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新时代英国华文教育工作者职业生存状态的社会学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海外正在掀起“华侨华人子女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新热潮”,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随之迈入了新的时代。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海外华文教育虽然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场域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挑战。作为华文教育的生力军,在新时代,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群体具有哪些特征?他们的职业生存状态究竟如何?还有哪些改善空间?这些问题亟待研究。

英国华侨华人的数量占全欧洲的11%,其华文教育历史悠久,华文学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4年,A经过百年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根据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B的统计,2020年全英共有59所中文学校,C2200余位老师,2.3万多名学生。英国华侨华人学习中华语言和文化的内生需求旺盛,周末中文学校日益受到华裔、非华裔和跨国家庭的青睐。虽然疫情影响下,英国华文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仍被视为一片正在悄然形成的“蓝海”。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了著名的场域资本理论,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以此观之,英国所有大中小学可被视为一个大的教育场域,公立和私立中小学作为主流学校场域嵌套在这个教育场域中,而华文教育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场域存在也嵌套其中,并在嵌入的过程中不断构型。英国华文教育工作者D的一切行动都在这个变动不居的特殊场域中进行,他们在场域中所占据的相应位置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资源。根据布迪厄的场域资本理论,华教工作者所拥有的资源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其中符号资本由前三个资本整合生成。在新时期,英国华教工作者的场域产生了哪些调整?他们的资本拥有量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的职业身份认同又受到了何种影响?他们是否还会继续从事华文教育工作?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得到有关英国华教工作者的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社会学分析,以期为了解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华教工作者职业生存现状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回顾

关于华文教育工作者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此阶段主要聚焦以职业培训为核心的华文教育从业者职业技能研究,研究方法主要为经验总结归纳及理论思辨,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第二阶段为2000—2010年,此阶段聚焦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从业者专业素质研究,从单方面的职业技能(多为教学技能)培训研究过渡到全方位的专业发展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归纳演绎和概念分析,实证研究逐步增多;第三阶段为2011年至今,该阶段聚焦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从业者职业情感体验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国别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心理学测量工具被广泛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被逐渐引入,新的研究生长点不断生成。

(二)理论框架

根据场域资本理论,布迪厄将国家视为“元场域”,而教育场域是“元场域”的分支,按照层级和功能又可分为若干小的子场域,每个场域都有其内在逻辑和必然性。个体在场域内的力量竞争取决于其资本拥有量,具体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对教育工作者而言,“经济资本”体现为工资福利、薪酬待遇等可直接转换成金钱的资本;“社会资本”体现为教育工作者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在社会网络中成员之间进行制度化的交往,彼此熟识、互信合作、互惠共赢;“文化资本”对应教育工作者通过合法化教育途径所获得的语言能力、专业技能、学位头衔等非物质性资源;“符号资本”是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用不成文的手段确立下来的合法体系,它不是具体形式而类似于一种权势,是“特权、声名、神圣性或荣誉的累积程度”,它对应教育工作者身上所特有的某种“权威性”光环。

由此可见,蕴含在教育场域中的“资本”具有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自我与社会等多重向度,可进一步被分解为物质环境、薪酬福利、人际关系、外部支持、专业发展、自我实现六个方面,它们都是构成教育工作者职业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从这些方面来刻画新时代英国华教工作者所呈现的生存实态。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的五级计分法,用1、2、3、4、5分别代表“极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非常符合”,分值越高,说明被测者对题项所述内容满意度程度越高。研究人员先对问卷进行了试测,回收有效问卷108份。经因子分析提炼出6个共同因素,分别对应物质环境、薪酬福利、人际关系、外部支持、专业发展、自我实现六个维度。

2.访谈法

在访谈中,本文利用最大变异性抽样方法,同时参考满意度问卷分值的三个等级及受调查人员的个人意愿;在问卷回收之后,向被调查者发放访谈邀请,最终筛选出6位访谈对象,详见表2。

二、研究结果

(一)从业人员特质:基于问卷调查的群体特征分析

1.以女性为主,且主要任职于周末中文学校

在受访者中,女性占93.8%,男性仅占6.3%,男女教师比例为1:15,教师性别失衡现象在海外华文教育界普遍存在。受访者主要在周末中文学校任职(69.4%),其次为英国公立中小学(22.2%)和孔子学院本部(11.1%)。周末制中文学校是英国华教工作者的主要就业机构;此外,主流教育体制内的公立中小学,不仅为华教工作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正在成为华裔和其他族裔学生学习华语的重要场所。

2.受教育程度较高,且专业背景较好

此次调查中,半数(50.7%)受访者的最高学位为硕士,近四成(37.5%)受访者的最高学位为学士,还有7人(4.9%)拥有博士学位。与早期的从业人员相比,新时代英国华教从业者的学历水平已有大幅提升。英国早期的华教从业人员以中国香港移民为主,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内地的新移民及留学生迅速增加,高学历华文教育从业者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此外,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也有较大改善,具有汉语国际教育(26.4%)及其他文史类(27.1%)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超过半数。

3.新手教师居多,且以兼职为主

4.以小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且以华裔居多

(二)职业生存状态扫描:基于调查数据的生存痕迹勾勒

透过数据分析可以大体勾勒出英国华教工作者的生存痕迹与轮廓,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描述分析结果。

1.整体职业生存状态良好,总体满意度较高

第30题单构面测量的总体职业生存状态满意度均值为4.05,接近最高值5,具体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的人共占81.9%,有6.9%的人表现出“不确定”的摇摆状态,而选择“极不符合”和“不符合”的人共占11.1%。绝大多数英国华教工作者职业生存状态自我感觉良好,满意程度较高,这为英国华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2.整体从教意愿不够明确,职业忠诚度有待提高

继续从教意愿的均值为3.68,略高于中值3,具体选择分布如表5所示。受访者中仅有半数人具有较高的职业忠诚度;三分之一的人仍处在摇摆状态,对未来发展不够明朗;而十分之一的人离职意愿强烈。因此,如何争取摇摆状态的人?如何减少离职率?这是英国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3.对“自我实现”最满意,对“专业发展”最不满意

把各个题项分为六个维度进行统计整理,可以揭示华教工作者职业生存状态的不同侧面。如表6所示,调查对象职业生存状态各维度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物质环境>外部支持>薪酬福利>专业发展。其中,受访者对“自我实现”满意度最高,表明华文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受访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家人、当地民众的认可。相反,受访者对“专业发展”的满意度最低,说明他们接受再教育、再学习的意识强烈,但培训进修、晋级升等的渠道有限,专业发展遭遇“天花板”。

4.职业生存状态在性别、教学机构、教学对象等方面差异显著

经过均值比较发现,英国华教工作者的职业生存状态主要在性别、任教机构和教学对象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7所示:第一,男性从业者各维度的职业生存状态的得分均低于女性,且“人际关系”“专业发展”“自我实现”与“外部支持”子维度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第二,不同任教机构和教学对象的从业者存在显著差异,就职于周末中文学校的从业者在各维度的职业生存状态得分都高于在其他机构工作的同行;第三,以华裔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从业者在“人际关系”“薪酬福利”“专业发展”“外部支持”子维度的得分要明显高于以非华裔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从业者。

(三)职业生存状态透视:基于质性分析的生存图景深描

访谈材料的整合和提炼经过了三轮编码: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研究人员首先根据开放编码的要求,按照语义对原始访谈材料的句、行、段进行切片、抽象、聚类和提炼,3万多字的原始访谈材料被划分为313个自由节点,通过反复比较,抽象出21个初始范畴。譬如,下文例1中的原始语料经由语义抽象均可归为“婚姻家庭”节点,例2可归为“热爱教育”节点,例3则可归为“结识同行”节点。对不同节点进行比对,可进一步提炼出初始范畴,譬如,上述3个节点中,“婚姻家庭”为外部动机,“热爱教育”和“结识同行”为内部动机。

例1:我教中文呢,是因为我现在有两个孩子,他们在这边出生长大,在学校啊,周围邻居啊,都是说英文,然后他们对中国就不是很了解,我就想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再加上中文是我的母语,所以说我希望他们呢,也能跟我的母语有更深的联系。

例2:我成为汉语教师的话,是因为我之前本身学的就是教育,挺热爱讲台的,在国内我工作了四年左右,也是作为老师,但是在国内是英语老师的岗位,来到英国这边,在找工作的时候发现正好有汉语教师的岗位,就投了简历,然后就当了汉语教师。

例3:我来英国是因为我嫁给一位英国人,会成为一位汉语教师,是因为我在当地组织了一个中文俱乐部,在这儿的英国学校呢,也教教中文。因为想和一些本身说中文的老师们多交流,所以我才会想到明翰中文学校担任中文教师。

确定初始范畴之后,研究人员根据主轴编码原则对21个初始范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进行梳理,得出“从教动机”“人际关系”等8个主范畴,详见表8,括号中为自由节点数。

核心编码是对主轴编码进行内在逻辑分析,在不断整合梳理的过程中选择一个提纲挈领的核心类属,把所有其他的类属串成一个整体,将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将主轴式编码的8个主类属进行抽象之后得出核心编码,见图1。

结合本研究的主题,可抽取出英国华文教育工作者职业生存“故事线”的基本框架,如下所示:

此“故事线”可以概括为:英国的华教工作者最初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驱动决定从教,在他们进入华文教育职场后,来自个体、家庭、单位和社会四个层面的影响贯穿其职业生涯,决定着他们在华教职场的职业生存状态,继而影响其职业生存体验,其中既有积极感知(如物质环境优渥、人际关系和谐、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进步的成就感等),也有消极感知(如待遇低下、身份模糊、前途迷茫等),并且两种相互矛盾的感知一直处于此消彼长变动不居的状态,当他们能够逻辑自洽成功时,会选择继续从教,否则就可能会离开华教职场,另谋他职。

三、分析与探讨

(一)场域的改观与微调

1.显在的改观:机会增加,生源扩充

新时代英国华教工作者所处的场域正在经历着渐进式的变化。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文的经济价值逐渐被更多的英国人认可。在政府层面,英国对华文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学习中文逐渐成为提高国民的外语技能,乃至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途径之一。2004年,英国教育部将中文列入中学外语课程;自2014年9月,中文成为全英7~11岁小学生的必修外语课之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设立更是将英国的华文教育推向了新高度。鉴于此,英国华教工作者的服务对象逐渐超越了华裔家庭的范畴,来自非华裔以及跨国家庭的学习者,使得其工作场域有所扩大,从业者的工作机会相对增加,兼职身份日益多样。华文教育逐渐从周末华文学校辐射到英国主流教育体系的各个层级。

另一方面,生源扩充也给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次调查发现,以非华裔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人员比例达34%,而从业者似乎还未做好跨文化教学的准备。数据显示,教学对象以非华裔为主的从业者,其整体职业生存状态满意度均值明显低于以华裔为主要教学对象的同行,正如受访者所言,非华裔的学生“有自己的语言优越感”,在非目的语环境对异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教学的难度更大,成效更低。

2.隐性的微调:门槛提高,管理改善

与此同时,华教机构的管理日趋规范化。有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华校开始进行薪酬调整,将服务本校的教龄作为薪酬支付依据,服务超过5年的时薪为14英镑,5年以下的时薪为11英镑。为了减少教师的请假次数,有的华校还设立全勤奖。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从业人员的流失,增强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二)资本的扩充与维持

英国华教工作者正在经历场域结构的改变,在此期间,他们拥有的资本结构也逐渐产生了变化,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得到扩充,而经济资本和符号资本基本保持原状。

1.有限的扩充:文化资本扩充,社会资本延展

社会资本是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资源的累积。在文化资本扩充的同时,英国华教工作者的社会资本也得以延展,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圈层的扩大和社会的尊重认可。调查数据表明,“人际关系”维度的满意度均值达4.33,说明他们在职业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从事华教工作实现了他们扩大交际圈、了解当地社会、融入当地生活的初衷,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也进一步扩充了他们的社会资源。自2009年,国侨办开始对一些办学成效显著的海外华教机构授予“华文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至今英国共有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苏格兰华夏中文学校等10所华校先后获此殊荣。中国政府的官方认可不仅使得这些华教机构及工作人员获得更多社会资源,而且也为华教场域内的工作者赢得了更多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信任与尊重。

2.旧有的维持:经济资本低迷,符号资本微弱

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认同指主体对其身份或角色的合法性确认。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对其身份认同有重大影响,来自儒家文化圈,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华教工作者大多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受访者表示自己具有中华语言文化“传承者”(对华裔而言)与“传播者”(对非华裔而言)的身份。作为“传承者”,要让华裔子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记住自己的母语”,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豪感,让他们更自信”,特别是在英文环境里教他们正视华裔身份,当面对种族歧视时,能够“不为自己的华裔身份感到羞愧”;而作为“传播者”,则是要在中国对外发展过程中“传播中国的文化”、“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来慢慢改变英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因为“海外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代表中国”。受访者对中国的发展抱有热忱的希望,他们“期待中国更强大”,坦言“祖国越强大,我们越骄傲”;他们认为华文教育工作是“希望的事业”,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播下一个种子在学生的心中,也许这个种子什么时候在学生们心里就发芽了”。

另一方面,华教工作者在英国教育场域处于一种非主流的边缘化状态,这又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身份产生了怀疑和迷茫,临时、过渡、非正式之感成为一种普遍感受,个别从业者对继续从教持观望心态。一位具有14年华文教龄、赴英前曾在中国某职校担任多年讲师的受访者表达了对身份落差的深刻体会:“学生不认为我们是正规的老师,所以他们对我们没有对老师应有的那种尊重,在他们眼里,英国学校的老师才是正规的老师。”其他受访者也流露出相似的感受,认为由于华校是提供义务性的教育,“家长对我们没有太高要求”,“只能作为临时的工作”。微薄的收入、模糊的身份损伤了华教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和职业满意度,导致一部分人产生离职倾向,继而影响华教师资队伍的稳定。

四、结论与建议

英国华文教育场域虽然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华文教育边界,但并未发生结构性变革。在整个英国教育场域,各种资本的持有量决定场域内行动者的地位、权力的大小。华教工作者资本占有量远低于主流教育场域的工作者,因此,目前仍游离在英国教育场域的边缘地带。值得肯定的是,华教场域的微调带来了华教工作者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提升,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工作体验、良好的整体职业生存状态和较高的工作满意度。然而,经济资本低迷和符号资本模糊所带来的消极体验,对其职业生存满意度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阻碍了英国华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改善英国华教工作者的职业生存状态,亟需中国政府、华教组织、侨社侨领各方采取措施。

(一)在顶层设计上,要打通英国华文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工作壁垒

(二)在长期规划上,要推动英国华文教育融入主流社会并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加强英国华文教育与主流社会的教育制度接轨,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华文成为所在国多语文化生态环境下的客观自然的存在,这有利于华文教育融入当地社会文化,有利于营造华语及华裔的生存空间”,推动华语在更广阔的英国社会场域发挥主动或主导作用。当前,虽然中文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纳入了英国国民教育体系,但中文学校尚未得到政府的实质性支持,整体游离在国家教育场域的外围,资金、校舍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发展严重受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华校转型升级,从慈善教育机构向专业教育机构转变,A推动华教工作者从兼职为主过渡到全职为主。

(三)在具体操作上,要扩充英国华教工作者全方位的资本拥有量

首先,要切实提高英国华教工作者的经济资本,进一步加大对华文教育的资金投入,切实保障从业者的谋生需求,唯有此才能吸引优秀人士从教。其次,要夯实华教工作者的文化资本,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和学历教育机会,将其具体化的文化资本转化为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在更大的英国教育场域为他们赢得更多学术资格和学术话语权。第三,要扩充华教工作者的社会资本,广建学习共同体,加强华教工作者与海内外华教专家、研究人员的互动,加强本土华教机构之间、本土与其他国家华校机构之间的交流联谊活动,加强与英国其他外语或族裔语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广交朋友,突破固有圈层,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教学问题。最后,要构建华教工作者的符号资本,通过举办和庆祝英国华文教师节B、评选和表彰优秀华教工作者等活动,为华教工作者创造充满认可、尊重、激励的社会氛围,加强他们的身份认同,提高其职业忠诚度,实现从“职业”到“志业”的精神转变。

(李欣,女,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文教师、华文教育政策;付梦芸,女,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文教师、华裔青少年;康青霞,女,厦门集美区诚毅中学二级教师,英国考文垂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本文摘编自《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年第3期。)

THE END
1.「什么是兼职对外汉语老师+薪资可过万+在家上班」北京51Talk2024【目前仅招聘会粤语的老师】 我们是51Talk,互联网在线教育top公司,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在线教育公司,平台大福利好工作稳定,期待有兼职想法的小伙伴加入~ 【薪酬福利】时薪68-100元,根据老师教学质量调整 【岗位职责】 1. 负责港澳台学生中文及普通话教学工作,提升学生中文听说能力,尤其普通话表达能力; https://www.zhipin.com/job_detail/74d505639b7eab471XF-0ti4GVZQ.html
2.国际汉语教师薪资真相,全职还是兼职朔博有自己的中文学校,学员培训后就可以直接上岗教中文(不需要等考证后才推荐)。而学员在有了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再在合适的时间参加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就像已经具备多年开车经验的司机再去考驾照,自然水到渠成。而朔博培训的、拥有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的老师,即使到其他中文学校应聘,也是颇受欢迎和好评。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695561774109340369
3.招聘:对日汉语讲师(兼职)日本学生充足,根据老师业余时间及开课量,月到手薪资几百元到三四千元。 应聘网址: http://netstar.sub.jp/stepmail/acc.cgi?id=148773142010827 咨询QQ:2489648618 咨询微信:qyjy68 教材由公司免费提供,在上课交流过程中锻炼日语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的优势: 1.公司直招,不收取任何名义的费用; 2.宿舍、家中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6839774/
4.须持有证书!这所大学招聘若干名兼职中文教师另:本招聘以及之前我们发布的所有招聘,全部均为免费为大家发布,我们不收取应聘者任何费用,也不收取招聘单位费用。同时其他用人单位若也有招聘需求,也可以联系我们,为贵单位免费发布哦。 ps:我们还建立了国际中文教师找工作群和志愿者选拔信息群,群里会经常发布各类兼职和全职的招聘信息,如果你也想加入,可以添加微信:https://hanfuzhongwen.com/newsinfo/7820533.html
5.韩国留学兼职打工必备攻略2、做中文老师: 中文讲师:韩国社会上有许多进修补习班,外语补习班中,中文已上升为除英语外最热门的外语,故大量需要中文讲师。报酬也不错,一个月可以有100万以上的报酬(相当于6000人民币以上)。(每天工作时间5、6小时) 受托进行韩国学生们的中文研修及留学生安置工作,为中国学生到韩国留学提供韩国的有关教育机关的http://3g.sdchina.com/show/4053111.html
6.学硕导师信息——财政学社会兼职: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专家、云南省财政厅等咨询专家、云南省税务学会课题辅导专家、《财政研究》《税务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等审稿专家。 研究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财税与地方经济发展,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财政研究》《税务研究》《财政科学》《Journal https://www.ynufe.edu.cn/pfmold/info/1013/38151.htm
7.如何在英国留学期间提高英语水平我曾经遇到一位保加利亚女孩,她在英国上了本科和高中,所以英语非常好。而且兼职当英语老师,所以在交流中她会主动纠正我的表达。除了一起聊聊日常生活和学业上的烦恼外,她甚至在之后寻找实习的过程中,耐心地帮我修改简历和cover letter,让我受益匪浅。当然,好的室友是可遇不可求的。https://www.oh100.com/peixun/liuxue/304999.html
8.意大利留学打工条件是什么?意大利大学期间留学打工需要注意什么?中文教师 如果有耐心,可以做中文教师。 意大利这边(特别是PRATO),有很多上世纪70年代90年中国移民的,他们的孩子一般都需要中文教师。 PRATO有非常多的中文学校,一般是给小朋友小学生上课,中文数学艺术。大街上很多招聘中文老师的广告,并且是适合周末兼职的! https://www.eol.cn/waiyu/news/0410134007.html
9.2024最全泰国找工作网站推荐(兼职渠道+工作类型+薪资)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上大学,几乎每一位小伙伴都会去兼职,有的是为了体验生活,有的是为了赚取生活费。近年来,泰国由于其学费、生活费较低,而且交通方便,还有国际认可的文凭和宜人的气候,已渐渐成为很多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同时勤工俭学也是泰国留学生解决经济问题和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522257
10.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2024年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报考流程及其作用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的报考流程,准备三月份报名考试的老师请认真听完。第一步,注册用户。如果您从未使用过汉语考试服务网,那么您必须先注册成为网站用户,需要用户提交个人的基本信息、证件信息、联系信息并设置密码后,点击按钮并遵守注 对外汉语教师兼职小故事—https://www.chinesesky.org/student.html
11.DSE答疑:内地生读香港高校四年总共要花多少米?有很多同学和家长还不太清楚去香港读4年本科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echo老师就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和家长做出更合适的学业规划决策。 香港高校留学费用清单 ?香港大学 01 学费18.2万港币一年,所有专业的学费都一样,是没有分别的。 ?02 住宿费1.8-3.8万港币一年,单人间和多人间价格不同,可以根据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5064037275664555
12.《迪拜人漂流记》第十四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迪拜人身份:某语言培训机构 兼职汉语老师 及 公司行政 ●迪拜人:你好。感谢你参与这一期的《迪拜人漂流记》,前几期刚介绍过一个学中文的老外,这次就迎来一个教中文的中国人,甚是有趣。对于你可能大家还不是很熟悉,那么还是按惯例先给一个自我介绍吧,好让大家认识你。 http://www.dubairen.com/7695.html
13.对北京京师万学科技有限公司骗我考《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书》不予2023年9月28我报了京师万学科技有限公司培训的《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课程5580元,考了证就可以在各大平台兼职给外国小朋友做汉语老师,报名后我学习了京师培训办的网上录屏课程,到了12月老师通知考试报名的时候说政策改了 英语没有免考了,我联系了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的官网,电话010***,工作人员称从开办以来没有免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2452590/
14.对外汉语教师兼职(在家办公)LingoAce对外汉语教师汉语教师也称国际中文教师,您将成为海外学生(华裔或纯外国友人)的中文老师,教授他们汉语,提高他们听说读的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将有利于您打开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友人交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你来可以做:1、汉语教学:根据学生选择的课程计划、授课课件,在平台进行授课;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https://m.zhaopin.com/jobs/CC535966380J40222695914.htm
15.既是中文老师也是兼职模特!泰国正妹ddyatinn美照赏今天介绍的是来自泰国的网红正妹ddyatinn,除了是一名中文老师,还是一名兼职模特,平时也会发发日常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更多美照吧。https://www.ali213.net/news/html/2022-11/718441.html
16.对外汉语教师中英文自荐信(精选9篇)更尴尬的是,她发现,从本科时候起,中文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就和外语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有点相互不认同的感觉,有时甚至会互相看不起:中文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觉得外语专业的根本不了解汉语,不清楚汉语的起源、特点,而外语专业的老师觉得中文专业的外语水平不够,不能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zbali.html