】
②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张彦斌教授参与探讨和制定大学英语新大纲和考试标准卷。
同时,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秘书处被设在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
③同样是1982年,在大家讨论大纲和测试标准的时候,杨惠中教授在上海外国语学院提出了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试题的构想。
并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学生英语水平调查。
汇总后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完成。
④在获得统计数据和结论后,教育部委托全国十所高校参与大纲修订和测试标准制定工作,这个工作组被设定在上海交通大学。
⑤198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外语系起草的《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全国性的英语测试方法,提出了建立试题库、分发外语合格证书等实施细节。
⑥1987年,在四级考试全国首次试行后,国家教委正式成立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计组。
负责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的设计、组织、管理和协调,并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办公室,杨惠中教授担任主任。
⑦1993年,国家教委在人民大会堂开展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成果表彰大会的时候,《全国大学英语考试设计、实施和研究》获得一等奖。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杨惠中教授、冯玉柱教授位列第一、第三名。
以上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四六级发源地的完整故事版本~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是一个由教育部牵头,多所高校合作完成的项目。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在这个版本中,完全没有出现中国石油大学。
以此来看,上海交大宣称自己是【四六级发源地和创始者】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03
中国石油大学的故事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石油大学讲述他的故事~
1981年3月8日,中国石油大学第一次举行学生英语阅读通过考试,经初试后再参加复试的153名学生中,有142名通过。
通过复试的同学可以继续报名参加英语口语考试。
英语阅读通过考试的试题形式和考试方式被中国石油大学的同学称作是四六级考试的雏形
1982年4月29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首届公共外语经验交流研讨会”。
中国石油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吴铭方副教授作为代表出席,并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的外语教学方法:
基本功训练突出阅读能力培养措施外语教学4年不断线组织英语阅读通过考试
电化教学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双轨制经验
1986年,中国石油大学命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至此,中国石油大学的四六级发源地版本结束。
相比上海交大给出更多史实资料证明,
学校在参与四六级考试标准制定中发挥的作用而言,中国石油大学给出的证据则更多在考试形式和试题相似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