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和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赵志国介绍,近年来,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今年前三季度共开展10批次集中检测,累计通报1494款违规APP,下架408款拒不整改的APP,其中,14款违规的民生服务类APP下架。经过整治,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的问题基本解决,“乱跳转”误导用户的情况下降到1%。
解决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困难
“不好用”问题
“选择少”问题
“不会用”问题
谈拉闸限电
对工业生产影响会逐步减弱
罗俊杰表示,随着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和保供稳价措施的落地见效,能源供需偏紧的情况将得到改善,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也会逐步减弱。
谈汽车“缺芯”
预计四季度芯片短缺将缓解
罗俊杰表示,汽车芯片短缺导致很多企业出现减产或短期停产,减产幅度近年少有,但综合各种迹象,预计四季度芯片短缺将比三季度有所缓解。
官方数据显示,9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7万辆和206.7万辆,同比下降17.9%和19.6%,减产幅度这些年来少有。
罗俊杰表示,截至目前,汽车产业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比较明显,确实有很多汽车企业出现了减产或者短期停产的问题。
分析原因,其中有结构性问题,但具体到此次汽车芯片短缺,主要是受到汽车行业需求与芯片产业周期出现“错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芯片生产企业出现火灾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谈企业减负
督查组将赴江苏山东等地督查
罗俊杰表示,2021年,工信部牵头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综合督查工作,目前已经制定了督查工作方案,也印发了督查通知。在开展全国范围内书面督查的基础上,近期将组织两个督查组,分别赴江苏和山东、上海和陕西开展实地督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载体和主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督查主要针对上述政策的落实情况展开。
罗俊杰表示,督查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提升督查实效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相统一。
谈工业经济形势
内外部因素仍需高度警惕
罗俊杰表示,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没有改变,但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尚不稳固,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三季度工业增速放缓。谈到当前的工业经济形势,罗俊杰表示,要综合性地看待三季度的工业增速。
尽管出现放缓,但其中制造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7%;制造业投资整体呈改善态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3.3%。工业出口稳步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9.4%,两年平均增长7.6%。
同时,企业效益改善,亏损面持续缩小。前8个月,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9.5%,比2019年同期增长42.9%。其中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14.5%。对114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调查显示,前8个月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13.2%,高于平均值。
创新方面,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12.8%,增速持续快于整体工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医疗装备等都保持了较好的势头,超高清视频、大数据、虚拟现实、智能光伏、冰雪装备、智慧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加速推进,直播电商、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也在加快发展。
罗俊杰表示,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没有改变,经济恢复的韧性和内生动能依然强劲,但是,目前全球疫情的形势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依然不稳固、不均衡,特别是受近期疫情汛情、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供给紧张、芯片短缺等影响,三季度工业增速稳中放缓,四季度还面临着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升的影响,这些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